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母婴营养百科全书
3134500000015

第15章 婴儿常见病的食疗(二)

2.咳嗽症状

咳嗽是儿科中常见的病症,可见于婴儿多种疾病中。婴儿不知冷热,肌体防卫能力差,体若藩篱,易受外邪侵袭,故常因呼吸道感染而咳嗽。或因病后失调,肺气虚弱,亦易致外感而引起咳嗽。咳虽非重症,但常使患儿夜不安寝,日不思食,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应加以重视。咳嗽的治疗,除了一般的用药外,可配合适当的药饮食疗,尤其是迁延日久的咳嗽,效果更佳。

醋饮

用料白醋适量。

制法服法将醋烧沸,放凉后备用。

每次服一小匙,慢慢咽之,日咽数次。

功效醋味酸、甘,性平,有散瘀、解毒、消肿的功用。用以治咽炎咳嗽,取其消除咽痒的功效。见患儿因痒而咳,遇风则甚。所谓“痒则咳,不能已矣”。

注意事项此法有时可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但对脾虚湿盛,有骨关节病痛者不宜。病愈即止,多食会损齿伤胃。

萝卜蜂蜜饮

用料白萝卜5片、生姜3片、大枣3枚、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将萝卜、生姜、大枣加水适量煎沸约30分钟,去渣,加蜂蜜,再煮沸即可。

温热服下。每日1~2次。

功效萝卜味辛、甘,性凉,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等作用。其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生姜是散风寒、止呕下气的常用药,大枣多作和胃养血及调和药物使用。蜂蜜润燥止咳,本饮可起到散寒宣肺,祛风止咳的作用。

治疗伤风咳嗽,以风寒感冒咳嗽为宜。

注意事项体弱屡易感冒咳嗽,久治不愈或反复迁延的婴儿,可试用。但风热咳嗽,见发热痰黄者,则不宜选用。

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汤

用料沙参50克,玉竹、莲子、百合各25克,鸡蛋1个。

制法服法将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洗净,同鸡蛋连3一起下锅,同炖半小时,取出鸡蛋除壳,再同炖至药物软烂。

食鸡蛋饮汤,可加糖调味。

功效本汤所取中药均是润肺养阴,健脾和胃之品,特别是鸡蛋,不但食疗价值高,且能补阴除烦,益血安神,可治肺胃阴伤,失音咽痛之症。所以本膳能滋阴清热,润肺止咳。

用治气虚久咳,肺燥干咳,证见咳嗽声低,痰少不利,体弱少食,口干口渴等。

注意事项脾虚湿盛或实热痰多,身热口臭者不宜选用。

百合蜜

用料百合60克、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将百合洗净晾干,与蜂蜜拌匀,入锅隔水蒸熟。

此蜜制百合可作点心让婴儿吃。

功效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生物碱、钙、7、铁等成分。药理试验其煎剂对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有止咳作用,并能对抗组织胺引起的蟾蜍哮喘。与蜂蜜同用,加强其润肺止咳作用。

治疗婴儿慢性支气管炎,咽干燥咳,特别是入秋之后的干咳,伴大便秘结更宜。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婴儿不宜选用。本法服食方便,以秋、冬季选用为宜。

百合款冬花饮

用料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上料同置沙锅中煮成糖水。

饮水食百合,宜晚饭后睡前食用。

功效百合润肺止咳。款冬花辛温,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作用。本品提取液可使支气管略扩张,对组织胺引起的痉挛,有解痉作用。因此具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两药合用有润肺止咳,下气化痰之功效。

治疗婴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秋冬咳嗽,咽喉干痛,久咳不愈。

注意事项本饮以秋冬咳嗽,略见有痰者适宜。对支气管哮喘或痉挛性支气管炎,则药力不及,但可作辅助治疗用。

荸荠百合羹

用料荸荠(马蹄30克、百合1克、雪梨1个,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荸荠洗净去皮捣烂,雪梨洗净连皮切碎去核,百合洗净后,三物混合加水煎煮,后加适量冰糖煮至熟烂汤稠。

温热食用。

功效荸荠味甘,性微寒,能清热生津,凉血解毒,化痰消积等作用,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C和荸荠素等成分,荸荠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梨能清热生津,润燥化痰;百合润肺止咳。三者合用则起滋阴润燥,化痰止咳的作用。

治疗痰热咳嗽,痰黄稠,咽喉不利。用于婴儿慢性气管炎见痰热症者。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咳痰清稀者不宜选用。血虚体弱的婴儿忌用。

核桃鸭子

用料核桃仁200克,荸荠150克,老鸭子1只、鸡肉泥100克、鸡蛋清(1只)。

制法服法将鸭子宰杀,去内脏,洗净,用开水浸一遍,置盆内,加葱、姜、盐、味精少许,上笼蒸熟,取出晾凉后,去骨,切成块。将核桃仁、荸荠研切成碎末状,与鸡肉泥、鸡蛋清,加少许湿粉共调成糊状。将糊淋在鸭膛上,下油锅炸酥,捞出、控油即成。

佐餐食用。

功效核桃仁味甘性温,能补肾助阳,补肺敛肺,润肠通便,含丰富的脂肪油,多量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糖类等成分。荸荠味甘性寒,能清热生津、化痰消积。鸭肉味甘、咸、性微凉,能补阴益血、清虚热。《医林纂要》曰:“去劳热,故治咳嗽。”含蛋白质、脂肪、钙、7、铁和维生素B1、B2、B5等。本膳可收补肾温肺,化痰止咳的作用。

治疗婴儿肾虚久咳,见咳痰清稀,喘促不宁,体弱多病,秋、冬咳喘加重。用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注意事项本膳以补见长,适用于虚性咳嗽。若婴儿在患外感,或咳嗽痰稠,或在发热期时均不宜选用。

南杏桑白猪肺汤

用料南杏15~20克、桑白皮15克、猪肺1具(约250克)。

制法服法将猪肺洗净,挤除泡沫,切块,起油锅,加生姜爆炒后入沙锅。加入南杏、桑白皮,同煲成汤。

调味后饮汤,猪肺可作佐餐用。

功效猪肺味甘、性平,有补肺润燥作用。南杏味甘、性平,为宣肺润燥,止咳平喘的常用药。桑白皮性味甘寒,泻肺平喘,药理研究,其排出的多量氯化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本汤润肺止咳。

治疗肺燥干咳,口干鼻燥,少痰或无痰。

注意事项本膳为民间常用食谱,一般入秋后服食。不但可治疗,且有预防肺燥的效果,无病婴儿也可常食。

剑花猪肺汤

用料剑花25~30克、猪肺1具。

制法服法猪肺制法同上膳。剑花先用水浸至柔软,除去泥沙,与猪肺同煮1~2小时。

调味后饮汤,余者可佐餐食用。

功效剑花又称霸王花,性味甘微寒,有清热润肺,止咳作用,常用治肺结核,支气管炎、颈淋巴结核、腮腺炎。配合猪肺起到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功效。

