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趣谈老北京古建筑
3209200000010

第10章 左祖右社(1)

左祖——太庙

皇家祖庙太庙初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嘉靖、万历年间曾重建过清顺治元年至五年(1644~1648年)又重建;乾隆年间又多次修缮、改建和添建。这座太庙,占地面积为139650平方米。从平面的角度看,为南北向长方形,其外围有三重黄琉璃瓦顶红墙身的围垣在第三重的围垣内就是太庙的主体建筑,即三大殿——前殿、中殿、后殿,皆为南向,并且三大殿,皆各有东西配殿。

《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里,对皇家祖庙的基本情形,作了历史记载。其原文为:

太庙在阙左南向。围垣一重,琉璃砖门三问,左右门各一。戟门五间,崇基石阑,中三间前后均出三陛,中九级,左右七级,门内外列戟百有二十,左右门各三间,前后均一出陛,各五级。前殿十有一间,重檐,阶三成,绕以石阑,五出陛,一成均四级,二成均五级,三成中十有一级,左右九级。东西庑各十有五间,阶均八级,燎炉二。中殿九间,后殿九间,两庑各十间。后殿东庑南燎炉一,戟门外石桥五。桥北井亭二,六角,间以朱檑。桥南神库五间西向,神厨五间东向。庙门外之西南,奉祀署三问东向,左右房各三间,垣一重,门一北向。东南宰牲亭三间,前治牲房五间,均西向,垣一重,门一西向。井亭一,六角,间以朱檑。西南为太庙街门五间,西北为太庙右门三间,均西向。

为了将明清两代的皇家祖庙介绍得清楚些,先从太庙的三重围垣说起。《今日北京》一书里写到:

太庙有三重黄琉璃瓦顶红墙身的围垣(或曰“围墙”亦可,笔者注)。自外及里第一重围垣之西墙上辟西向大门两座,南称太庙街门,五间,通天安门里;北称太庙右门,或称神厨门,三间,通端门里。第一重围垣内古柏苍松成行,气氛肃穆。东南隅有宰牲亭、井亭。第二重围垣正门南向,为三间琉璃砖门,门内东为神库,五间,西为神厨,五间。第三重围垣正门为戟门,三间,左右各有侧门一间。戟门崇基石栏,前后出陛,门前有玉带河,上跨七座汉白玉石桥,又东南和西南,各有一座井亭。戟门之内是太庙的主体建筑,即前、中、后三大殿,均南向,各有东西配殿,殿顶皆覆黄琉璃瓦,宏伟壮丽,在红墙翠柏映衬下,益显得肃穆威严。

太庙前殿 明清两代皇室举行祭祖仪武处。大殿南向,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黄琉璃瓦庑殿顶,建在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台基分三层,每层四周绕以雕有精美花纹的汉白玉石栏。殿前有月台,正南三出陛,东西一出陛,上层四级台阶,中层五级台阶,最下一层中间十一级台阶、左右各九级台阶。殿内主要梁柱外包沉香木,其余木结构均为金丝楠木,天花板及柱皆贴赤金花。整座大殿显得精美别致,庄重华丽。东西配殿各十五间,歇山顶,一出陛各八级台阶。东配殿诸王配享,西配殿功臣配享。现前殿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展览厅,其东西配殿为文化娱乐活动场所。

太庙中殿 在前殿与后殿中间,面阔九间,单檐庑殿顶,南向。清代殿内各室供奉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等帝、后神龛。袷祭时恭请于前殿,祭礼毕送回供奉。东西配殿存放祭器,东配殿南有燎炉一。现中殿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展览厅。

太庙后殿 面阔九间,单檐庑殿顶。清代内供奉肇祖、兴祖等帝、后神龛。袷祭时恭请前殿,祭礼毕送回供奉。该殿东西配殿各十闾。现为举行小型报告会等活动场所。

《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里对太庙的大殿,也作了记载。其原文为:

中殿供奉太祖高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列圣列后神位。每遇时飨及袷祭之期,恭请奉安前殿,礼成复送至中殿供奉。

后殿供奉肇祖原皇帝、兴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显祖宣皇帝列圣列后神位。每岁袷祭,恭请奉安前殿,礼成复送至后殿供奉。其四孟时飨,则遣亲王于后殿行礼。

明清两代皇家祭祖的太庙,进行祭礼后,尤其是乾隆年间,还留下了不少御制的诗作,这里只例举两个例子。《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里记载的,例如:

其例一:

乾隆五年御制孟秋时享太庙诗

玉斗迴旋屈指庚,金舆夙驾紫鸾鸣。

肴皇礼乐陈清庙,红缦云霞焕宝楹。

陟降俨临神鉴赫,显承佑啓泰阶平。

礼成肃穆瞻霄汉,何限依退霜露情!

