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水浒传》学生活
3398200000022

第22章 得人:识人为先,手段多样(3)

原来张说有个小妾,名叫宁怀棠,其貌如仙,而且精通诗文,深为张说所宠爱,并让她掌管了文牍秘件。

相传宁怀棠的母亲因梦见神人授海棠一枝而得孕。怀棠在五六岁时,便已姿态秀美,娇小动人。家里人都用“海棠睡足”等话来与她嬉戏,她母亲又因“名花宜醒不宜睡”的缘故,给她取了一个表字叫作醒花。

这醒花嫁给了张说,本是淑女配才子,醒花也颇觉满足,张说更是半夜都要起床感谢老天爷给了他如此好的桃花运,把醒花珍视得如同性命一般。

这时偏偏又来了一个贾全虚,因为他是张说朋友的儿子,又年少多才,张说便把他留下来作为记室。贾全虚在张说家中渐渐待熟了,便不避嫌疑,常有与醒花见面的机会。有道是“月里嫦娥爱少年”,这醒花见了贾全虚,顿时跌进了爱河,时常惦念,免不了笔墨流情。贾全虚本是个风流少年,当然也贪爱美人芳心。见到那明显挑逗的文字,岂能装聋作哑?于是醒花和贾全虚之间,便你一唱,我一酬,诗订鸳盟,文通牒使,早早地两心系一块了。碰巧张说因公事住进宫中,醒花便为情忘节,悄悄偷出内庭,去与如意郎君相会。贾全虚正玩月书斋,蓦见天仙降临,不觉惊喜交集,倒屣欢迎。彼此寥寥数语之后,便拥入帐中,宽衣解带,曲尽了绸缪。欢会结束,彼此商量终身大事,便是采用“走”为上策。两人披衣下床,草草收拾了行装,借着天色未明,一溜烟逃走了。

然而宰相家门岂是那么容易走进走出的?张说于次日回家不久,一对小情人便已双双落难,被捆得结结实实扔到了张说面前。

贾全虚明知只有死路一条了,干脆放胆大展口才:“贪色爱才,乃人人通病,男子汉死何足惜?但明公为何舍不得一小女子而想诛杀才子,难道明公长此显贵,绝无危难求人的时候吗?从前楚庄王不究绝缨,杨素不追红拂,度量过人,古今称羡,明公器量何故如此狭小?……”

不料张说听了贾全虚的话,不觉想到贾全虚虽为落难之人,却不失才子之称;美人虽然可爱,却已死心塌地跟定了别人。不如慷慨一次将美人布施给这落难人,或许施恩得报,将来缓急有个报应。于是怒容稍敛,对贾全虚道:“你不该盗我爱妾,眼下木已成舟,我亦自悔失防,就把她赏给你吧!……”

张说把话说完,即令醒花跟上贾全虚,并赠送了丰厚的嫁妆。

贾全虚也不推却,挈艳出门,在京城住了数日,竟找到一条门路,到内廷机要处担任了传递奏章诏书的职责。姚崇排挤张说的奏折以及唐玄宗的批文,贾全虚当然也比别人更早地知晓了。

贾全虚于是飞报张说,详述姚崇的奏章及玄宗的密敕。张说一听,早把偷盗爱妾的羞怒抛诸九霄,只是急得不知所措,连唤奈何了。还是贾全虚再献一计:“全虚蒙公厚施,特来图报。请公不惜重宝,交与全虚,代通关节。即使被贬外调,必不至横遭意外之祸。”张说依靠贾全虚之力,果然重罪轻办,“调查处理”草草收场,仅仅被贬任为相州长史,后来仍被调到朝中任了宰相。

