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趣谈老北京古建筑
3209200000009

第9章 天安门(2)

对于秦以前将桥称之为梁或徒红,东汉经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里,作了解释性的说明:“梁小桥也,徒步行也杠横木也。”“杠”,就是架木水上,横亘如梁,仅供徒步之用,所以将这种简单行走的桥,称之为独木桥。

由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日益发展,仅供徒步之用的独木桥,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就逐渐产生了各种不同用途的交通桥。古时建造的交通桥,按外观及结构性质分,有梁式桥、拱桥、绳桥三种不同的形式。梁式桥,大体上可分为木桥、石桥、木石混合桥,铁柱桥,浮桥,飞桥等。拱桥,大约有五边形拱,圆拱,瓣拱、平拱、尖拱、椭圆形拱等;绳桥,其制作有竹索、藤索及铁索之分。绳桥,盛行于陕川黔滇西康诸省,盖以山溪深谷,奔流急湍,不能建立柱墩之桥梁,故悬长绠为渡。

各式各样的桥,不仅成为人们生活中解决交通必不可少的建筑,而且随着园林建筑的日益发展,逐渐成为点缀园林吸引游人的美景之一。如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则是大型拱桥的典型,仅见于皇家园林。拱洞倒影水中,呈现出珠链般圆环,使湖面景物增添无限姿色。再如上海的豫园和杭州西湖里的九曲桥,其共同的特征是:曲桥蜿蜒水上,深入水中,石栏低矮,简洁轻快,人在桥上行走,可俯看水中景物,水中映出盈盈笑脸,尽得水趣。

金水桥建于明永乐年间,并且有两处:一处,名为“内金水桥”,位于皇宫紫禁城南面的正门午门内,太和殿南太和门前广场之南的白玉石桥。古籍名著《宸垣识略》中载:“……太和门,九间三门,前后陛各三出,左右陛各一出。前列铜狮二。环金水河,跨石梁五,即内金水桥。”《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载:“……正中南向者为太和门,九间三门,重檐,崇基,石阑,前后陛各三出,左右陛各一出。门前列铜狮二,其南环以金水河,跨石梁五,即内金水桥。”[《大清会典》]

紫禁城内的金水桥系五座并列的单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它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行走的,对此封建朝廷有严格的规定。居中的一座桥最宽,为主桥,名为“御桥”,专供皇帝来往通行,主桥东西两侧各有两座桥,名为“宾桥”,供宗室王公文武官员通行。

另一处,名为“外金水桥”,就是今日人们熟知的天安门前著名的金水桥。它是由:七座并列的三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北京著名的外金水桥是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的。外金水桥,七座桥居中的桥,其桥身宽大,饰有蟠龙石栏杆,为封建帝王的专用桥,名为“御路桥”。主桥的东西两侧的桥,名为“王公桥”,供宗室亲王通行;而王公桥的左右两侧,其桥名为“品级桥”,供三品以上文武百官大臣行走;品级桥的东西两侧,即最外边的桥,名为“公生桥”,供四品以下官员通行。《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里记载,其原文为:

皇城四门,南即天安,北曰地安,东曰东安,西曰西安。天安门前环御河跨石梁七,即外金水桥。

[臣等谨按]皇城内河流四面环绕,其由地安门西步梁桥流入者,经景山西门引入,环紫禁城,是为护城河。护城河西面之水,自紫禁城西南隅流经天安门外金水桥,东南注御河,是为外金水河。又西阙门下有地沟,引城河水经午门至东阙门外,循太庙右垣南流,折而东注太庙戟门外筩子河,东南合御河,此系乾隆二十五年奉谕新开水道。至其由地安门东步梁桥流入者,经东安门内望恩桥流注御河,又别为一道也。

据老北京人相传,金水桥是由当时的石局大总管杨琼亲自率领五千多名石工精雕细琢每一方石料而成的。元大都城内金水河上的周桥,也是出白杨琼这位能工巧匠之手的杰作。桥上,“皆雕琢龙凤祥云,明莹如豆。桥下有四石白龙,擎戴水中,……。”

元大都宫城内的金水桥,虽然已经不复存了,但是重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的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则完全是以元代时的周桥为蓝本建造起来的。

今日北京天安门金水桥前的一对华表以及天安门内的一对华表,是我国华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从历史上看,华表的起源相当早。原始社会末期,尧舜时,就已经开始在交通要道上竖立木牌,让人在上面写谏言,名为“诽谤木”或称为“谤木”,也叫做“华表木”。例如《淮南子·主木训》里记载:“臣闻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

到了汉代,所谓的华表木就已经发展演变成为通衢大道的标志了。并且因为这种标志,其突出特征是:远看好似花朵。所以,古时,人们将华表木称之为华表。其实,就是“华”同“花”。例如“惊蜇”节气一候的“候应”,就叫做“桃始华”(指桃树开始开花)。