用治秋冬肺燥干咳,口气臭秽。

注意事项此方为民间常用食谱。主要以肺燥偏有痰火者更宜。咳痰清稀,大便溏烂婴儿不宜食用。

丝瓜粥

用料丝瓜500克、粳米100克、虾米15克、姜葱适量。

制法服法丝瓜连皮洗净切块备用。粳米煮粥,将熟时加入丝瓜、虾米及其他配料。

供早、晚餐食用。

功效丝瓜味甘性凉,能清热、化痰、凉血、解毒,含皂甙、丝瓜苦味素、瓜氨酸、木聚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B、C等成分。与粳米、虾米等同用,有清热和胃,化痰止咳作用。

用治慢性支气管炎,咳喘并作,或有发热烦渴,痰色黄稠,咽喉肿痛。亦可治痈疽初起或病后热毒未清。

注意事项因丝瓜寒滑,体弱婴儿或脾胃阳虚,常便溏腹泻者慎用。咽喉疼痛或用治痈疽诸症,则宜减去虾米。

雪梨炖冰糖

用料雪梨1~2个,冰糖30~60克。

制法服法将雪梨去皮、核,与冰糖置瓷杯内,隔水炖至冰糖溶化。

食梨饮汁,晚饭后食用。

功效梨子润肺清热、生津止渴,与冰糖同用,增强润肺止咳作用。

治疗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唇干咽干。

注意事项咳嗽有痰者不宜。脾虚痰湿者慎用。

川贝母蒸梨

用料雪梨或鸭梨一个,川贝母6克,冰糖20克。

制法服法将梨于柄部切开,挖空去核,将川贝母研成粉末后,装入雪梨内,用牙签将柄部复原固定。放大碗中加入冰糖,加少量水,隔水蒸半小时。

将蒸透的梨和其中的川贝母一起食入。

功效贝母为化痰止咳良药,与雪梨、冰糖同用,则起化痰止咳,润肺养阴功效。

治疗久咳不愈,痰多,咽干,气短乏力。

注意事项民间常用验方。婴儿久咳,多为慢性支气管炎,本方性味平和,对久咳体弱儿适用。复有外感者不宜用。本方以选用地道药材川贝母其效佳。

3.流鼻血

鼻内出血,中医称为“鼻衄”,临床上以热证居多。婴儿鼻衄常见于鼻内毛细血管破损,且多发生于饮食燥热煎炸之物后,或用手搔抓鼻孔后,亦可见于某些血液疾病。中医认为多发生于风寒感冒将愈之时,风热感冒之肝火偏旺,或阴虚虚火上炎等。

鼻出血不止,时久可出现昏晕现象,称为“鼻洪”。可配合外治法,用湿毛巾或冰袋置于额上,或用线紧扎手中指中,左鼻出血扎右手,右鼻出血扎左手,两鼻出血则两手同扎。食疗用治本症,主要起预防作用。

蛋清白糖水

用料鸡蛋2个,白糖30克。

制法服法鸡蛋取蛋清,与白糖调于碗中,用沸开水冲。温凉后饮用。

功效鸡蛋性平味甘,能补阴益血,除烦安神,补脾和胃。蛋清则长于益阴除烦,凉血和胃。

用于肺胃积热之鼻衄。常易鼻出血的婴儿,常服有预防出血的作用。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的鼻衄不宜选用。

莲藕三七粥

用料莲藕(老者佳)250克、三七末5克。

制法服法莲藕洗净切碎,与米同煮为粥,粥将成时加入三七末,搅拌后再沸5分钟。可加白糖。

早晚食用。

功效莲藕味甘性凉,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散淤血。三七为散瘀止血的要药,止血而不留瘀。与米煮粥有清热凉血止血和胃的作用。

用于因火热引起的鼻衄、便血等。

注意事项气血两虚者不宜用。

藕汁蜜糖露

用料鲜嫩藕适量,白萝卜适量、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将嫩藕洗净切碎,绞汁120毫升;萝卜洗净切碎,绞汁60毫升。将汁液调和后,加蜂蜜拌匀。

每日1剂,分次饮用,连用5~7天。

功效莲藕凉血止血,生用尤良;萝卜亦有清热生津,凉血作用;蜂蜜润燥和药解毒。本汁可清热凉血,补中止血。

用于血热妄行的鼻衄,出血反复发作。

注意事项气血两虚者不宜用。

木耳粥

用料黑木耳30克、粳米100克、大枣5枚。

制法服法先将黑木耳浸泡半天,捞出洗净后与粳米、大枣同煮为稀粥,加入冰糖适量。

早晚服食。

功效黑木耳味甘性平,能凉血止血,润肺益胃,利肠道。大枣和血养血。本粥有凉血和血、止血和胃的功效。

用于血热鼻衄,大便出血者。

注意事项大便不实,易于腹泻的婴儿不宜选用。

豆腐红糖汤

用料豆腐500克、红糖50克。

制法服法先用豆腐煮汤,将好时加入红糖,稍煮沸即成。

饮汤吃豆腐。

功效豆腐性味甘寒,补脾益胃,清热解毒。且营养丰富,尤适宜幼儿服食。

用于胃热肺燥之鼻衄。

注意事项胃寒者不宜。

莲子桂圆粥

用料莲子250克、桂圆肉30克、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莲子带心浸泡后,磨粉备用。桂圆肉即龙眼肉,先用桂圆肉煎水,加入冰糖,然后冲入莲子粉糊,煮沸成糊粥样。

当点心服食。

功效莲子健脾益气,莲心有清心除烦作用。桂圆肉滋阴润燥养血。本粥有健脾养血,益气止血的作用。

用于脾虚鼻衄,头晕肢倦,衄血反复发作,伴惊悸气怯者。

注意事项因火热而衄血者不宜选用。

4.惊风症

惊风是小儿并发于多种疾病过程中的一个急症。临床上以抽搐或伴有神昏为特征。一般多见于1~5岁的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常见的有因受惊吓而起,或因高热而伴发,民间称为“抽风”。中医分“急惊风”和“慢惊风”治疗,认为多由外感时邪,内蕴痰热以及大病、久病之后,脾虚肝旺,肝肾阴亏引起。现代医学一般按发作期和缓解期分别治疗。发作期以镇痉有保持呼吸道通畅为要;缓解期以治疗原发病为主。一般惊风发作,需要到医院治疗,较为安全。缓解恢复期,除治疗原发病外,主要是饮食调养。因此,食疗也仅适用于缓解恢复期,有增强体质,加速康复,减少发作的功效。

桂枝龙牡粥

用料桂枝3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白芍10克、大枣5克、生姜2片、粳米60克。

制法服法先将龙骨、牡蛎、白芍、大枣同加水煎煮,取汁去渣,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桂枝用干净纱布包后放入,生姜同时放入。再沸3~5分钟即成,取去桂枝。

分次服食。

功效桂枝味辛、甘,性温,为发汗解表、温经通脉常用药。含有挥发油桂皮醛,药理研究证明其有镇痛作用,并能解除平滑肌痉挛。龙骨性味甘、涩,性宁,能潜阳安神,主要含碳酸钙,7酸钙等成分,钙离子能抑制骨骼肌的兴奋性。牡蛎性味咸、涩,性微寒,亦能潜阳安神,主要成分及作用与龙骨相似。白芍性味苦、酸,微寒,能养血敛阴、平抑肝阳。药理研究其有镇静作用,有解痉作用,龙骨适用于血虚引起的肌肉痉挛抽搐。大枣和血养血;生姜调和诸药。本粥药品仿《伤寒论》中的桂枝龙牡汤,本方对癫痫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用其与粳米同用,则有顾护胃气,延缓药效,维持药物功用的作用。

