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王道全集
3348300000032

第32章 借用谋胜之道(2)

当年七月,李渊率大军进到霍邑遇到隋将宋老生的顽固抵抗。又适值阴雨连绵,道路泥泞,粮草供应不上,同时又传来突厥兵进攻太原的消息。

李渊顾虑重重,不敢冒进,打算回师太原。李世民说服李渊收回了撤兵的命令。八月的时候,天气晴朗,李渊率军一战取胜,斩杀宋老生,攻克霍邑,为向长安进军打通了道路。

攻克霍邑,李渊似绝处逢生,十分高兴。

进入霍邑城中,立即下令各部评议军功,奖励义士。

这时,有些军吏提出疑问说:“军中虽不分贵贱,统称义士,可是这义士里面有主有奴,有贫也有富,包含着许多等级。奖励军功,该怎么去奖呢?难道都平等对待吗?”

为了争夺天下,权衡利弊,李渊暂时抛开了盛行于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

他当众宣布:“两军交战,刀枪弓矢不分贫富贵贱,而拿这些刀枪的人怎么能分贵贱呢?必须一视同仁,不分主奴,论功行赏!”

号令一出,全军上下无不雀跃欢腾。

宁戚的“用人五阻力”

齐桓公忧心忡忡地向宁戚请教:“管仲现在年老了,如果有一天弃我而去,我担心法令不能推行,官员玩忽职守,百姓贫穷困苦、心生怨恨,盗贼也会多起来。我怎样镇住奸邪,使百姓丰衣足食呢?”

宁戚答道:“关键是得到贤才并重用他们。”

齐桓公问:“怎样才能得到贤才呢?”

宁戚回答说:“要给人才提供机会,考察他们的才干品德,然后恰当地运用他们。对真正的贤才,要授予重要的职位,给予优厚的俸禄,显扬他们的名声。那么,天下贤士就会急急忙忙跑来找您了。”

齐桓公说:“我已经推举贤才并赋予重任了,除了您有幸光临之外,再也没有平民中的杰出人才找上门来见我啊!”

宁戚说:“这是因为,您考察人才却不清楚他们的真实才干,选拔人才却不显扬他们的名声,用人又疑人,加上职位低,薪水微薄。”

“此外,运用贤才还有五种阻力:领袖人物不推重贤才,周围都是一些阿谀奉承的小人,这是第一种阻力;别人反映情况,提供建议,从不采纳运用,这是第二种阻力;受人蒙蔽,沟通渠道不畅,有才能的人必须通过领导者亲近的人,才有机会被了解和运用,这是第三种阻力;审理案件逼迫春冤枉认罪,然后依法治罪,这是第四种阻力;身边的人随心所欲,任意专权,这是第五种阻力。”

“清除这五种阻力,豪杰俊士才会跑来效力,高尚智能的人才会来求职。五种阻力不清除,那么,在上面不能了解官员和百姓的情况,在下面堵塞了贤才智士的进取之路。由此可见,要使国家安定,人民富足,不仅仅是某一个贤士能办到的。”

齐桓公说:“好的!我一定会将您关于五种阻力的话牢记在心,并时时告诫自己。”

【施计要诀】

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是用人的关键,要实现始终如一的用人之长,就要确保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主要环节都能够注重用人之长。

一要慧眼识人。

在选人的过程中,要求管理者要摘掉有色眼镜,尽可能以平和的心态、立足于未来发展来对待人才的识别和引进。选人要与具体工作任务以及工作任务的发展相互结合,合理确定工作任务对人之专长的需求。

二要理性育人。

企业要舍得在人才培养方面投入,只有合理投入才能有合理的回报,同时要打通人才的内部成长通道,为每一位做出贡献的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并与员工共同设计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要专注用人。

更主要的是要专注于用人之长,在用人过程中尤其要充分发挥员工的专长,并根据有关变化及时调整,动态的实现人的专长能力与工作任务的合理匹配。

四要宽厚待人。

管理者的心胸有多大事情就能做多大。善于宽厚待人的企业领导会不断把企业带到一个个崭新的高度。一定要记住我们是在用人之长,而不是用人之短,人无完人,谁都不可避免地会犯些错误,这时候就需要管理者来宽厚的处理。

