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史上99个生活的经验大全集
3357100000025

第25章 洞察世事,精于智谋(2)

昭帝与辅政大臣霍光听说了这件事情后,都称赞隽不疑说:“公卿大臣,应当用那些懂得经学而又深明大义的人来担任。”自此以后,隽不疑在朝廷中的声名大振。后来,在廷尉的审讯下,那个自称卫太子的人承认自己是假冒的。于是,他被宣布犯了欺骗朝廷罪,将他腰斩于闹市。

经验要诀

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自称是太子的人,因为谁也无法证实他的真假,就必须采取某种措施,使事情真相大白。如果他是真的,因为卫太子当年是被汉武帝判为有罪的,那么现在隽不疑抓他就是明证言顺了。而如果他是假,冒充皇亲国戚,当然是要问罪的了。所以,隽不疑不问他真伪,抓了就是,反正不管真假,都是有罪。

当你不知道一件事情该如何办理的时候,最好从其他方面想想,看看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不要总用一种思维去考虑问题,试着用多种思维,多个角度去思考,这样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诸葛亮慧眼辨刺客

刘备,三国时期蜀国的皇帝。他本是汉朝皇室,但是到他的时候,他的家境已经非常贫寒,他曾经和母亲一起卖过草鞋。后来,他趁着各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机会,拉拢了一批人,更得到关羽、张飞等虎将的帮助,逐渐使自己的势力扩大。后来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终于占据蜀中地区,建立霸业。

刘备本人论武功不及关羽、张飞、赵云,论智慧不及诸葛亮、庞统,但是他却能网络一批能人志士为他效命,其根本原因就是此人能够礼贤下士,当年他曾经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所以,刘备是个求贤若可的人,凡是有些本领的人,他都喜欢,并想把他纳为己用。

这一天,有个陌生人来到刘备住所外面,此时,刘备已经称帝。侍卫们为了保障他的安全,拦住了陌生人,陌生人就在殿外大喊:“玄德公,早就听说您是个爱才如命的人,为何不肯见我呢?”侍卫们将他推出门外,他就更大声的喊:“当今三国鼎立,谁都想统一华夏,但这岂非易事,我有良策愿献给您啊!玄德公!玄德公!…”侍卫们越是不让他进,他就越是喊的声音大,终于让刘备听到了,刘备听说此人有治国的良策,心中爱才的念头又冉冉升起,不禁走到殿外,让侍卫退下,亲自迎接此人进殿。刘备拉着这个人的手,无比恭敬的说:“先生,侍卫们不懂事,您不要怪罪他们。”随后,就请那人上座,并吩咐左右奉茶。那人先是恭维了一番,就与刘备谈论起来。两人谈论天文、地理,谈论各国的英雄,谈论三国地理、人文和各自施政得失。刘备觉得此人谈吐不凡,心中对他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两人越谈越起兴,以至于忘记了吃饭的时间。

正当二人谈的十分投机的时候,诸葛亮突然走了进来,陌生人见诸葛亮来了起身托词说是要上厕所。刘备就对诸葛亮极力夸奖此人,说什么此人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对各国形势分析的头头是道,想说服他为自己所用。还想让诸葛亮帮助他说服刚才那个人。可是诸葛亮却不以为然的说:“陛下,臣看此人见了臣,脸色骤变而神情紧张,眼睛不敢正视我,而是左顾右盼,奸行外露,此人必定心怀不轨,我想一定是曹操派人来杀您的!”刘备听了大吃一惊,赶忙前去命人捉拿,岂料,那个人早就翻越院墙逃走了。刘备此时才知道自己险些丧命,不禁冷汗直冒。

经验要诀

察言观色。从一个人脸色的变化看出破绽,这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在你与人交往、谈话的过程中,你需要仔细观察对方的神态变化,这样你就可以从对方神情的变化,推断出对方的感觉。如果你发现对方出现不耐烦的表情,你就要尽快结束你的谈话;如果对方对你的谈话虽然表面赞同,但脸上已经出现不屑的神情,你就该转变话题了……总之,注意观察一个人的脸色变化,从而调整自己与人交谈的话题,能够使你很准确的抓住对方的兴趣点,让别人更喜欢与你交往。

