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十一年,曾国藩的湘军在江西北部同太平军作战,攻陷了九江,这对李鸿章来说,真是一剂强烈的兴奋剂。倒不是因为湘军的这点胜利对他有多少鼓舞,而是因为湘军统帅曾国藩同他有师生关系。他认为一旦投奔湘军,曾国藩一定会另眼相看,予以重用。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灿烂辉煌的前程。于是,李鸿章离开了镇江,赶往九江的湘军行营,投奔了曾国藩。
然而,事情并不像李鸿章预料的那么称心如意。他满怀希望地赶到九江,但曾国藩却借口军务太忙,没有相见。李鸿章以为只是一时忙碌,几天之内定可召见,谁知在旅舍中闲住了一个月,还是得不到任何消息。他心急火燎,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李鸿章得知曾国藩幕府中的陈鼐,是道光丁未科进士,与他有“同年”之谊,也充过翰林院庶吉士,又算是同僚,就请陈去试探曾国藩的意图。谁知曾国藩环顾左右而言他,不肯表明态度。陈鼐也不明所以,便对曾国藩说:
“少荃与老师有门墙之谊,往昔相处,老师对他甚为器重。现在,他愿意借助老师的力量,在老师门下得到磨炼,老师何以拒之千里?”
曾国藩冷冷地回答说:“少荃是翰林,了不起啊!志大才高。我这里呢,局面还没打开,恐怕他这样的艨艟巨舰,不是我这里的潺潺溪流所能容纳的。”陈鼐为李鸿章辩解说:“这些年,少荃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已不同于往年少年意气了。老师不妨收留他,让他试一试。”
曾国藩会意地点了点头。就这样,李鸿章于咸丰八年(1858)进了曾国藩幕府。
其实,曾国藩并不是不愿接纳李鸿章,而是看李鸿章心地高傲,想打一打他的锐气,磨圆他的棱角。这大概就是曾国藩这位道学先生培养学生的一番苦心吧。自此之后,曾国藩对李鸿章的棱角着意进行了打磨,以使他变得老成世故,打下立足官场的“基本功”。
曾国藩很讲究修身养性,规定了“日课”,其中包括吃饭有定时,虽在战争时期也不例外。而且,按曾国藩的规定,每顿饭都必须等幕僚到齐方才开始,差一个人也不能动筷子。李鸿章是皖人,习惯颇有不同。曾国藩每天天刚亮就要吃早餐,李鸿章则不然。对这样严格的生活习惯很不适应,每天的一顿早餐实在成了他沉重的负担。一天,他假称头疼,没有起床。曾国藩派弁兵去请他吃早饭,他还是不肯起来。之后,曾国藩又接二连三地派人去催他。李鸿章没有料到这点小事竟让曾国藩动了肝火,便慌忙穿上衣服,匆匆赶到大营。他一入座,曾国藩就下令开饭。吃饭时,大家一言不发。饭后,曾国藩把筷子一扔,扳起面孔对李鸿章一字一板地说:
“少荃,你既然到了我的幕下,我告诉你一句话:我这里所崇尚的就是一个‘诚’字。”说完,拂袖而去。
从此,李鸿章在曾国藩面前更加小心谨慎了。
李鸿章素有文才,曾国藩就让他掌管文书事务,以后又让他帮着批阅下属公文,撰拟奏折、书牍。李鸿章将这些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甚为得体,深得曾国藩赏识。几个月之后,曾国藩又换了一副面孔,当众夸奖他:
“少荃天资聪明,文才出众,办理公牍事务最适合,所有文稿都超过了别人,将来一定大有作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许要超过我的,好自为之吧。”
这一贬一褒,自然有曾国藩的意图。而作为学生的李鸿章,对这位比他大十二岁的老师也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养才,在历史上出名的要算战国“四公子”的养士之风。