用于辅助治疗中枢神经性疾患引起的惊风抽搐病儿。对癫痫患儿,有预防发作的功效。

注意事项本粥收涩作用较大,所以凡有便秘、尿涩者不宜选用。

桑仁粥

用料鲜紫桑葚30克,糯米或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桑葚洗净与米同煮成粥,粥将成时加入冰糖。

每日服2次。不拘疗程。

功效桑葚味甘、酸,性微寒。能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通便,含有葡萄糖、蔗糖、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B5、C、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等成分。《食疗本草》说:“桑葚性微寒,食之补五脏,耳目聪明,利关,和经脉,通气血,益精神,有补肝,滋肾、益血、明目之功。”

用于急惊风恢复期或惊风后遗症的调治。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大便溏泻或肾虚无热者不宜服。

山药粥

用料山药30克,对虾1~2个,粳米50克。

制法服法山药、粳米先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洗净之对虾,加适量的食盐和味精即成。

每日2餐。间隔服食。

功效山药健脾养胃。对虾又称明虾,为高级食品,味甘、咸,性微温,能补肾助阳,下乳汁,益脾胃。本品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1、B2、B5和钙、7、铁等成分。《本草纲目》谓对虾“补肾兴阳,治痰火后半身不遂,筋骨疼痛”。

用于慢惊风恢复期。

注意事项阴虚有热、外感发热时不宜选用。

番茄汁

用料鲜番茄250克,白糖30克。

制法服法将洗净的番茄用沸水烫后,除去皮,再用干净的纱布绞汁。加白糖拌匀。

随时饮用。

功效番茄味甘、酸,性凉,能清热止渴,养阴凉血,同时能养肝服,清血热。本汁酸甜可口,有较好的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的作用。

用于急惊风时作饮料。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或慢惊风患儿不宜选用。

乌鸦金针汤

用料乌鸦1只、金针菜30克。

制法服法将乌鸦宰杀除毛去内脏,切块起锅用姜爆炒,下沙锅。金针菜先用水浸泡20分钟,与乌鸦肉同加水煮汤,调味。

功效乌鸦肉味不美,一般只作药用。味甘、酸,性平。有补阴益血,杀虫治痨,熄风平肝的作用。金针菜即黄花菜,味甘、性微寒,能清热凉血,利湿热,安神明目,含有维生素A、B、C,蛋白质,脂肪等成分。本膳起平肝息风、清热安神的作用。

用于急慢惊风恢复期,也可用于儿小癫痫,预防发作。

注意事项湿热或痰浊内生者不宜选用。

蛇蜕鸡蛋

用料蛇蜕1条、鸡蛋1个。

制法服法将蛇蜕煅后存性,研末。鸡蛋顶端开一小孔,将蛇蜕末从小孔中装入蛋内,用面将小孔封闭。竖置于火上烤熟。

将蛋剥皮食入,每日1个,连食7天。

功效蛇蜕又名龙衣,以色银白者为佳,具有善窜而搜经祛风作用,其性平、味甘淡、无毒。与蛋同用,则增强其滋养作用。起到养血祛风,搜风解痉的功效。

用于婴儿惊痫,对因受惊吓而致的急、慢性惊风有辅助治疗作用。

注意事项脾胃滞呆者不宜多食,因多食鸡蛋可滞涩脾胃,影响胃口。

5.泄泻

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多,便下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婴儿脾胃薄弱,无论内伤乳食,感受外邪,肚子受凉,或脏腑脾胃受损,过食寒凉等,均易引起泄泻,常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发病较多。

本病易耗伤津气,如果迁延日久,可导致婴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甚至成为疳积。治疗以调理脾胃为主,助以利湿。药膳食疗对泄泻有良好的效果,不论急、慢性泄泻,均可辅以食疗,尤其是慢性泄泻,食疗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胡萝卜泥

用料胡萝卜(红萝卜)适量。

制法服法将胡萝卜洗净,去除根须,蒸熟或煮熟,捣烂成泥。

喂患儿服,每日50~100克,分次。

功效胡萝卜味甘性平,有健脾、助消化之功,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脂肪、糖类,其中含大量果胶,有收敛和吸附作用。

用于婴幼儿腹泻,可抑制肠道蠕动,对消化不良、乳食所伤引起的腹泻尤宜。

注意事项可适当调味,但不要下油。

乌梅粥

用料乌梅10~15克,粳米30~60克,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先将乌梅煎取浓汁,入粳米煮粥。粥熟后加冰糖适量,稍煮即可。

空腹时服食,可作患儿的主食,每天1~2次,连服3~7天。

功效本粥出自《圣济总录》,治“肠风下血,烦渴”。所谓“肠风下血”,是指大便带血而言。乌梅味酸,酸能收敛,能固涩。乌梅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等,能刺激唾液分泌,故能生津。近代研究发现,乌梅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等皆有抑制作用。冰糖性平而甘甜,与乌梅同用,可起“酸甘化阴”的作用。因此适用于泄泻而见阴虚内热,口干烦渴之症,起生津止渴,涩肠止泻的功效。

适用于慢性久泻,久痢,便血或久咳。亦可用于夏季烦渴之症。

注意事项本粥酸甜可口,尤适宜婴儿口味。但只用于慢性久病者的泄泻,对急性泻痢者禁用。

桂浆粥

用料肉桂2~3克,粳米30~60克,红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肉桂煎取浓汁后去渣。再用粳米煮粥,待粥熟后,调入桂汁及红糖,同煮成粥。或用肉桂末1~2克,调入粥内同煮。

早晚温服,一般3~5天为一疗程。

功效肉桂性温热,有补元阳,暖脾胃,止冷痛,通血脉的功效。药理研究表明,肉桂主要含有挥发性的桂皮油,所以不能久煎,它能兴奋神经,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活血、散寒作用。还能刺激胃肠道黏膜,使消化吸收机能亢进,解除胃肠的痉挛性疼痛,增加胃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排除消化道积气,抑制肠内异常发酵,这就是中医所说“暖脾胃”的道理。

用治脾肾阳虚,婴儿久泻,脘腹冷痛,饮食减少,大便稀薄,泄泻腹胀,消化不良等症。

注意事项本粥适用于寒证、虚证。凡实证、热证、阴虚火旺的患儿忌食。一般以秋冬季节食用较好,盛夏季节则非所宜。

山楂粥

用料山楂30~40克或鲜山楂60克,粳米60克,砂糖10克。

制法服法先将山楂放入沙锅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砂糖煮粥。

上下午服用,7~10天为一疗程。

功效山楂味酸而甘,微温而不热,《本草纲目》说它“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临床实践证明:山楂能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化瘀,收敛止泻,为消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现代医药研究证明,山楂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酸性物质,如苹果酸、柠檬酸、枸橼酸、山楂酸等,他们能增加胃液中的淀粉酶、脂肪分解酶,而起到帮助消化的作用。所以《粥谱》载:“山楂粥,化食疗疝磨肉积。”本粥可健脾胃,消食积,止溏泄。

