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解读迷失中的家庭教育:女心理咨询师手记
3354500000014

第14章 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1)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说它是一门科学,因为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掌握一定的原则。说它是一门艺术,因为在世界上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家庭,也不会有天赋、秉性完全相同的孩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家长,所以需要一定的艺术。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理。在当今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尤其如此。究竟怎样教育好孩子?还需要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这是过河的桥,登墙的梯,在这里,或许你得到一些启示

17.棍头未必就能出孝子

“棍头出孝子”这句经历了千年的文化传统,面对如今的孩子,它或许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棍头出孝子,古来有之,可谓是中国人的“祖传秘籍”,经久不衰地延续至今。其价值与意义全体现子对家庭教育上取得的丰功伟绩上了,这是不可磨灭的。

但是随着科学以其矫健的步伐走来时,我们实在对其有点怀疑了,它到底是不是我们传承的“国粹”呢?,这成为我们议论的焦点。

经常被揍孩子的人生

前段时间听一高二班主任说她班里的一个学生。这个学生给她说讲,他父亲打他都往死里打,有一次拿皮带抽他,抽地他下不了床,有一个月没能出去。后来多次遇见其母亲来校,她的倾诉也证实了这个事实。可见其父亲对“棍头出孝子”的理论还是应用地非常到位的。

但是如今这孩子身上的问题非常之多,学习是不正常的,上课说个怪话、捣乱是经常的,对待考试从来就是不在乎。情感的世界特别复杂,他说从他十二岁起就开始谈女朋友,这期间换过的女朋友他都不记得有多少个了。据其母亲讲,这个孩子的姐姐却很优秀,已经到国外留学了。如果问题学生是有家庭环境造成的话,那么同样的家庭却有着不同的人生道路与命运!又怎么解释呢!

曾经有一次他父亲在当着他很多朋友打他。那是他带领一帮朋友到KTV里唱歌。被父亲找到了,当着很多朋友的面打了他。他的那帮朋友要帮他收拾那个打他的人时,他很愤怒地说:“他是我老子,谁都不能动他,谁敢打他,我就跟谁拼了!”

他让我想起我弟弟,弟弟不仅是家里排行最小的,也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但在家里是挨打最多的孩子。父亲对弟弟的打是很残酷的,特别是在弟弟上初中时,弟弟抽烟、喝酒、打游戏、常常让父亲难以自控自己的情绪。因为打我弟弟,父亲都把皮带摔断过。后来父亲就把自己这难以再管理的孩子送去了部队。

弟弟转业后在外地打工,偶有回家。即使在前几年,父子两个干架的事情还偶有发生。大多数人都认为是父亲和弟弟的脾气不和造成的。

我父亲出车祸后,我弟弟很快就从外地赶回老家。在父亲住院期间,弟弟也很痛苦。再后来,父亲大脑由于受损后语言逻辑性很差,但弟弟对于父亲还是很有耐心的。并且从那以后弟弟在本地开发区找了份工作,就不再外出打工。

这两个故事都让我在思索同一个问题——棍头是否真的出孝子。在表面上看,他们都很爱父亲,也正应验了“棍头出孝子”,但事实或许未必如此完美。他们对其老子或许只是剩余了点爱,更多的有可能是惧怕。

孩子是父母的寄托与希望,尤其是男孩。由此是父亲对于儿子的要求会更加严格,出了问题时,父亲的情绪会更加难以控制,也许就是因为“香火”需要延续。儿子的有时候未必很容易易,盼星星盼月亮,甚至冒着“风险”生下的儿子,他把他当作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对于自己的生命,那自然要严格要求,更是希望光宗耀祖——自己事业发展壮大的厚望也寄托在这能延续自己生命的儿子身上了,因此当儿子的过错行为出现时,父亲就会“出离愤怒”。

这两个典型的例子也许能说明“棍头出孝子”。究其原因,也许作为孩子虽然在父亲的严厉体罚下,或许他也能体会那种源于高度期望之下的爱,尽管残酷了点。因此,好像每个在父亲“严打”下的儿子都还能不记恩怨地如此孝顺父亲。所以大概古人说地对,棍头出孝子。但或许我见到的也仅仅是典型而已,没有科学的严谨性和实验的代表性。所以,我们不能就此就认定了“棍头出孝子”!

然而,我们看看这些在“严打”下孩子的成长历程,也许“棍头出孝子”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之下的。

这个学生如今上课,总找不到他的人影。他母亲说也准备把他送到部队了,因为家里实在没有人能管得了,索性让他在部队里磨练了。我弟弟也是初中都没有读完就被送去部队了。我弟弟在后来的部队生活及社会的打工生活中都是跌跌撞撞地走着!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或许也就只能是一个无功无过的普通打工者。这当然与他桀骜不驯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但不知道这个学生的人生又如何!