所谓战国“四公子”,指的就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公子无忌,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
1.孟尝君能用“鸡鸣狗盗”之徒
孟尝君代其父继封于薛(即今山东济宁)之后,更是大开招贤纳士之门,诸侯宾客及犯罪逃亡之人,都投靠于他。孟尝君则以其家财为这些门客筑舍立业。这样,他“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
孟尝君吸引门客的魅力,当然靠他父亲聚的富比国家的财富,但更重要的是他能礼贤下士。他招引门客,但他与门客们在一起,一点也没有王族主人的架子,实行“无贵贱一与文(孟尝君)等”的平等作风。孟尝君与门客对语,常有秘书坐在屏风后面,记录他们对谈的话语,并了解门客父母家属的情况。过后,孟尝君就根据记录的情况,把门客父母亲戚所需要的东西赠送过去。一次孟尝君与门客们在一起吃夜宵。甲门客挡住了乙门客的光线,乙门客便以为给门客们吃的饭是不一样的,发怒把食物扔在地上,要辞别。孟尝君就把自己吃的饭端到门客乙面前。门客发现孟尝君与他吃的饭是完全一样的,便愧悔刎剑而死。“士”和“门客”以此更投奔孟尝君。而孟尝君对归其门下的门客也不加选择,凡来的“皆善遇之”,而诸门客们则“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因为孟尝君对投奔来的客人“无所择”,所以来的既有真人才,也有逃犯。有趣的是,在错综复杂的战国多角而相互倾轧的国事活动中,这些鸡鸣狗盗之徒他都能用得上,在不同的情势下,各发挥了他们的作用。
2.平原君因人成事
平原君赵胜,是战国时赵国的公子。史称平原君最喜宾客,宾客来投奔归附的有数千人。赵国当时处境于诸侯国中最为艰难,西有虎狼之秦,南有强魏、强楚,东则有齐,北有燕,然平原君处此艰难纷纭之势,凭其所养之士,谋划周旋,使其国暂处不败,可谓天下奇器。
平原君家楼临民家而居。临居民家有一个人是个跛子。平原君的美妾于楼上看见了这个跛行之人,便大笑不止。第二天,跛足人便到平原君家,对平原君说:“我听说你很喜欢养士,天下贤士之所以不远千里来投奔于你,是因为你能贵士而贱妾。我不幸有跛足的缺陷,而你的后宫美人见了便笑我,我愿得笑我者之头。”平原君觉得很好笑,但还是答应了。跛者走后,平原君并不杀自己的美妾,以为跛者的要求太过份。过了一年多,他所养门客、名士悄悄走了许多,平原君觉得很奇怪,就问:“我赵胜待诸贤士从未有失礼之处,为什么会走了这么多人呢?”一门客对曰:“因为你不杀嘲笑跛子的美妾,所以大家都以为你爱色而贱士,所以士多离去。”平原君于是杀掉那个美妾,信陵君并携美人之头奉送给跛足之人。从此以后,离去的复又归来,贤士争相附之。平原君因此而与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等以“争相倾以待士”而著名。
3.信陵下士临国相倾
在战国四公子中,信陵君最为豪侠丈义,最为世人所推崇。汉刘邦慕信陵君风义,在作了汉皇帝之后,每过开封都要去信陵君的祠堂中去祭拜,可见信陵君的为人。
信陵君是战国魏的公子,本名无忌。史书记载,信陵君为人仁义,好礼贤下士,三教九流的士人他都能行谦让之风,而礼待之,从来不敢以其富贵而给士以脸色看。这样贤能之士不远千里争着投奔于他。遂有门客三千多人。其他诸侯国因为信陵君的贤能,门客众多,而不敢对魏国进行侵掠,说明信陵君因养士对时势的影响之大。
一次信陵君与魏王下棋,而北方烽火剧起,传报说赵国在攻打魏国。魏王非常恐慌,要召群臣商量对策。信陵君则说:“这是赵国国王在打猎。”继续下他的棋。过了一会,便有传报证实信陵君说得对。魏王就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信陵君说:“我所养的门客中有人能得知赵的私行的,赵王有什么举动,这门客便会立即报告。”由此可见,门客在当时也是情报人员。但魏王由此而知信陵君之能,所以不敢授权委以国政。
