陶渊明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晋朝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捕鱼为生。他划着鱼舟沿一条溪流驶行,忘记走了多远,突然逢到一片桃林。那桃林夹岸而生,有数百步之广,中间没有一棵杂树,地上芳草如茵,枝头繁花盛开。渔人十分惊异,又往前行进,想穿过这片桃林。桃林的尽头在溪水发源之处,这儿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个不大的岩洞,洞中好像有些光亮。渔人便舍船登岸,由洞口钻入。开始洞内十分狭窄,刚能挤过一个人;又走了几十步,突然明亮开阔了。眼前出现了平旷的土地,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良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鸡鸣犬吠彼此相闻。其中在路上来往的行人,在田间耕作的农夫,男男女女的衣服都和外面一样。老人孩子全是那样身闲心安,自得其乐。他们看见渔人,十分惊讶。问渔人从何而来,渔人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于是他们便把渔人邀请到家里,摆酒杀鸡来招待他。村里的人们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赶来探看致意。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逃避秦朝末年的战乱,带领妻子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再没出去,于是便和外面的人隔离了。他们向渔人打听现今外面是秦朝第几代皇帝。这些人根本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用提魏朝和晋朝了。渔人一一地向他们做了介绍,他们听了都为之感叹惋惜。其余的人们又各自轮流把渔人请到家里,摆酒做饭招待他。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告辞要走,这里的人嘱咐他说:“里面的情形不对外面的人讲啊!”
渔人从洞中出来,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原来的道路往回走,处处做了标记。来到武陵城下,便去拜见太守述说了自己的奇遇。太守马上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然而却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路。
南阳刘子骥,是一位品格高雅的名士,听到这件事,十分高兴,准备去探寻,计划还没施行,不久便病故了。以后便再没有去访求的人了。
解读
这是作者所写《桃花源诗》前面的一篇小序。
文章描绘了一个既无剥削、又无压迫、人人劳动、生活安宁、环境优美的理想社会。通过它,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本文语言质朴简练,笔调细致流利,描绘逼真,令人如同身历其境,艺术上的成就很高,不愧是一篇传诵至今的名作。
活学活用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作造诣很高。《桃花源记》发挥了诗人的丰富的想像力。诗人从和现实相反的方向去想像,虚构了一个现实中不可能找到的理想境界。作者有意把桃花源写得变幻莫测,忽隐忽现。比如把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故事,假设在晋孝武帝太元年间,这就使得故事具有了传说的性质。因而无从查考;而且写渔人也是在不知不觉中踏上桃花源之路的,这就显得桃花源是个神奇的地方。此外,“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的“忘”字,“忽逢桃花林”的“忽”字,均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不仅把这条通往桃花源的路点染得空灵剔透,飘忽不定,而且把渔人进入桃花源的恍惚迷离的精神状态,也衬托得有声有色。当渔人走出桃花源,有意再去寻访的时候,就“遂迷,不复得路”了,瞬息之间,“桃花源”烟消云散,杳然不知所往。此种来去无踪,神奇多迹的描写,正好突出了桃花源的不同一般,高于现实的特点。
陶渊明的语言风格可用四个字来概括:朴素、自然。他写文章不重辞藻的华丽。不事雕琢,而是尽力做到朴素、自然,接近口语。但我们读他的作品,并不觉得单调乏味,而是感到诗意盎然,淳朴深厚。苏东坡说他的作品“癯而实腴”,就是说他善于用朴素、清淡的外表,来表现丰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