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古文观止》学生活
3462500000048

第48章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这位先生不知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晓得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此就以“五柳”为号了。他闲散恬静、少言寡语,不慕求荣誉和利禄。十分爱好读书,但并不拘泥穿凿,强自为解。每当读书有了体会,便十分得意;甚至忘了吃饭。他生性嗜好饮酒,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了解他这种情况,有时便准备了酒邀请他。他每次到亲朋那儿喝酒,便要将酒喝光,必定大醉方才尽兴;醉了便告辞,从来也不顾惜亲朋诚挚的挽留。他的住宅狭窄萧条,不能挡风遮日;衣服破旧粗劣,千孔百结;粮米常缺,饮食不周;而他却十分安然。他经常撰文赋诗来陶冶性情,表述自己的志向。他忘却了世间的得失宠辱,愿意就这样来度过自己的一生。

赞云:黔娄说过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经常忧愁,不慕富贵而苦心追求。”他的话便是说的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饮酒赋诗,以此使自己的心志欣悦欢愉,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解读

陶渊明在本文中借用他人的口吻,以史传的手法为自己作传,叙述自己的性格志向,表现了他不慕荣利、旷达自任、安贫乐道的情趣。文章虽短,意味深长,不加修饰,自然活泼。既吸取了史传文学有叙有议的特点,又加上自己特有的清淡闲远的笔法,使文章的形式与所要表达的思想得到完美的结合。

活学活用

古人云,文如其人。但综观中外文学史,于文章中见真性情的又能有几人?其中大多数或因世俗的禁忌,半抱琵琶,忸怩作态;或因世道的残酷,压抑性灵,欲说还休;或因名利的诱惑,强作呓语,酸气逼人;更有那虽遍身臭腐,却要作出一副世外高人的情状,欺世盗名。难怪元代大诗人元好问有这样的感叹:“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如果了解这样的情况,我们再考虑陶渊明的其文其人,进而探讨他自况性的文字《五柳先生传》,便会为他那至真至淳的天性和不假铅华的文风而感佩!

这篇文章是用“传”的形式为“五柳先生”这一高人逸士写照,表现他高尚的志趣和人格。这个人看来很普通,生活在人们中间,但他又不同一般,他的精神世界高出一般人物。这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不慕荣利”、“忘怀得失”,它从读书、饮酒、处穷、著文几个方面都得到了反映。五柳先生是按照陶渊明自己的理想塑造出来的人,正像五柳先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那样,这篇传记也正是陶渊明“颇示己志”的作品,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它是作者的自画像。如果结合陶渊明所处的时代特点和陶渊明的思想态度来读这篇作品,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和作风,从心底里产生出一种敬意来。

本文主要艺术特点是作者用粗线条勾勒,像画家速写,抓住人物志趣和性格特怔,寥寥几笔,就把形象表现出来,栩栩如生,气韵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