他小时,你揍他;你老时,他揍你

有时候未必像上面的两个父亲那么幸运。随着孩子的成长,身材高大、健壮时,有一天绝对会出现在体力上,你比不过他。前几天据一个老师讲辅导班里有个学生,今年他父亲与这个十四岁的他打仗三次,最近一次被他儿子打的头破血流,去医院,头上缝了四针。目前这个父亲再不敢揍这个孩子了。看来这“棍头出孝子”还真经不起历史的检验。所以终有一天您拳头和棍棒会显得很微弱无力的,有一天他“以其人之道,反之其人之至”时,你就看到这个残局了。您何止是心力疲惫!父亲的“严打”最后也只得无声无息中悄然离开历史舞台,却留下了难以弥补的代价。这是有研究依据的,是不可否认的。

经常被揍孩子的问题

以下是某心理研究的结果,经常被打的孩子,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如:说谎,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瞒得过就瞒,骗得过就骗,骗过一次就可减少一次“灾难”。

固执,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于是,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也有的孩子越打越不认错,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逃夜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粗暴,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父母打孩子,实际上起了教自己的孩子去打别的孩子的坏榜样作用。

以上,在我所列举的事例中都可以看到,那个高二的学生不良行为愈加突出,如,吸烟、喝酒、聚众闹事。学习根本就不在是他的生活内容。有一次为了另外一个班的学生的事情,他和那个班的班主任大闹了一次,扬言要收拾那位老师。前不久又因为打架被学校清除离校。

当然据研究表明被打的孩子还有其他的问题出现。比如:懦弱,如果孩子经常挨家长的拳打脚踢,时间一久,孩子一见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得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这种孩子往往会唯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

孤独,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同学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于是这种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性格上显得孤独,也往往很敏感。

这学期一直做咨询的那个高二女孩子今天给我说,她小时候,有一次子肯德基,爸爸扇了她几巴掌。她至今都记得,现在她都不去肯德基,甚至那个肯德基店附近也不去。这个孩子非常孤独,她给我写的字条中,说自己觉得在班里没有人喜欢她,她跟他们在一起特别不自在,好像大家都以异样的眼光看着她……

怪僻,有的孩子在被打之后,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会变得越来越怪僻。也有的家长打过孩子以后,又觉得心痛后悔,即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上的补偿。这种情况,在开始时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时间一久,也就习以为常了。慢慢地孩子也变得喜怒无常了,焦虑不安。如,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不是细心帮助孩子找原因,而是简单地痛打一顿,使孩子总担心自己不能使父母满意而又要挨打,异常紧张,焦虑不安。结果,学习成绩离父母的要求反而越来越远了。

也许是您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了,当他难以达到您的期望时,你自然就会不痛快。同样一个错误放在儿子与女儿身上,可能对于他们而言“享受”到结果却截然不同。对儿子的痛打也往往不是因为不爱他,而是更爱他。对女儿的简单教育一顿也不说明对女儿的爱更多,她毕竟最终都是要嫁人的嘛!“爱的越多,恨地越多”用到这里好像也很合适。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出生在同一个家庭的姐弟俩一个是问题学生,一个却是在出国留学了过程中。

也许是您实在忍受不了没有知识的耻辱,没有知识让您难以有更多的机会成就自己;没有知识让您在人前很难有底气;没有知识也让你活地畏首畏尾……这也许就是您面对儿子不才的愤怒原因吧!

然而结果是,即使棍头出来的往往不是孝子而是那个生命跌跌撞撞的人生路,甚至是偏离人生轨道。这将会让人很心痛!

爱他,就该帮他,而不是指责他

前不久看了一个华人世界高考状元的成长纪录片。父母都在澳大利亚常年打工,父亲为了能多赚点钱,除了在一家饭馆洗盘子外,还兼有给人家送报纸等工作。但还是在省吃俭用的情况下为一家人买了房子,安顿了下来,她也就随父母迁居澳洲。到了澳洲后,她语言上难以适应,在学校里跟同学们几乎不交流。后来老师就把父亲请到学校,很严厉地告诉父亲,她是个问题学生。这让父亲心理很难受,同时他也不相信原本在国内学习优秀,人人都夸的爱女怎么一到澳洲就成了问题学生了呢!

