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利概述。
(一)福利的含义。
福利是指员工在获取工作报酬外,管理者有组织有计划地支付给员工的一种额外补偿,其目的是使员工及其家属在工作及其生活中获得更大的便利,从而更加安心地为企业服务。
(二)福利的特点。
1、相对性。
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福利如消费品与劳务等都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一项福利往往是针对员工的某项需要而设立的。因而有时会有很强的时间性,如员工夏季的防暑费、冬季的取暖费等。
2、均等性。
员工福利在员工之间的分配和享受,具有一定程度的机会均等和利益均沾的特点,每个员工都有享受本单位员工福利的均等权利,都能共享本单位分配的福利补贴和举办的各种福利事业。
3、补充性。
员工福利是对按劳分配的补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按劳分配带来的生活富裕程度的差别,它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形式,而仅仅是公司的必要补充。
4、集体性。
福利的主要形式是举办集体福利事业,员工以同时集体消费或共同使用公共设施的方式分享员工福利。虽然某些员工福利项目要分配给个人,但这不是员工福利的主要部分。
(三)福利的作用。
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金钱提供员工的福利,原因是福利对组织的发展具有许多重要的意义。
1、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
优秀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支柱。现在许多企业家都认识到,员工福利在吸引和留住员工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仅靠薪资所起不到的。良好的福利有时比高工资更能吸引员工。而且许多福利的设计都和工龄有关,成为员工的一种长期投资,员工一旦离开,就会永远失去。
2、激励员工。
良好的福利使员工无后顾之忧,使员工有与组织共荣辱之感,士气高涨。产生由衷的工作满意感,进而激发员工自觉为组织目标而奋斗的动力。
3、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率。
良好的福利间接地降低了员工的离职率,节约了招聘、培训等一系列费用。同时员工因没有了后顾之忧,工作效率自然提高,从而企业从员工身上也得到了更多的回报。
4、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一个组织的福利计划反映了该组织的组织文化、员工管理的理念。失业、医疗等保险为员工提供劳动和生活保障,餐厅、班车等体现出组织对员工各方面的关怀。所有这些员工福利有助于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
(四)福利的内容。
1、公共性福利—法定社会保险。
(1)医疗保险。这是公共福利中最主要的一种福利。企业应依法为每一位正式员工购买相应的医疗保险,确保员工患病时能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
(2)失业保险。失业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副产品,为使员工在失业时有一定的经济支持,企业应依法为每一位正式员工购买规定的失业保险。
(3)养老保险。员工年老时,将失去劳动能力,因此企业应依法为每一位正式员工购买养老保险。
(4)伤残保险。员工由于种种意外事故,受伤致残,为了使员工在受伤致残失去劳动力时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企业应该按规定为每一位正式员工购买伤残保险。
2、实物与货币性福利。
(1)免费工作餐,免费饮料,免费独身宿舍,内部优惠等。
(2)各种补贴。子女教育补助,托儿补助,老年补助,生育礼金,结婚礼金,节日加薪,物价补贴,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燃料补贴,报刊订阅补贴,洗理津贴,降温、取暖津贴,海外津贴等。
3、服务性福利。
(1)免费提供计算机或其他学习设施。
(2)免费定期体检及防疫注射,职业病免费防护。
(3)免费使用文体设施。
(4)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心理咨询。
(5)免费提供托儿所和托老所。
(6)免费提供一定数额的贷款担保。
4、优惠性福利。
(1)提供购房低息或无息贷款,廉价出租公房。
(2)个人交通工具低息贷款,优惠车、航、机票。
(3)部分公费医疗,优惠疗养。
(4)折扣价电影、戏票、表演和球赛票等。
(5)信用储金、存款户头特惠率、低息贷款等。
(6)优惠价提供本企业产品或服务。
5、有偿休假性福利。
(1)有偿病假和事假:员工在有报酬的前提下,休病假或休事假。
(2)公休:在有报酬的前提下,规定员工每年有一周至一个月的公休。
(3)节日休假:除国家规定的春节、元旦、国庆节、劳动节带薪休假外,有的企业还规定青年节、妇女节、圣诞节、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等带薪休假。
(4)旅游:这是企业全额或部分资助的一种福利。
(5)脱产培训:这既是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的一种商业行为,又是一种福利,尤其是该培训项目对员工有明显的直接好处时,更显示出福利的特点。
6、特种福利。
(1)针对特殊优秀人才设计的高档轿车服务,出差时的星级宾馆饭店住宿。
