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对待受挫折的孩子
3135300000020

第20章 当孩子面对挫折时(1)

鼓励孩子战胜挫折

直面困难,绝不回避,问题就不会再那样棘手。小心翼翼地碰触蓟的叶子,它会刺破你的手指,但如果大胆地抓住它,它的刺就萎缩了。

——威廉·F·哈尔西

帮助孩子战胜挫折

当孩子遇到了挫折的时候.父母首先需要的是冷静,能够清醒地对孩子遭遇的挫折作出分析、判断,了解到孩子的处境,预想到孩子可能会受到的伤害。必须在未产生之前,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出现难以挽回的局面。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要把握好对孩子“帮助”的度,既不可包办代替孩子去处理遇到的困境,又不能对孩子的处境不予理睬,冷眼旁观。要避免对处于逆境中的孩子责备、埋怨。要知道,末成熟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过度的心理压力会使他们崩溃。而父母的理解、支持,会带给他们尤限的温暖和战胜挫折的勇气;父母的开导、指点,会带给他们挑战困境的信心和策略。这个时候,是他们最需要和父母沟通的时候。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还应引导孩子分析遭受挫折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并想办法克服。当孩子自己克服了困难时,父母应给予鼓励、肯定。这样,孩子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如果孩子独自克服不了困难,父母应给予适当的安慰,并提供一定的帮助,以免造成孩子过分紧张,影响身心健康。

小丫是一位上小学六年级的女生,品学兼优,从一年级至五年级一直担任班长,但六年级竞选时突然落选了,原因是工作能力欠佳。小丫回家后,感到十分委屈,向爸爸哭诉了事情的原委并说不想再去上学了。任凭爸爸如何劝说,她就是不想去。

其实,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孩子没有受过或很少受过挫折。经常处于娇惯顺境中的儿童,认为一切都是顺利的,稍微遭受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小丫就是如此。一至五年级一直担任班干部,认为在六年级继续当选是顺理成章的事,一旦落选,就无法接受,对自己失去信心,既担心失去老师的信任,又感到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

幸运的是,小丫的爸爸面对小丫的挫折作出了理智的反应。他首先以一颗平常心去认同小丫遇到的挫折,同时告诉小丫应该以自然的态度对待这件事。他对小丫说,生活中荣誉和挫折是并生的,生活中既有令人高兴的事情,也会常有不如意的事情,如果连一点小小的挫折都受不了,又如何面对以后漫漫人生中会发生的更大的挫折和坎坷?

接着,爸爸鼓励小丫自己去争取。他对小丫说:只有靠实力去竞争才能争取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胜利与成功不是别人的恩赐,不是对别人的乞求;幸福是劳动的果实,只有坚持不懈地奋斗,只有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吸取教训,才能获得成功。

小丫的爸爸知道,家长不能对孩子无理地施加压力甚至是进行嘲笑批评。如果家长都不能正确对待挫折,更别说孩子了,那将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困难。

一般来说,孩子的失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是无法包办代替的。父母只有承认孩子的失败,才能客观地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所在,找到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办法。

上例中,小丫的爸爸认识到应该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小丫是独生子女,生活环境和条件非常优越,真正是在蜜水中泡大的,她很少体验到挫折,缺乏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也缺乏解决挫折的勇气和能力。因此,小丫的爸爸认为,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在平时的教育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的情景,磨炼孩子的意志,使孩子做好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准备,培养一定的解决挫折的能力,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临阵慌张,才能战胜挫折。

帮助孩子走出自我挫败的误区

孩子经历了挫折,可能会产生意识消极,而且惧怕挫折。当他再次面对挫折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自我挫败”,自我挫败是指有些孩子存准备去做某件事情之前,自我设想许多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被其所吓倒,从而产生忧虑和恐惧,似乎必然失败,于是总想回避。因此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走出这个误区。

记得某杂志曾经提到过这样一则故事,说有一青年去医院看病,医生错误诊断他患有癌症。于是他就坚信自己患了癌症,整天惶惶不安,夜不能寐。一年后,他再去医院复查,发现真的患了癌症。

这个例子说明了心理的作用——意识可以左右事物的发展。

比如,一个孩子要参加高考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一听说这次考试相当难,录取率很低,便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行,甚至考前便承认失败,失去了尝试的信心;或者有的孩子自觉长相不好、口才差、能力差等,而产生自卑、放弃、回避等心理和行为,这都是自我挫败的表现。

常见孩子自我挫败心理表现为:

○过多地注意别人的评价,关心自我在别人心日中的形象。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但同时又担心和怀疑自己能否得到别人的赞扬。

○对自己持一定程度的否定态度。在准备去做某件事情之前,往往会设想出许多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被闲难和障碍所吓倒,似乎失败就在等着自己,从而认为没有做这件事的能力。