五要真诚留人。

激励机制是企业留人的重要手段,健全的激励机制不仅体现的是企业高层领导的智慧,更体现的是一种真诚,这种真诚是对人尽其才的一种回报和尊重。

二、以机胜——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顺手牵羊

【原典金言】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计名阐释】

《古今杂剧》关汉卿蝉鞭夺料:“我也不听他说,被我把右手带着他马,左手揪着他眼札毛,顺手牵羊一般拈了他来了。”顺手牵羊是看准敌方在移动中出现的漏洞,抓住薄弱点,乘虚而入获取胜利的谋略。古人云“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实施此计的关键在于“顺手”,即来去顺路,取之顺手,赢之顺时,得之顺便。

【妙用“顺手牵羊”计】

李自成顺机取洛阳

明朝末年,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纷纷揭竿而起。公元1640年7月,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四川,明朝主力大军全部入四川围剿,河南一带的防务变得十分脆弱。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趁此机会迅速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并且连续取得攻克宜阳、堰师、新安等城池的胜利。

宜阳、偃师和新安属豫西重镇洛阳的外围。明朝福王朱常洵就住在洛阳。朱常洵的母亲是神宗朱翊钧的爱姬,朱翊钧爱屋及乌,对朱常洵也格外宠爱,把大量金银财物赏赐给朱常洵。朱常洵金银无数,却异常吝啬,不但洛阳城的百姓怨恨他,就是他府中的兵丁也时有不满。官府的军队大多抽调人四川去平定张献忠,洛阳城中已无多少将士,因此,洛阳城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变成了一座“兵弱而城富”的重镇。

李自成当然不会轻易放过攻取洛阳城的大好机会。公元1641年正月,李自成率起义军兵临洛阳城下,拉开了攻城的序幕。

生死关头,福王朱常洵竟只顾自己,调集亲兵保护府库,对于城头上的战事不闻不问。守城将领一再要求朱常洵发放银两,犒赏守城士卒,朱常洵狠狠心才拨出了三千两白银,可是,区区三千两白银还被总兵王绍禹等人吞没了。朱常洵忍痛又拨出一千两,士兵们因分配不均而争斗不止,最后竟发展成兵变。士兵们将兵备道王允昌捆绑起来,将城楼烧毁,又大开北门,迎接起义军入城。总兵王绍禹见大势已去,仓皇跳城逃命,福王也企图缒城逃跑,但没跑多远,就被起义军抓获。起义军打开福工粮仓赈济城内老百姓,举城一片欢腾。

李自成只用极小的代价就轻易地夺取了洛阳城。李自成抓住机会,积极行动,轻而易举地拿下了洛阳,为推翻明朝做了很好的准备。

李诉雪天破蔡州

唐朝中期,各镇节度使都拥有军事、经济大权,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蔡州节度使的儿子吴元济在父死之后,起兵叛乱。唐宪宗派大将李诉担任唐州节度使,剿灭吴元济。

李诉到任,放风麻痹吴元济。散布说,我是个懦弱无能的人。朝廷派我来,只是为了安顿地方秩序。至于攻打吴元济,与我无干。吴元济观察了李诉的动静,见他毫无进攻之意,也就不把李诉放在心上了。

其实李诉一直在思考攻打吴元济老巢蔡州的策略。他趁机擒获了吴元济手下的大将李佑,对他优礼有加,感动了李佑。李佑告诉李诉,吴元济的主力部队都部署在洄曲一带,防止官军进攻,而防守蔡州城的不过是些老弱残兵。蔡州是吴元济最大的空隙,如果出奇制胜,应该迅速直捣蔡州,活捉吴元济。

李诉在一个雪天的傍晚,率领精兵抄小路,神奇地直抵蔡州城边,趁守城士兵呼呼大睡时,爬上城墙,杀了守兵,打开城门,部队静悄悄涌进了城。等吴元济从睡梦中惊醒,发现宅第已被围困,负隅顽抗,终于被捉。李诉将吴元济装进囚车,押往长安。驻扎在洄曲的董重质见大势已去,也向李诉投降。

弦高智退秦军

秦穆公召集大臣们商量怎样攻打郑国。两个经验丰富的老臣蹇叔和百里奚都反对。蹇叔说:“调动大军想偷袭这么远的国家,我们赶得精疲力乏,对方早就有了准备,怎么能够取胜;而且行军路线这样长,还能瞒得了谁?”

