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期间,李焘开挖鳄湖,开渠引水七十多里,使槎城水患大为缓解。乡民深感其恩,为李焘父子建造了“尊德祠”。李焘还倡建忠信至九连的山道,方便往来民众出行,至今该地的石壁还留有李焘所书的摩崖石刻“大嵩径”。
功绩不随人身灭,芳名长在民心间。尽管李焘已随着明代在历史的时空中渐行渐远,但是,他为槎城作出的贡献仍为人民所称颂,并受到人们的怀念。
对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而言,能够做到清名流传,未尝不是人生一大幸事!而要想流传清名,那就需要真心为民,时时处处以民众为先,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一个好的领导干部,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廊
——元朝范梓
【释义】:人生在世,万事都要亲历亲为方能透彻,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积累。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廊。”范梓一语道破自立精神之精华——惟有以自己为本,自己争着去干,争着去想,自己为自己拿主意,才能真正做到自强自立,独立自主。
人生在世,万事都要亲历亲为,如此方能透悟人生真谛。同样,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只有坚持不懈地为理想奋斗了,才能对人生有新的感受,才能让视野变得更加开阔明朗,进而不为名利所累,终成大事。所以,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自强自立,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开拓,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才能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
20世纪90年代的孔繁森可以说就是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他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他有洁身自好的人格,他忠诚为国为民的情操,让无数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孔繁森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西藏高原,两次进藏,历时十载。他不顾家里的困难,而是把自己的一腔热血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1988年,孔繁森第二次进藏后,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在任期间,他几乎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的所有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乡办、村办小学,可以说毫无顾己,专门利人,为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91年的车祸住院治疗期间,一天他得知一所学校发生了问题时,便不顾高烧未退、眼睛充血,骑着自行车赶到学校现场处理。在他的努力下,让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
在孔繁森进入阿里地界的第二天,他不顾旅途劳累,召集县委、县政府的干部开会,听取汇报,对当地进行实地调查,身体力行。
为了寻找阿里的发展优势,全地区106个乡,他跑了98个,雪域高原上留下了他的深深足迹。风雪中,他把自己的毛衣脱给一位藏族老阿妈……
雪灾时,在孔繁森亲自带领地委、行署迅速组织了十多个工作组分赴各灾区。厚厚的积雪封死了道路,他们就用铁锹挖,用汽车碾。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尽快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灾区。
在革吉县和改则县,孔繁森目睹了暴风雪给牧民造成的严重危害:大片大片的牧草被冰雪覆盖,成群成群的牲畜因冻饿而死,许多群众陷入缺衣少粮的困境。孔繁森的心在颤抖!
他挨家挨户地走访灾民,分发救济粮和救济款。风雪中,他高声地鼓励大家:“有党和政府在,再大的灾害也压不垮我们。我们一定能帮助大家渡过难关!”2月26日,孔繁森来到受灾最严重的革吉县亚热区曲仓乡。这里海拔5800米,是阿里最高的一个牧业点。乡党委书记嘎玛钦尧愁眉不展地说:“大雪连续下了一个星期,最深的地方没到膝盖。全乡有8人被冻伤,牲畜大部分死亡。”
孔繁森心情沉重地把全乡每户牧民的损失情况一一记在笔记本上,然后用坚定的语气对嘎玛钦尧说:“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保护人。先保人,再保畜,一定要把群众的情绪稳住,团结起来同灾害作斗争,尽量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雪花在凛冽的寒风中狂飞乱舞。一会儿工夫,大家都变成了雪人。人们穿着大衣,还是感到阵阵发冷。脸、手和脚都被冻得失去了知觉。孔繁森看到一位藏族老阿妈把外衣脱给了在风雪中哀嚎的小羊羔,自己却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冻得瑟瑟发抖,他的眼睛湿润了。他用手捂住脸,强忍着不让泪水流出来,猛地转身回到越野车上脱下自己的一套毛衣毛裤,递给那位老阿妈。老阿妈伸出已经冻僵的双手,接过那还带着体温的毛衣,嘴唇颤抖着久久说不出一句话。