用治食积停滞,肉积不消,腹痛便泻之症。

注意事项山楂粥酸甜,消食磨积,不宜空腹服食。慢性脾胃虚弱的婴儿不宜选用。

韭菜粥

用料新鲜韭菜30~60克、粳米20~60克。

制法服法将韭菜洗净切细。先将粳米煮成粥,待粥将成,放入韭菜、精盐,同煮成稀粥。

供早晚餐食用,温服。

功效韭菜性温味甘辛,具有温补肾阳,固精止遗作用。《本草纲目》说:“韭菜粥,温中暖下。”

用治肾阳不足引起的慢性腹泻,腹中冷痛,形寒肢冷者。

注意事项湿热泻痢,大便臭秽者不宜选用。一般服用3~5天。

白扁豆瘦肉汤

用料白扁豆50克、猪瘦肉100克。

制法服法猪瘦肉洗净,用开水稍烫除去血腥味,然后加水适量,加入白扁豆,文火炖1小时。

调味后吃渣喝汤,可佐膳用。

功效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具有健脾化湿之功。特点是补脾而不滋经腻,化湿而不燥烈。扁豆含蛋白质、脂肪油、氨基酸、维生素A、B、B5、C及生物碱、糖类,并含微量元素及钙、7、铁等。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人体细胞的非特异性凝集素,具有某些球蛋白的特性。对宋内氏、弗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用于脾虚泄泻,消化不良,暑湿泻下等。

注意事项脾虚宜将扁豆炒用,暑湿则宜生用。

莲子饭焦粥

用料莲子50克(去芯、饭焦(锅巴适量、白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莲子、饭焦加适量水同煮至稀粥样,加适量白糖调味。

空腹食用,10~15天为一疗程。

功效莲子甘涩,可补脾止泻,《本草纲目载:“除寒湿,止脾泻久痢。”莲子主要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及钙、7、铁等。饭焦亦称锅巴,有“运脾消食,止泄泻”的功用。

主治脾虚泄泻、久痢,见面色萎黄、手足不温,便下不消化食物。《医学从众录》称:“治老幼脾泄,久不愈神方。”

注意事项本药粥味甜甘香,婴儿喜食,疳积患儿也可选用,需吃一段时间才能收到明显效果。感冒时停食。

莲藕粥

用料老藕250克、粳米100克、白糖60克。

制法服法将藕刮净切薄片,同粳米入锅同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

供早晚餐食用。

功效藕性凉味甘微涩,含有鞣质及天门冬酰胺等,有较好的收涩止血作用,并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用治脾虚久泄,便中带血,而见口干烦渴,食欲不佳。

注意事项便中带血,可连藕节同煮。湿热泻则不宜选用。

栗子粥

用料栗子15个、粳米60克。

制法服法将栗子去皮,风干,磨成粉。粳米入铝锅煮沸,入栗子粉,改文火煮成粥。

早、晚空腹食用。

功效栗子味甘、咸、性温,补肾强腰、益脾胃、止泻,含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维生素B1、脂肪酶等成分。本膳可补中气、实脾止泻。

用治脾胃虚弱,便溏腹泻或久泻不止。

注意事项多食会滞气满中,一般可吃3~5天,暂停3天,再续服。

白果蛋

用料白果仁2~4粒、鸡蛋1个。

制法服法将白果研成细末,鸡蛋一端敲一小孔,将白果末装入蛋内,搅拌,竖放在火上烤熟。

每天吃1~2只白果蛋,连服3~5天。

功效白果即银杏仁,味甘、微苦、涩,性温,有小毒。能温肺益气,定喘,益脾止泻。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B2、钙、7、铁和微量氢氰酸等成分。与鸡蛋同用,有健脾止泻,补充营养的功效。

用于婴儿脾虚泄泻,完谷不化。

注意事项邪实发热者不宜用。每天不宜多食,以防中毒,一般3岁以下小孩每天吃一只鸡蛋便可。

6.厌食症

厌食,是指婴儿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减退或缺乏,甚至拒食,医学上称之为“婴儿厌食症”。据调查资料表明,城镇中60%的学龄前幼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厌食。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婴儿厌食症有增无减。究其原因,与饮食习惯和饮食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与缺少某些微量元素也有一定的关系,如缺锌,可影响消化功能,致使婴儿吸收能力差,营养不良而不思饮食。中医将此症称为“婴儿厌食”或“婴儿纳呆”,认为婴儿脏气清灵,饮食不节,喂养不当,必易损伤脾胃,使脾不健运,胃不受纳而得本症。本病症主要在于调理,单纯靠药物治疗收效不大。调理方法又以食疗为最佳,不单使患儿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药物治疗,同时又可纠正其营养不良。

厌食的调理关键是注意饮食的节制和规律。饮食切忌荤多素少,甜多咸少,零食多正餐少。另外,让孩子多吃些牡蛎、花生、豆米、豆芽和发酵食品。因这类食品能使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使植物盐分解,以利于锌的吸收,从而改善厌食现象。

山楂苍术粥

用料焦山楂10克、漂苍术10克、鸡内金6克、陈皮3克、粳米60克。

制法服法将上述药物洗净,加水煎取汁液,去渣。入粳米煮粥。

每日早晚食粥,适量为度。5天一疗程,改换口味2~3天,继续食粥。

功效山楂性味酸甘微温,服后能增加胃中酶类的分泌,故可起消食健胃作用,主要含山楂酸、酒石酸、拘橼酸、大量维生素C、糖类等。苍术性味辛苦温,有燥湿健脾功效,主要含有维生素A及挥发油等成分。鸡内金性味甘平,含有胃激素及蛋白质,可促进胃腺分泌,增加胃液、酸度和消化力,其中消化力的增加出现迟但维持久。陈皮为理气之常用药,有醒胃作用。全粥具有消食开胃,和中理气的功用。

治疗伤食引起的厌食,症见患儿纳呆,腹胀便结,面色萎黄,舌苔白厚。

注意事项本粥适用于脾胃积滞,而见湿从内生。阴虚有热或汗出多的患儿不宜选用。

淮米健脾粉

用料山药、苡米、芡实各250克,中稻米600克。

制法服法将上料炒至微黄,共研成粉备用。

早晚取粉一汤匙,以沸水冲泡成糊状,可调味即食。

功效淮山甘平,为补脾胃、益肺肾的常用药,含有皂甙、精氨酸、淀粉酶、蛋白质、脂肪、淀粉、磺质及维生素C等。苡米甘淡微寒,为健脾利湿止泻的要药,含脂肪油、氨基酸、维生素B1、蛋白质等。芡实甘平而涩,具有健脾止泻之功,含有多量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C及7、钙、铁等。本方健脾除湿,和中止泻,并可增加营养,助长发育。

