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和商制胜
3396400000014

第14章 内圣外财(1)

和商来自动机,这个动机就是:义即是利。孟子:生命本来是珍贵的,但还有比生命更值得我珍惜的东西,那就是义。只有义利统一,才能内圣外财。

和商来自动机

一般来说,人们不会以和谐的精神来支持一位企业家,除非驱使他们采取行动的动机十分强烈,足以使它们抛弃自己的私心。

对于我们所喜欢的工作,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一位企业家如果能谨记此事实,并据此拟定他的计划,使他的属下皆能配合此一法则,那么,这位企业家将是位幸运儿。

一位企业家如果能获得他的属下贡献出全部能力,那是因为他在他们与个人的意识中灌输了一个极为强烈的动机,使每一个人能放弃他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以一种极为和谐的精神与团体中的所有分子合作。

不管你是谁,也不管你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只要你计划经由其他人的合作努力而实现你的明确目标,那么,你一定要在你所寻求合作的每一个人的意识中培养出一个动机,而且这个动机要强烈地促使他们向你提出完整、不自私的充分合作。

把你的生意看做是自己的情人。你投入的感情越真诚,得到的回报就越丰厚,生意就更为顺手。

谈到做生意,成功的企业家总愿意把生意当做自己的情人,借此表达自己对经商的热爱和乐趣。但有趣的是,他们在把生意当情人的同时,又违背了恋爱的原则,因为他们总是“喜新厌旧”。他们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不断制造做好生意的动力,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对经商情有独钟的原因。

经常听到一些生意人无可奈何地唉声叹气:“好辛苦,没办法啊!为了三餐。”做生意真的是这么没有乐趣的单纯的谋生手段吗?

认为做生意没有乐趣,会使你过分严肃、谨小慎微,总害怕出错,怕打烂饭碗,结果反而容易出错;认为做生意没有乐趣,很难使你真正喜爱你的工作,以致扼杀自己的进取心和创造欲,使你的生意停滞不前无所作为,甚至招致失败。有些人,工作后回到家里,告诉家人的仅仅是工作如何繁重、劳累之类的话,这种人的生意往往不很成功。而一个成功的生意人往往会激动地这样告诉妻儿,他怎样面临一连串的竞争,又如何一一对付过去;或者是他试图把产品卖给一个大主顾时的惊喜和担心;又或者他开拓一个新产品时的兴奋和定单雪片样飞来激动得全身发抖的心情。

把你所做的事赋予情感、赋予乐趣,像对待情人一样,生意往往会出乎意料的成功。

有一个林场,一天来了一个青年,他最初办起一间林场的饮食店,当年赚了40万元;第二年他用这笔钱买了一辆旧汽车,当了运输专业户,不久卖掉旧车买新车,又赚了50万元;继而他买下一间转产的木箱厂处理的旧设备,搬回林场办木器加工厂,一年就赚100多万元;后来他又承包了2000多亩山林。相信不久他的造林——采伐——加工——销售连锁业,将会使他的财富迅速增值。

这是“喜新厌旧”随机应变寻求发展的比较典型的例子。看到别人发达,人们往往以为别人的机会比自己的更好、更多、更容易,其实恰好相反。随着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人口的逐年增长,时尚的改变,娱乐时间和形式的变化等等,大众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和多样,品质的要求日益加强,构成了当今商品经营的广阔领域,许许多多新的经营项目和形式应运而生,因此,我们现在赚钱的条件比前人优越得多。问题在于你是否能像犹太企业家那样以情人的眼光去寻觅发财机会,开拓和占领新的市场。

义即是利

墨子:“义,利也”,“义者,正也”,“义”是“正”,是正义之利,“义”才是真正的“天下之良宝”,“万事莫贵于义”,“死生利若,一无择也”,为了行“义”,要有超越生死、粉身碎骨的无畏精神。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很多年以前,有两个穷小伙子在斯坦福大学边上学边打工,生活和学习都太艰难了。他们俩想和一位著名的钢琴家合作,为他举办一场独奏音乐会,可以搞点钱交学费。

这位大钢琴家就是伊格纳西·帕德鲁斯基。他的经纪人和小伙子谈判,说他们必须搞到2000美元之后,多余的钱才是小伙子们的。这笔钱在当时不是小数目,却是大钢琴家演出的时价,不能少了,小伙子们答应了。他俩开始拼命地工作,但是到最后,他们总共才挣了1600美元。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小伙子去找大钢琴家。他们把所挣的1600美元全给了他,还附有一张400美元的空头支票,并对他许诺说一定会把余下的400美元挣到,钱一到手就会送过来。“不用,孩子们。”帕德鲁斯基回答说,“不必这样,完全不必。”说完他把支票撕成两半,并把1600美元送到他们手中:“从这些钱中扣除你们的食宿费和学费,剩下的钱再多拿100%,那是你们工作的报酬。其他的归我。”

许多年过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帕德鲁斯基担任了波兰的国家总理。大战后成千上万饥饿的人在呼救。身为总理的他四处奔波,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当时能帮助他的只有一个人,就是美国食品与救济署的署长郝伯特·胡佛。

胡佛得到了呼救的信息后立即答应了。不久,成千上万吨的食品运到了波兰,救了成千上万的饥民。后来,帕德鲁斯基总理在法国巴黎见到了胡佛,当面向他表示感谢。胡佛回答说:

