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是可控的,控制的方法是人为的,所以缘由人定。缘由人定的诀窍有二:一是珍惜别人,二是重视交际。
珍惜别人
人是需要互相支撑的。做个喜欢别人的人,做个能珍惜别人的人,做个诚实而能奉献于别人的人。
尊重别人
朋友之间再熟悉,再亲密,也不能随便过头,不讲客套。对好朋友也要客气有礼。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朋友之间过于随便,就容易侵入这片禁区,从而引起隔阂、冲突。譬如,不问对方是否空闲、愿意与否,任意支配或占用对方已经安排的宝贵时间,一坐下来就“沉”,全然没有意识到对方的难处与不便;一意追问对方深藏心底的不愿启齿的秘密;一味探听对方秘而不宣的私事;忘记了“人亲财不亲”的古训;忽视朋友是感情一体而不是经济一体的事实;花钱不计你我;用物不分彼此,等等,都是不尊重朋友,侵犯、干涉他人的不恰当行为。偶然疏忽,可以理解,长此以往,必生间隙,导致朋友的疏远、厌倦,友谊的淡化。
西门子公司的董事长卡尔·海因茨·卡斯克,是把西门子在电子技术领域里比较落后的状态推向前进的人。他说:“赢得合作的方法是把意图告诉有才干的朋友,然后给予完成任务所需的钱和物。”他总是把朋友拉到咖啡桌边,边品边谈,交换意见。他的一位好友,杰出的原子物理学家卡尔·海因茨·贝克兹友情加盟西门子,为该公司的研究工作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卡斯克凭借朋友的力量,加上自己的努力,使这个年老而富有的德国电子“巨人”,顶住了竞争敌手美国和日本公司的挑战。
先把对立之墙拆除,向对方投以善意的微笑。
人是需要互相支撑的。做个喜欢别人的人,做个能珍惜别人的人,做个诚实而能奉献于别人的人。
香港首富李嘉诚向自己的几个儿子透露成功之道,最重要的一条就是:
你能从合作的生意中拿五分半,你只应拿五分,剩下的半分奉送给合作伙伴。
这样,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你的生意会越做越兴隆。
要做到第一点也许并不很难,做到第二点就说明你成功了一半,做到第三点,你的成功只是大小而已,——即使你从此洗手不干,你已赢得了一批朋友。
礼贤下士
礼贤下士,才能聚集人才。
老子曰:
“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
别人留不住的人才,像源头的活水,流下来了,怎样才能接得住呢?为了聚集人才,企业家必须像大海一样,把自己的位置放得低些,把自己的胸怀扩得大些。
古人云:
“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是犹欲其人而闭之门也。”
想见到贤人而不以礼相待,等于是将其拒之门外。因此,想得到贤人,必须待人以礼,待人以尊。
先谈待人以礼。人们常说心诚则灵。事实上,仅仅心诚还未必灵。
如果心诚礼缺,其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汉高祖刘邦素以爱贤著称于世,可是有一次,却因对贤缺礼而遭指责。高阳贤士郦食其来见刘邦,刘邦虽爱贤却未闻其名,因此他仍坐在床边洗脚。郦食其故意慢腾腾地走到刘邦面前,只作揖并不下拜。刘邦很不高兴,坐在床边纹丝未动,好像未见其人。郦食其高声问道:“足下带兵是助秦还是伐秦?”刘邦见他故作斯文,说话唐突,开口骂道:“你真是书呆子,天下谁人未尝秦苦?我何谈助秦!”郦食其接口说:“足下如果真心伐秦,为何对待长者这样无礼!足下对待贤士这样傲慢,谁还为你献计献策?”刘邦听后急忙整衣穿鞋,向郦食其道歉,待为上宾。这件事幸好刘邦受责即改,如果不为所动,岂不是失贤于天下?
待人以礼,一定要表之于行。
对待一些大贤高士,更应以大礼相待,才能聚其心,用其力。如果认为“君子如器”,认为我出钱,你干活,这已是公平对等了,何必大礼相待,这种以金钱为交易的待人是留不住真正的人才的。士为知己者死,人无礼谈不上知己,士何肯为你尽全心呢?
