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治下先治上,正人先正己”,良好世风的形成,人人有责,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认真修身。只有修身,才能祛邪扶正,保持善心与发扬德行;只有修身,才能“涵养”正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并且时刻提醒自己,加强个人意志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以大局为重,以国家为重,公正廉明,大公无私,使社会正气上扬。
登高使人意遐,临深使人志清
——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
注释:登高:登上高山。遐:远。临深:面临深潭。志清:意趣清新纯正。
【释义】:登到高处使人意念遐远,临近深渊使人神志清醒。
“登高使人意遐,临深使人志清。”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身处高位一定要时刻警醒自己,不然一朝身陷牢狱,惊醒之时已然是戴罪之身了。张子善、刘青山的故事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就是一个警醒。
张子善1933年入党,是经历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严峻考验的干部。1934年被国民党逮捕入狱,曾参加狱中的绝食斗争和卧轨斗争,在敌人面前,表现了共产党人的英雄气概。他的确曾经是党的干部队伍中的佼佼者,曾经在不同的领导岗位上出生入死,建立功绩,受到党的信任和人民的尊重。但是在进城后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在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的腐蚀下,贪污腐败,蜕化变质,成了人民的罪人。
张子善为贪图不正当的个人享受,为满足极端腐化的生活需要,他凭借职权,不顾党纪国法,不管人民疾苦,盗用机场建筑款、水灾区造船救济贷款,扣地方粮、干部家属救济粮和民工供应粮等,共计171亿元,用于经营他秘密掌握的所谓“机关生产”;勾结奸商,以49亿元倒卖钢材,使国家蒙受21亿元损失;为了从东北盗购木材,他不顾灾民疾苦,占用4亿元救灾款,并派人冒充军官进行倒买倒卖;将国家发给兴建海河等工程民工的好粮换成坏粮,抬高卖给民工的食品价格,从中渔利达22亿元。他从盗窃的国家资财中贪污、挥霍、送礼共3.7亿元以上,其中刘青山1.8亿元,张子善1.9亿元。
他们的罪行最终也遭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伤痛!万分伤痛!现在已经来不及说别的了,只有接受这血的教训!”这是张子善的遗言。
刘青山生于1916年,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刘青山被选送抗大学习。1938年8月出任河北省大城县县委组织部长,常以青塔书店掌柜身份到乡村卖书,宣传抗日,为壮大共产党组织,刘青山等人组办民运训练班,培训出很多优秀干部。同时他和县委一起创建县大队和八个区小防抗日武装。1941年3月,刘青山任中共大城县委书记,领导粉碎日伪清剿,使大城县抗日队伍和根据地不断壮大。1944年10月,任冀中中共八地委城工部长,1945年10月任冀中中共八地书记兼任冀中军区第八军分区政治委员、地委党校校长。1949年9月,任天津地委书记。1951年8月任石家庄市委第一副书记。1951年底,刘青山被逮捕,4日被开除党籍。1952年2月10日,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河北省人民法院临时法庭宣判:“刘、张二犯在资产阶级思想严重侵蚀下,为达到个人挥霍,假借经营机关生产之名,利用职权,狼狈为奸,于1950年春至被捕前,先后盗窃国家救济粮、治河专款、干部家属救济粮、地方粮、克扣民工粮、机场建筑款及骗取国家银行贷款等。总计达171亿6272万元(旧人民币)……综上所举,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盗窃国家资财,克扣农工粮,勾结奸商非法经营谋利,瓦解国家企业机关及贪污行贿等严重罪行证据确凿,该二犯亦供认不讳。如此背叛国家背叛人民,实属罪大恶极,国法难容。奉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令准,判处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死刑立即执行并没收其本人全部财产……”。当天,刘青山被枪决。“拿我做个典型吧,处理算了,在历史上说也有用。”这是刘青山的遗言。
刘青山、张子善对党和国家也是做出过贡献的,但是,一旦身处高位,反而成了党和国家的蛀虫。由此可见,“登高使人意遐,临深使人志清”这句话,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具有多么大的警示作用。所以,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身处高位一定要时刻警醒自己,不然一朝身陷牢狱,像张子善这样,悔之晚矣。
君子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新唐书·魏徵传》
【释义】:广泛地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就能明白事情的真相,作出正确的判断;只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不了解真相,得出错误的结论。
