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发现,在为老年人开办的疗养院里,有一种现象非常有趣:每当节假日或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结婚周年纪念日、生日等来临的时候,死亡率就会降低。这是因为许多人在节日来临前为自己立下一个目标,要再多过一个圣诞节、一个纪念日、一个国庆日……这些日子一过,心中的目标、愿望已经实现,继续活下去的意志就变得微弱,死亡率便立刻提高。
许多人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并不是因为困难大,而是目标设定得太大,正是这种心理上的因素导致了失败。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逐一跨越它,就会轻松许多。而且,目标具体化可以让你清楚当前该做什么,怎样能做得更好。
一开始就追求最终目标是不实际的,也是不可能的,正如大成就的获得靠小成就的累积一样,大目标的实现也是靠小目标的累积而成的。
如果一生从来只是想想而已,不曾付诸行动,那么所有的愿望都会落空。只有设立了明确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确定具体的计划和期限后,你才会真正感觉到,强大的推动力正在鞭策自己去实现最终目标。
做人要有眼光、胸怀和实力
这个世界是一个注重胸怀、眼光、实力的世界。
——马云
有三件东西是做人做事必须具备的——眼光、胸怀、实力。一个人要笑傲生活与职场,其资本就是以眼光和胸怀为核心的实力。
云影随行
马云说过:“一个人想要傲,就要有实力,好比两人练武,人家一个巴掌打过去,你滚到5米之外,你再傲也没有用。所以要想‘笑傲江湖’,就要做到眼光犀利、胸怀开阔。”
国外有些人对阿里巴巴的实力表示怀疑,不相信雅虎会给阿里巴巴10亿美元,外加雅虎中国,因为在大家眼中,马云太能“忽悠”了。马云对此也表现了他的胸怀,并显现出了中国人的实力和底气。
马云在谈到阿里巴巴收购雅虎时说:“中国的互联网,每个人都是用怀疑的态度来审视的,老外的震惊是从心里的,彻底地震惊了一下。在此之前联想收购IBM,海尔试图并购美泰克,以及中海油对优尼科的收购,美国的分析认为这些并购背后都有政府,而阿里巴巴与雅虎的交易则是民间的,雅虎的中国分公司卖给阿里巴巴,这发生在美国人认为他们最具技术和管理优势的互联网领域,美国的谈判人员从来都没参与过卖的行为,他们的思维都是怎么买别人,这一次似乎有点拧不过来。阿里巴巴对雅虎中国的并购,这无疑改变了跨国公司的哲学理论,以前跨国公司的想法,一般80%都是全资子公司,或者合资企业,但是这个合资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是美国本土派来的,其次是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派来的,而这次干脆连面子也不要了,品牌也给你,技术也给你,所以美国互联网的商业分析认为,这次交易是对西方管理和技术领导力的一次冲击。”
只有当一个人有眼光、有胸怀、有实力的时候,这个人才能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无往不胜。
马到成功
独到的眼光、宽阔的胸怀、雄厚的实力,被马云誉为成功的三个秘诀。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眼光只有不断锤炼,才能做到独到。有眼光,就是更多更远地看未来。马云和内部员工开会时,如果发现有一个想法是八成以上员工都同意的,就一定不会去做。因为当内部有八成的人同意,对手一定也同意,这就不容易成功。想要成功就要做得更好,或者做得不同。如果能够做得既好又不同,便会更成功。其次是胸怀,马云常说,男人的胸怀是被冤枉大的。不要怕被冤枉,要练就抗击打的能力。阿里巴巴的员工应该都很聪明,但和聪明的人共事不容易,所以此时胸怀便很重要。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人要有出息,一定要胸怀,周瑜的能力并不比诸葛亮差,结果是胸怀太差,自己把自己气死了,宰相所吃的苦、受的冤枉一定比你多。第三点是实力。实力是打出来的。阿里巴巴不是一路都成功,犯的错误不少,但在错误中吸取教训,就能累积实力。
我们无论工作、生活,还是为人处世,都离不开上述三个要素。独到的眼光,可以分辨出世上的美丑,可以辨别出可为和不可为;宽阔的胸怀,可以容得下委屈,也可容得下快乐,还可以容得下一颗充满激情的心;雄厚的实力,是成家立业之本,走向辉煌之源。这三个要素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充满艰辛的人生之旅中,不断锤炼,最终才能达到较高的境界。
无论是想在事业上取得胜利,还是想攀登人生的高峰,没有像狼一样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是不会取得最后胜利的。但是,也不是说只要具备了这些条件就肯定能取得成功,还应该具备狼一样生存于逆境的精神。
对于一个有志之人,逆境、困难、艰苦,正是磨炼的好时机,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是也。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历史上一切身处逆境而终有成就的人,无不经过这样的艰苦磨炼。
不能耍小聪明
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你明白客户需要什么,实实在在创造价值,坚持下去。这世界最不可靠的东西就是关系。
——马云
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必须明白“小聪明不如大智慧”。一心钻营,投机取巧,贪图小便宜,最终将失去更多。
云影随行
马云在创立中国黄页的初期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在1995年的下半年,5个生意人从深圳来找马云,表示希望与中国黄页合作,愿意成为中国黄页在深圳地区的总代理,并一次性开出20万的价码。这笔钱对当时的马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当时中国黄页处于初创阶段,最缺的就是资金,20万可以缓解中国黄页巨大的资金压力。当时的马云很爽快地答应了对方的合作要求,并毫无保留地将公司模式、技术支持和盘托出,马云还派技术人员到深圳,为其建立系统。一切处理妥当之后,这几位通知马云随后在杭州与中国黄页签合同。谁料想,等候马云的却是一个令其痛苦万分的结局:在苦等了3天后,这5位老板音信全无,马云派人去催,却得知这些老板们刚刚开过新闻发布会,拿出来的东西与中国黄页设计的一模一样。此时马云才知道受骗了。
对于这件给马云带来沉重打击的事,马云说:“当时真受不了,但我还是把它扛下来了。”虽然有过这样的经历,马云却一直坚守诚信的经商底线。马云认为,做生意靠耍小聪明和欺骗是不可能把事业做长久的,甚至可能会因此而走向毁灭。
当初耍小聪明欺骗马云的那几个人如今早已销声匿迹,可是拥有大智慧的马云却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马到成功
要解决问题,固然需要聪明,但更需要大智慧。
欺骗是一时的,正直是一世的。作为一名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坚守诚信与正直之道,即使被别人欺骗也不动摇。正直的人从不希望额外讨人便宜,这样的人到哪儿都会受到欢迎。这也就是所谓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能否把握得失的辩证法,是有大智慧还是只有小聪明的重要区别。
1.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有些人自认为聪明,结果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轻则丧失机会,重则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机遇并不一定属于那些自认为聪明的人。有时候他们所谓的“聪明”,往往是打败自己的武器!
2.巧诈不如拙诚。
有一句话叫做“真诚无敌”。它表明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没有什么比真诚更重要。管理经验和沟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后工作中学习的,但一颗正直的心是无价的。一个人品不完善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就是那些身边所谓的“小事”,往往成为一个人塑造人格和积累诚信的关键。一些贪小便宜、耍小聪明的行为只会把自己定格为一个贪图小利、没有出息的人,最终因小失大。“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很值得记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