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史上99个生活的经验大全集
3357100000026

第26章 洞察世事,精于智谋(3)

事情是这样的,唐中宗时期,皇太后武则天身患重病,宰相张柬之等人企图利用这个机会诛杀武后的宠臣张易之、张宗昌兄弟,并胁迫武后退位,还政于李氏家族。姚崇当时任灵武道大总管,恰恰从驻地返回京城,宰相张柬之等人就和姚崇联络,希望他也加入到此次行动中。姚崇身为太宗时期的老臣,对李氏江山深有感情。毕竟在他看来一二个女人管理朝政不是一件吉祥的事情。于是,他就答应了这件事:后来,政变成功,姚崇因此被封为两县侯。武后被迫禅让,被迁往上阳宫软禁了起来,唐中宗却率领朝中文武大臣去给皇太后请安。参加密谋的张柬之等五六个人兴高采烈、穿着华丽的官服,在武则天面前显尽了威风。惟独姚崇躲在一边,悄悄的哭了起来。

张柬之等人感到奇怪,便问他说:“现在逆贼已经被铲除了,咱们高兴还来不及呢,你哭什么啊?你是不是怕因此而招惹祸端吧!”姚崇仍旧哭而不答。武则天也在一旁说:“姚大人,别哭了,有什么可哭的呢?”姚崇听武则天问他话,就哭的更伤心了,他哭泣着回答说:“在下碰巧参与了讨伐逆贼的行动,不足以论功图报。只是由于以前侍奉皇太后太久了,而今将要离别旧主,我越想越伤心啊。这也是为臣的尽的最后一次孝心了,您就让我痛痛快快的哭吧。如果我因此而获罪,那么,这也是我心甘情愿的啊!”说完,就痛苦起来,哭的武则天也动心了,眼角不禁也流下泪来。

后来,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与韦后勾结起来,张柬之等五人因此被害,唯独姚崇幸运的活了下来。人们这才理解姚崇当年的苦心。

经验要诀

遇到坎坷、灾难、祸端,往往可以用哭的方式恰到好处地避过。就像故事中的姚崇。姚崇的聪明之处,不仅是用哭避祸,更重要的是他有先见之明,料到将来可能会因为逼迫武后退位而招来麻烦,所以才“哭”给武后看,以此表示自己的心迹。

关键时刻,用哭来打动对方,使对方态度缓和或者改变初衷,也是现代人可以采用的一种智谋。只不过你要恰到好处的使用,切不可处处都用这一招,这样的话,“哭”就不灵验了。

郭子仪的“四门大开”

郭子仪,唐朝大将。因为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被任命为尚书令,后又晋封为汾阳郡王,唐德宗即位后,被尊为尚父。

在郭子仪为汾阳郡王时,他的府第在京城的亲仁里,这是京城最繁华的地段,来往的行人、车马很多。郭府的大门总是大开,不论是自家人还是过往行人都可以随便出入郭府,没有任何限制。有一次,郭子仪手下有位将军即将出征,特意前来向郭子仪辞行,由于不需要通禀,这位将军就直接来到郭子仪的房前。此时郭子仪的妻子和女儿正在梳妆打扮准备出门,郭子仪则在一旁伺候,夫人叫:“拿毛巾来。”郭子仪就乖乖的拿着毛巾递给夫人。一会儿女儿又说:“父亲,我要洗脸。”郭子仪就连忙端过洗脸水,帮女儿洗脸。还没等伺候完女儿洗脸,夫人又叫:“快过来帮我梳梳头!”郭子仪又立刻跑到夫人那里伺候,十足以个仆人的形象。来拜见郭子仪的将军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心想自己看到郭大将军伺候妻子女儿梳妆,这对郭将军来说是多么难堪的一件事啊。因而不敢轻易上前说话,只好在门前不停地踱步。过了好一会,待郭子仪的夫人和女儿梳洗完毕,准备出门的时候,发现了这位将军。他才不好意思的说:“郭将军,小人特地来向您辞行。”看到他难以启齿的样子,郭子仪就明白了,一定是他觉得不应该看我给自己给夫人女儿梳洗,认为这是有辱我大将军的尊严。于是,就哈哈大笑,将他请进屋里,说:“习惯了,习惯了,平时我都是这么伺候她们的。”