用治脾虚厌食,或久病脾弱食少。症见便溏久泻,神倦懒言,或浮肿身重,腹胀满等。

注意事项需坚持食疗一段时间,才能慢慢收敛。可作为婴幼儿添加食品,一般无不良影响。为婴儿较优良的辅助饮食。

鸭肫山药苡米粥

用料腊鸭肫鲜品亦可1个,山药、苡米各10克,粳米100克。

制法服法将鸭肫洗净切碎,与山药、苡米、粳米共置沙锅内,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熬成稀粥。

以此粥为食,或作早餐食用。

功效鸭肫作用类似鸡内金,主要有健胃消滞作用,同时富有营养。淮山、苡米的功效已如前述,本膳有健脾益胃,增强消化力的作用。

用治消化功能差的厌食症,每见患儿食后即饱胀,或时常嗳腐嗳气。

注意事项本粥香滑味美,消化力差的婴儿均可食用,一般可按婴儿的兴趣多食无害。

葡萄汁

用料鲜葡萄若干。

制法服法将葡萄洗净晾干,用干净纱布绞挤其汁。

每次服10毫升,1日3次(亦可用葡萄干,每日早晚吃15~20粒)。

功效葡萄味甘,微酸,性平,能补肝肾,益气血,鲜者还可生津液。主要成分为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酒石酸、苹果酸、蛋白质、多种氨基酸、胡萝卜素、钙、钾、磷、铁及维生素B1、B2、B6、C、P等。

用治因发育迟缓并见厌食者,患儿比同龄儿明显瘦少,面色萎黄,头发稀少。

注意事项需长期作辅助治疗用,方能收效。如无鲜品,亦要以葡萄干如上法坚持服食,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无禁忌证。

梨粥

用料鲜梨3个,粳米100克。

制法服法将梨洗净,连皮切碎,去核,加水适量,文火煎煮30分钟,捞出梨块,加入淘净的粳米,煮成稀粥。

每日早晚各吃1次。

功效梨味甘、微酸,有清热生津,润燥化痰之功,含有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并含有葡萄糖、蔗糖、果糖及维生素B1、B2、B5、C等成分。与粳米同用,共凑清热、生津、养胃之功。

主治胃津不足的厌食症。见婴儿形瘦,烦热,口干,舌苔少,大便燥结等。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者不宜食用。

鸡淮粉

用料鸡内金、淮山等量。

制法服法将鸡内金置瓦上小火焙黄,研粉,淮山研粉,两者等量拌匀备用。

日服3次,每次1~3克,温开水送服。

功效鸡内金性味甘平,功能消积滞,健脾胃。淮山为健脾益气的常用药。合用则起健脾和胃,消食导滞作用。鸡内金主要含有胃激素、蛋白质等,有促进胃液分泌,增高胃的酸度和消化力,为健脾消食之良药。

主治脾虚食积的厌食症。

注意事项鸡内金焙干时不要过久,免破坏胃激素而降低疗效。

人参粥

用料人参末3克(或党参末15克),冰糖少量,粳米60克。

制法服法将上料同置沙锅中煮成粥。

早餐空腹服食,尤以秋冬季常食为好。

功效人参补虚扶正,性味甘、微苦而温,其主要成分为人参皂甙、草黄甙、挥发油、糖类等。药理研究表明人参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快神经的传导;适量时使心脏收缩力加强;有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增进食欲,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等作用。前人认为人参“补五脏,明目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人参同粳米煮粥,为一种科学的食疗方法,人参与粥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人参的补益强壮作用。

主治年幼体弱,五脏虚衰,病后失调,而见食欲不振,见食则厌,并有便下溏薄,畏寒肢冷等。

注意事项阴虚或有邪热,发烧时忌用;服用本粥后,不可再吃萝卜、喝茶等,以免降低药效。若服本膳后见过于兴奋,腹胀满者,可用莱菔子10克煎水服。

7.呃逆

呃逆俗称打嗝,古书上称为“哕”。过去,有人认为打嗝是因为吃得过多造成的,这种看法不对。其实,打嗝往往也是一种病。

正常呼吸时,人胸腔内的膈肌通过收缩和舒张帮助呼吸器官吸进或呼出空气,当膈肌受到刺激时,会引起突然痉挛性收缩而产生吸气动作。空气进入肺时,被一个小瓣膜组织——会厌立刻挡住,空气为了快速进肺,便冲击会厌这个关闭的通道口,发出“呃呃”的0音,这就是打嗝。

婴儿打嗝一般是消化不良造成的。如持续过久,就有可能是胸、胃、食道或者肾脏有病了,应到医院检查。打嗝可在饭后或生气时偶然发作,一般不属病理状态。

一般来说,打嗝可不药而自愈。偶尔打嗝制止起来也比较容易,如做深呼吸或屏住气,或向纸袋内吹气,大多可以停止打嗝。如婴儿反复或持久打嗝,除了应到医院诊治外,不妨也可采取恰当的食疗,往往也可收到效果。

百合麦冬汤

用料百合30克、麦冬15克、猪瘦肉50克。

制法服法将三物洗净,同置锅内,加水适量煲汤。调味后作佐餐食用,喝汤吃肉。

功效百合润肺降气,麦冬滋阴养胃,两药均可润燥敛火。猪瘦肉养血厚胃。本膳汤可起到滋阴降火,并富于营养,口味清香,滋而不腻。

用于胃阴不足,胃气上逆所致的呃逆。见患儿体瘦烦躁,易发脾气,打嗝每于喝水之后可缓解者。

注意事项脾胃湿盛,大便溏烂的小儿不宜食用。

豆腐苦瓜汤

用料豆腐2块、苦瓜50克。

制法服法将豆腐、苦瓜如食法,置瓦煲内,加水适量,文武火煲2小时以上,调味。

饮汤,吃豆腐。

功效豆腐甘寒,苦瓜苦寒,均能清大热,尤善清胃降火。本膳汤用于胃火上攻,呃逆不止,伴有便结者更佳。

注意事项因食积、胃寒的婴儿不宜选用。疳积患儿慎用。

胡椒猪肚汤

用料白胡椒30~50粒、猪肚1个。

制法服法先将猪肚如食法翻转洗净,用开水烫洗。连同胡椒一齐下锅,煲2小时以上,汤好后调味。

空腹饭前饮汤,猪肚可作佐餐用。

功效胡椒性温热,有温中散寒作用。猪肚健胃养胃。因此本汤有温中健胃,散寒止呃的作用。用于因脾胃虚寒,见呃逆反复,呃声低弱,患儿面白体弱,畏寒肢凉,每于饮冷后则打嗝时作药。