“不用谢,完全不用。帕德鲁斯基先生,有件事您可能忘了,早先有两个穷大学生很困难,但您帮助了他们。其中一个就是我。”

也许帕德鲁斯基先生从未想过那两位年轻人后来能帮他渡过难关,但事实上那两个小伙子真正地帮了他一个大忙。这正应了“善因才能结出善果”。

地狱和天堂就在自己的心里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面临着天堂或地狱的生活:当我们懂得付出、帮助、爱、分享,我们就生活在天堂;若只为自己,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实质上就等于生活在地狱里。地狱和天堂就在自己的心里。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弄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备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法国的梅叶说:

我在人世间就找不到任何东西像宁静、善良、大公无私、正义和真理那样使人愉快、动心、可爱和合乎希望。我觉得,如果人们在自己的身上珍惜地保存着如此可爱的德行,那么,这些德行对于人们本身就应当是幸福和福利的源泉。

关怀投资

被关怀,是每个员工内在的特殊动机和需求,企业家只有掌握这一管理人的要素,才能调动员工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员工发挥最大的能力,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工作。

刘备虽说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后代,因年代已久,查无可考,即使是真的,也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好处。他少孤,与母亲一贫如洗,只好以贩履织席为业。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为什么能崛起于群雄之上,成为鼎足三分的一代枭雄呢?虽说有时势造英雄等原因,但从其本人来说,是因为他最得“攻心”之妙用,是一个非常杰出的“攻心”战略家。

刘备与关羽、张飞义结金兰,食则同桌,寝则同席,关羽与张辽的谈话说出了与刘备之间的深情厚谊:“与兄(张辽),朋友之交也;我与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主臣者也。经可共论乎?”后人知关云长“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的英雄事迹,更显出刘备的强烈的个人魅力。

张飞因醉酒被吕布夺了徐州,使刘备家属陷于城中,张飞因受关羽责备而要自杀。刘备说:“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今虽失了城池家小,安忍受兄弟半道而亡?况城池本非吾有。家眷虽被陷,吕布必不谋害,尚可设计救之。贤弟一时之误,任至遽欲捐生耶!”这话多感人,难怪张飞为他拼死一生。

长坂坡时,有人说赵云投降曹操,刘备说不可能;当赵云把阿斗送到刘备面前,“刘备摔子”并说,为了犬子,差点伤了自己的一员大将。

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知错必改,向庞统诚意致歉,使庞统以死报效;刘备大胆起用魏延,使汉中无忧;刘备不吝爵位,使老黄忠以七十高龄而不退休,战死疆场。

作为管理者,仅仅依靠一些物质手段激励员工,而不着眼于员工的感情生活,那是不够的,与下属进行思想沟通与情感交流是非常必要的。

情绪、情感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着组织作用,它支配和组织着个体的思想和行为。

感情管理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尊重员工、关心员工是搞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前提与基础。

斯特松公司是美国最老的制帽厂之一。1987年时公司的情况非常糟糕:产量低,品质差,劳资关系极度紧张。此时,当地的一位管理顾问薛尔曼应聘进厂调查。他的调查结果显示:员工们对管理层、工会缺乏信任,员工彼此间也如此。公司内的沟通渠道全然堵塞,员工们对基层领班更是极度不满,其中包含了偏激作风、言语辱骂、不关心员工的情绪等问题。通过聆听员工的心声,认清问题所在,薛尔曼开始实施一套全面的沟通措施,加上有所觉悟的管理层的支持,竟在4个月内,不但员工憎恨责难的心态瓦解,同时他们也开始展现出团队精神,生产能力也有提高。感恩节前夕,薛尔曼和公司的最高主管亲手赠送火鸡给全体员工,隔天收到员工回赠的像一张报纸那么大的签名谢卡,上面写着:谢谢把我们当人看。

感情管理方式创造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信任,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情感管理由以下要素构成:理解雇员心理,培养企业大家庭氛围,公司内民主,坚持员工第一。

对于信心缺乏甚至很自卑的员工,企业家的关怀最好采取暗示方式,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理解,自然地接受这种关怀,并转化为积极的行为。反之就会弄巧成拙,“关怀”不成却让缺乏自信者愈加心灰意冷,自卑者更加自卑。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企业家从思想方面着手,为员工多花费点时间和金钱进行“关怀投资”,实现与员工在思想上的融通和对问题的共识,企业获得的必将是更多的资源与回报,这是任何一项别的投资都无法比拟的。

尽量先给予

懂得施舍的人,必定拥有过人的器量。

真正懂得交往之道的人,都是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尽量先“给予”。先考虑到对方的立场、需要,帮助对方,不曾想过自己会得到什么好处,完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诚意。受到此种不求回报好意的人,只要稍微有心,绝不会毫无回礼。透过此种交流,彼此关系愈来愈亲密,终至成为真正的朋友。

把好意传达给对方,给他充分的关心。试想若人们平常的行为有此表现,则人脉定会和谐愉快。如果不了解这种基本原则,又想建立良好的人脉,无异是在原地踏步罢了。在现代社会里,的确有很多人希望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否则便不愿付出。此种以利益计算为先的人脉,是不堪一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