“君子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善于接受多方面的意见,才能真正地把事情办好;如果一味独断,不肯听取他人意见,则必然会走向失败。
公元626年,李世民先发制人,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和他们的儿子。李渊只得承认既成事实,立李世民为太子。过了两个月,又把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称太上皇。
李世民即位后,改年号为贞观。贞观年间,李世民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李世民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可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即位之后,李世民专门设立谏官制,要求谏官随时跟在自己左右,并要求三品以上官员入朝议事,都必须有谏官一人参加,做到有失必谏。大理少卿孙伏伽多次在小事上劝谏,李世民不但不怒,反而予以嘉奖,升为谏议大夫。如此一来,大臣们都知无不言,毫无忌讳。于是言路广开,“直谏”、“忠谏”成为风尚。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谏议大夫魏徵,他以敢于“犯颜直谏”为世人所称道。前后陈谏二百余事,多次劝李世民以隋亡为鉴,居安思危。李世民谈到魏徵时说:“魏徵常常不怕得罪我而直言相劝,目的是不让我做错事,所以我非常敬重他。”
有一次,李世民问魏徵:“当皇帝的怎样才能明智清醒?”
魏徵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李世民请魏徵说下去。魏徵于是举例论述说:“从前尧帝详细询问老百姓,所以知道民生疾苦。舜帝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所以治水无能的官员不能蒙蔽他,相反,秦二世偏信宦官赵高一人的话,结果在望夷宫被他杀害。梁武帝偏信朱异的话,没有及早攻打侯景,结果被侯景攻陷台城,忧愤而死。又如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本已动荡不安,虞世基却不让炀帝知道情况,炀帝也照样寻欢作乐,结果终于被身边的人杀死。所以,做皇帝的能够广泛听取和接受多方面的意见,就不会被一两个大臣蒙在鼓里,就会知道下面的情况,从而明辨是非,作出正确的决策。”
李世民听从魏徵的建议,从此更加注意广开言路,倾听多方面的意见。
从智谋的角度来说,兼听则明实在是非常有道理的。特别是对领导者来说,不管你是国家元首还是公司老板,都很容易被手下的人,特别是亲近的左右手所蒙蔽、操纵。你不听他们的话当然不行,但是,如果你只听他们的话,偏信他们的意见,那你可又得当心了。事实上,作为亲信,他们最怕的就是你倾听别人的意见。而你正应在信任他们的前提下,多听听各方面的看法,以免闭目塞听,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君子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对任何一位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这句话都要深深地记在心里。我们都要清楚:只有做到广开言路,才不会走向自以为是的深渊;只有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才能真正做成事,做成大事。
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
——《礼记·儒行》
【释义】:身体可以受到伤害,但是,志向是不能改变的。
“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这句话就是要人们坚持正确的志向,把坚定自己的志向看得生命还重要。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坚持自己的志向,不为威胁而移志的例子。其中,我们很熟悉的梅兰芳先生在抗战时期就有蓄须明志的故事。
作为一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不仅在戏曲舞台上塑造了许多体现中华民族美德的英雄形象,在人生的舞台上,他也践行了“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的民族志气。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一直实行着个人的抗战”,他高尚的民族气节,让人们崇敬。
日军占领上海后,梅兰芳由外地演出回沪后就闭门谢客。当时上海几家戏院老板相继请他出来演戏,他都婉言谢绝。一群日伪分子和地痞流氓多次上门纠缠干扰,并声称:“只要梅老板肯出来,金条马上送到府上。”梅兰芳一笑置之。
1941年春,梅兰芳率领梅剧团演职人员,由上海乘邮轮赴香港演出。演出结束后,梅兰芳决定留居香港,将剧团全部人员送回大陆后自己租住在香港于德道8号公寓,并毅然息演,过起了隐居生活。1941年12月,当从收音机里听到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的消息时,梅兰芳对时局深感忧虑,从此蓄起了唇髭,梅兰芳演的是旦角,蓄须就表明了他坚决息演的决心。