《宋史》记载:孔守正与王荣陪同宋太宗吃宴席,二人都醺醺大醉,在太宗面前大肆争论边防上的功劳。失去仪态该当治罪,服侍的臣子要请执法人员来,太宗不同意。

第二天,孔、王二人都来请罪。太宗说:“我也大醉了,不必治罪内省。”这虽是小事,然而以当时来说,追究责任难使臣下诚服,不追究责任又失君上的威严,只有不同意法官治罪,再以我也大醉就安定了他们的心。这样既宽大又洒脱,小恩小德行使在君臣之间,也好多一分人情味。

在唐明宗时期,有个和尚漫游西域回来,得到一颗佛牙,于是献给明宗,明宗拿出来给大家看。学士赵凤进言道:“世间传说佛牙火水不能伤害,请验真假。”随着举起斧头砍下,佛牙应手而碎,明宗也不加追究责任。

这看来是一件小事,当时,若以君主的尊严来说,是不容许有这样的事发生,就是以现代的民主制度而言,上下的传说,没有根据,也不能有这样的事。这正说明君主掌管人的态度,不仅大处要宽容,小处也要宽容。在宽大之中,没有恩德正所以有恩德,没有权术正所以有权术。

只有宽恕包容,才有分际尺寸。许鲁齐说:“人要宽厚包容,又要分限严紧。分限不严,事情就不能立,人就会受到侮辱。魏公素来宽厚,处理事情,大义凛然,有不可侵犯的样子,所以成为当代的名臣。现在宽厚的人能找到,威严的人,就少有宽容,对于事业来说,都有弊害。”

姚崇生平不信佛、老,但临终时仍担心一件事。他生前曾与张说同班为相,但两人素来不睦。当时张说被调出京城,便是姚崇的一纸奏章造成的。自己死后,张说一旦复出当朝,器量颇小的张说必定会把对自己的怨恨发泄到子孙身上。于是姚崇把诸子叫到他病床之前,密授计宜:“我当宰相多年,所言所行可以记述后传的不少,死后的墓碑应由文章名家写就。当今文坛领袖,首推张说。但如果直接登门求他来写,他必然推辞拒绝。你们可以在我的灵座前陈设一些珍玩宝器,张说在吊奠时如果视而不见,则足见张说对我怀恨在心,祸难马上就要降临,你等必须速速逃到乡下去。如果张说逐一把玩,有爱慕之意,则可知张说见利忘恨,有机可乘。你等即可传我遗命,把这些珍玩悉数奉赠。同时求他写一篇碑铭,并请他尽快写就,越快越好。还要注意,碑文一旦写成拿到手,要马上刻到石上,马上呈献给皇帝亲自过目。千万记住一定要尽速,否则张说一旦追悔,必然前功尽弃,你等死无葬身之地。”

姚崇说毕,便瞑目而死。儿子们遍发讣告,并按遗言设幕吊唁。

张说因入朝有事奏告皇上,听到姚崇的死讯,乘便来到姚崇家里祭奠,看到桌上珍奇宝物,顿时眼睛发亮,上前抚摸不止。

姚崇的儿子赶紧凑上前去说:“先父曾有遗言,说是同僚中肯为他写一碑文者,便将这些珍玩慨赠。明公乃当代大文豪,当然不看重珠玉,但我弟兄将没齿不忘,区区珍玩的酬谢自是微不足道的。”

张说见一纸碑文竟值这么多珍玩,欣然应诺。姚氏弟兄当即拜地称谢,同时请张说尽快写成。

张说应声而去,乐得一颠一颠回到寓所便开始写碑文。没想到碑文刚刚收笔,姚家已将珍玩送到。张说一见珍玩,便要悉心把玩,哪还想得许多。当即把碑文交给来人,打发走了。

姚氏兄弟一见碑文,见上面尽是歌功颂德之词,满心欢喜。当即依照先父遗命,连夜雇来石工,将碑文镌刻到大理石上,一面将张说的新笔文稿呈入朝廷。玄宗一看,极口称赏:“如此贤相,如此美文,真可谓文质彬彬了!”