待人以礼,一定要授其职,给其权,予其利。
有功不赏,也是无礼,是对有功之人和他的工作成绩的不尊重。待人以礼,不一定都得像刘邦待韩信那样去高筑将坛、隆重授印,更重要的是出之于礼人之心,而见之于日常言行。有一农民企业家,施礼于方方面面。他自己吃方便面,给专家吃小灶;自己骑自行车,给专家租小汽车,尽一切可能提供优越的条件。专家处处受到礼遇,岂能不以心换心。
待人以尊是对人的自尊心的满足,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
墨子在《尚贤上》中说:怎样才能使贤才多起来呢?
“必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
吸引四方志士聚之的条件,除满足其物质待遇以外,更应当提供其进取的可能。大凡有才之士,在个人发展上总想有所进取,以成就一番事业。因此,在工作安排上,必须给人才创造机会,树立其成就大事、不断升迁的信心;在工作条件上,必须让人才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工作顺利,聚之者必多,因为这样才有利于充分发挥人的价值。
待人以尊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式的施予固然让人称道,但“雪中送炭”才能使人铭刻在心。
李嘉诚先生从报刊上读到关于“安徽、江苏地区遇上百年未见洪峰,灾情特别严重”等信息,他的心情很沉重,密切关注着灾区的情况。曾私下对老朋友许伟先生谈到,“好几个夜晚我都睡不好觉!”他是在7月12日清晨6点钟,听到了香港电视台播放的“中国政府的紧急呼吁”的新闻报道的。
国家处于危难之秋,正是义者报国之时。
李嘉诚,顾不上把早餐吃完,当即拨通电话,与长实、和黄、港灯、嘉宏4大公司的负责人联系并取得一致共识。
才是清晨6点多钟,“长实”董事局主席办公室经理鲍绮云小姐的家突然响起了电话铃声。鲍经理一骨碌地起了床抓起了话筒,只听得李嘉诚先生急切地声音:“你赶快到新华社香港分社去!找到任何一位社长都行。我只要求见他5分钟。如果他很忙,就算站着5分钟说说话也行!”鲍绮云经理马上按李嘉诚先生的吩咐,当即驱车前往新华社香港分社完成了联络工作。李嘉诚先生以属下4大公司名义,带头捐款5000万港元,赈助华东灾区。
李嘉诚说:“在这之前,没有谁曾叫我捐款赈灾。这次捐款,完全是我自动自觉的。”
“过去,对公益事业,我一般以私人名义去做,这次,以公司的名义,则别有深一层的意义。作为以中国股东为主的香港公司,应该用最快的时间对中国紧急呼吁作出反应。中国人要比外国人更快、更自觉地做这件事情!我希望借这一快速反应,能起到一点引导作用。”
“我们捐出的钱,和国家所需要的数目相差很大,但希望小小的贡献能起到一点好作用。我们只有这一个目的。”
李嘉诚高兴地谈到香港市民踊跃捐款赈灾的情况。他说:作为一个香港的中国人,这是应该做的事。以香港今天的情况,每个人尽心尽力,应有很大的力量可以帮助华东灾区。希望各界人士、各个社团,只要经济能力许可的,都踊跃参加,用最快的速度、最有力的方式来支援灾区。”
李嘉诚衷心地说:“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在我的有生之年,如果能为人类作出一些贡献,那么,我就心满意足,死而无憾!”
与此同时,香港的各大财团、企业界的各位知名人士,各界市民,从孩子到中、小学生,大学生,从街边小商小贩到家庭主妇,从演艺界的影视歌星到白发苍苍的阿伯阿婆,无不慷慨解囊,奉献爱心。港九市民都自觉地行动起来了。
“血越是浓、越教我激动!水深火热之中火热,千万个面容,心牵我心,苦等于我苦,同出一个天空……”
香港市民中呈现出一幅“骨肉情谊,山高水长”的动人场景,再一次强有力地显示,香港市民具有极其浓烈的爱国爱乡精神和炎黄子孙同胞骨肉的深情厚谊,显示了香港无愧是一个强大的爱国基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成为香港市民一个共同的行动口号。香港市民那“血浓于水”的真诚,赢得了举世的赞誉。
重视交际
职场上,事业有成者绝大多数是人际关系交往的佼佼者,人际关系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事业成功与否。
伟大的政治家富兰克林曾说过:
“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涉足职场,不管你的工作性质如何,你必须与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你工作,而且有利于你的发展。
改变自己
一位员工在事业上停滞不前。过去两年中,他失去了6次被提升的机会。
“我不懂这是为什么?”他说,“我总是早来晚走——即使有时必须在晚上和周末加班、以保证如期完成所有的工作。你绝不会看到我在走廊里与同事们聚在一堆闲聊,或者在公司全体会议上哗众取宠。我做好本职工作,领取应得的报酬。我比与我同时进公司的大多数人聪明,工作更有效率。但是为什么他们都当了部门的经理,甚至公司的总裁,而我却被打入冷宫,几年来职位原封不动,一直做着同样的工作?”
