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创业型老板
3396600000004

第4章 先做自己的老板(2)

大学毕业后,李阳在一家研究所当了一年半的助理工程师。每天清晨,李阳的第一件事就是冲到屋顶平台,大喊英语。一年半后,他从一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调入了广东人民广播电台英文台,成为惟—一个没有英文专业学历的播音员,并担任新闻播音员和“TALKSHOW”(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成为广州地区最受欢迎的英文播音员。就连老外也被李阳地道的英语所征服。

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首席顾问理查德·布什在广州作题为“克林顿当选总统以来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过程”的重要演讲,李阳因出色的翻译,收到了美国外交委员会主席汉密尔顿的亲笔信,称赞他卓越的英语水平,为中美两国作出了极大贡献。美国总统特使、商务部长布朗访问广州时,李阳是主持室惟一的中国译员。对于很多专业领域的翻译,李阳照样不失风范,在1994年世界移动通讯国际会议的27位发言者的同声翻译中,李阳更是令同行刮目相看,因为发言内容中的专业名词和术语非常多而且难以把握。

“越是艰辛我越兴奋,这就是疯狂。”李阳几乎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覆盖了别人六七年才能涉足的领域。李阳常提起一段话:“我不是天才。没有天才,天才只是我们肉眼看到的1/6的冰山之尖,而那5/6是泡在海水中的默默奋斗,是挑战,是征服,是疯狂投入!我现在比青年创业者强,只是我比青年创业者更疯狂!”

“让三亿中国人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让中国人的声音响彻全世界!”1994年李阳辞职创办李阳·克立兹(STONECLLZ)国际英语口语推广工作室,国际会议展览口译服务中心和英文广告配音工作室。

有压力才有动力

凡是具有积极心态的人,总能够不畏惧困境,而且善于在困境面前寻找新的出路。这是一种挑战压力之术。

史玉柱的故事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了,他同许多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一样,怀揣着几千元“资本”开始了个人的奋斗,创造了和许多成功者一样不可思议的财富积累的神话,在短短几年里达到了事业的顶点;却又犯了许多民营企业家“头脑过热”的通病,在一个更短的时间里让多年的汗水和辉煌烟消云散。

1995年,史玉柱亲眼目睹了自己一手创办的巨人事业从辉煌的顶峰走向了大溃败:从这年的下半年开始,巨人集团的计算机产品和楼花的销售形势出现逆转,生物工程全面亏损,财务状况吃紧,又加之工程由于下雨延期,首期合同未能按时交付,债主纷纷要求退赔,巨人集团就此陷入深深的危机……。史玉柱坚持着“挺”了将近1年,到1997年初,有人这样描写“巨人”:“跟随债主而来的是记者,跟随记者蜂拥而至的是更多的债主。在新闻媒体连续40天的轰炸后,史玉柱将自己封闭在帏幕低垂的总裁办公室内,仿佛陷于一座孤岛。他在此地到达了事业的顶峰,又从那里跌下来。他尝到了极度的辉煌,这才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孤独。”

然而不同的是,史玉柱却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着足以致人于死亡的具大压力。1998年初,史玉柱黯然离开成就他一番事业的珠海。此次之苍凉哀伤同当年南下深圳开始创业时的豪迈不同,他几乎身无分文。曾经的富豪仅仅成了一个概念甚至就是一个负重。“当时身上几乎是没有两个钱,只能是自己依靠朋友赚点钱。最初是给以前在上海的一个合作伙伴做市场策划,对方给了几笔钱,总共是50万元。这样,前期的启动资金才有了一个眉目。”史玉柱说,“当时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从负开始’。”

沉寂4年之久的史玉柱,同一夜红遍大江南北的“脑白金”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人物,然而如今的史玉柱却成熟了许多。他在上海健特时以过去的教训警示自己,认识到所有者、老板、决策者三合一的弊病。现在上海健特的总裁是原来巨人的常务副总裁,其余四位副总裁也都是原巨人的副总裁,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有2/3是原巨人的。但是史玉柱的身份却很特殊,他给自己的职位是决策顾问。这自然有韬光养晦的考虑,身为“决策顾问”的他被员工称为“老板”。碰到不同意见,史玉柱说:“我们激烈争论,但最后由办公会议决定。”不难想象,有过沉痛教训的史玉柱,会更加尊重民主决策。管理方面,史玉柱说,他正在向联想学习。比如“敢于承担责任”的理念,要求分公司不准有一分钱烂账,一旦发现,分公司经理必须自己掏腰包补上。三年过去,健特的确一分钱烂账都没有。