张说一听玄宗极口称颂姚崇,顿然醒悟:自己与姚崇本有天大的前嫌,而今怎么能反过来褒美他?以后自己不仅不能寻仇报复,还必须为姚崇竭力辩护,以使与碑文统一口径。连忙派人到姚家讨索原稿,借口前文定得过于草率,应加以修改。

不料那人回报说,文稿已刻成石碑,并且已上呈御览,皇帝也认可了。张说不禁顿足失声:“这必是姚崇遗策,我一个活张说,却被死姚崇算计了!”此后张说虽对姚崇子孙心怀懊恼,却不敢对他们怎样,并且还常常借大贤相姚崇之名,为他们开脱过失,随时提拔。

显然,死姚崇钻活张说的空子,里面有许多环节。但操作手法中,每一个环节都坚持了一个“快”字。张说见利忘仇,把玩珍宝时,“快”速求文;张写毕等待珍玩时,“快”速送上珍玩换取文稿;拿到文稿后又用最“快”的速度刻成石碑,并取得皇帝的认可。为何要如此急急忙忙?因为见利忘义的“空子”随时有可能被张说发现并弥补。

鬼谷子说:“作战的方法贵在于制人,而不是受制于人。先制人就把握住了权柄,受制于人的人就会失败丧命。”要想制人,贵在抢得先机。抢先一步,便容易制人;落后一步,就容易受制于人。

楚霸王项羽也说:“先发就能制住人,后发而受制于人”。要想取得有利的先机,只有在先发中求取。

所以天玄子说:“策谋定略,得到天下先机的人取胜,落于天下之后的人失败。先动天下的人取胜,后动天下的人失败。”这是不可改变的原理。

能先天下,就能领导天下;能先敌,就能制敌。要想在世界中创大业建大功也得这样,务必要处心积虑,抢占众人的先机,而不落于众人之后;务必使人随于我,不是我随于人。见机而作,见好便“伸”,这才是大英雄大豪杰的行为。

有缝便有余地,这条处世法则被张说几次灵活运用,才为自己和子孙带来了平安。

现代大科学家富兰克林与钢铁大王卡耐基都是经过一番刻苦奋斗而成功的名人。在他们早年的奋斗时期都曾碰到很大的障碍,他们的计划常常被人反对,但是,他们都运用饶富趣味的策略使反对的人满意而信服,并且很迅速的、很轻易的解决了所遭遇的困境。

当富兰克林而立之年时,在培拉代尔培亚省开了一家小小的印刷厂。当时,他还被选任为议会的书记。

但是,困难出现了。在选举之前,有一个新的议员,对他发表了一篇很长的反对演说,竟把富兰克林批评得一文不值。

遇到了这样出其不意的敌人,该怎么办才好?富兰克林自己告诉我们说:

“我对于这位新议员的反对,当然很不高兴。可是,他是一位有学识的绅士,他的声誉与才能在议院里占有一席之地。然而,我绝不会向他表现出阿谀之色,来博取他的同情与好感,我只在隔了数日之后,运用了其他适当的方法。”

“我听人讲起,他的藏书室里有几部很名贵、很稀有的书,我就写了一封简短的信给他,说明我想看看这些书,希望他能答应借我几天。他立刻把书送了过来。大约过了一个星期,我就将那些书送去还他,另外附了一封信,在信中热忱地表达了我的谢意。”

“他以前从不和我谈话的,可是,当我们下一次在议院里相遇的时候,他居然主动跑上前来和我握手谈话,而且非常客气;还对我说,如果有需要他帮忙的地方,他一定会鼎力相助。于是我们成了知己,我们之间的友谊就此一直维持下去。”

【智慧金言】

这故事乍看之下是很平常,但仔细想想,在富兰克林的成功旅程上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推入泥潭再拉他一把

