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当代学生经典必读:一生必读的名家杂文
3186200000104

第104章 谈谈“梦想成真”

邓刚。

一位中学老师感慨万千地对我说:现在听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梦想成真”,实在是太悲哀了,这是对理想的亵渎,我听后淡然一笑,但随之就感到点不是滋味。要说理想,我们那个时代可真是个理想的时代,天天喊这个崇高理想那个伟大理想,嗓门都喊哑了,最后浓缩成一句斩钉截铁的口号:党的需要就是我的理想,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从此社会形成与你理想作对的行为方式,也就是你想干什么就偏不让你干什么。你如果流露出想当教师,上级就分配你当工人;你要是提出想当驾驶员,上级就分配你当装卸工,你要是妄想干点坐办公室的舒服工作,那就更惨,上级干脆就把你送去扫大街,并美其名曰:考验。当时有一些精明的人却乘机钻空子,在领导面前大拍胸脯说他的理想就是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干革命,结果却分配了轻松舒适的工作。

近些年来我有意无意地对四十岁以上的人进行询问你现在干的工作是你当年的理想吗?竟然百分之百地回答“不是”。我曾去学校采访中学生,看到那些天真活泼的面孔,就情不自禁地问到你们有什么美好的理想?谁知他们全都目瞪口呆地看着我,然后就不好意思地笑起来。一个老校长不无幽默地对我说,咱们那一代孩子的悲哀是无法实现真正的理想,而现在这一代孩子的悲哀是压根就没有什么理想。一家电台的学生节目中问几个学生的理想是什么,响亮的回答几乎全是当经理、董事长、大款和百万富翁。理论家和家长们都哑然失笑,觉得这一代孩子真是完蛋了,可你只要是认真地去了解这些所谓“完蛋”的孩子时,就会发现他们比我们那阵聪明一百倍:一个才五六岁的小孩子就知道过年过节得给幼儿园老师送一本挂历或送什么礼物,才会得到好一些的照顾;一个十几岁的学生要考重点中学时就知道花钱走后门比什么都重要,一个年轻人要想找一个好一些的工作,没有金钱打通关系简直就比登天还难。“功夫在功夫之外”的生存方式,已经是“明目张胆”的社会行为了。也就是说当孩子们明白只要有了钱就能有一切时,他们还会有什么理想?他们还能怎样理想?如果盼望当经理和董事长,盼望当大款和百万富翁也算作理想,严格地说这已经接近梦想了。为此我们最盛行的一句话就只能是“梦想成真”。梦想这个字眼儿说明人们不敢想到理字。从生命本质特点来说,任何一个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有理想。只是由于社会的复杂和生存的艰难,人们才渐渐地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坦白地说我现在就很实际,实际到我只要想到理想这个词儿都感到害羞。

不过,梦想与理想虽然差之千里,却也有含糊的相似和相近,宽容地理解,可以说梦想是对理想的热烈和迫切。要是与过去荒谬的年代来对比,无疑是个大大的进步。至少,我们从不敢想到敢想到梦想并且热切地希望梦想成真。假如我们的生活还是死气沉沉,还是一贫如洗,那么我们只能是瞎想和胡想,而绝对不会梦想,因为那样的生活只能使你做噩梦,但做不出美梦来。当然,人们尽管大量地使用“梦想成真”这个词,也只不过是一种吉利,一种礼节而已,倘若确实有很多梦想都能成真,这个世界也就太奇妙或太不妙了。嘴一张,天上就能掉下馅饼来;手一伸,就会飞来美元或人民币,这种生活就会使人类变成比恐龙还庞大和肥大的动物了。然而,正因为梦想很难成真或是不会成真,就会逼使人们渐渐地靠近理想。再进一步地思索一下,要是当年我们孩童时代也梦想当经理当董事长当百万富翁,今天的中国大概比现在富裕不知多少倍呢。所以我对“梦想成真”这个词有时感慨万千,有时也就觉得用不着感慨万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