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创业型老板
3396600000039

第39章 请你一路走好(3)

“阿尔迪”从此美名远扬,商店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世界级的大公司。

阿尔迪也由一个小小零售店的企业家变成世界知名巨商。

创业型老板快速发展要学会多角化经营。

要根据形势的发展用智慧灵活经营,不拘泥于一种产品,一个经营方向,要勇于创新,根据形势的发展决定自己的经营策略,并勇于坚持自己的想法,为自己的个性经营开辟道路。

皮尔·卡丹在服装业取得巨大成功后,他又把眼光放到了其他领域,进行“多角化经营”。他不断地扩大经营的范围,不仅有男装、童装、手套、围巾、鞋帽、挎包,而且还有手表、眼镜、打火机和化妆品。

他不断地扩大经营的范围,不仅有男装、童装、手套、围巾、鞋帽、挎包,而且还有手表、眼镜、打火机和化妆品。并且,他将自己的企业不断地向国外扩张,首先在欧洲、美洲和日本得到了许可证,打开了市场。1968年,他又增加了家具设计,渐渐形成了“皮尔·卡丹”商标的系列产品。他成了拥有自己银行的时装家,在世界五大洲80个国家内,有他的600多家工厂、企业,产品基本都是他自己设计的。他开始拥有一个帝国。他曾经自豪地说:“我可以睡卡丹床,坐卡丹椅,在一切由我设计的饭厅里吃饭,用我的照明灯,去剧院看戏或参观展览,都可以不出我的帝国。”

皮尔·卡丹在1970年创立了“研究中心”,除了创作服饰外,也研究多种工业设计,为公司的多角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皮尔·卡丹的许可事业在1974年为120项,有280家工厂,从业人员25000人,遍布40个国家,年营业额为1.2亿美元。到了1986年,他已在世界95个国家中拥有750项许可事业,相关企业达580余家,年营业额高达70亿法郎,从业人员17万人。“卡丹帝国”的经营包罗万象,上至飞机设计,下至小家电、魔方和巧克力。在“卡丹帝国”的多角化经营中,全冠以“皮尔·卡丹”名号。

一旦立下了创业的目标,就要不断进取和执着追求,不断地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地壮大自己的企业。

创业型老板快速发展要学会低成本扩张。

兼并与收购是创业型老板实现企业扩展膨胀的绝妙方法。

正是通过兼并与收购相关企业,孙正义逐步建立起他的庞大商业帝国。

软银集团公司现有子公司和控有半数以上股份的公司共18家。这18家都在各自的领域内称得上日本第一。其中半数以上刚成立一两年,或被收买后不过一两年,没有一家不是盈利企业。到现在为止,孙正义在业务上合作的或者兼并、收买的企业,全都是在日本或在全世界实力属第一的企业。

孙正义收买企业的哲学是,只收买那些收买后能马上产生利润的优良企业,绝对不沾那些便宜但不好的企业。

从这一立场出发,对自己公司的经营,孙正义遵守“三个原则”,严格规定自己,三原则缺一不可。第一,数字化信息产业以外的事业一概不参与。第二,至少在日本或某一方面领先,不能成为第一的事业,决不插手。第三,根据50年长期作战计划,特别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事业上,以免今后出现慌乱。

孙正义决定将经营领域局限于完全满足这三条之上,把事业扩展下去。简而言之,对数字化信息产业以外的事业,一概不伸手。以数字化信息为核心,将事业多方面化。这就是他的战略战术。

孙正义拘泥于基础设施业,将软银公司的事业集中在基础设施上。在数字化信息产业中,他只专心于流通、媒体、展示会、技术服务、互联网、网络这6个基础设施事业上。

这6种基础设施,分别以软银公司的不同部门或子公司,以及合资企业的方式,作为事业的主体得到不断地扩展。

在这6个领域中,孙正义最大的目标是成为“基础设施的提供者”。可不是马马虎虎的提供者,而是在数字化信息产业领域内占绝对优势的,拥有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提供者。

孙正义于1996年8月,出价1620亿日元,收买了王石高科技公司。这是一家生产计算机零件之一——存储卡的公司。在同样的专业公司中,居世界第一位。

孙正义的软银公司自1981年创建以来,只有19年时间,现有子公司和控股公司共18家。这18家公司都可在各自的领域内称得上是“日本第一”。“成不了第一,经营企业就无意义”,孙正义如期实现了自己的经营理念。

企业的成长过程既是一个量的扩张过程,又是一个质的飞跃过程,通过购并实现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从而促进企业内部结构优化,档次提高,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大不了再从零开始

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前,施利华是一家股票公司的经理,为这家公司挣了几个亿,自己也因此发了起来。玩腻了股票,他转而干起了房地产。他把所有积蓄和银行贷款共计2,000万美元,全部投入了房地产生意。他在曼谷市郊盖了十几幢配有高尔夫球场的豪华别墅,但时运不济,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把他从老板的宝座上掀了下来。别墅卖不出去,贷款还不起,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别墅被银行没收,房子也拿去抵押,施利华变得一无所有。

这次教训,让施利华明白了一个道理,商场就像赌场,既要做发财的努力,也要做破产的思想准备。那年,施利华48岁。正在干一番事业时却一下子让他回到了起点,他做好了各种最坏的打算。他告诉自己必须活下去,是男子汉,就不能当懦夫。一旦他死了,自己当然是无忧无虑,可是妻子和孩子怎么办?雇员怎么办?只要心还没死,就有活路。施利华决定白手起家。