(2)针对有特殊贡献的人才设计的股票期权、股票优惠购买权、高级住宅津贴。
(3)针对有特殊困难的员工提供的困难补助、伤残补助、重伤补助等。
二、福利设计。
(一)福利设计的原则。
1、合理性与必要性。
企业投入大量资金所建立的福利设施与服务一定要在规定的福利资金内解决,福利的管理应力求以最小的费用达到最大的效果。企业对福利设施的设立或废止应实行科学的管理,使其合理化,同时还应考虑必要性问题,以员工的需求为依据,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措施。
2、计划性。
员工的福利往往需要占用组织大量的资金,员工通常间接受益,而且员工已有的福利难以缩小或废除,因此组织的福利制度应谨慎地设计和运用,在建立福利设施与服务时应有战略的观点,有计划地实施和管理。
3、社会性。
社会性一方面是指企业必须遵循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要求,其中明文规定了企业员工应该享受福利;另一方面是指企业的福利与社会福利应具有一定的界限,在建立福利与服务时,企业应考虑与社会的关系。使企业的福利成为社会福利的一种补充,承担社会责任,并扩大企业的社会效应。
(二)福利设计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指组织本身无法决定或控制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因素。
(1)国家政策和法律。政府明文规定的员工可以享受哪些福利。企业在制订福利计划时,必须遵守企业所在地的政府规定,如对劳动保险、法定假期、产假的规定等等,以免触犯法律、法规引起法律诉讼。
(2)行业的竞争性。由于同行业的类似组织提供了某种福利,迫于竞争的压力,组织不得不为员工提供相似的福利待遇,否则就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时,员工可以接受较低的福利待遇。反之,组织除了提供优厚的薪酬以外,还必须通过提供富有吸引力的员工福利来吸引和留住员工。
(4)工资的控制。由于所得税等原因,组织为了控制成本可以提供良好的福利作为补偿。
2、内部因素。
(1)组织本身的支付能力。员工所获得的福利待遇无疑受到组织本身的支付能力的制约。支付能力是组织所能承担的劳务费用的限度。组织的经营状况越好,支付能力越强,员工的福利待遇就有可能越好。
(2)工作本身的差别。员工根据其本身从事工作的不同,所以在承担责任、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工作复杂程度等各方面也会存在差别,因此员工所能享受的福利待遇也不同。
(3)员工偏好的差异。对于福利的偏好是因人而异的。一般来说,收入低的员工喜欢薪金多于福利,收入高的员工则较关心福利。年轻的员工喜欢带薪休假,年长的员工则关心退休福利。因此,福利设计应考虑企业员工的需要。
(4)企业文化的不同。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同企业的福利制度也相应的不同。有的企业倾向于实施低工资、高福利待遇。有的则认为高工资、低福利待遇更能吸引员工。不同的管理理念对组织的福利管理政策实施有重大影响。
(5)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在企业成长初期,致力于开创事业,应尽量降低固定的员工福利,如退休金,而应以直接的办法,如企业股票认购计划,奖励出色员工,鼓励员工投入创业。
三、企业福利设计方案。
一口价法企业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经营特点以及员工年龄、兴趣上的差异,将为数不多的几种福利以现金形式发放这也许是最适合中小企业的方法,简单易行、直观实用,有现实的诱惑力需要跟员工交代清楚,并以协议合同的方式留档,但仍有可能引起纠纷自助餐法目前国际流行的一种福利方式,指在金额固定的前提下,由员工自己选择福利项目因人而异,更趋合理;效果明显,不增加费用事情可能会变得很烦琐,管理人员的压力较大(《华尔街电讯》WSWire、COM)
四、福利管理的内容。
企业的福利反映了企业的目标、战略和文化。因此,提高福利管理的有效性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福利管理主要涉及福利的目标、成本核算、沟通、调查和实施。
(一)福利的目标。
企业福利目标应该符合企业长远目标,企业报酬政策,负担能力,员工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对大部分员工有激励作用。
(二)福利的成本核算。
这是福利管理中的重要部分,管理者必须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福利的成本核算。核算的基本过程为:通过销售量或利润计算出企业最高的可供支配的福利总费用;将企业的福利水平与外部进行比较,尤其是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进行主要福利项目的预算;确定每个员工福利项目的成本;制订相应的福利项目成本计划;尽可能在满足福利目标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三)福利沟通。
要使福利项目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需要,福利沟通相当重要。研究表明,并不是福利投入的金额越多,员工越满意,员工对福利的满意程度对工作的满意度呈正相关。福利沟通的具体方法有:利用录像带、内部刊物或适当场合介绍有关福利项目;通过问卷法了解员工对福利的要求;找一些典型的员工面谈了解某一层次或某一类型员工的福利需求;公布一些福利项目让员工自己挑选;搜集员工对各种福利项目的反馈。
(四)福利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