魏国有个隐士叫侯赢,年已七十,但只是国都东城门的监门人。信陵君闻其贤能,便亲自前去邀请他,并厚赠钱财。侯赢辞不受,曰:“我洁身修行已数十年,不能因为作监门,家贫而收公子的钱财。”信陵君为了得到侯赢的信任,便在家中置酒大宴宾客。待客人们都入席之后,却不开宴,而是亲自驭车前去迎邀侯赢,并让自己左边的坐位(上座)空着,等他来坐。侯赢见公子来迎,便穿着自己穷酸的衣服,上公子车之上座,毫无辞让之色。这时公子驾车却愈加恭敬。侯赢对公子说:“我有一个朋友在卖肉的集市上,请您驾车去他那里。”这个集士并不在迎侯赢的路上,而是要绕道而去。但公子引车入(市),毫无愠色。到了肉市,侯赢与其朋友朱亥说话,有意拖延时间,表现出很傲慢的样子。公子此时坐在车上,执着辔,仿佛他是侯赢的马夫,态度非常谦和。这时坐在公子家中将相宗室宾客济济一堂,等待公子开宴,来往于市中的人也都看见了魏王的弟弟在为人驾车。那些随从于公子的人都暗地里骂侯赢。但公子的脸色和悦。在所有这些过程中,侯赢实际上在观察着公子的表情,以察其心之诚。到了公子家中,公子把侯赢让于上宾的位子上就坐,并向所有的宾客介绍他,所来的将相王室宾客都感到很惊讶。酒喝到脸红耳热之时,公子则亲奉酒于侯赢之前,祝他高寿。侯赢这时便站起来说:“我今天的对公子的羞辱是够过份了。我只是城东门的监门之人,而公子亲驾车马,迎我于众人广坐之中,你本不必绕路,但你还是绕道去了肉市。但我为了成就公子礼贤下士之名,所以让公子的车久等于集市之中,过路众人见公子为一个监门人驾车,而公子的态度却愈为恭敬。所以见到所有这些场面的人都以为我是小人,而认为公子是仁者、贤者,能不倨傲而处贫士之下位。我算是为公子做了件事。”
由此,公子更得贤士的仰慕和佩服。
由这四个人的养士之风看来,养士的风气是战国时期很盛行的一种招揽人才的方式。秦国的宰相吕不韦也曾慕与其同时的其他四位公子的风度,大养门客,这些门客为他编订了一本《吕氏春秋》,也算是一大贡献。
养士之风其实是战国时期,诸侯国侵伐、战争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战国的主要内容,不仅体现于疆场征战中,它在那个时代已明显地向人才竞争、智谋竞争倾斜。在这个时代,争夺人才甚至于比战场决胜显得更为重要。养士之风,既可以看做是人才争夺,甚至于是人才掠夺。四公子所养的门客,每一家都可以看做是个人才库,人才群。这些人大都是运筹帷幄的谋略之才,而这些人才的智慧计谋纷纷飞出,或一谋而致人死命,或一计毁人社稷,或一策而陷千军万马,战国由这些谋略之士导演得热热闹闹,诡谲难测,瑰丽而又神秘,悲壮崇高而又惨烈可怕。
从这四个公子养士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那个时代得人用人的经验。
1.对待士不能像对待兵卒那样用命令式,而要“礼贤下士”,这是得士的主要经验。
2.推其诚心,以知己交之。
3.不计较是否出身贫贱,唯才是用;也不管是否谦谦君子,唯才是宜而用之。
如果能做到这些,士便能为知己者而致命赴死,杀身以成仁。
【智慧金言】
所以这些经验也表明了那个时代的一个总体特点:即有才能的智谋之士在那个时代多出下层知识分子或贫贱的有异能之辈。也说明在这个高山为谷、深谷为陵、分崩离析、瓦缶雷鸣的时代,对人才的渴求和需要是多么广大,什么有才能的人都可以派上用场,而一旦得到重用,则可旦为贫士,而暮济卿相,立千古之名。这是一个需要人才,也产生了诸多千古奇才的时代。
小处让人,大处得人
宋江率领大队人马奔到一条溪边,军马都且去吃水,只听得对溪一声炮响,箭矢如飞蝗一般射将过来。官军急上溪岸,去树林边转出一彪军马来,为头马上三个英雄是谁?