国渊巧计察叛逆

国渊在曹操手下做魏郡的太守时,有人对曹操不满,就写了一封匿名信到处投递。终于,信到了曹操手里,曹操气的脸色发青,恨的咬牙切齿,他怒气冲冲地找来国渊,先是对他大发了一通脾气,接着狠狠地对他说:“你给我听好了,我限你在一个月之内,把写匿名信的人给我找出来,否则我治你的罪,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曹操一边说一边捶胸顿足,恨不得一把揪出那个写匿名信的人,砍他十刀都不过瘾。国渊看曹操的怒气稍微小了些,就对曹操说:“主公,您放心,我一定能够找出那个写信的人,只不过这件事情您先不要声张,把信压下来。我自会处理的。”

国渊仔细审查了匿名信,发现信中多处引用了东汉张衡所做的《二京赋》中的话。他料定做案的人一定很熟悉《二京赋》。于是,他找来自己手下负责学问的功曹,对他说:“魏郡是京城所在地,这个地方地域广阔,只可惜有学问的人不多。你从本地召集一批学术基础比较好的年轻人,让他们自己寻找导师进行深造吧!”功曹就找来当地三个比较有作为、有志向的青年人,引见给国渊。国渊先是和他们聊天,探访他们的学术底蕴到底如何,然后就对他们说:“哎呀,你们的学问还不算多啊,还有相当大的提高余地,而且我发现你们还有许多书没有读过啊。比如《二京赋》这本书,这里面内容渊博,蕴涵着丰富的学识,只不过现在一般人都没有注意到它,我认为要想成就大事业,在学术上有所成就,必须得看看这本书啊。你们大概都没看过这本书吧!”三个人一听果然没有看过这本书,他们问:“大人,怎样才能读好《二京赋》这本书呢?”国渊继续指点说:“你们去寻访熟悉《二京赋》的人,然后拜他们为师,虚心求教就是了。”

几个青年遵照国渊的话认真寻访有学问,熟悉《二京赋》的人去了。不到半个月的功夫,他们就找到了好几个熟悉《二京赋》先生。三个青年在拜访这几位先生的时候,都请先生题字留念,以做永久的保留。国渊就派人把那几位先生题的字都拿了回来,然后与匿名信的笔记做对比,果然发现其中有一个人的笔记与匿名信完全一致。国渊就派人把那个人抓来审问,那个人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不得不承认匿名信是自己写的。

经验要诀

利用投递匿名信对人进行攻击、诽谤,是一种最省力、最不担风险的报复方式。但是再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出马脚。国渊就是通过不动声色的细心查找,通过笔迹,巧妙了破解了疑案,其人其智值得我们学习。

有的时候,面对一个复杂的、毫无头绪的棘手问题,你可能觉得不可能解决,但是只要你放松心情,不要着急,仔细的考察,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寻找线索,就一定能够慢慢的打开缺口,一步一步的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注意一定不要着急,要耐心。

苻融辨贼

苻融是前秦皇帝苻坚的弟弟。他聪慧超群,下笔成章,耳闻则诵,过目不忘,而又体力雄健,骑射击刺,百人莫敌,文武双全。由于他尤其善于断狱,奸人无所容身,因此被苻坚委以重任,他曾经当过司隶校尉。破了不少疑案,因此名声很大。

苻融在任冀州牧时,曾破获过这样一个案子。故事发生在前秦甘露年间冀州首府房子城。

一天,有个老妇人去女儿的婆家作客,回家时天色已经很晚了,她提着一个小包袱急匆匆的赶路。包袱里还藏着女儿给她的一笔私房钱和亲家送给她的一些礼物,显得沉甸甸的。老妇人知道这么晚了,身上又带那么多的钱物肯定不安全,所以一路上很是担心出事。正这么想着,突然半路上不知从哪里窜出来一个歹徒,把她手里的包袱抢走了。老妇人还没来得及醒悟过来,那个贼早就跑出去很远了。急得老妇人大喊起来:“抓坏人啊!抓坏人啊!我的包袱被人抢走了。”