做下属时,不能团结同事,与他人时常发生纠纷,让老板感到头痛;即使做了企业家,也很难得到下属衷心的支持,更谈不上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了。很多人把自己在事业上的一无所成归结于人脉难处,这是很对的,但他们都没有意识到,事实上他们自己才是其事业上的最大障碍。不善于从自己身上寻找人际不和、事业失败的原因,是很多人最常犯的错误之一。
如果调整一下我们看问题的视角,你便觉得世界是另一个样子。
成功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改变自己。
不争是争
现代职场上,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不当已成为潜在成功者的最大敌人。
吕坤在《呻吟语》中说道:
“圣贤见利让利,处名让名,所以一副淡雅、娴静的样子,不与世抵触。”“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有调查显示,每100位头脑出众、业务过硬的人士中,就有67位因人际关系不畅而事业受挫,难以获得成功。而在这67位不幸者中,有80%是因交际中犯了争名夺利的忌讳。
不同的交际手法
面对多样性的个性,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也必须采用多样性的方法和手段。
要想在公司里如鱼得水、应付自如、步步升高,就要了解周围环境,学会改变自己的个性、习惯与交际手法。
有的员工在人际交往中,不注意体察对方的个性特征,只是从个人主观愿望出发,认为自己所喜爱的别人也喜爱,自己厌恶的别人也厌恶,用一副药试图包治天下百病,因此总是与别人发生矛盾和冲突,致使感情不和。开玩笑是一种很轻松的联络感情的交际手段,但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乱开玩笑就可能导致不好的后果。对开朗活泼的人可以开玩笑,而对严肃呆板的人开玩笑则是自讨没趣,并会产生误解。对同事可以开一下玩笑,而对企业家开一些不得体的玩笑则不亚于自取其辱。群体环境中,一个人不但要尊重他人的个性,还必须尝试着去了解他人的个性,并学会与不同个性的人进行交往。每一种个性都有其独有的特征,有其与众不同的喜好和厌恶的东西。
针对不同的人,施以不同的交际手法乃是良好人脉的关键所在。
创新带动融合
创新带动融合是摩托罗拉能够在其领域左右逢源的法宝。我们可以看一下摩托罗拉现在的创新亮笔之处:宽带网络扩展技术可替代基站和无线网控制器之间的电缆连接。该项技术是面向wcDMA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人)/HSUPA(高速上行分组接人)网络的自组织技术,无须采用其他技术。该技术尤其适用于难以布线的地区(例如濒临大陆的岛屿、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或者只是暂时需要通信的体育场馆等。指书识别技术是另一项创新技术,于2005年9月荣膺亚洲创新金奖。如果手机中嵌入该项技术,用户即可用手指触摸手机键盘书写文字,编写中文或英文短信或电子邮件。ECOMOTO项日通过使用最先进的材料和设计上的创新来改善摩托罗拉产品的环保性能。这个项目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并提高产品的可回收率和重复使用效率。正在研发中的ECOMOTO概念手机将展示摩托罗拉在环保技术创新方面的巨大成功。
摩托罗拉公司一向非常注重创新,公司把70%的研发费用用在现有产品的开发上,另外20%用于未来即将投入市场产品的研发,最后10%的经费从事基础研究,包括一些比较新的、变动性的、有突破性的新技术。目前,公司在全球有2.5万名的研发人员,每年投入约37亿美元的研发经费。如果仅仅依靠自己的新技术的研发能力,则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摩托罗拉在公司内部设有一个风险投资基金,这个风险投资基金也在全球寻找新科技的公司来投资。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摩托罗拉在美国之外最大的生产研发之地,在中国的研发人员已经超过2500人,在中国的研发投入每年达到了1亿美元。创新已与摩托罗拉的身体内流动的血液融为了一体,是其过去、现在、未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摩托罗拉之所以能在全球各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当中成长起来,因为它能通过创新带动融合,很好地把自身的文化与各国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求同存异,适应自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