秦穆公不听,派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为大将,蹇叔的两个儿子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率领三百辆兵车,偷偷地去打郑国。

第二年二月,秦国的大军进入滑国地界(在今河南省)。忽然有人拦住去路,说是郑国派来的使臣,求见秦国主将。

孟明视大吃一惊,亲自接见那个自称使臣的人,并问他前来干什么。

那“使臣”说:“我叫弦高。我们的国君听到三位将军要到郑国来,特地派我送上一份微薄的礼物,慰劳贵军将士,表示我们一点心意。”接着,他献上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肥牛。

孟明视原来打算在郑国毫无准备的时候,进行突然袭击。现在郑国使臣老远地跑来犒劳军队,这说明郑国早已有了准备,要偷袭就不可能了。

他收下了弦高送给他们的礼物,对弦高说:“我们并不是到贵国去的,你们何必这么费心。你就回去吧。”

弦高走了以后,孟明视对他手下的将军说:“郑国有了准备,偷袭没有成功的希望。我们还是回国吧。”。

其实,孟明视上了弦高的当。弦高是个牛贩子。他赶了牛到洛邑去做买卖,正好碰到秦军。他看出了秦军的来意,要向郑国报告已经来不及。他急中生智,冒充郑国使臣骗了孟明视,一面派人连夜赶回郑国向国君报告。

郑国的国君接到弦高的信,急忙叫人到北门去观察秦军的动静。果然发现秦军把刀枪摩擦得雪亮,马匹喂得饱饱的,正在作打仗的准备。他就老实不客气,向秦国的三个将军下了逐客令,说:“各位在郑国住得太久,我们实在供应不起。

听说你们就要离开,就请便吧。

三个将军知道已经泄露了机密,眼看待不下去,只好连夜把人马带走。

弦高的目的本来是贩牛,却顺势以牛为礼物,替郑国解了大围。弦高顺手所牵之羊实在不小,但终归是顺势而成之事。

苻坚兵败淝水

公元383年,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地区,势力强大。前秦王苻坚坐镇项城,调集九十万大军,打算一举歼灭东晋。他派其弟苻融为先锋攻下寿阳,初战告捷,苻融判断东晋兵力不多并且严重缺粮,建议苻坚迅速进攻东晋。苻坚闻讯,不等大军齐集,立即率几千骑兵赶到寿阳。东晋将领谢石得知前秦百万大军尚未齐集,抓住时机,击败敌方前锋,挫敌锐气。谢石先派勇将刘牢之率精兵五万,强渡洛涧,杀了前秦守将梁成。刘牢之乘胜追击,重创前秦军。谢石率师渡过洛涧,顺淮河而上,抵达淝水一线,驻扎在八公山边,与驻扎在寿阳的前秦军隔岸对峙。苻坚见东晋阵势严整,立即命令坚守河岸,等待后续部队。

谢石看到敌众我寡,只能速战速决。于是,他决定用激将法激怒骄狂的苻坚。他派人送去一封信,说道,我要与你决一雌雄,如果你不敢决战,还是趁早投降为好。如果你有胆量与我决战,你就暂退一箭之地,放我渡河与你比个输赢。苻坚大怒,决定暂退一箭之地,等东晋部队渡到河中间,再回兵出击,将晋兵全歼水中。他哪里料到此时秦军士气低落,撤军令下,顿时大乱。秦兵争先恐后,人马冲撞,乱成一团,怨声四起。这时指挥已经失灵,几次下令停止退却,但如潮水般撤退的人马已成溃败之势。这时谢石指挥东晋兵马,迅速渡河,乘敌人大乱,奋力追杀。前秦先锋苻融被东晋军在乱军中杀死,苻坚也中箭受伤,慌忙逃回洛阳。前秦大败。淝水之战,东晋军抓住战机,乘虚而入,是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施计要诀】

