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忍经》学生活
3436600000082

第82章 随时之忍第八十二

随时者,顺应时势也。正所谓:为可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不可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故曰识时务者为俊杰,为人处世当忍住固执之心,以免做出不合时宜之举。

原文

为可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不可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故言行之危逊,视世道之污隆。

老聃过西戎而夷语,夏禹入裸国而解裳。墨子谓乐器为无益而不好,往见荆王而衣锦吹笙。

苟执方而不变,是不达于时宜。贸章甫于椎髻之蛮,炫绚履于跣足之夷,缔冰雪,挟纩炎曦,人以至愚而谥之。噫,可不忍欤!

译文

在可以做的情况下做可以做的事情,就会顺利和成功;在不能做的情况下做不能做的事情,就会失败,甚至会有危险。

所以人的言行要视情况变化而作调整,如果世道污浊,政治昏暗,却又不愿改变高尚的情操去随波逐流,那么言行就要小心谨慎,谦虚有礼以避开祸端,如果世道兴隆,政治清明,那么一言一行都应该遵守仁义道德,也不妨以高尚的言行参预时政。

每个人都应合时宜,做到入乡随俗。如果和世道不相投,纵使有再精妙的学问也无用武之地。所以老聃到西戎国就要学习那里的语言,夏禹到了裸国就毫不犹豫地脱掉自己的衣裤。他们都顺从习俗,尊重了当地的礼法。墨子一向反对音乐,认为音乐有害节俭之道和人的本性,可是去访问荆王时却穿着锦衣,吹起了笙。这不能说墨子违背了自己的主张,他是根据具体情况作了相应的改变,顺从了荆王的爱好。

如果固执己见而不善变通,就是不知时宜的人。不到闽越之地去卖衣帽,不到赤脚行走的地区去卖鞋子,是因为知道当地的习俗,若背道而行,吃亏的最终是自己。如果在天寒地冻的时候穿汗衫,在烈日炎炎的时候却穿上厚厚的棉衣,人们都认为这是愚蠢的行为,并加以耻笑。

许公感叹道:啊!入乡随俗,随具体情况而作出变通之术,这才能使事情走向成功。人们怎能不忍住固执之心,以免做出不合时宜之举呢?

解读

识时务者为俊杰,能够准确把握时势,也就把握住了自己的人生,把握住了成功的方向盘。

活学活用

言行危逊,世道清明

顺时应势与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相对立,它的含意是根据变化、发展的情况,灵活机动地处理问题。

识时务者为俊杰,能够把握时势,也就把握了自己的人生、把握了成功的方向盘。顺应时势,因势利导。古语云:“伸缩进退变化,圣人之道也。”纵观古今历史,大凡一个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必定是一个善于驾驭时势的人。

武则天是一个极会驾驭时势的人。当初她被选为太宗的嫔妃,就曾因为说过驯服烈马:一用铁椎,二用刀的话使太宗对她另眼相看。太宗病危时,她的年纪还很小,太宗有请她同去的意思。武则天除了及时地与准皇帝——后来的高宗、当时的太子建立私情外,自己选择了当时时兴的一种衍罪修身的方式——出家当尼姑。一则以表示对皇帝的忠贞,二则以保全自己的性命。对她的这种选择,旁人无可非议。

这些做法,无不体现了她那驾驭环境与舆论的能力,《大云经》称其为真命天子。

智慧金言

大乎天地、小乎微生物,宇宙万物无一刻不在变化。时代在变,思想观念在变,生活方式在变,生存环境、生活观念也在变。人们渐渐地适应了观念冲击所带来的变化。社会进一步加强了对新观念的剖析和接受,置身于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中,如果不加强自己“变”的观念适应“变”的形势,又怎么能立足于这个社会呢?

随时之忍,就是随时间、地点、场合、时机的变动而动,告诫人们解决问题要采用灵活的方式,要善于变通,环境不同,条件不同,解决问题所用的方法、手段也就应该不同,不然问题可能就无法解决,严重的还会引起其他危险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