○自我意识强烈,经常认为别人都在注视自己、议论自己,越是人多和陌生的地方,就越觉得不自在,一举手、一抬足,都顾虑重重。他们的荣誉感、自尊心以及虚荣心比别人强,因而当一切无法如愿以偿时,就会烦闷苦恼。

○具有内向的性格,他们习惯于进行内心活动,而不擅长表露自己,尤其不愿在大庭广众面前出头露面,平时缺少社交活动,常常表现出缺乏自信。

其实思想本身能左右事情的发展,有些事情本来不会那样发展,可是一个人在事前就认为必定那么发展,结果真就会那么发展,这就是心理的力量。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帮孩子走出自我挫败:

1.教孩子对自己的要求要适当。

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父母应该教孩子首先应当对自己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和分析,对自己有哪些才能、特长、优点和哪些缺点、短处、不足,都应当心中有数。对于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操之过急,一下子要求过高,“一口是吃不成一个胖子的”。因为失败感和期望程度是相关的,事先的期望值越高,事后因结果不理想而产生的失败感相应也越高,所以,告诉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应给自己定一个恰当的标准,这样,即使朱败了,也不会过分地失望。

2.教孩子不要害怕受挫

自我挫败者往在在行动之前就害怕失败、并把失败结果想像得太严重、太难堪。这样.往意力越集中于自我,越阻碍自我潜能的发挥。比如考试时,越是怕考不好就越紧张,越紧张就越不能很好地发挥。成功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但对失败也要做最坏的打算,从最好处着眼,从最坏处准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即使失败了,也可以让孩子自豪地说:我拥有了几次失败的教训,我虽不充实,但没有白过,因为这失败意味着我与成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失败已把成功的希望带给了我。

3.让孩子正确地接受自我

许多不能接受自我的孩子常由于对自身的某个方面不满意,而拒绝承认自己的本来面目.因为怕“丑”而竭力装扮或伪装自己。虽然这并非有意,但却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要接受和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要使虚荣心成为沉重的心理负担,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广泛地与社会和他人进行交往,培养自信心和实际行动能力,以适应现实生活。

4.教孩子学会自我鼓励

如果孩子感到将要产生或已经产生自我挫败的时候,父母应该教他运用自我鼓励的方法来矫正,可以教他用生活中的哲理或某些明智的思想来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忧虑和痛苦进行斗争。比如,在担心失败时激励自己:“吃一堑,长一智,挫折和失败能使人成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也可以教他运用自己喜欢的伟人的思想来激励自己,同时,名人格言、座右铭等都可以促进意识调节,摆脱自我挫败的不良情绪。

5.父母也可以教孩子想像自己是一位胜利者

伟大的哲学家高斯克莱为我们立下了一些哲学典范。他曾经在一段颇为漫长的日子中,不停地告诉自己,我是最伟大的人物,每次都“使自己确实感觉到如此为止”;同时,别人也不得不确信“他正是那种惟一的伟大人物”。这是因为,当一个人以实际成就使自己确信如此时,其他的人也会因此白动地确信他真是很了不起的伟大人物了。

鼓励孩子:你能行

北京市海淀区某家长这样谈到他在孩子遭遇挫折时的一些教育经验:

以前孩子做数学时遇到了难题,在多次讲解还不会的时候,我们往往说“这孩子太笨”、“不开窍”等消极的刺激语言。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一种逆反心理,有时会使用你说她的话来对付你,说:“您别说了,我笨行了吧?烦死了!”

后来我们也感觉到这种教育方式不对,于是改变了态度。当她再做错了作业,我们不再是批评她.而是尽量提他的优点,告诉她的解题思路很有创意等等。渐渐地,孩于就越来越让我们顺心了。

教育孩子,家长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态度。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伤树不伤皮,伤人不伤心”。孩子的自尊心是稚嫩的,如果由于我们的批评方式不当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那可是得不偿失。不但孩子错误没改,反而加深了我们与孩子之间的隔阂 那就成了“好心办坏事”,现代家庭教育最忌讳的就是家长一厢情愿,良好的动机却收到消极的后果。