1942年,抗日战争处于最艰苦的相持阶段。侵占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粉饰太平,麻痹中国人民的抗日斗志,筹划了所谓的“大东亚战争胜利”一周年纪念活动,妄图把梅兰芳请出来演出。驻港日军司令酒井打听到梅兰芳在香港,于是邀请梅兰芳在港搞一次庆祝活动,梅兰芳此时正火气上升,牙痛难忍,便请医生开了证明,婉言拒绝。年中,由于侵港日军不断纠缠,梅兰芳取道广州返沪,与家人团聚。从此,梅兰芳在沪闭门谢客,不参加任何演出活动。但是汪伪政府不依不饶,派了汉奸褚民谊赴上海,登门邀请梅兰芳参加“大东亚战争胜利”一周年的庆祝活动,率剧团赴南京、长春、东京等地巡回演出。梅兰芳听明来意后,指着自己的胡须说:“我已经上了年纪,嗓子坏了,早已退出舞台!”褚民谊道:“胡子可以剃掉,嗓子吊吊也能恢复嘛!”梅兰芳面对这个民族败类,露出了凛凛锋芒,他说:“褚先生一向玩票,大花脸唱得不错,你当团长率领剧团去慰问,岂不更为合适!”寥寥数语,让这个大汉奸张口结舌,只得悻悻而去。
不久,日本华北驻屯军报导部部长山家少佐发出指示,把条件降低:不劳梅兰芳唱戏,只请他出来讲一段话便可。梅兰芳闻讯,在无可奈何之际,断然采取了应对措施:请来医师打了三针伤寒预防针,使体温升高,然后以重病为由再次拒绝。原来,梅兰芳只要打伤寒预防针,立刻便会发高烧。这伤寒预防针一打,果然见效,顿时浑身滚烫,卧床不起。梅兰芳突然患病的消息传出,侵华日军山家少佐不相信梅兰芳会患病发烧,立即电令日军驻沪海军部派人查明情况。很快,一名日本军医奉命出现于梅兰芳的病榻前,一量体温,果然高达42度。就这样,梅兰芳不惜人为地发高烧损伤自己的身体,再次**了日军的胁迫。
“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梅兰芳即使因人为的高烧使自己憔悴不堪,也不愿自己的民族气节受损,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我们每一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有这样的志气,为了正确的选择,不惧怕任何的威胁。只有保持这样的志气,才不会为诱惑所动,才不会被威胁吓到,才不会因为困难退缩,最终有所作为。
知识链接: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千古名言是诸葛亮在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也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志远”。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这同“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现在的党员领导干部常挂在嘴边的“淡泊”、“宁静”求清净,不想有什么作为,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广大的党员领导只有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说的是人终有一死,但是,死也要死的有价值,有意义,为国家民族而死,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这种为国为民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其壮烈情怀堪为世人楷模,其心其志,日月可鉴,天地同辉!
1275年5月,年仅10岁的宋端宗赵昰在溺水后因自幼的娇生惯养和体质虚弱而病死,陆秀夫等再拥立端宗的7岁的弟弟赵昺即位为皇帝,年号祥兴。朝廷迁至厓山,加封文天祥信国公。冬天,文天祥率军进驻潮州潮阳县,欲凭山海之险屯粮招兵,寻机再起。然而元军水陆猛进,发起猛攻。
1275年底,文天祥在海丰北五坡岭遭元军突然袭击,兵败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杀,未果。降元的张弘范劝降,遭严词拒绝。
1276年正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厓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船过零丁洋(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中山市南,靠海有个零丁山,山下海面叫零丁洋),元军都元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厓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写下《过零丁洋》诗以死言志,严正拒绝。《指南录》记录的文天祥自注云:
“上巳日,张元帅令李元帅过船,请作书招谕张少保投拜。遂与之言:‘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书此诗遗之。李不得强,持诗以达张,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作此诗20天后,崖山海战以宋朝惨败而结束,陆秀夫背赵昺跳海而死。宋朝最后一位皇帝死去,宋朝灭亡。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这首诗中最著名的两句,也是文天祥英雄一生的真实写照,表明了他舍身取义的决心,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至今仍为人们传颂。
对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这两句诗都应该是一种警戒,一种鼓励。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为拯救祖国而死,舍身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