宋江开话道:“总管休怪。昨日因留总管在山,坚意不肯。却是宋江定出这条计来,叫小卒似总管模样的,却穿了足下的衣甲、头盔,骑着那马,横着狼牙棒,直奔青州城下,点拨红头子杀人。燕顺、王矮虎带领五十余人助战。只做总管去家中取老小。因此杀人放火,先绝了总管归路的念头。今日众人特地请罪!”秦明见说了,怒气于心。欲待要和宋江等厮併,却又自肚里寻思。一则是上界星辰合契;二乃被他们软困,以礼待之;三则又怕斗他们不过,因此只得纳了这口气。便说道:“你们弟兄虽是好意要留秦明,只是害得我忒毒些个,断送了我妻小一家人口!”宋江答道:“不恁地时,兄长如何肯死心塌地。虽然没了嫂嫂夫人,宋江恰知得花知寨有一妹,甚是贤慧。宋江情愿主婚,陪备财礼,与总管为室,若何?”秦明见众人如此相敬相爱,方才放心归顺。

宋江为使秦明归顺,派几人穿戴了秦明衣甲、头盔,骑着秦明战马,横着狼牙棒,直奔青州城下,放火杀人,又派人取了秦明一家老人并财物,断绝了秦明归路,最后,秦明无家可归,只得归顺梁山泊,同心打富济平。

不管是在政途,还是在商界,用此都非常奏效。看准了人才,就要大胆的去开发和使用,这样,事业方可成功。

在这个故事里,宋江确认秦明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因而千方百计的将其争取加入到梁山的队伍中,用心可谓良苦。对于秦明来说,有这样一位知己的伯乐,也是人生中一件幸事。

从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一个人才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而独有慧眼的人却能够在人才尚未发达之时认识到他的潜力并支持他。

严修是近代教育家,清光绪进士,翰林院编修,1919年与张伯苓、范源濂等筹办南开中学大学部,成立南开大学。他对人的识别很有一套方法。例如早在二十年代严修就称周恩来有“宰相之材”。

故事是这样的。1913年秋季,周恩来考入南开中学。入学不久,即显示其优良品德和才能。他不仅深得同学们的信赖,也得到南开创办人及校董严修的格外赏识,称他为“宰相之材”。当时,南开中学近千人,周恩来成为最受赏识的人,不能不认为严修独具慧眼。后来,周恩来在法国留学期间,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有人向严修进言,周恩来出国后思想已经变了,还参加了共产党,劝严修不要再资助他。严修则说,“人各有志,不能相强”,嘱咐帐房继续给周汇款。周恩来对此很感激,此后在不同场合屡次提到以上诸事。

全国解放后,周恩来总理于1950年电请张伯苓自渝来京。张回津前,周恩来在中南海西花厅设便宴为张送行。邓颖超也在座。张希陆回忆:“因为抗战期间总理在重庆时,曾多次问校长有无严老先生的像片,因此,那天我们把印好的像片带去。就餐时,我把像片交给总理。总理说:‘我在欧洲时,有人对严老先生说,不要再帮助周恩来,因为他参加了共产党。严老先生说:人各有志。他是清朝的官,能说出这种话,我对他很感激。’吃饭间,端上一碗清汤来。总理又说:‘老先生就像一碗高汤,清而有味’后来,周总理对严修一生作了评价:严老先生:一生为人好像一杯清水,纯洁无染,把一生献给了教育事业足为后世学习的楷模。”

在这个故事中,严修能够妙眼识得周恩来,为中国革命贡献了一个伟人。而周恩来也从严修先生的作为中感触到严老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诚和淡如清水纯洁无染的人品。两人都可称为是识人的高手。

同样,具有识人眼光的还有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比尔·盖茨一向认为,任何东西都是有价的,而优秀的职员却是无价的。职员的价值应随着公司的发展而不断的提高,由于这个原则,今天,微软员工的真正财源乃是其拥有的“认股权”,而非年薪。而微软通过像“认股权”这样的利益赠予来提高人才对公司的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