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白话紫禁城
3210400000005

第5章 “三大殿”正门——太和门

游览紫禁城内最重点的建筑——“金銮殿”(俗称),即“太和殿”,必须得经过太和门。“金銮殿”南面的正门,叫做“太和门”。那么这座“太和门”,其古建筑的基本情形怎样呢?简要说来,为南向,九间三门,重檐,崇基,石栏,前后陛各三出,左右陛各一出。这里所说的“前后陛各三出”,“陛”是指帝王宫殿的台阶。出现这种称谓比较早,例如《战国策·燕策三》载:“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蔡邕《独断》载:“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

“太和门”前,陈列有铜狮两只。往南就是跨石梁五的“内金水桥”。其之所以这样称呼,则是与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桥”相对而言。

那么“内金水桥”的水,究竟是从哪里引进来的呢?对此《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里作了比较透彻的解释:“金水桥之水由神武门西地沟引护城河水流人,沿西一带经武英殿前,至太和门前,是为内金水河。”

“金銮殿”的南面的正门,不仅有一个门叫“太和门”,而且“太和门”的东西两侧,即左右又各有一门,左边的叫“昭德”,右边的叫“贞度”,门各为三间。

那么左右两门庑是干什么用的呢?

这里所说的“门庑”,是指两门的廊屋。用现在的话来说,“太和门”左右之门的廊屋,是守卫“金銮殿”,也可以说是守卫“三大殿”的武士们留宿的地方。

据《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载:

……正中南向者为太和门,九间三门,重檐,崇基,石栏,前后陛各三出,左右陛各一出,门前列铜狮二,其南环以金水河,跨石梁五,即内金水桥。

游览皇宫紫禁城,当人们一跨进“太和门”内,就会发现门内的东西两侧,皆有许多房屋,用《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里的话来说,叫做“太和门之内东西两庑”。那些房屋,究竟有多少呢?这些房屋,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

据《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载:

太和门之内东西两庑各三十二间,东庑之中为体仁阁,西庑之中为弘义阁。东庑之北为左翼门,西庑之北为右翼门,各五间,皆东西向。

体仁阁、弘义阁两庑为内府银、皮、缎、衣及瓷、茶六大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