顺手牵羊,是一种常见的现象,除了科学技术中不期而然地发现发明外,顺手牵羊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贪小便宜之嫌,都不那么正人君子气。

顺手牵羊这一计谋的关键在于“顺手”,正所谓取之顺手,赢之顺时,得之顺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顺手牵羊所带来的成功,是一种不经意间的成功,或者说是一种意外收获。这样的成功往往都是随机的,我们并不能事先计划。更何况顺手可取之利,往往存在于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时过境迁,易取之利就会成为难取之利。

作为一种计谋,顺手牵羊常常不是等“羊”自动找上门来,而是着意寻找敌方的空子,或诱使敌方出现漏洞并进一步利用漏洞,从而使自己牵羊时很“顺手”。

顺手牵羊是看准敌方在移动中出现的漏洞,抓住薄弱点,乘虚而入获取胜利的谋略。古人云:“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意思是要捕捉战机,乘隙争利,

当然,小利是否应该必得,这要考虑全局,只要不会“因小失大”,小胜的机会也不应该放过。

三、以借胜——借得东风好驶船

借刀杀人

【原典金言】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计名阐释】

此计是根据《周易》六十四卦中《损》卦推演而得。彖曰:“损下益上,其通上行。”此卦认为,“损、益”,不可截然划分,二者相辅相成,充满辩证思想。“借刀杀人”主要是指通过消耗盟友力量来增强自己的实力。“借刀”,既有明借和暗借之分,又有诱借和强借之别。只有发现好“刀”,才能有效完成“借”的设想,继而达到“杀人”利己的目的。此计可谓借人之力攻击我方之敌,我方虽不可避免有小的损失,但可稳操胜券,大大得利。

【妙用“借刀杀人”计】

子贡“借刀”救鲁

春秋末期,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兴兵伐鲁。鲁国实力不敌齐国,形势危急。孔子的弟子子贡分析形势,认为唯吴国可与齐国抗衡,可借吴国兵力挫败齐国军队。于是子贡游说齐相田常。田常当时蓄谋篡位,急欲铲除异己。子贡以“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的道理,劝他莫让异己在攻鲁中轻易主动,扩大势力,而应攻打吴国,借强国之手铲除异己。田常心动,但因齐国已做好攻鲁的部署,转而攻吴,怕师出无名。

子贡说:“这事好办,我马上去劝说吴国救鲁伐齐,这不是就有了攻吴的理由了吗?”田常高兴地同意了。子贡赶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如果齐国攻下鲁国,势力强大,必将伐齐。大王不如先下手为强,联鲁攻齐,吴国不就可抗衡强晋,成就霸业了吗?”子贡马不停蹄,又说服赵国,派兵随吴伐齐,解决了吴王的后顾之忧。子贡游说三国,达到了预期目标,他又想到吴国战胜齐国之后,定会要挟鲁国,鲁国不能真正解危。于是他偷偷跑到晋国,向晋定公陈述利害关系:吴国伐鲁成功,必定转而攻晋,争霸中原。劝晋国加紧备战,以防吴国进犯。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亲自挂帅,率十万精兵及三千越兵攻打齐国,鲁国立即派兵助战。齐军中吴军诱敌之计,陷于重围,齐师大败,主帅及几员大将死于乱军之中。齐国只得请罪求和。夫差大获全胜之后,骄狂自傲,立即移师攻打晋国。晋国因早有准备,击退吴军。子贡充分利用齐、吴、越、晋四国的矛盾,巧妙周旋,借吴国之“刀”,击败齐国;借晋国之“刀”,灭了吴国的威风。鲁国损失微小,却能从危难中得以解脱。

刘备一言杀吕布

吕布以勇武闻名于世,但最后还是被曹操生擒。吕布此时有意投降曹操,他对曹操说:“明公您所担忧的人没有比我吕布更强的了。我现在归顺您,则天下就是明公的。由明公您率领步兵,由我来带领骑兵,则平定诸侯不过易如吹灰而已。”曹操被说动了心,欲想招降吕布,但又对吕布的诚意有些怀疑。正在这时,旁边的刘备说了一句话:“曹公啊,您难道没有看到丁建阳和董太师的下场吗?”曹操于是下令绞死了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