没人能说得清,像这样的事孔繁森做了多少件。有人说,他做的好事就像盛开的邦锦花,洒满草原。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些事太普通,太平凡了。然而,就像那奔腾浩荡的雅鲁藏布江,最初的源头不过是阿里高原上的一条小溪,正是这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铸就了一个共产党员品格的崇高和伟大。
“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正如孔繁森在一首诗中所写,他把自己一颗火热的心献给了西藏高原,献给了党的事业。他对藏族同胞的爱、对祖国人民的爱,就像高原上的蓝天一样,那样地纯洁,那样地深沉,那样地博大。他始终在努力实践着自己最喜爱的那句名言:“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就像那许许多多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都献给了西藏高原的先辈那样,党和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也把他那高大的身躯融入这片壮丽、神奇的土地,在无数人的心中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持之以恒,克服工作中种种困难,才能真正明白自己肩负怎样的责任,只有把个人同民族振兴与伟大祖国的明天联系起来,树立不畏艰难,勇于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才能真正地立足于人民、立足于国家去做事,做大事。
知识链接:悬鱼太守“羊续”
东汉时,有一个叫羊续的人在南阳郡做太守。
一天,郡里的郡丞提着一条又大又鲜的鲤鱼来看望羊续。羊续表示郡丞的深情厚谊已经心领了,但鱼还是不能收。郡丞无论如何不肯再把鱼拿回去。他说,要是太守一定不肯收,就是不愿意同他共事。羊续感到盛情难却,只好把鱼收下。郡丞走了以后,羊续提起那条鱼想了一会儿,就让家里人用一条麻绳把鱼拴好,挂在自己的房檐下。
过了几天,郡丞又来家里拜望羊续,手里提着一条比上次更大更鲜的鲤鱼。羊续让人从房檐取下上次那条鱼并说:“你看,上次的鱼还在这里,要不你就一块拿回去吧?”郡丞一看,上次那条鱼已经风干得很硬,一下子脸红到脖子根,很不好意思地离开了太守的家。从此,南阳府上下再也没有人敢给羊太守送礼了。
从此羊续就有了“悬鱼太守”的雅号,“悬鱼”便成了为官清廉的典故,常被征引。
奉献千秋唯觉少,索求半念总嫌多
——俗语
【释义】:越高尚的人越愿意奉献更多,而索求对他们来说,哪怕是半分都会觉得多。
“奉献千秋唯觉少,索求半念总嫌多。”在现实生活中,的的确确有许多具有这种崇高精神的领导干部,他们堪称党员领导干部之典范、楷模,值得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学习。
江苏省地税系统优秀税官、江都市局一分局局长彭瑞阳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党员领导干部。
他三十年如一日,一心谋求发展,努力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服务经济、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是地税人的使命和责任,如何更好服从和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与地方经济同振共鸣是他一贯的追求。
他提出制定和完善“三项制度”规范全员申报工作,即制定申报异常反馈制度以解决申报中的实际问题,制定申报进度报告制度以明确管理员责任,制定申报困难救助制度以为申报有困难的纳税人提供服务。经过努力,分局企业建档率、明细税款占比、建档企业申报率三项指标全部达到扬州市局要求,明细申报质量明显提高。
在他的号召和推动下,分局与国土、国税等部门就纳税评估、福利企业年检等诸多涉税事项签署了联办协议,制定了联办制度,统一了办理流程。此举有利于加强部门合作,强化税收管理,优化纳税服务,减轻纳税人负担。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纳税人的欢迎。同时,也受到市纪委的表彰,引起上级税务机关的关注。
他始终将纳税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求职工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便民服务。将国家、省、市扶持创业的相关政策宣传、落实到位;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便利,开辟“绿色通道”;为劳服、福利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减免税收。另外,他还开展了一系列服务竞赛,加强效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某年,该市某安装企业在邻省的省会城市分包了一项安装工程,总公司已统一缴纳了税费,但在该企业开具发票时,当地地税机关还要求其缴纳税款。接到该企业的咨询电话后,他立即奔赴现场与当地税务机关交涉,出示了执法依据和税收业务证据,避免了“重复征收”。为了提高纳税人的维权能力,他设计编印了《外出施工维权手册》,印有纳税人的各项权利义务、涉税流程和典型的维权案例,被外出施工企业称为“护身符”
对企业,对纳税人,他是如此关爱,对同志更是春天般温暖,他浓烈而博大的爱滋润着每个职工的心田。子女上学、家属就业、夫妻矛盾、住房困难……职工的事都是他份内之事,他成了职工的主心骨。一位职工的妻子患病期间,他安排车辆、联系医院、组织捐赠,还多次到医院探望。