正好身边有个小伙子,看见歹徒从老妇人手中抢走了包袱,听老妇人一喊,立即追了上去。歹徒拼命的逃,小伙子死劲的追,一步一步向歹徒逼近。正当小伙子一把抓住歹徒的时候,谁料歹徒反身也抓住了他,并且嚷嚷:“你这个坏蛋,你跑不了了!竟敢在大街上抢东西!胆子不小啊!”

小伙子没想到歹徒还有这么一手,愣了一下,但丝毫也不松手,训斥他说:“你抢了人家的东西,还要诬赖人!真是不要脸!”两人互相拽着不放,扭打在一起。

这时,老妇人和街上的人也都追了上来,把他们围在中间。两人几乎同时对老妇人说:“老太太,您看看抢您东西的强盗给抓住了。”

街上的人纷纷问老妇人:“大娘,您仔细看看是谁抢了您的包袱?”老妇人看看小伙子,又看看歹徒,一样的年轻,一样的个头,事情发生的那么突然,天又快黑了,她也没有看清楚歹徒的模样,所以弄不清楚究竟谁是抢她包袱的强盗。歹徒见老妇人认不出他,就更加猖狂起来,骂小伙子不务正业,不走正道,居然抢走老妇人的东西,简直是丧尽天良。

小伙子见歹徒这么耍无赖,也更加气愤,说他是贼喊捉贼,反咬一口,真是无耻之极。大家听了他们两人的争辩,难分真假,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把他们一同送到了官府,请当时担任冀州卅牧的苻融断案。

苻融问情了事情经过以后,微微一笑,说:“此事好办。你们这两个年轻人,一定有一个是抢包袱的歹徒,有一个是见义勇为的好汉,而且歹徒逃跑了,好汉把他追上了,是不是?”这两个年轻人和老妇人、路人都说:“是啊,是啊!”苻融接着说:“那么,你们两个人现在从这儿出发,跑到前面的凤阳门,谁先跑到,谁就不是强盗。把那个后到的人,给我抓起来。”大家一听,一下子开了窍:既然见义勇为者能抓住歹徒,他当然一定比歹徒跑得快。于是,纷纷让开一条路,让他们赛跑。

只见其中一个人还没等苻融说开始,就抢先跑了起来,另一个人还在等号令,苻融说:“你还不赶快去追!”他才快步追了上去。虽然比赛尚未结束,但苻融心中已明白先跑的那个人是强盗。

果然,先跑的那个人尽管使出浑身的劲没命的跑,后跑的人却很快追上了他,没等跑到凤阳门,就把他抓了回来。谁好谁坏,立见分晓。苻融对耷拉脑袋的歹徒沉:“你抢了别人的东西,还要诬陷好人,太可恶了,应该罪加一等!”大家都拍手称快。

经验要诀

贼喊捉贼,这是心虚的人惯用的伎俩。苻融在审理这件贼喊捉贼的案件时,能够凭借智谋断明真伪,维护正义。他先是正确分析了歹徒跑得慢才会被抓住的事实.想用赛跑来证明谁是见义勇为者;同时也抓住了犯罪者做戏心虚的心理,因此,当歹徒抢先跑时,他就果断的做出了正确的评断。

在你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要善于发现对方的心理,这样你可以很明确的看出谁是值得交往的真心朋友,而谁是在弄虚作假,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小忍避祸

长州有个大户,叫做尤翁,他开了一家非常大的当铺,每年有上万两银子入账,生活当然非常富有。这一年,将近年关,各家各户都忙着准备过年了。家家张灯结彩,好不快活,尤翁家的当铺也高高的悬起了红灯笼,家里人忙里忙外,准备年货。