舞动一条玉蟒,撒开万点飞星。东昌骠骑是张清,“没羽箭”谁人敢近!飞枪的枪无虚发,飞叉的叉不容情。两员虎将势纵横,左右马前帮定。
原来这“没羽箭”张清和龚旺、丁得孙带领三百余骑马军。那一队骁骑马军,都是铜铃面具,雉尾红缨,轻弓短箭,绣旗花枪。三将为头直冲将来。嵩州都监周信见张清军马少,便来迎敌;毕胜保著童贯而走。周信纵马挺枪来迎,只见张清左手纳住枪,右手似招宝七郎之形,口中喝一声道:“著!”去周信鼻凹上只一石子打中,翻身落马;龚旺、丁得孙傍边飞马来相助,将那两条叉戳定咽喉,好似霜摧边地草,雨打上林花,周信死于马下。童贯只和毕胜逃命,不敢入济州,引了败残军马,连夜投东京去了,于路收拾逃难军马下寨。
原来宋江有仁有德,素怀归顺之心,不肯尽情追杀;惟恐众将不舍,要追童贯,火急差戴宗传下将令,在告众头领,收拾各路军马步卒,都回山寨请功。各处鸣金收军而回,鞍上将都敲金镫,步下卒齐唱凯歌,纷纷尽入梁山泊,个个同回宛子城。宋江、吴用、公孙胜先到水浒寨中,忠义堂上坐下,令裴宣验看各人功赏。卢俊义活捉酆美,解上寨来,跪在堂前。宋江自解其缚,请入堂内上坐,亲自捧杯陪话,奉酒压惊。众头领都到堂上,是日杀牛宰马,重赏三军,留酆美住了两日,备办鞍马,送下山去。酆美大喜。宋江陪话道:“将军阵前阵后,冒渎威严,切乞恕罪。宋江等本无异心,只要归顺朝廷,与国家出力,被这不公不法之人逼得如此,望将军回朝,善言解救。倘得他日重见恩光,生死不忘大德。”酆美拜谢不杀之恩,登程下山。宋江令人直送出界回京,不在话下。
宋江做事从来就不会一刀切,都留有回旋的余地。
人情世态,真可谓错综复杂,瞬息万变,所以对待任何事情都不要过于认真。都要留出一线,该放一马时必须要放。过分计较,不留半点人情,也就堵住了自己日后的退路。俗语说:“山不转水转”,他日见面之时,又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呢?所以,宋代大儒邵尧夫说:“从前所说的我,如今都变成了他;还不知道今天的我,到头来变成什么人呢!”
有句俗语叫做“打发乞丐的最好办法是慷慨布施”。在人性中有种弱点便是喜欢“落井下石”,对落难人往往不屑一顾甚至横加奚落伤害。然而困兽犹斗,这种不道德行为极有可能遭到“乞丐”的拚死反击,并招致公愤,反而置自身于困境。应该说这是一种极不明智的做法,学习智谋,还应认识到在永恒运动变化的环境当中,乞丐可以变成富翁,权贵也有落难之时。而且今日的落难人,或许正是他日唯一能使自己远离危难的救星。因此,大度为怀,宽厚待人,尤其是“慷慨布施落难人”,便成了常用的智谋之一。
唐玄宗在位初期,先后任命了几位干练的宰相,从而在初唐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唐朝达到了全盛阶段。公元713年到公元741年被称为繁荣的“开元盛世”。
唐玄宗最初任命的宰相是姚崇和张说。两人都有经世雄才,但都有气量狭窄的小毛病。尤其是张说,才智有余,度量不足。这里要讲的却是张说难得的一次慷慨救了自己一条性命的故事。
姚崇、张说虽同朝为相,却互不相容,竞相排挤对方。有一次姚崇抓住把柄,狠奏了张说一本。唐玄宗大惊失色,当即命御史中丞等秘密行事调查处理张说的罪行。
张说毫不知晓,尚安居宅中悠然自得。忽由门吏传进一张名帖,原来是一个叫贾全虚的人求见。张说不禁万分恼怒,吼道:“他来见我干什么?”门吏报告说:“贾全虚说有紧急事宜,事关相公全家,故特地赶来报知。”张说带怒接见了贾全虚。两人既已见面,张说却仍是怒容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