父亲回到家,百思不得其解。但是他没有把老师说的话转给他心爱的女儿,也并没有对女儿横加指责、打骂(这是很多父母最惯用的教育之女法)。而他是开始想问题出在哪里,后来他想通了,他给了女儿上学的机会,但是没有给她上学需要的“工具”,孩子语言上的障碍就难以适应现有的环境,更何况还有其他的不适应呢!于是他开始教女儿英语。随着女儿英语口语的提高,她很快就成为班上活泼可爱、成绩优秀的学生。

那年高考,她以世界第一名的成绩被世界第一大学——牛津大学录取。然而由于高昂的学费(发达国家的学生没有奖学金),她选择了澳洲的墨尔本大学,并得到了全额奖学金。由此让父母不再承受如此大的经济压力的同时,也能帮助父母减轻些负担。

如今,她已经是中国住澳大利亚大使馆的一名工作人员了,她以她精湛的法律知识为中澳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努力工作着。你或许无法相信她还是一个会开飞机的女孩。

这就是爱的回报。如果您也想得到如此,您仅仅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爱的正确载体——教育方法得当。她的父母也是一个普通工作者,在女儿成为名人之前,他们大概和我们一样除了有几个亲戚朋友认识外,也没人知之。由此,大概就不会让您感觉到他们的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由于距离会造成的不可学习或者不可仿效吧!

18.男女越来越趋于平等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重男轻女,泰国人重女轻男,这是文化的不同。可是至从新中国成立,都在倡导男女平等,为此在1949年还成立了中国妇女联合会。走在农村的大街小巷里,你时不时地会看到“女子也是传后人”的标语贴满了街道的墙壁上。可是我们的国人改变多少呢!难道真的是深蒂固的改变不了了吗?

《半边天》一直在为女性社会地位而呼吁着、甚至是呐喊着。如果原本就是男女同等的地位,又何必如此费心费力地呐喊呢?《半边天》的意义在于提高女性地位。如果有天出现《男人也是半边天》,大概才说明男性社会地位真的降下去了,或者是说男女平等了。如今的呼喊声有减弱趋势,大概说明男尊女卑的环境不存在了,但重男轻女还在延续,也还闹出来了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了。

相比之下泰国是重女轻男!由这样的现象看,大概不是男女本身上存在优良等差之分,而完全就是文化的极端化影响。然而就是这么个影响就能把本没有“质量”、“产地”、“生产商”上区别,只是“品种”不同的人分成了不能同等对待的两边。

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

前不久我母亲说,我有个远房表姐又要生娃娃了。我真是很惊讶,她去年的时候不是生孩子吗?听母亲细说时,我更加吃惊了。这次是第三个孩子了。我心想生那么多孩子,能养的了吗?母亲说,农村人都不是为了能有个男孩传后呀!农村的孩子有口饭吃,也就都能长大成人。如果是个女孩子,长大点就可以去打工,然后攒些钱嫁妆钱,就可以嫁人了。真是还有这样的说法的。怎么就能这样呢?长大——打工赚钱——嫁人!男孩子也这样对待吗?大概不是,千辛万苦的生下的孩子和心不甘情不愿生下了的孩子,当然不能同样对待!

看来,这教育机会女孩子得到恐怕难了。

据史料记载,康熙在位近62年,中国历代皇帝之首,后妃上百人,仅附葬景陵的就有55人,其中31人生育35皇子与20皇女。康熙二十年(1681年)后,随着康熙对汉文化研究的深入,按“胤”字统一排辈命名(仅指男士)。皇女没名,幼时一律称为“小公主”、“格格”,10岁以后按序被唤为“大公主”、“二公主”……,20皇女中,8人长大完婚,得公主正式封号。

如此看来,今天的女性至少每个人从小都有个名字。这可谓是历史性进步了。比起皇族的格格们,我们都应该感激这时代的包容性了。但历史遗迹还是会在现实中存在的。

2006年,我的朋友生下了一个可爱女孩,就此全家上下对她的态度来了个180度转变。其爱人是三代单传,父母盼星星盼月亮地等待着孙子的来到。但在那个吉祥的日子,那个女孩的出生让这个家庭里的很多人的脸都晴转多云了,也即是让所有人的希望打地粉碎。

爱人对待她的态度变得冷漠。据朋友讲,有一次她实在想吃点面条,爱人做好后端给她,她发现面条很咸,就告诉其爱人。爱人说:“你爱吃不吃,不吃就倒掉!难伺候!要想吃好、过好,那就肚子争点气!”看来读了大学,他还是没把遗传的基本常识弄清楚,教他生物课的老师实在该打五十大板。女性性染色体是没有区分的,全靠男性提供的染色体来决定生男女了,生男女是跟女人哪有关系。

孩子的爷爷本取好的名字用不了了。大约孩子快满月时,朋友在网上查了很多有关名字的信息后,才把孩子的名字定下来。那个可爱的,还不谙世事的孩子,她读不懂她的生活里现在发生的事情,她也预知不了将来会发生的事情。她一直都是乐呵呵地微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