施利华的太太是位制作三明治的能手,她建议丈夫去卖三明治。主意虽然好,但施利华一时难以接受。过去当老板时高高在上,谁不敬怕三分?现在低声下气,沿街叫卖三明治,脸往哪搁?尽管路在脚下,可心理上过不了关。经过几个月的心理煎熬,施利华终于想通了:与其在家里饿死,不如厚着脸皮闯一闯。

从此,施利华挂起了售货箱做起了三明治的小贩。开始,从早上到下午在街上叫卖将近7个小时,嗓子都喊哑了,也只能卖出一二十个三明治。也难怪,泰国人爱吃米饭和米粉,吃不惯带洋味的三明治,施利华再有本事,也改变不了当地人的饮食习惯。昔日亿万富翁沿街叫卖三明治的消息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出来,当施利华再度出现在街头时,买三明治的人骤然增多。大多数人品尝了“施利华三明治”以后,都喜欢上了它那种独特的味道。回头客不断增多。没多久,施利华三明治就在曼谷打响了。

施利华的工厂生产的三明治新鲜、卫生,而且从不出售隔夜的产品。他还为自己和雇员特制了工作服,上面印有各自的名字和电话号码,以便随时接受顾客的监督。施利华以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如今“施利华三明治”在泰国已是人尽皆知,施利华重新再来,靠的是以诚实守信的原则经商,靠质量和信誉赢得了顾客。泰国《民族报》评他为泰国十大杰出企业家之首。

一旦认输,你的底气就不足了。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你都不能轻易把“输”字说出口。只有尚未达到的胜利,没有“输”这回事。

大谷米太郎,1881年出生于日本富士县的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大谷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在24岁时,他的父亲突然去世。眼看着家里大厦将倾,他义无反顾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每天,他拼命干活希望能够养家糊口。然而,到了他28岁的时候,家境已经破落到“食无米下锅、穿无衣蔽体”的境地。万般无奈之下,大谷米太郎怀揣着一块价值两日元的银币离开了家乡,来到了东京,渴望找到一个既能养家糊口又能光宗耀祖的工作。

他在东京的一个小客栈里住了下来。第一个晚上,这块银币就成了他交的房费。第二早晨,大谷米太郎感到没有着落,思绪万端。他离开小客栈,四处找活干。终于找到一份搬运工的工作,每天可以赚到一日元的报酬。经过两个多月的辛苦劳动,大谷米太郎积攒下了30日元。他用这30日元做资本,生平第一次做起了生意,卖甜酒。有道是万事开头难。大谷米太郎以前没有做过生意,他每天挑着担子东奔西走,也不懂得吆喝叫卖,结果累死累活不说,还卖不出去多少。这样卖了一个星期,大谷米太郎就坚持不下去了。

甜酒生意失败后,大谷米太郎还做过许多苦力:在运输公司当搬运工,在菜店里卖过菜,还拉过人力车。后来,大谷米太郎来到一家米店做伙计。他身强力壮,身手灵活,店老板劝他去当一名相扑运动员。在日本,相扑运动员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高薪收入。相扑运动员不仅能够赚钱,还能光宗耀祖,这正符合大谷米太郎的初衷。于是,他真的成了一名相扑运动员。在两年的时间里,大谷米太郎击败了许多对手,一时也算小有名气。他还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红粉知己。

就在大谷米太郎事业和情场都颇为得意的时候,一场意外的受伤使他落下了残疾。相扑是干不成了,他拿着一笔伤残抚恤金,打算重新寻找生活的起点。在妻子的帮助下,大谷米太郎开了一家小酒店。他的经营宗旨是:进门的都是客,来来往往的都是朋友,不管花费多少,都会受到同样的热情款待。酒店还以物美价廉而闻名。很快,这家小酒店就红火起来,为大谷米太郎赚下了3万日元的丰厚收入。

有了资金,他们打算把生意做大。大谷米太郎早就盯准了日本新兴的钢铁工业,于是他开了一家钢铁厂,小酒店则由妻子经营。夫妻两人勤劳节俭,财源滚滚而来,实力日益壮大。大谷米太郎迎来了事业上的第二次高峰。

后来,东京发生了大地震,这次突如其来的地震给予东京各行业以毁灭性的打击。大谷米太郎夫妇辛辛苦苦攒下的家业一下子化为乌有,就连一向刚毅的妻子也劝他回家种田。大谷米太郎在此时想起了那一块银元,刚刚来东京时的遭遇历历在目。

胸怀这样的强者哲学,大谷米太郎重新开始了创业。在大火烧毁的制铁厂废墟上,大谷米太郎认真地修理着损伤的设备,又拿出仅剩的一些钱招聘一流的技术工人。他还利用昔日建立的良好信用,赊来了急需的原材料,又使出成本价销售的营销策略,全力开拓钢铁制品市场。在超乎常人的辛苦努力下,大谷米太郎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从废墟中站了起来,赚取了100万日元的利润。从此,大谷米太郎的资产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连年扶摇直上。在他59岁的那年终于能够看到自己亲手创建的“大谷重工”跻身全日本重工业的前十名。望着取得的成绩,大谷米太郎不由得遥想起当年那一块面值仅两日元的银币。

“恐龙曾经是地球上最强大的生物,却也因为不能适应生态环境而消亡了。”

1989年初,四通公司坚决把子公司的独立法人全部撤销,变成事业部制,采取集团化经营来面对国际化潮流。1989年以后,段永基开始全面主持四通集团公司的工作。他继续以创新求实的精神,总结经验,努力探索四通集团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