其实,华表,也称之为“桓表”。汉代讲究在有邮亭的地方竖立华表,其作用就是不让送信的人迷失方向。对此,《说文·木部》里,作了比较透彻的解释,“桓,亭邮表也。”并且古人徐锴又作了进一步说明: “亭邮立木为表……表双立为桓。”所以说,华表又称之为桓表。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华表就逐渐演变成为桥头和墓地等地方设置的装饰性的建筑品。如北宋画家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中,汴梁虹桥端就画有两对高大的华表,顶端白鹤伫立,神态生动各异。唐著名诗人杜甫有诗曰:“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的石造联拱桥,即著名的卢沟桥,其两头也有华表四座,高4.65米,石柱上端横贯着云板,柱顶有莲座圆盘,圆盘上雕有石狮子,庄严秀美,气势非凡,为石桥增添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唐高祖李渊献陵和高宗李治乾陵前装饰的石柱华表,其雕刻工艺精巧,其造型相当美观。

然而,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华表则逐渐发展演变成为属于点缀性的建筑小品。就中国来说,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北京天安门前竖立的一对华表,因为它巧妙而又恰到好处地点缀了紫禁城其南面皇城的正门天安门,使皇宫紫禁城和皇城的正门天安门,显得更加雄伟壮观了,也增强了皇宫紫禁城和皇城的正门天安门古老建筑艺术性的整体感。

天安门内外的两对华表,其突出的特征是用汉白玉雕刻而成,以巨大高耸的圆柱为主体,通身雕有缠柱云龙,柱上横贯着一块美丽的云板,好似行云插入天际。顶端承露盘上的蹲兽,栩栩如生。

华表顶上的异兽是古时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其善吼叫,所以被名曰为“吼”。天安门内的华表,顶端上的兽,面向北吼,所以被名为“望君出”,并且恰到好处给附会上这样的意思,即希望帝王经常出宫去体察民情。而天安门外的一对华表上面的兽面向南“吼”,名为“望君归”,即希望帝王出宫在外,其时间不宜太长,应赶快回宫,以免耽误国事。

除了华表外,金水桥旁还有石狮子。人们常常会在宫、庙、墓、桥头、门口或者栏杆、立柱上,看到各种形态的石狮子。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石狮子陪伴着沧桑巨变,目睹着朝代不断兴衰和更替,逐渐成为我国古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饰物。各式各样的石狮子,其雕刻艺术究竟始于何地何时?又是如何来到中国古建筑物中“落户”的?显然,这里很有必要值得追溯一番。这里开始需要从动物中的狮子先说起。

说起狮子来,它的故乡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而中国古代是没有野生的狮子。但是,狮子的形象却早被我们的祖先所熟知。在宋、清两代搜集的周代铜器的精绘印本中,已绘有狮子的立体形象。

随着历史不断地向前发展,到了东汉时,章帝(刘恒)章和元年,亚洲西部的一个古国(伊朗高原东北部)安息国王阿萨息斯一世,就曾经把狮子作为贡品献给章帝刘恒了。

特别是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入中国,随着佛教的传人和盛行,狮子便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逐渐视为高贵尊严的“灵兽”。由于佛教很推崇狮子,并大加宣扬狮子,中国很快就从印度等地引进雕刻石狮子的艺术,并且逐渐出现陈列墓前等现象。例如,我国四川雅安县高颐墓前的石狮子,则就是属于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狮子,是东汉时期的珍贵文物。

到了唐代,石狮子的雕刻艺术已经发展到了顶峰。由于采用传神的创作方法,石狮子的雕刻完全中国化了。例如:陕西咸阳市东唐顺陵的石狮子,雕刻艺术大师能够将石狮子雕刻得相当逼真,头披卷毛,张嘴扬颈,四爪强劲有力,神态显得盛气凌人……

明代以后,石狮子的雕刻艺术与唐代相比较更加提高了。石狮子广泛运用于宫殿、府第、陵寝,甚至在一些宅院等地都用石狮子守门。不仅如此,在门楣檐角、石栏杆等许多建筑上,也雕刻上石狮子,作为一种装饰。例如:北京卢沟桥,其两边140个柱头上,都刻着玲珑活泼的石狮子。其姿态和形象各种各样,或坐或卧,最小的仅有几厘米,但却雕刻得活灵活现。

总而言之,狮子对于我国文化的影响,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例如,众人熟知的狮子舞在唐代时,就已经风靡各地。并且一直流传到现在,仍长久不衰。如电影《少林小子》、电视剧《陈真传》等影片中的舞狮表演等,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北京天安门金水桥前面有一对比较讲究的点缀性的大石狮子,其突出的特征是:左雄右雌,大石狮子被雕刻得极为精美,威武雄健,栩栩如生。而天安门金水桥头右侧的石狮子的腹部,有一块“伤痕”,关于这道“伤痕”,有其这样的两说:其一说,明代的将领李国祯被著名的农民起军领袖李自成追击,躲藏在石狮子的后面,被李自成发现后,举剑狠狠地刺去,结果使石狮子遭受到了误伤;而另一说,就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石狮子被侵略军所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