2000年8月,史玉柱再一次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谈话节目中,谈话的话题就是“跌倒的巨人能否站起来”。史玉柱明确表示,他不会忘记社会责任,一定会还清所欠下的债务。

压力可以将人压倒,也可以让人强大,关键在于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压力。

如果你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压力,那么压力就会变为动力。事情常常如此,人们在某种巨大压力的驱使下,能使自己的体力和耐力达到正常情况下决不能达到的程度。一个神经病人,当他发狂时,他会爆发出令人震惊的体能,就是因为人的身体具有潜在的能量。

当你遇到不幸的打击时,不幸的压力可能会使你发现你身上具备的能量,这时它可以转化为成大事者不可缺少的积极因素,压力是成大事者的动力。

当你遇到挫折时,切勿浪费时间去计算遭受了多少损失;相反,你应该算算看你从挫折当中,可以得到多少收获和提高。你将会发现你所得到的,会比你所失去的多得多。

学习能力是点金术

陈总有一家自己的装饰公司,但他还想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当第一个广告公司登陆榕城时,陈总就觉察到这个行业是很有前景的,陈总决定向这个行业发展,他在思考怎样才能迅速介入这个行业。

这个行业是用别人的钱为别人做事,投入少,风险小,肯定是有前途的朝阳行业,经过深思熟虑,陈总想出了一条妙计——打工学艺。

次日,他去购买了一台新的呼机,把手机交给了值得信赖的助理,同时交待:三个月内,公司所有事务由助理全权处理。

安排完毕之后,陈总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去广告公司应聘,他杜撰了大学毕业之后的简历,写了一份感觉很“诚恳”的求职信,非常顺利地迈进了广告公司的大门。

由于带着目的,其敬业精神让所有职员佩服,其在业务上的独到见解,让总裁的脸上不时露出笑容。很快,他被提升为客户经理,业绩蒸蒸日上。陈总有了广告公司的经验和固定客户后,就悄悄策划竞争方案,并安排自己的手下与新的客户洽谈代理一事。

就在他的工作得到一致好评之时,他递交了辞呈。之后,他的广告公司以最少的投入和最迅速的销售业绩占领了市场,可以说是无风险的胜利。

学习能力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因为它可以让你打开未知天地,把你变成一个专家。一个创业者丧失学习能力,等于放弃了成功。

一家著名企业在北京大学招聘员工,提出的要求是英语能力和计算机能力要出众,许多人不解。

招聘人员解释说:“英语和计算机能力出众,意味着你具备学习能力,只要你具备了学习能力,我们就可以培训你专业技能。”

现在许多大企业在招聘新人时不再问:“你会什么?”“你学过什么?”而是问“你能否学会我们让你掌握的东西”。

这就是一个变革的信号:学习比知识更重要。

许多人认为,学习是青少年时代的事情,只有学校才是学习的场所,自己已经是成年人,并已早已走向社会了,因而没有必要进行学习,除非为了取得文凭。

这是上个时代我们对学习的理解。在我们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学习的内涵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学习已没有时间的分隔,学习已没有人员的界定,学习已没有场所的限制,学习变成了终生的事情,随时随地的学习。

在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对新知识的学习就显得更加重要。一个创业者要想有所成就,要想生活得幸福美好,哪怕是不饥不寒地度过一生,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1987年7月,苏艳霞以4分之差被挡在梦寐以求的大学校门外,然而她没有沉沦。她告诉自己,不能在痛苦中活着,要坚强一些,要从痛苦中站起来。

一个偶然的机会,苏艳霞的目光被一则五六百字的报道所吸引——密山县农民田玉雷靠种葡萄发家致富,年收入达六七万元,并带动整个乡发展。这个被多少人一视而过的报道,却在她的大脑中闪起亮光。她立刻联想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她心里有了一个目标:把自己家的前后园子利用起来种葡萄,如果赚钱了,将来上大学也可以自己负担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