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亮剑精神 蓝血精神 解放军精神
3208400000059

第59章 刀山敢冲,火海敢闯——要有勇于拼搏的精气神(3)

就是这样一句话,使莫尔敢于向新的领域挑战,同时也改变了他的一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新生的问题,如果你只是沮丧地待在屋子里,便会有禁锢的感觉,自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如果你将心锁打开,开动脑筋,勇敢地走出自己固定思维的枷锁,你将收获很多。

有一句话说的好:“聪明地工作比努力地工作更重要。”要工作,就要注重成效。要取得成效,光流汗水是不够的,还需要把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引入工作中,在工作中注入智慧,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革新工具,从而不断地提高工作效率。这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也是创新的目标和动力。

红米饭,南瓜汤:克勤克俭的作风不能丢

【解放军精神】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力的重要源泉。从井冈山时期的“红米饭,南瓜汤”到长征路上的“野菜充饥志越坚”,从抗日战争时期的住土窑、吃黑豆到解放战争中的“小米加步枪”,我军历来是靠艰苦奋斗来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

可以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长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战争时期的名言中“愚公移山”“人定胜天”的真谛,也正是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毛主席生前用过的一百多件日常生活用品中,有一件穿过20多年、已补过73次的睡衣。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他首先倡导不吃肉、不吃水果,常常是几个烤芋头就是一餐饭,与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当年访问延安的一些民主人士和国际友人,正是从毛泽东领导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情景中,得出“共产党必胜,国民党必败”这一结论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艰苦奋斗精神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人类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使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逐渐积淀为一种崇高的美德,成为后人继往开来、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巨大动力。企业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创业阶段的企业大都举步维艰,如果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根本无法生存和发展。

海尔的前身青岛市东风电机厂是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有800多名员工,全厂只有一名中专生,生产电动葫芦等小的机电产品。1984年时已亏空147万元,企业已陷入发不出工资的困境。其中有100多名员工都想法调走了,剩下的人也人心涣散。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张瑞敏迎难而上,挑起了这个重担。他进厂之后,先用13条纪律杜绝了员工的种种不良习惯;又借钱给员工补发了工资,稳定了军心;接着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的技术,向着他的国内电冰箱第一品牌的理想迈进。

张瑞敏以及他带出的员工队伍不但没有被困难压倒,经过艰苦的奋斗,还创造出了一个奇迹。现在的海尔集团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海尔多次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的第一名。

任何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它前进的道路都是充满着荆棘和坎坷的,都会遇到很大的阻力,但不管怎样都应该坚持下去、奋斗下去,只有像海尔集团员工这样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才能创建百年企业成就伟大事业。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工作态度,一种精神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新形势下倡导艰苦奋斗,就是事业上要拼搏进取,工作上要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生活上要量入为出,自觉克服贪图安逸、追求享受的思想。这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立身做人的需要。

当今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对手纷至沓来,拥挤在一个狭窄的市场空间里分食一块奶酪,以至于市场上利润越来越薄,产品的利润无一例外在下降,有人说我们已经进入“微利时代”。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高科技产业,生意都越来越难做,这是所有企业的共同感受。身处微利时代,除了赚钱的思路、观念需要及时进行调整、转变、更新外,更重要的是时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用节约的方法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一个企业真正做到降本节约还需要全员的努力,员工更需要勤奋节俭的精神。推动企业发展的人并不是那些严格意义上的天才人物,而是那些智力平平而又非常勤奋、埋头苦干的员工;不是那些天资卓越、才华横溢的天才,而是那些不论在哪一个行业、哪一个部门都勤勤恳恳、劳作不息的员工。企业和员工培养卓越的敬业习惯是很关键的一环,一旦养成这种克勤克俭、不畏劳苦、锲而不舍的工作品性,则无论企业从事什么行业、员工从事什么职业,都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怕淌汗,不怕累:要有勇于拼搏的精气神

【解放军精神】

毛泽东高度重视部队英勇顽强作风的培养,曾经将“发扬英勇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列为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之一。

战争充满危险,军事行动常伴随着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艰辛。因此,英勇顽强成为对军人的基本要求。是否具有英勇顽强的作风,是衡量部队战斗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军英勇顽强的优良作风被介绍到工业战线,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如主要由转业官兵组成的大庆石油工人,创业时提出的“为了早日甩掉我国‘贫油’的帽子,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就是一个典型。

始于1960年的大庆石油会战,正值国际上对我国施行经济封锁、国内经济严重困难的时期,生产和生活条件很差。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是不怕困难硬打上去,还是畏惧困难退下来?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石油会战职工为了尽快甩掉中国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坚定地表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汽车、吊车不够用,他们就人拉肩扛地把钻机从车站运到井场;阴雨连绵,卡车司机创造了车轮胎穿“铁鞋”,解决在泥泞路上行驶的困难;没有房子,他们就动手搞干打垒;吃的有困难,他们就开荒种地……他们就是这样,主动地创造条件上。

50多年来,大庆人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英勇顽强精神,闯过了重重难关,不仅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了大油田,宣告了中国石油的基本自给,而且使油田连续14年实现高产、稳产,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

英勇顽强的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过时。实践证明,英勇顽强的拼搏精神,是许多公司创业成功的主要经验之一,是这些公司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这种精神才能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取得成功。

有人在向一位企业的人事主管推荐一位朋友时,举出了这个朋友的许多优点,那位人事主管问道:“他能保持这些优点吗?”这实在是最关键的问题。首先是,有没有优点?然后是,有了优点,能否保持?遇到失败,能否坚持不懈?

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曾有过这样的一段亲身经历。

每当里根失意时,他的母亲就这样说:“最好的总会到来,如果你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会交上好运,并且你会认识到,要是没有从前的失望,那是不会发生的。”

他的母亲说得很正确,当里根于1932年从大学毕业后,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当时里根计划在电台找份工作,然后再设法去做一名体育播音员。

于是,里根就搭便车去了芝加哥,去敲开每一家电台的门,但每次都碰了一鼻子灰。在一个播音室里,一位很和气的女士告诉他,大电台是不会冒险雇用一名毫无经验的新手的,并且劝告里根去试试找家小电台,那里可能会有机会。

里根又搭便车回到了伊利诺斯州的迪克逊。虽然迪克逊没有电台,但里根的父亲说,蒙哥马利·沃德公司开了一家商店,需要一名当地的运动员去经营它的体育专柜。

由于里根在迪克逊中学打过橄榄球,于是就提交了申请。那工作听起来正合适,但却未能如愿,里根失望的心情溢于言表。

母亲提醒他说:“最好的总会到来。”父亲借车给他,于是里根驾车行驶了70英里来到了特莱城。

里根试了试爱荷华州达文波特的WOC电台。节目部主任是位很不错的苏格兰人,名叫彼特·麦克阿瑟。他告诉里根他已经雇用了一名播音员。当里根离开他的办公室时,受挫的郁闷心情一下子发作了。里根大声地问道:“要是不能在电台工作,又怎么能当上一名体育播音员呢?”里根正在那里等电梯,突然听到了麦克阿瑟的叫声:“你刚才说体育什么来着?你懂橄榄球吗?”接着他让里根站在一架麦克风前,叫他凭想象播一场比赛。结果,里根被录用了。

麦当劳总裁雷·克罗克曾经对员工说:“只有坚持和决断才是全能的,只有坚持和决断才是成功的最重要品质,世界上有什么比坚持更为重要的。什么叫才干?世上有才干而没有获得成功的人司空见惯。有天赋就能成功吗?没有得到回报的天赋只能成为笑柄。教育就能一步登天吗?世界上到处都是受过教育却被社会抛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