这位家长在谈到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意志品质时说到,一次我们带孩子乘车去香山,到香山后,先步行到了卧佛寺,游玩了一个多小时,又带她来到了山下。在我们的鼓励下,她沿着小路开始爬山。由于爬山走的是小路,不像主路那样有半坦的台阶,只有弯曲的土路和小树木。爬到半山腰,看到孩子有些疲惫,我很心疼,就建议是否乘缆车上去。但她爸爸坚决不同意,说这正是锻炼她的好机会。我们看见前边和后边的小哥哥、小姐姐和老人们在往上爬,就教育她向他们学习,说:“人家能行,我们也一定能行!孩子,勇敢些。”孩子的精神劲头来了。就这样我们一边给她讲有趣的小故事一边观赏美丽的景色,一边鼓励她坚持向顶峰攀登。一个小时左右,终于登上了山顶“鬼见愁”。到了山顶以后,让她回头看一看刚才走过的路,她惊奇地说:“我们是从这条路爬上来的吗?”我对她说:“这条路很曲折,有时还很陡峭,但只要有信心,坚持到底,就能像这次征服香山一样,也一定能征服各种困难。”望着满山的红叶,我们都开心地笑了

面对挫折,家长一句激励的活,对孩子的作用胜过于言万语的说教与责骂。

帮助孩子重树信心

当孩子们遇到失败和挫折的时候,对他的自信心是个很大的打击,这时的家长们千万不要火上浇油,而应该耐心地引导孩子,让他明白自己的价值,重新树立自信。

但是,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却总是不失时机地大加责备,也许她们认为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然而,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有时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孩子可能会凼为害怕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能、新方法的热情和勇气,或者会产生逆反心理,反其道而行之。相反,如果家长处理得当,就可以将犯错误变成一次学习的机会。现在给他吃点儿苦头,让他记忆深刻一点,以后就不会再犯同样的毛病了。

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心理上常常觉得孤独无靠,觉得自己被这个世界抛弃,这个时候如能给予一些温暖的关怀就会使他的心态趋于稳定,增强他战胜挫折的信心。这就要求家长平时多关注孩子的情况,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出现的新问题,当困难出现时,家长马上就能作出反应。在这个时候,最忌家长冷言冷语、讽刺挖苦。因为孩子本身已经承负着极重的压力,其心态已经非常脆弱了,如果此时家长还要讥讽孩子,无异于雪上加霜,在伤口上再撒把盐,将会在孩子的心灵中留下永久的伤痛。安慰的话也要讲究怎么说,应该鼓励孩子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完全推卸责任。比方说,年龄小些的孩子打碎了杯子,有的家长就说:都怪杯子不好!”有的家长说:“不要紧,这次拿不稳,下次就可以拿稳了。”两种情况都是在安慰,但所得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日本著名教育家田子女士这样谈她教育孩子的经历:

在我儿子读小学二年级时,由于他的成绩很出众、老师觉得可以让他跳级,但要参加考试,于是儿子就回家问我怎么办。我和孩子他爸讨论了一下,就对孩子说,跳不跳级完全取决于他自己,然后,我们三个人坐在一块,开始分析跳级的好处与不利最后孩子认为跳级对他是一个挑战,而且他也很有兴趣,但以后可能会觉得学起来比较吃力。同时,我还告诉孩子.我对他的学习很满意,不管他跳级是否成功,我都认为他是个好学生,这一点使孩子放下了包袱,不再担心考得不好而受到我的责备,轻轻松松地去参加了考试。后来虽然孩子的考试没通过,但这次失败并没有对他产生任何不好的影响,他还是留在原来的班级里继续愉快地学习。

孩子遇到失败的时候,帮助孩子树立信心,给孩子安慰和帮助,不要对孩子过多地表现出你的怜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肯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如果你对他表现出太多的怜悯,那会让孩子觉得白己更加可怜,更加难过,从而降低了自己的自信心。

一些妈妈总以为孩子太脆弱了,经受不住任何打击,其实这是低估了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就好像我们去医院看病一样,如果医生觉得我们得了什么病,真是太可怜了,不住地同情我们,那我们也会感到很沮丧,觉得自己真是太倒霉了。但若医生对我们说这病没什么,只要注意休息,增强营养,经常锻炼就没事了,这样我们心里就会安定下来,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 孩子也一样,他们所经受的任何一次挫折事件都是培养他们心理承受能力的好机会。你应当正确地对待孩子的失败和挫折,既要让他们知道爸爸妈妈都很关心他的事情,也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相信他自已能处理这件事情,爸爸妈妈会做他坚强的后盾,陪他一起渡过难关。

有一则小故事,说在古时候,一个老婆婆总是不停地在一座庙宇前又是祈祷又是哭。晴天哭,雨天哭,人们都叫她哭婆。

一天,老和尚问她为什么总是哭,她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雨伞,小女儿卖布鞋。天晴的时候,大女儿的伞卖不出去;下雨的时候,又没有人去买小女儿的布鞋,她们挣不到钱,可怎么生活呀!”

“老婆婆,你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晴天,你小女儿的鞋店门庭若市;雨天,上街的行人都往你大女儿的伞铺里跑。这样她们生活不是就不苦了吗?”老婆婆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使听从了他的劝告,从此,天天笑口常开,哭婆变成笑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