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写当时革命青年受到的摧残和“左联”文艺队伍的分化,表现作者不管环境如何险恶,仍然坚持战斗的坚贞的革命品格。“椒焚桂折”是说革命青年作家受到反动派的诬蔑、压迫、囚禁和杀戮。在此同时,“因为有了这样的压迫和摧残,就使那时以为左翼文学将大出风头,作家就要吃劳动者供献上来的黄油面包了的所谓革命文学家立刻现出原形,有的写悔过书,有的是反转来攻击左联……”一些“翻着筋斗的小资产阶级”,他们“激烈得快”,“也平和得快,甚至于也颓废得快”。(《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这就是诗中所说的“佳人老”。尽管如此,颓废者的落荒和叛徒的投敌,动摇不了革命者的决心,反动派杀戮也阻挡不住无产阶级战士的前进,鲁迅坚贞不屈,勇敢战斗,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仍在滋长”,有如“独托幽岩展素心”的兰花。鲁迅的这种优秀品质,正如毛泽东称赞的那样:“在他的晚年,表现了更年育的力量。他一贯的不屈不挠地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作坚决斗争。在敌人压迫他,摧残他的恶劣环境中,他挣扎着、反抗着、充满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岂惜芳馨遗远者,故乡如醉有拥榛。”这两句是说:我并不吝惜将芳香的兰花赠送给远方来的客人,只是这里浑浊如醉,荆榛遍野,像这样的兰花太少了。“有荆榛”三字,写出国民党当局政治上的法西斯统治和文艺上的空虚,鲁迅在《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中说:“现在,在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文艺运动,其实就是惟一的文艺运动。因为这乃是荒野中的萌芽,除此以外,中国已经丝毫无其他文艺。属于统治阶级的所谓‘文艺家’,早已腐烂到连所谓‘为艺术的艺术’以至颓废的作品也不能生产,现在来抵制左翼文艺的,只有诬蔑、压迫、囚禁和杀戮,来和左翼作家对立的,也只有流氓、侦探、走狗、刽子手了。”这篇文章与本诗写作时间前后相去仅两三个月,这段话就是“故乡如醉有荆榛”的最好的说明。
作者在一普通的酬答之作中巧妙地写出了非常深刻而丰富的内容,这固然因为鲁迅非常善于运用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比兴手法,但更主要的乃是因为鲁迅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
释义:
芳香的花木遭到砍折焚绦,
苦难的浩劫同样波及兰苹。
兰荜种特地傍着岩开花,
表露着她坚韧离洁的情搡。
我把珍贵的兰草赠给远客,
正出自对兰荜的无比爱好。
故乡似强桊背玫胜过猛虎,
到处是荆檫遍地豺狼当道,
无题
大野多钩棘,
长天列战云。
几家春袅袅?
万籁静悄悄。
下土惟秦醉,
中流辍越吟。
风波一浩菱,
花树已萧森。
浅析: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多次打败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引起了国民党政权的恐慌。从一九三〇年底开蝓,蒋介石动员了十万军队,向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大举“围剿”。这次“围剿”被粉碎以后,又疯狂准备第二次吏大规供的“围剿”。鲁迅的这首诗即写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第一、第二次“围剿”之间。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大规棋军亊“围剿”,把全国人民推人内战血海的情景:长空笼单着战云,四野布满钢棘,还有几家有袅袅的春光呢?到处都像死一样的沉静了。
接下来的四句,是作者因此而引起的感仪和回忆。作者感叹天地像喝醉了那样,怎么把政权交绘糠秦王那样残暴的统治者呢?由“下土惟秦醉”一句联想到了国民党蒋介石叛变革命,窃取政权的往事:蒋介石伪装革命,在北伐战争进行的中途,撕下了假面具,露出了反革命的真面目,投入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怀抱,而“中流银越吟”了。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对中国共产党和革命人民进行大规模的血腥镇压,加上中国共产党内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叛卖,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了。这就像风波激荡之下,花树很快凋零一般。作者在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四日夜写的《黄花节的杂感》中曾说:“中国经了许多战士的精神和血肉的培养,却的确长出了一点先前所没有的幸福的花果来,也还有逐渐生长的希望。倘若不像有,那是因为继续培养的人们少,而赏玩,攀折这花,摘食这果实的人们倒是太多的缘故。”这里对革命的进展感到欣慰,同时已经深刻地指出了混人革命队伍的投机者是革命的死敌。半个多月后,国民党反动派就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大规模地摧残了许多革命战士“用精神和血肉培养出来的花树”。“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写出了作者对国民党政权的强烈不满和革命者应该永远牢记的历史教训。
这首诗用“倒叙”手法,即由时亊而联想到历史,由对反动派当前的罪行的愤怒抨击,进而指出了从他们背叛革命窃取政权的历史中吸取的惨痛教训。特别是考虑到革命的领导权和政权问题,这是鲁迅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深刻思想的一个表现。
释义:
大地上闪烁着刀光剑影,
天空里弥漫着烽火烟尘。
只有豪门望族寻欢作乐,
大好河山全部饮泣吞声!