乾隆二十三年御制孟冬时享太庙

述事诗

质明徂位展虔思,职事天潢式礼仪。

追远丕绵一脉瓞,清遐耆定万年基。

不迟废彻迴瞻庙,有肃冠裳列迓墀。

昔厕大宛今布露,延庥孰匪祖威贻。

最后,笔者将撰写的有关太庙的一篇文章附上。以供阅读和欣赏。也有助于了解和认识左祖皇家祭祖用的太庙。

北京独有一座皇家祭祖用的“太庙”

同西方古代社会不同,中国古代社会没有明显的自然神和人格神的崇拜,而是以祖先崇拜为其主要特征,这也是中国宗法社会的必然需要。在宗法社会里,人们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的,这必然要求对同一祖先的认同。因此,祭祖活动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是一件人们十分重视的大事情。并且祭祖活动兴盛与否,被人们视为国家兴衰的一种标志。不仅如此,在古代典籍上,将亡祭视为国败家亡的同义语。

在我国历史上,自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不仅统一了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等,而且对祭祖的宗庙也作了新的规定:除皇帝祭祖的场所外,社会上其他人祭祖的地方,一律不允许称作宗庙。历代封建统治者在营建都城时,都将营建皇家祭祖用的宗庙,作为一件大事情。

中国目前保存最好、建筑艺术水平最高的皇家宗庙,要首推明永乐年间在北京建成的太庙。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1399~1402年),称惠帝,用齐泰、黄子澄的计策削藩,加强中央集权。而被封镇守北平的燕王,即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不服,借口出兵,攻陷京师(今江苏南京),夺取了帝位。惠帝朱允炆被迫在宫中自焚而死。另一说,惠帝朱允蚊从宫中地道出逃,改换僧装,流浪各地,自号为应文。

明永乐皇帝朱棣即位后,决定将国都定在北京,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大规模修建北京城。首先修建的是紫禁城。同时根据“左祖右社”的传统,决定在承天门(今称“天安门”)的东侧,为帝王修建一座祭祀祖先的宗庙,并取名为太庙(“太”,取其至高无上之意。)

明永乐年间修建成的太庙(1949年后辟为劳动人民文化宫),建筑物雄伟壮观,平面呈南北方向的长方形,占地面积为139 650平方米,整体布局非常匀称。太庙共有三道围墙,最外面一道长475米,宽294米,里面便是太庙的第一层院落,院内种满了成行的古柏,东面南端,还有一些假山凉亭等。第二道围墙长272米,宽208米,院墙以内,正面就是7座单孔石桥,各桥两侧都有汉白玉石护栏,在其东西墙的南端,各有黄琉璃瓦悬山顶房屋5间,东边是神库,西边是神厨,它是调制配备祭品的地方。石桥以北是戟门,戟门东西两侧各有旁门一座,戟门就是第三道围墙的正门,太庙的主要建筑为前、中、后三殿,都坐落在戟门以内的院落中。

太庙中的三大殿,金碧辉煌,十分雄伟壮观,其中前殿的建筑最为精美。它建筑在周围有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的台基上,殿的规模为面阔11间,进深4间,重檐庑殿顶。殿的周围设置雕石护栏。大殿的建筑用材十分讲究,其主要梁柱外包均为名贵的沉香木,其余的木构件也都是金丝楠木制成,殿内天花板及明柱皆贴赤金花不施彩画。这座前殿是皇帝的主要祭祀场所,每到年末岁尾大祭的时候,将太庙供奉的帝后神主木牌移到这座殿里,举行“袷祭”。前殿两旁各有配殿15间。东配殿是供奉功臣神位的地方。东南面有黄琉璃瓦砖砌的燎炉一座,西南有小燎炉一座,是行祭礼时焚烧祭品用的。

北京独有的皇家太庙,是北京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筑之一。后来虽然经历了多次整修或者扩建,但其建筑和木石结构,大体上保持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时的原状。

年号·庙号·陵号

封建皇帝生前有名字和年号,死后则有庙号、陵号。年号·庙号·陵号;在编辑和校对中亦会遇到的问题。因此,是编辑、校对须知的历史知识。

从中国历史上看,自汉武帝(刘彻)起至元代,皇帝生前的年号,则往往有若干个,造成历史纪年相当纷乱,不仅是使人们相当不好记忆,而且更重要的是给后人学习和研究历史造成很大不便和麻烦。如汉武帝刘彻生前的年号,就有十个,即建元、光元、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无汉、太始、征和。但是,到明代就不同了。皇帝生前一般只有一个年号,如明代第一个皇帝朱元璋生前的年号为“洪武”第二个皇帝朱允蚊生前的年号为“建文”……

明代十六个皇帝列表

第几位 名字 年号 合公元 庙号 陵号

1 朱元璋 洪武1~31 1368~1398 太祖

2 朱允炆 建文1~4 1399~1402 惠帝

3 朱 棣 永乐1~22 1403~1424 成祖 长陵

4 朱高炽 洪熙1~ 14125~ 仁宗 献陵

5 朱瞻基 宣德1~10 1426~1435 宣宗 景陵

6 朱祁镇 正统1~14 1436~1449 英宗 裕陵

7 朱祁钰 景泰1~7 1450~1456 代宗

朱祁镇 天顺1~8 1457~1464 英宗

8 朱见深 成化1~23 1465~1487 宪宗 茂陵

9 朱祐樘 弘治1~18 1488~1505 孝宗 泰陵

10 朱厚照 正德1~16 1506~1521 武宗 康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