注意事项有胃热便结者不宜选用。有外感者勿食。脾滞食欲不振的婴儿则宜喝汤不吃猪肚。

布渣叶茶

用料布渣叶10克、绿茶适量。

制法服法将布渣叶和绿茶同置热水瓶内,冲入开水1000克、作茶饮用,每日数次。

功效布渣叶为消滞开胃的常用药,对食积有较好的疗效。绿茶性凉,去肥腻消滞,瘦胃肠。本茶有较好的消滞除积,和胃降逆的功效。

用于食滞所致打嗝频频,嗳腐。即见婴儿呃逆时有酸腐气味。

注意事项一般不用红茶,因积滞者多易胃中积热,红茶偏温,且绿茶消滞之中性降而有利胃气下行。脾虚胃寒,大便稀烂者慎用。

雪梨红糖水

用料雪梨1个(约250克)、红糖50克。

制法服法将梨洗净,连皮切碎,去核。加水适量,文火煎沸30分钟。捞出梨块,入红糖,稍煮至糖全部溶化。

每晚饮服,连用3~5天。

功效雪梨性味甘寒滋润,红糖微温和胃。本糖水具有清甜可口,生津养胃,和中止呃的功效。用于胃阴不足,脾虚失和,而见呃逆时作,口燥食少,大便不调者。

注意事项因食滞者不宜选用。有外感时忌用。

8.呕吐

呕吐是婴儿常见病症之一,很多病变都可出现。中医认为其病机在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由于婴儿“脾常不足”,脏腑薄弱,外感六淫、内伤饮食、蛔虫侵扰和惊吓跌仆等,均可引起脾胃功能失调而发生呕吐。此外,婴儿哺乳后,乳汁随口角溢出,称“溢奶”。多为哺乳过急或过量或方法不当而致,并非病态,应注意改正哺乳方法。

中医依据寒、热、虚、实对呕吐进行治疗,但若患儿因高热抽风而频繁呕吐,或腹胀如鼓、大便不通、腹部疼痛而致呕吐,多为急性热病或外科急腹症候,须到医院检查治疗,以免延误病情。以下提供一般的呕吐膳方以调理脾胃。读者可酌情选用。婴儿偶然呕吐,病情不重而由伤食引起者,应注意节制饮食,宜禁食1~2顿,然后再给予清淡、少油、少渣、稀软、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稀粥、藕粉、面片等,可少量多餐。忌食辛辣,油辣厚味。

莱菔子粥

用料莱菔子若干,粳米适量。

制法服法莱菔子炒后研末,与米同煮成粥,调味后服用。

功效本品能下气化积,健胃消食。适宜食积轻症,常服可和胃助消化,并有化痰止咳之效,治久咳痰多气促。用于食滞呕吐,嗳腐食少者。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橘茹饮

用料橘皮30克、竹茹30克、柿饼30克、生姜3克、白糖适量。

制法服法橘皮洗净后切成约1厘米宽的长条,竹茹挽成10个小团。干柿饼切成约0.2~0.3厘米厚的片,生姜洗净切成01厘米厚的薄片。以上四味同时放入锅内,加清水约1000毫升,煮沸约20分钟,取汁,再煎1次,合并药液,用清洁细纱布滤过药液,加入白糖搅匀即成,每次服100~150毫升。

功效本方用橘皮理气止呕,竹茹清胃止呕,生姜温胃止呕,寒温并用,使清中有温、清而不寒。干柿饼含多种营养成分,能清热和胃、止呃止吐。药食合用,共凑清胃降逆之功。适用于外邪犯胃或饮食伤胃,出现呕逆频频,恶心呕吐者,某些百日咳、痢疾也可适当使用。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感冒呕吐不适用。

丁香酸梅汤

用料乌梅100克,山楂20克,陈皮10克,桂皮30克,丁香5克,白砂糖500克。

制法服法将乌梅、山楂择选洗净后,逐个拍破,同陈皮、桂皮、丁香一道装入纱布袋中扎口。锅中加水500毫升,把药包放入水中,用武火烧沸,再转小火熬约30分钟,取出药包,静置15分钟,滤出汤汁,加白砂糖溶化即成。可作饮料随服。

功效本方乌梅、山楂生津消食,陈皮、桂皮、丁香行气温中,白糖调味。本汤敛中有散,酸甜可口,用于暑热伤食伤津,夹湿之脘痞、吐泻、口渴等症。乌梅、山楂、肉桂、丁香对胃肠道多种易感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本汤又可作为肠炎、痢疾患者之饮料,尤其呕吐不欲食者。

柿饼饭

用料柿饼50克、大米250克。

制法服法柿饼用水冲洗后,切成约0.5厘米见方的颗粒,用清水将大米淘洗干净后,与柿饼粒和匀置饭盆内,掺入清水约500毫升,再放入蒸笼内蒸约40分钟,取出即成。

功效本饭具有健脾,益胃,降逆之功效。适用于胃气虚弱或胃虚有热之呃逆、呕吐等症,有较好疗效。亦可作为病后体弱虚呃及胃神经官能症患者之用膳。

五神汤

用料荆芥6克,紫苏叶6克,茶叶6克,生姜2克,冰糖25克。

制法服法生姜洗净切成薄片同荆芥、苏叶、茶叶一起放入干净的锅内,加入清水约500毫升,至火上煮沸约5分钟,滤出汁,再加清水煎煮1~2次取汁约500毫升,用双层纱布过滤取得清亮药液装在盅内;锅中掺清水约50毫升,烧沸后下入冰糖熔化,趁热过滤,再把糖汁兑入药液内,分3次温服。

功效荆芥、苏叶、生姜辛温解表,发散风寒,和中降逆,加糖矫味、助汗,入茶叶利用其寒下之性,使温而不燥,升中有降,又可悦神爽志。用于外感风寒,胃肠型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恶心呕吐、头痛咳嗽等,有较好疗效。

藕汁生姜露

用料鲜嫩藕适量,生姜适量,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将藕洗净切碎,绞汁约120毫升;生姜去皮洗净切碎,绞汁约10毫升,将两汁混合加蜂蜜调匀即成。

一日内分次服完。

功效藕汁清热生津,生姜汁和胃散寒。本露有散寒清热,生津和胃止呕的作用。

用于胃肠型感冒,烦渴;呕吐合并腹泻等症。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的呕吐不宜选用。

乌梅冰糖饮

用料乌梅6~12克,冰糖15克。

制法服法先将乌梅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煮沸后10分钟加入冰糖,再煮20分钟即成。

频频饮服,日数次。

功效乌梅生津降逆,冰糖和中暖胃,本饮可和胃降气,生津止呕。

用于胃阴不足,恶心呕吐,也适用于慢性咽炎所致的恶心欲吐患儿。

注意事项食滞反酸者不宜选用,外感发热忌用。

9.嗜导症

小儿表现为偏嗜异物,有的偏嗜生米、报纸、泥土等,甚至一见到所喜欢嗜食的异物,便不顾一切地往嘴里塞。但一见到正常的饭菜,却没有一点食欲,所以患儿大多面黄肌瘦。引起本症的原因,大多是由肠道寄生虫所致,也有因病引起的营养失调所致。中医认为多为疳积症的一种表现。本症调理需要一个较长的疗程,所以,除了服药外,食疗是最好的辅助办法,有时,食疗甚至比药物治疗更加重要。

陈皮内金粥

用料陈皮3克、鸡内金6克、粳米60克。

制法服法将陈皮稍浸泡,待软后切成丝;鸡内金焙脆后研成末。先将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下陈皮丝,稍沸至粥成,然后放入鸡内金末,搅拌后即成。