反动统治更多暴秦凶残,
还有谁敢去写爱国作品?
狂风恶浪到处横冲直撞,
芳香花木都已枯萎凋零。
赠日本歌人
春江好景依然在,
远园征人此际行。
莫向遥天望歌舞,
西游演了是封神。
浅析:
春江三月,
美丽的自然景物依然存在,
远来的日本客人要在这个时候回去了。
客人是个戏剧评论家,
在上海看了一些戏,
这些戏充满了荒诞不经,
腐朽没落的内容,
听,作者劝他回日本后不要再回头远望上海的剧坛了,
因为演来演去,
还不就是这些东西。
“西游”演了是“封神”,国民党的政治舞台上也同样在演着群魔乱舞的丑剧,这首诗看来不仅是揭露国统区腐朽没落的文艺界而巳,画龙点睛,意在言外,这样的结尾是很高明的。
释义:
烟花三月依然有柳绿桃红,
远方的客人此时登上归程。
请莫回想这里的歌舞演出,
演来演去尽是些牛鬼蛇神。
湘灵歌
普闻湘水碧如染,
今闻湘水胭脂痕。
湘灵妆成照湘水,
皎如皓月窥彤云。
高丘寂寞竦中夜,
苦荃零落无余春。
鼓完瑶瑟人不闻,
太平成象盈秋门。
浅析:
红军第一次反“围剿”胜利之后,鲁迅写了一首五律(《无题·大野多钩棘》)来揭露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同时又写了这首《湘灵歌》来歌颂党领导下的红色革命根据地。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党和毛泽东的领导下,湘江两岸曾经掀起了势如暴风蘼雨,迅猛异常的农民运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又领导了着名的秋收起义;接着就在湘韈边界罗霄山脉的中段--井冈山创立了红色革命根据地。并网山上,湘江两岸,是中国革命的摇篮。鲁迅在他的诗歌中曾不止一次借湘水来歌颂毛泽东领导的红色革命根搦地,表现了鲁迅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
“今闻湘水胭脂痕”,湘水有腼艏痕,是指红色根据地的美好。鲁迅在《野草·好的故亊》中费经播绘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境界:“水中的靑天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文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缕缕的胭脂水……”“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湘江流域,罗霄山脉一带,从前就是绿水青青,山河壮丽,今天“红旗卷起农奴戟”,建立了红色革命根据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湘水如胭脂一样红艳美丽,那不就是山上山下的红旗,红缨枪映在水里的倒影吗?在美好的红色根据地里,连昔日凄苦的湘灵也变得心情愉快起来,梳妆打扮,把湘水当作镜子照。她映在水中的美丽的倒影,好像从红云中窥望人间的明媚皎洁的月亮。作者用了这么美的诗句,这么美的形象来描绘和歌颂党和毛泽东领导下的红军革命根据地,表现了作者对革命根据地的无限向往。
与这种生动、美好的境界形成强烈对照的,是国民党统治区的黑暗、萧条、冷落、腐败。在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下,长夜搜漫,万籁俱寂,革命战士遭到杀害,有如芳草零落,没有一点春天的气息。反动政府对人民封锁了他们“围剿”失败和革命根据地反“围剿”胜利的消息,拼命粉饰太平。
全诗爱憎分明,对比强烈。激荡的湘水与寂寞的高丘,鲜艳的红云与漆黑的寒夜,皎美的湘灵与零落的芳荃,互相反衬,层层加深。这首诗的格调,尤其是前四句描绘和歌颂红色革命根据地的那种明快和优美的境界,在鲁迅诗作中是比较特殊的。
释义:
从前听人赞美湘江的流水,
明净秀丽有如碧绿的绸锻;
现在欣闻湘江边红旗如林,
映照得湘水宛如胭脂红遍;
湘灵听到红军胜利的喜讯,
拭净泪水忙上楼梳妆打扮;
满面春风尽情地唱呀跳呀,
朝着东方的红霞引颈探看。
国统区里死一样冷静沉寂,
白色恐怖就录是黑夜漫漫;
革命志士如花木横遭摧折,
早就没有了春意只有严寒。
祝大捷红色区域郁鼓瞳天,
反动派故作不闻只顾酒酣;
南京小朝廷一片自吹自擂,
正把自叹欺人的老调重弹。
无题二首
大江日夜向东流,
聚义群雄又远游。
六代绮罗成旧梦,
石头城上月如钩。
其二
雨花台边理断戟,
莫愁湖里余微波。
所思美人不可见,
归忆江天发浩歌。
浅析:
第一首诗写国民党政权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一九三一年春,蒋介石同伪立法院院长胡汉民发生冲突,把胡拘留在南京的汤山,因此同蒋介石有矛盾的国民党政客孙科、王宠惠离开南京,胡派的古应芬联络桂系军阀反蒋,孙科、汪精卫等表示支持,于五月七日在广州另组国民政府,与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唱对台戏。“聚义群雄又远游”就是作者对国民党政权内部的这次内讧的讽刺。“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这两句是说在分崩离析的南京反动政府统治下,南京城一片冷落,蒋介石想维持暂时的表面的统一和繁华的企图也成了梦幻,剩下的只有一弯冷月空照在石头城上。
第二首诗写作者对被国民党当局杀害的革命烈士的深切悼念。鲁迅曾经说过,他自己的杂文“就如悲喜时节的歌哭一般”,用以“释愤抒情”。这首诗也正是抒发了他对国民党反动派屠杀革命者的愤怒和对革命烈士的怀念之情,雨花台这样的名胜变成了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革命人民的刑场,多少英勇不屈的革命烈土牺牲在雨花台边。革命者的英勇斗争和革命思想的影响还留在人间,而作者思念的美人--革命烈士却再也见不着了。面对着东去的大江和浩瀚的长空,追念着被害的战友,作者唱出了悲愤的浩歌。
释义:
大江东去啊日夜不停地流。
强盗争斗后又出国去远游;
六代的繁华早已成为旧梦,
石头城上只刺有残月如钩。
雨花台边埋葬着烈士忠骨,
奠愁期水为英魂起舞泛波。
思念战友竞不一睹容顔,
面对江天我不由槺概悲歌!
送增田涉君归国
扶桑正是秋光好,
枫叶如丹照嫩寒。
却折垂杨送归客,
心随东掉忆华年。
解析:
作者在送客东归时,回忆了早年在日本渡过的一段生活。“我以我血荐轩辕”--青年时代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爱国主义激情依然在作者心头回荡;三十年来,作者的革命思想和革命实践使他早已发展成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不限于当时的爱国主义思想了。但是,中国革命的道路依然曲折而漫长,作者老当益壮,激情不减当年,顽强而坚韧地战斗着,革命意志更加坚强,更加显出青春的活力。
释义:
岛国日本正是明媚艳丽的霜天,
秋光微寒,漫山枫叶如火红遍。
折一枝杨柳送给回国去的朋友,
心潮逐浪深深忆念着青春华年。
答客诮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
回眸时看小于菟?
浅析:
这首诗,不仅是鲁迅回答镧人对他爱孩子的讥讽,表现他对孩子深厚的感情,而且应该看做鲁迅对革命后代的殷切期望。“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于菟”。
正是希望革命后代也能如自己那样勇猛,那样“兴风狂啸”,像一只小老虎。鲁迅的一生,是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阶级进行殊死斗争的一生。早年,他喊出“救救孩子”的口号,坚决反对“一代不如一代”的谬论。他在一九一九年所作《随感录·六十三》(《热风》)中引了一篇小说里的话,希望后代“刚强勇猛”:“走罢!勇猛着!幼者啊!”这固然是受了进化论的影响,但他那种对旧世界的强烈憎恨和把未来的希望寄于青年一代的热情,至今还给我们以鼓舞。一九二五年他在《华盖集题记》中又写道:“我早就希望中国的青年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在《灯下漫笔》中说:“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他看到青年中有的被杀戮,有的却为虎作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鉴于这样的事实,又学习了马列主义的理论,作者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用阶级论代替了进化论。从此,他以阶级的分析方法看待青年,用了很大的精力去培养革命的青年。一九三〇年他又满腔热情地大声疾呼:“我们应当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答客诮》这首诗直抒胸臁,即表达了鲁迅与反动派浴血奋战,“兴风狂啸”式的气势和豪情,又以“回眸时看”四字表达了他对革命后代、革命青少年的热情关注和殷切希望,希望他们赶快成长起来,投人战斗,也能“兴风狂啸”,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因此“知否兴风狂陈者,回眸时看小于菟”这两句诗,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精神上是一致的。
释义:
冷酷无情未必就是真正的好汉,
疼爱孩子的为什么不是大丈夫!
你可知道山中的猛虎兴风狂啸,
尚且频频回頋它心爱的小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