“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时刻都不忘维护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税务干部的形象,严格执法、严于律己,从不用权力作交易,真正做到了熟人面前不留情、金钱面前不动心。“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是对他最恰当的评价。
由于工作的需要,他经常出差,每到一地,他都将日程安排得很紧凑。宣讲政策,核对账薄,处理涉税问题,提供税收筹划……有时忙得连饭顾不上吃,随行人员直喊累得吃不消。他说:“同志们啊,我们出来是工作不是旅游,是为了服务而不是为了享受,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全国各地他们去了好多地方,但从来没有好好地逛过。
分局要更新一批办公桌椅,他弟弟知道这件事后,想要几张旧的桌椅。他说,你要可以,一是按质论价,二是先付钱后装货。妻子知道这件事后埋怨他,又值不了几个钱的破烂玩意,还好意思向弟弟要钱,太没有人情味。他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钱无关多少,口子开不得。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的感召和带动下,分局廉政建设成果斐然,受到了当地人的好评和拥戴。
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明白,只有做到廉洁方能聚人,只有做到律己方能服人,只有身正方能带人,只有无私方能感人。而能够凝聚人心,带动他人,感动一方人的党员领导干部,方为世之楷模,党员领导干部之典范!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
【释义】:在担忧和勤劳中,国家和自身就兴盛起来了;在贪图安逸的环境中,国家和自身就会灭亡。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在总结唐庄宗既得天下,后又失天下的原因时所说的。这位文豪明确指出,唐庄宗之所以成功,完全是因为他的艰苦奋斗,发愤图强;他之所以失败,则是因为他居功自傲,贪图享乐。所以,忧劳与逸豫对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信党员领导干部对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写的《伶官传序》一文并不陌生,此文对五代时后唐开国皇帝庄宗既得天下,后来又失天下的原因,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论证。庄宗的成功在于他的艰苦奋斗,发奋图强;他的失败,是由于他居功自傲,贪图享乐。文章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总结了这段历史的教训。
不言而喻,“忧劳”即“艰苦辛劳”的意思;“逸豫”即“享求安逸”的意思。“忧劳”与“逸豫”是根本对立的,因而它们所得出的结果也是全然不同的;前者可以“兴国”,后者可以“亡身”。这两句话无非是想告诫党员领导干部:要想振兴国家,作一番事业来,不付出艰辛的代价是不行的;若一味地贪图安逸,必然会使自己身败名裂。
历史上的兴亡皆有可借鉴之处。
在春秋战国时期,吴王阖闾虽然开始在对越国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使越王勾践成了亡国之君,阶下之囚,但阖闾从此洋洋自得,不纳忠言,沉溺在花天酒地之中,成了骄惰之君,后来终于被勤爱民、“卧薪尝胆”二十年的越王勾践所灭。为什么呢?也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惑。其实不难理解,正是因为越王勾践他能与民同甘苦,共享乐,是一个较开明的统治者。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盛况,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都是像越王那样的统治者开拓的;而诸如“安史之乱”等,则是由骄惰,纵欲,沉溺于声色犬马的昏君,像吴王这样的败类一手造成的。可见,为政之道在于“忧劳”。忧劳可以富国强兵,使人民安居乐业。
“忧劳可以兴国,逸像可以亡身”,这句至理名言,至今仍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在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有大量像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这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执政为民的好公仆。当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环境的影响,少数人意志薄弱,经不住金钱诱惑,走向了贪官的行列,这也是活生生的现实。在这些贪官中,有些人也曾做出过出色的成绩,但是走上领导岗位后,就腐化堕落了。为什么?其实,就是因为他们自身的意志力出了问题,才倒在了金钱的脚下。
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党员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和考验越来越多。所以,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学会控制欲望、节制欲望。否则,私欲缠身,就会像雪球滚到半山腰,刹也刹不住,挡也挡不住,只能滚至涧底摔成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