可作饭餐食用,尤宜早、晚餐用。需食用一段时日。调味可根据婴儿喜恶。

功效陈皮燥湿醒胃,鸡内金消积开胃,两味同用,可起到恢复胃气,纠正嗜异习惯。与粥同食,更加强其厚肠胃的作用。

用于疳积患儿,不思饮食,喜食泥沙异物,面黄肌瘦,两眼无神者。

注意事项如属肠道寄生虫引起的,必先作驱虫治疗。本症食用本粥后,如患儿转有食欲,切勿一下子给予肥腻饱食,应循序渐进,慢慢增加食量和品种。

乌梅冰糖水

用料乌梅10枚、冰糖30克。

制法服法将乌梅与冰糖同置沙锅中,加水适量,浓煎取汁。

不拘时饮服,可作为饮料服用。

功效乌梅味酸,有安蛔和胃作用;冰糖清润,有润肺滋养作用,并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本汤酸甜可口,尤适用于夏暑季节。

用于因肠道寄生虫引起的异食癖,尤以婴儿烦渴引饮,光喝水少吃饭者为宜。乌梅还可协助驱虫。

注意事项经常有返酸嗳气的患儿不宜选用。合并外感,上呼吸道感染时忌用。

淮山山楂粉

用料淮山250克、中稻米600克、山楂500克。

制法服法将淮山、中稻米炒至微黄,共研成粉备用也可用市售淮山米粉)。先取山楂适量,煎取山楂汁,去渣。取适量淮山稻米粉,用烧开的山楂汁冲泡成糊状,即食。不拘时日。

功效淮山健脾益胃,与山楂消食开胃互为作用,起到健脾开胃的功效。炒稻米则增加谷米香诱,以纠正患儿偏食的不良嗜好。

用于脾虚或久病之后,疳积儿食欲不振,异食而不思谷香者。

注意事项本膳宜先稀后稠,先有味而后淡,逐渐培养患儿的食谷香,以纠正其嗜食异物的恶习。

10.疳积

疳积是婴儿常见病症之一,系由食滞不化,脾胃虚损,运化失宣,致气液耗损,脏腑失养,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的一种慢性疾病。早期以纳食不佳、厌食、腹胀,嗳腐、大便腥臭;重者头发稀疏,精神疲惫,腹大肢瘦,青筋暴露,或嗜食异物等为特征。本病治疗方法很多,但收效均较缓慢,最好的办法,当以食疗为良,所谓“治病还需食来调”。

薯叶煎

用料鲜番薯叶150克、鸡内金3克。

制法服法将薯叶洗净,与鸡内金同煎成浓汁。

空腹饮用,每日1剂,连用10~15剂。

功效番薯叶甘涩性平,有健胃消滞作用。鸡内金甘平,为消食积的常用药。两药合用,则增强消食导滞,健胃消积的功效。

用于脾虚食滞之疳积,见纳少便结,面色黄白,四肢消瘦。

注意事项大便溏烂,颜面四肢有虚浮者不宜服用。

淮莲汤

用料淮山、莲子去芯、芡实各30克,猪瘦肉100克。

制法服法将淮山、莲子、芡实洗净,猪瘦肉沸水稍烫,除去血腥味,切块,同置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炖汤。

吃渣喝汤,可作佐餐用。

功效淮山、莲子、芡实均为健脾益气,固肾开胃的常用药。同时均含有淀粉质类碳水化合物、钙、铁、磷等物质,并有一定的糖类及脂肪质,富有营养。猪瘦肉滋阴养血,富于营养。同用可起到健脾养血,开胃消滞的功效。

用于久病体弱,脾胃呆滞,少食神倦,不思饮食的疳积患儿。

注意事项大便秘结、感冒有热者不宜选用。

百合蒸鳗鱼

用料百合100克、鳗鱼肉250克。

制法服法百合鲜品干品用30克,浸水后用撕去内膜用盐擦透洗净,放碗内;鳗鱼肉放少许盐用黄酒浸渍10分钟后放于百合上面,撒上姜葱末,味精,上蒸笼蒸熟。

佐餐食用。

功效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主要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因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生物碱、钙、磷、铁等成分,故而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鳗鱼又称鳗鲡鱼,亦即白鳝,味甘,性平,能补虚益血,含蛋白质、脂肪、钙、7、铁及维生素A、B1、B2、B5、C和多糖等成分,常用于虚损劳瘵,婴儿疳积等。本膳主要补虚赢,养阴血。

久病体弱,病后疳积。

注意事项易腹泻或痰湿盛的婴儿不宜。

淮山百合猪胰汤

用料百合20克、淮山50克、猪胰脏100克。

制法服法将猪胰洗净后切块,与洗净的百合、淮山加水同炖45分钟,取汤加盐调味。

饮汤吃渣,可作佐餐食。

功效猪胰,性味甘平,主要能益脾胃,助消化。与健脾益阴的淮山、百合同用,则增强其健脾和胃,润肠安神作用。

治疗婴儿多食而消瘦,体弱多病,或患有糖尿病的婴儿。

注意事项胃纳不佳或食欲不振、湿困脾胃的婴儿不宜选用。

栗子山药姜枣粥

用料栗子30克、大枣30克、山药60克、生姜6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栗子剥3除皮,与大枣、山药、生姜、粳米同下锅,加水适量,煮成稀粥,粥成后加红糖调味。

早晚服食,连服7天为1疗程。

功效栗子健脾止泻,富有营养;大枣益气养血;山药健脾和胃;生姜暖胃和中。合用共凑有温胃健脾,消滞止泻的作用。

用于婴儿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或久泻不止,大便溏烂的疳积。

注意事项胃阴不足,大便干结,新患感冒等不宜食用。

山楂糖水

用料山楂60克、红糖30克。

制法服法将山楂洗净后放入沙锅,加水适量,用文火煮5分钟,加红糖稍沸即成。

每日1剂,分次服完,随意饮用。

功效山楂味酸、甘,性微温,能健胃消食,活血化瘀,尤以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为良。其所含解脂酶能促进脂肪分解多种有机酸,可提高蛋白分解酶的活性,使肉食易被消化。红糖味甘、性温,能补中活血。本糖水有消食、开胃、健脾作用。

用治婴儿疳积,厌食,异食症。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而无积滞者,不宜服用。

田鸡粥

用料青蛙肉100克,粳米适量。

制法服法将青蛙肉(即田鸡)洗净,切小块,与米同放沙锅中,加水适量煮粥。放盐及少许猪油调味。

早晚餐服用。

功效青蛙味甘性凉,能补虚益胃,利水消肿,含有蛋白质、脂肪、钙、7、铁及维生素A、B1、B2、B12、B5、C等成分。田鸡与粳米同煮为粥,则起滋养补虚,益胃健脾之功。

用于婴儿病后体弱,营养不良,消瘦食少的疳积症。

注意事项青蛙肉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

鸭粥

用料青头雄鸭1只,粳米适量,葱白三根。

制法服法将青头鸭宰杀除去毛及内脏,切细煮至极烂,再加米、葱白煮粥。亦可先将鸭煮汤,再用汤煮粥。

空腹服食,每日1~2次,5~7天为1疗程。

功效前人认为鸭可“治水利小便”。鸭肉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B2、PP、B1,无机盐等,食之可补益身体,增强营养。鸭肉味甘微咸,性偏凉,有滋阴补虚,利水消肿作用。与粳米同用,则更具健脾和胃作用。

