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忍经》学生活
3436600000004

第4章 酒之忍第四

酒者,美酒、烈酒也。酒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少饮无论于身心于人际关系都不无好处。然饮酒贵在有度,过量则会乱其心性,小则害己,大则误国。

原文

禹恶旨酒,仪狄见疏。周诰刚制,群饮必诛。

窟室夜饮,杀郑大夫。勿夸鲸吸,甘为酒徒。

布烂覆瓿,箴规凛然;糟肉堪久,狂夫之言。

司马受阳谷之爱,适以为害;灌夫骂田蚧之坐,自贻其祸。噫,可不忍欤!

译文

禹时,仪狄很会酿酒。禹尽管深感美酒的甘甜,但因为深谙“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的道理,因而疏远了仪狄。周成王为了社稷天下,更是严正告诫康叔要严禁酗酒,对于那些聚众饮酒的人,一律全部处斩。

郑国伯嗜酒如命,后因在酒窖里日夜饮酒而被人打死。唐朝李适之曾任玄宗的左相,每天起来就饮酒,就如大海中的鲸鱼吞吸百川的水一样。其实,对酒应有克制,切莫自夸能像鲸吸水一样豪饮,也不要成为一个遭人唾弃的酒徒。

晋朝王导曾劝诫生性好酒的孔群:“你常喝酒,难道没看见盖酒坛的那块布很快就会腐烂吗?”孔群不但不听劝,反而理直气壮地反驳道:“你没有看见过用酒糟腌的肉保存时间更长吗?”在这番对话中,明眼人一听就能知道什么是箴言,什么是狂语。

司马子反用谷阳进献的酒来解渴,结果醉卧不起,贻误军情,招致杀身之祸,西汉灌夫因饮酒过量,居然在丞相田蚧的婚礼上借酒风大骂田蚡,结果给自己酿成了祸患。

古人感叹到:唉,酒能误国招祸,怎敢不忍住酒的诱惑啊!

解读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但也要记得酒能伤身乱性,会令人酒后无德。

活学活用

酒多乱性,言多必失

借酒消愁,愁更愁。酒入愁肠,麻醉一时,使自己忘却烦恼,这大概是贪酒的惟一好处。然而嗜酒如命,贪而不忍,对自身有百害而无一益。要是醉到深处,而酒后失言。只会无故树敌;酒后失态,也只会让昔日朋友反目成仇,多年交情化为灰烬。

西汉汉武帝时灌夫进入朝廷做了太仆。他性情刚直,喜欢喝酒。元光四年,丞相田蚡娶燕王女儿为夫人,太后召集各个诸侯都去庆贺。当时窦婴、灌夫都喝得烂醉。灌夫敬酒依次到了临汝侯灌贤面前,灌贤正和程不识悄声说话,没有起来还礼,灌夫大怒骂灌贤道:“你平时是个不值一钱的人,今天为年长的人祝寿,你又像妇人似地嘀嘀咕咕!”田蚡劝灌夫说:“程不识和李广两人都是东西宫卫尉,现在当众羞辱程将军,你难道不为李将军留点面子吗?”灌夫说:“今天就要被杀头,哪里还知道什么程将军、李将军!”窦婴见状,挥挥手让灌夫出去。田蚡很生气,于是就上折奏告灌夫在颖肆意妄为,要弹劾灌夫。窦婴求他说灌夫是因喝醉而犯下过失的,可是太后很生气,就杀了灌夫和窦婴。

只因为一次酒后失言而留下怨恨,造成身死的惨剧。喝酒误事、误己、误人、误国的例子比比皆是,怎么能不节制呢?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为了让你喝好,我今天舍命陪君子,结果你来我往,直到酩酊大醉,往往耽误大事,横生祸端,酒虽好喝,可它能误事害人。

智慧金言

酒能伤身,酒能乱性,酒能乱行。酒这东西,喝多了,你就无法自控,你也就什么话都可能说出来,什么事都可能干出来,可是当你酒后清醒过来,后悔怕是来不及了。

酒后失言留下怨恨,因而造成身死的惨祸,可见贪杯害处之大!

酒之忍就是要人们在喝酒时浅尝辄止。喝酒要喝得恰到好处,才能达到舒筋活血、强身健体之目的,对于美酒,要品其香醇之味,细斟慢酌,方能回味无尽,受用无穷,若狂饮、暴饮,则失去了饮酒的乐趣与雅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