这位将军拜别了郭子仪,心里越想越觉得不妥,郭大将军身为郡王,还像仆人一样伺候夫人和女儿,这太不像样了,更不像话的是他还开着大门,让来人都看到了,这有辱我大唐将军的威严啊。于是,他在临走之前召集郭子仪的弟子们,和他们说了自己看到的“不该看到的一幕”,其他人也都说,自己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大将军太不顾自己的脸面了。大家商量着,要一起说服大将军不要这样不顾身份。可是,无论他们怎么苦口婆心的劝阻,郭子仪就是不听,仍旧坚持己见。弟子们急得团团转,甚至流下泪来,说:“大将军,您功名显赫、德高望中,但却不知道自重、自爱。不论贵贱,什么人都可以在您的寝室里随便走动,我们认为就是伊尹、霍光那样贤德的大臣也不应该这样啊!”郭子仪笑笑说:“我的做法不是一般人所能够理解的,我们家现在有四五百匹马吃公家的粮草,一千多人吃公家的粮食,所以进退没有什么余地。但是如果我围起高墙,紧闭大门,不和外面来往,一旦有人与我结仇,诬陷我不守臣子的法度,再加上那些贪图功利、嫉贤妒能的人借机煽风点火,那么我们全家就要遭受灭族之灾啊。现在我胸怀坦荡,四门大开,虽然有人想诋毁我,但也找不到什么理由。”弟子们听了,都佩服郭子仪的做法,也就不再劝他了。

经验要诀

趋利避害的关键是自己的行为光明磊落,不给别人陷害、中伤自己的机会。郭子仪为官几十年,深知官场险恶,虽然已经官至郡王,但是难免有和自己结仇的人伺机报复,躲避暗箭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给别人以口实——将家门敞开,表明自己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这种办法看似委屈了自己。实则是保全自己最好的办法。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和别人产生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怎样才能避免别人打击报复呢?郭子仪的办法值得我们学习。越是将自己紧紧包裹起来,别人就越不了解他,各种流言就会趁机产生,反之,让自己的行为透明化,所有的猜疑和流言就会不攻自破。

吕端谏太宗毋杀敌母

宋太宗时期,西夏王李继迁时常率部到宋朝的西部边境骚扰,他们烧杀抢掠,搞得民怨沸腾。有一天,宋朝边境上的守将上书说,捉住了西夏王李继迁的母亲。向皇帝请示该如何处置。宋太宗接到奏折,很是兴奋,心想:好你个西夏王,你骚扰我边境居民,搞得我头昏脑涨,而今我抓住了你老母亲,非得给你点颜色看看。于是,就下令将李继迁的母亲押往京城,准备择日杀了她。可是,高兴过后,他又觉得心里有些不踏实,于是,就把枢密使寇准召来商议到底该如何是好。

寇准退朝后回家,当他路过宰相府的门口时,被宰相吕端拦住了去路,并邀请他到宰相府聊聊。寇准屁股还没坐稳,吕端就迫不及待的问:“皇上是否专门嘱咐过你,不要将杀李继迁母亲的事情告诉我?”寇准笑笑说:“那当然没有!”吕端又问:“那么皇上打算怎么杀她呢?”寇准说:“皇上打算再保安浚的北门外将其斩首,以此警告匪首李继迁。”吕端听到这里,不禁托口说道:“如果这样处理,那事情就糟了。”说完,就匆匆的将寇准送出门外,坐着马车向皇宫驶去。

宰相这么着急拜见皇帝,太宗感到事情突然,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了,就赶忙召见他。

吕端一路小跑着来到皇上的宫殿,先是叩谢了皇上,然后平静一下心态说:“陛下,想当年楚汉决战,项王捉住了汉王的父亲,并扬言要煮了他吃,以此来威胁汉王,而汉王却冷静地对项王说:‘好啊,您如果真的这么做了,请也分给我一杯肉汤吧!’项王顿时无话可说。由此可见,凡是想成就大事业的人,心是很残酷的,常常不会顾惜到自己亲人的死活,又何况大宋今天所面对的是像李继迁这样一个反叛之臣呢?陛下可以想一想,您如果今天杀了李继迁的母亲,他明天真的会来投降吗?如果不能,那么情况会更糟糕,这只会加深他的仇恨,使他的反叛之心越来越强烈,更加肆无忌惮的骚扰我边境居民,甚至会公然向您发出挑战啊。”

太宗听到这里,不禁出了一身的冷汗,赶忙扶起吕端,恳切的问道:“爱卿,你所言及是,只不过现在我们已经抓到了他的母亲,那不成就这样放回去?你看该如何处置,比较妥当呢?”

吕端胸有成竹的说:“陛下,依微臣的意见,可否将她安置在离西夏很近的延州,并派人好好的款待她,然后以此为诱饵来招降李继迁?纵然李继迁一时不来投降,但是因为他母亲在我们手里,使得他不敢胡来,因此而拴住他反叛的心,因为他母亲的生死存亡掌握在我们的手里,谅他也不会不考虑这一点。”

太宗听完,拍着大腿连声叫好,称赞道:“爱卿,要不是你,朕险些误了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