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就是要把工作当做自己的孩子
办公司就像结婚一样,好不容易有了好日子,生个孩子又苦了。
——马云
阿尔伯特·哈伯德说:“一个人即使没有一流的能力,但只要你拥有敬业的精神,同样会获得人们的尊重,即使你的能力无人能比,却没有基本的职业道德,也一定会遭到社会的遗弃。”
云影随行
阿里巴巴企业文化中对敬业有着这样的阐述:
专业执著,精益求精;今天的事情不推到明天,自己的事情不推给别人;专注工作,做正确的事情;在工作上以较小的投入获得高效的产出;以专业的态度、平常的心态对待每件事;持续学习,不断提升,今天的最好表现是明天的最低要求。
马云很看重员工的敬业精神,他多次在公开的演讲以及公司内部会议中阐述自己对敬业精神的理解。一次,马云在他的母校杭州师范大学演讲,他告诉自己的学弟学妹们:“有些年轻人经常是一上班就一个劲地抱怨‘真没意思,待在这里工作真没意思。’我就奇怪了,既然没意思,为什么不辞职呢?这就是没有敬业精神。我发现现在很多人一离开一个公司就开始骂这个公司,这样不好。我建议学弟学妹们,如果离开一个公司时,不要抱怨,抱怨只会让你更不受人尊重,这是没有职业道德的一种体现。”
在2004年网商大会的演讲中,马云说到:“有人问我怎么把阿里巴巴的员工拉住,其实我不需要拉住员工,我希望阿里巴巴所有的员工在阿里巴巴都有一个‘孩子’,事业、工作就是你的孩子。父母再穷也不会卖孩子,不会怪孩子。我们养过孩子的都知道,越养越开心,不会在养孩子时,脑子里想着这以后能给我赚多少钱,不赚钱把他卖了。如果你有养孩子的这种心态,生意会越做越好、越做越快乐。我从来没有把阿里巴巴作为赚钱的工具,你去问我们的员工,我脑子里缺的就是‘钱’这个字,我喜欢钱,一个商人说不喜欢钱那是虚伪,为股东赚钱是天经地义的,为企业赚钱也是这样。但是如果你老想着钱,没有人愿意跟你交流,没有人愿意跟脑子里都是钱的人交流。你首先想自己的事业是一个很可爱的东西,以后可以创造价值,可以给我带来很多快乐,最后它还产出很多的钱,这种快乐很好。如果第一天就想着从里面挤出钱,你永远不会好的。”
马云曾说:“员工要把所从事的事业和工作当做自己的孩子,这样你才能对工作产生热爱,敬业精神也由此体现。”
马到成功
敬业是职业常青的基石,是自我实现的前提。每位员工都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敬业是一项收益率很高的职业投资,短期内你可能看不到回报,然而当你把目光拓展至整个事业生涯,你会发现敬业的巨大价值。
职业是人的使命所在,忠于职守、认真履行本职工作是人类共同拥有的一种崇高精神。通俗地讲,敬业即是尊重自己的工作,将工作当成自己一定要做好的事。敬业首要的是一个“敬”字,体现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的职业道德,其中包含了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
敬业精神已经成为员工立足职场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企业选聘人才的重要指标。人与人之间在才能上的差别并没有想象中的大,同时德行的高低却能体现出巨大的差别。因此企业在人才选拔与培养上,越来越重视德行,德才兼备固为上佳,有德才次亦为可用,然而有才无德便会乏人问津。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工作,以此心情做事,不会心浮气躁,不会不知轻重深浅——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生命只有一次,如果能从这一点去强调现在工作的重要性,那么对于任何工作都能够做好。一个平时跑不快的人,如果后面有一只猛虎追赶,就会跑得比运动员还快,因为他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样,珍惜自己事业的人,珍惜自己现在工作的人,他的工作潜力也会得到超常发挥。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工作的人,就不会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维方式的干扰。他会全力以赴、积极完成本职工作。
执行力第一:立刻!现在!马上
你们立刻、现在、马上去做!立刻!现在!马上!
——马云
执行力对于个人、对于企业、对于任何一个组织乃至一个国家来讲,都是一种竞争力。执行决定一切,高效执行是取得好业绩的必备能力,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人生态度。
云影随行
马云曾和软银集团总裁孙正义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一流的idea加上三流的实施,与三流的idea加上一流的实施,哪一个更重要?”两位“时代先锋”给出了一样的答案:三流的idea加上一流的实施。
马云有一次在长城看到涂鸦式留言,如“某某到此一游”、“某某到此留念”这样的话语,深受启发。他认为阿里巴巴网上论坛BBS应按行业分类发展,因此,马云要求技术人员将BBS上的每一个帖子检测并分类。技术人员认为这样的人工分类,有违互联网自由的传统习惯,但马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用户方便、快捷地利用阿里巴巴,所以他坚持己见,要求技术人员照做。当时很多人不同意,拍着桌子同马云吵。无论争吵多么激烈,马云仍不改初衷,他始终认为方便用户才是对的,自己的思考也是对的。后来,马云出差到外地,通过电子邮件要求技术人员立即完成这一程序,结果他们还是不同意。于是马云在电话里愤怒地叫道:“你们立刻、现在、马上去做!立刻!现在!马上!”
马云曾将阿里巴巴称为“一支执行队伍而非想法队伍”,他多次强调,有时迅速地去执行一个错误的决定要好过优柔寡断或者没有决定,因为在执行的过程中,已经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发现并改正错误。
马到成功
执行决定一切,高效执行是一种好习惯,要想让任何执行都得到一个良好的结果,就需要员工把握执行过程中的5个关键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及时执行、有效执行、执行到位。
提高执行力首先要明确你该做什么。知道你该做什么,可从以下内容中找出来:
1.公司目标。
2.部门计划、任务。
3.参与的项目。
4.岗位职责。
5.上级布置的任务。
6.会议决策。
7.协作的工作。
从企业的目标和部门的计划中,你可以知道,公司想达到怎样的目标。而从你参与的项目和你的岗位职责中,你可以得出如何帮助企业达到目标的方法。你可以去做上级布置的工作,也可以主动协助他人做符合会议决策的工作。
其次,要了解执行的含义。
1.执行,首先是针对一个目标、计划、项目或者事件等事先已经明确的具体任务,泛泛地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那不是执行,而是对领导给你的某个任务的完成、回复。
2.执行,一定要出结果。完成的情况和程度是必须能够用百分比来描述的,而不是对做事过程的描述。在这里,只看功劳,不问苦劳。
3.执行,一定是在限定的时间内执行,迟了,没有意义。
4.执行,带上问题来的同时一定要带上处理建议、解决方案。执行者应该且必须对他手头负责的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工作最清楚、最有发言权。他不带解决方案,就是最大的失职。
第三,要掌握执行的原则。
1.执行,一定是按事情的轻重缓急分类做的。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按事情的优先级,做到主次有序,抓住并抓紧最重要的事情,一抓到底,毫不放松,直至完成。
2.执行,一定是按流程去做的。按照公司制定的流程,全面分析,系统推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直至完成。
3.执行,一定是追求高效能的。
第四,执行一定要有检查系统。
1.要实现高效执行,一定要有检查系统。明确检查人,检查人也是责任人。检查人对他检查的执行项目必须有连带责任,这样才能够增强责任心,否则,检查就会流于形式。
2.把执行内容写下来。美国宝洁公司提倡“书写的力量”,凡是涉及执行的内容,一定要有书面的东西,尤其是执行要求的结果、时间、地点、责任人、检查人等一定要写清楚,可以对账,不能抵赖,不能推脱。这样,人人向前,不敢落后,从而实现高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