这天,当铺外面突然传来一阵争吵的声音,尤翁此时正在屋内休息,听到吵闹的声音,他就走出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是一位邻居在和伙计吵闹。尤翁问伙计到底是怎么回事,伙计说:“主人,这个人先是将衣服当了钱,现在却空手来取衣服,小人与他讲道理,他反而骂人,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呢?没有钱却来赎当,当铺还不亏死了。”尤翁再看看那邻居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尤翁便将那人拉到一旁,和声细语的对他说:“老兄,我明白你的意思,不就是为了过年吗?这点小事,何必搞的这么紧张呢?”说完,就让伙计去屋里找出那人曾经当过的四五件衣服,指着其中一件棉衣对他说:“这件棉衣吗,是冬天御寒不可缺少的。你拿回去穿吧。”接着又指着一件道袍说:“这件嘛,过年的时候给亲戚朋友用穿的着,你也拿回去吧。至于其他几件不是急用的,可不可以先放在我这呢?”那邻居也不推辞,更不言谢,拿了两件衣服,就默默的走了。

那天夜里,这个人竟然死在了另一户人家,他的亲属与别人打了多年的官司才得以了结。后来,人们才知道,那邻居因为欠了很多债,无力偿还,于是,就事先服了毒,准备去诈骗,如果人家不给他钱,他就赖在那里,直到毒发身亡,让对方吃官司。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尤翁,他知道尤翁很富有,准备来诈他一笔钱,但是由于尤翁的忍让,他的目的没有达成,于是他便转到了另一户人家,实现了他的目的。

后来,有人问尤翁:“您是怎么预先知道那人喝了毒药,是在敲诈您,所以才那么容忍他呢?”尤翁谦逊的答道:“哪里,哪里,我怎么会事先知道他有这么一手呢。不过,就我的经验来看,凡是无理取闹的,他一定有所倚仗,如果我们小不忍就要遭到大的祸害了。”大家听后,都很佩服尤翁有见识。

经验要诀

尤翁的智慧体现在他的忍耐和洞察力。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其实不要太叫真,如果尤翁与邻居据理力争,其结果肯定是尤翁被邻居敲诈。适当的容忍别人,是给自己留下更宽阔的余地,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小处容忍别人,是为了成就大事业。不要那么事事斤斤计较,要想成就大事业,必须有宽阔的胸怀。

智慧是头脑的智能,是一种洞察力和判断力。有勇气能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能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而有智慧却能分辨出何时能改变,何时不能改变,知道什么时候“为”,什么时候“不为”。知道你在做什么事,知道热爱做什么样的事,知道能把什么事做成什么样,这就是智慧。

每一个人都有值得尊重及学习的地方,慈悲的人教授慈悲之道,横蛮的人教授忍辱之道。如果一个人缺少智慧,又不愿意流汗水,那么谈何成功,所以,做人要看你有没有智慧。

姚崇以哭避祸

哭是人表达或宣泄某种情绪的方式,其中有悲也有喜,哭的“功能”十分丰富,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将哭的作用发挥到了极点,以至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不少有关“哭”的典故,比如南朝宋孝武帝时期刘德愿以哭谋官;三国时期周鲂以哭行诈;唐姚崇以哭避祸。

姚崇,原名元崇,后来因为要避开唐玄宗“开元”年号之讳,改名为姚崇。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姚崇生于陕州硖石(今河南省陕县东南),唐玄宗开元九年在大唐都城长安去世,享年72岁。姚崇一生,尽心国政,三朝为相:一代女皇武则天统治时,姚崇官至风阁侍郎(副宰相),武周结束,李唐复兴后,姚崇被睿宗拜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加衔);玄宗李隆基登位初期诏封姚崇为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副宰相),后又加封为梁国公。在中国古代政坛如沙场、骨肉相残煎的社会中,姚崇能佐政三帝,三朝为相,这实在是不多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