用于营养不良,久病体弱,食少消瘦,尤其适宜于疳积而见水肿者。亦可用于各种类型的水肿。

注意事项鸭性偏凉,阳虚脾弱、大便泄泻不宜用。有皮疹、湿毒、疮疡者慎用。

乳粥

用料牛乳或羊乳适量,大米60克,白糖适量。

制法服法先用米加水煮粥,待煮至半熟时去米汤,加乳汁、白糖同煮成粥。

早晚餐热食,空腹时佳。

功效乳类均有补血润燥作用,牛乳为常食的营养滋补食品,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维生素类,蛋白质中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同米煮粥,既可增强健补脾胃的作用,又能延缓在胃肠内消化吸收的时间,加强补益作用。

用于婴幼儿营养不良,发育缓慢,肢体羸瘦,气血不足,面色萎黄等。

注意事项炎热的夏季,一定要用新鲜的乳汁,变质的不可食用。

11.便秘症

便秘是婴儿常见的病症。婴儿脏腑娇嫩,胃肠易发生功能紊乱,产生便秘。特别是婴幼儿,因对食物的适应能力差,当改换食品后,易产生便秘;学龄前幼儿,由于不能自觉养成大便习惯,也容易发生便秘。一般来说,婴儿便秘多因喂养不当,饮食不节所致。因此,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大便,避免形成习惯性便秘。

蜜奶芝麻羹

用料蜜糖15~30克、牛奶100~200毫升,芝麻10~20克。

制法服法将芝麻炒熟,研细末;牛奶煮沸后,冲入蜂蜜,再将芝麻末放入调匀即成。

宜每日早晨空腹食用。

功效蜜糖味甘性平,能补中润肺,润肠解毒,为良好的营养剂。芝麻味甘性平,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作用。牛奶亦可益胃润燥,滋养补虚。三物同用,和胃养血,润肠通便。

治婴儿久病体弱,肠燥便结,尤以气血两虚为宜。

注意事项痰湿腹胀,肠滑腹泻者忌服。

桃肉散

用料核桃肉适量。

制法服法取核桃肉,在锅内炒香脆,研为细末备用。

每晚睡前服食,每次15克,便通后改每次约10克。

功效核桃即胡桃,由于含丰富的脂肪油,故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适用于婴儿无定时大便而形成的习惯性便秘,用之有良效。

注意事项火热证引起的便秘不宜选用。

芝麻杏仁糊

用料黑芝麻、大米各30克、杏仁10克。

制法服法将黑芝麻、大米用水浸透至软,研磨成糊。再将杏仁研成细末,放入芝麻米糊内,用沸水冲调成稠糊状即成。

加糖后食用。

功效芝麻润肠通便,滋阴养血;杏仁苦泄降气,润肠通便。与大米同用,则起润肠通便,健胃益阴作用。

用于肺燥便结症。

注意事项湿热内盛,风热感冒者不宜选用。

桑葚苁蓉汤

用料桑葚20克、肉苁蓉15克、黑芝麻10克、炒枳壳6克。

制法服法将四药同煎水,煮沸后约1小时即可。

早晚分服,每次适量。

功效桑葚味甘性微寒,滋阴补血,润肠通便,特点是滋而不腻,含有葡萄糖,果糖、鞣酸、维生素B及C等成分。肉苁蓉味甘咸性温,质地油润,有补肾益精,润肠通便的作用,主含生物碱。两药煎汤,则有滋肾润肠,养血通便的作用。

治婴儿体弱,毛发稀疏,血虚肠燥的大便秘结。

注意事项肠胃实热之大便秘结者不宜选用。

首乌蜂蜜饮

用料何首乌15克、蜂蜜20克。

制法服法首乌煎水,去渣留汁,将蜂蜜冲入即成。

每天早晚各服1次。

功效首乌苦涩微温,为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的常用药,含有蒽醌衍生物,能促进肠蠕动而起缓和的泻下通便作用。蜂蜜为润燥通便之常用品。本饮具有养血润肠通便的功效。

用治血虚肠燥便秘,便如羊屎状。

注意事项用生首乌效果较好。湿痰较重者不宜选用。

核桃木耳汤

用料核桃仁30克、白木耳10克、猪瘦肉100克。

制法服法将白木耳发水,核桃仁洗净。与猪瘦肉一起放锅内煮汤。

饮汤吃渣,可佐餐食用。

功效核桃滋肾润肠。白木耳又称银耳,味甘性平,能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止血利肠道,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钙、硫、7、铁、镁等。本汤滋阴润肠,和中摄血。

治疗婴儿便秘,肛裂出血或肛门发炎。

注意事项风寒咳嗽,痰湿咳嗽不宜。

红薯粥

用料新鲜红薯25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红薯以红紫皮黄心者为好)洗净,连皮切成小块,加水与粳米同煮稀粥,待粥成时,加入白糖适量,再煮沸2次便可。

空腹食用,可作正餐食。

功效红薯即山芋、番薯、甘薯,民间多有用新鲜红薯煮粥食的习惯。它不仅营养丰富,还有一定的医疗价值。《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红薯“补中活血暖胃,肥五脏。”《金薯传习录》记载红薯又治“痢疾下血,酒积热泻,湿热黄疸,遗精淋浊,血虚经乱,婴儿疳积”。红薯含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维生素A和C,所含的蛋白质比大米和白面为多。同粳米煮粥,更能增强健脾胃,补中气的效果。

用于夜盲症,大便秘结,便中带血等。

注意事项宜趁热服食,冷后食用或吃后受凉,均易引起泛酸。

郁李仁粥

用料郁李仁10~15克,粳米30~60克。

制法服法将郁李仁洗净捣烂,煎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为粥。

早晚食用,空腹为佳。趁热服食。

功效郁李仁味辛苦,性平无毒。金元医家李东垣认为它“专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由于其质润多脂,能开幽门之结气,润大肠之燥涩而行气,兼能利水消肿,故润肠通便之功较强,服用后,大便前可能有腹部隐痛,而与粳米同煮为粥,则可减少反应,缓和药效。

治疗大便干燥,小便不利。婴儿慢性肾病而兼有便秘者。

注意事项一般3~5天为1疗程。如脾肾阳虚,四肢不温,体弱羸瘦者慎用。

柏子仁粥

用料柏子仁10~15克、粳米30~60克、蜂蜜适量。

制法服法将柏子仁去尽皮壳杂质,稍捣烂,同粳米煮粥,待粥成时,兑入蜂蜜,稍煮1~2沸即可。

早晚趁热服食。2~3天为1疗程。

功效柏子仁气微香,性平无毒。《本草正义》称它“气味清香,性多润滑”,含有大量的脂肪油及少量挥发油,所以除滋阴养血外,还有很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另外,蜂蜜甘而滋润,滑利大肠。二药同米煮粥,其味颇佳,可收滋补强壮、养血润肠的效果。

治阴亏羸弱,血虚肠燥,久病体弱的便秘。

注意事项生病发热时忌服,素体火旺者不宜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