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母婴营养百科全书
3134500000016

第16章 婴儿常见病的食疗(三)

12.佝偻病

佝偻病,又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俗称“缺钙”,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佝偻病一词源于英国,因而曾有“英吉利病”之称。祖国医学关于婴儿佝偻病的记载更早,称其为“五迟症”即长头发、出牙、站立、行走、说话迟缓。临床上出现如吵夜、多汗、头发稀、精神差、食欲不振等,往往都是婴儿佝偻病的前期症状。中医认为本病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损,加上后天失养,气血虚弱所致。本病的防治始于胎育期,母体需要充足的营养,而出生后则要滋补肝肾,尤其重要的是,本病早期要健脾和胃,助化促纳,使日常食品中的营养能充分消化吸收。日常用的含钙丰富的食品并不少,如奶类(人、牛)、豆类(黄豆、豆腐)、水产类牡蛎、海带)、蛋类等等,可尽量食用。

除了用药及饮食调养外,本病患儿还应适当活动,接触野外的新鲜空气和阳光,以促进营养的利用。不要唯恐患儿体质虚弱、不耐风寒等而闭室户内,长期抱养,这样反而不利患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加重病情。

患病后应尽早就医,适当治疗。同时,辅以饮食配合治疗,则不失为简单、方便而有效的方法。以下药膳,读者不妨一试。

健脾营养馄饨

用料建曲6克、甘草3克、泽泻3克、白豆蔻3克、黄连2克、陈皮9克、茯苓9克、桔梗3克、山药15克、党参15克、莲米15克、苡仁15克、芡实15克、扁豆15克、麦芽15克、山楂12克、藿香5克、光鸡2~5只、墨鱼150克、面粉10公斤、猪瘦肉10公斤及猪皮、杂骨、生姜、胡椒粉、食盐各适量。

制法服法将按处方配成的药物装入纱布袋扎紧口,清水漂洗备用,杂骨、猪皮、墨鱼、鸡肉分别洗净和药袋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炖至鸡肉烂为原汤,捞出药袋、鸡肉、墨鱼。鸡肉墨鱼凉冷后剔去骨头、筋膜,切成细丝合匀,加味精、胡椒粉、食盐调好后做馅子,药渣不用。猪瘦肉剁成茸,加水适量,食盐、胡椒粉一半,搅匀成馅,以水肉不分离为度。面粉用水合匀揉成面团,揉至表面光滑为止,擀成薄片,切成10张50克的小方块,制成馄饨皮。将抄手皮逐张打馅包成抄手,待水锅沸后下入馄饨煮至馄饨浮起约2分钟即可。另用碗放入味精、胡椒盐,掺入前面熬好的药汁原汤,抄手每10个装成1碗,鸡肉墨鱼丝蘸在上面即成。

功效此馄饨富于营养,又配以补脾、健胃和助消化的药物。适合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导致轻度营养缺乏者,如佝偻病、疳积早期或食滞、泄泻的患儿食用。

注意事项本馄饨为200份的食量,家庭制作可将食物量减少即可,药量不必减少,如果专为佝偻病患儿制作,可加生熟地、黄精各15克入药,以原汤药汁分次喂服较佳。此药剂量可制成原汤药汁约1000毫升,每次喂服50~100毫升,每日2~3次。

红杞乌参鸽蛋

用料枸杞子15克、乌参2只、鸽蛋12个,食盐5克、绍酒30克、胡椒面3克、味精1克、酱油15克、猪油100克、花生油500克(实耗75克),鸡汤、普通汤、生姜、葱、淀粉各适量。

制法服法枸杞子清洗干净,海参放盆内用凉水浸泡涨发后,将内壁膜抠除干净,用普通汤焯2遍,冲洗干净,用刀尖在腹壁切成菱形花刀,注意不要切透。姜、葱洗净拍破。鸽蛋凉水时下锅用文火煮熟,捞出放入凉水内,逐个剥放在碗内。另烧热炒锅注入花生油烧沸、将鸽蛋滚满淀粉,放入油锅中炸成金黄色。炒锅烧热注入猪油50克,待油温八成热时下葱、姜煽炒,随后倒入鸡汤,煮2、3分钟捞出葱、姜不用。再加入酱油、绍酒、胡椒面和海参,烧沸后撇去浮沫,移文火上煨40分钟,加入鸽蛋、枸杞子,再煨10分钟,取出海参摆入盘内(背朝上),鸽蛋放在周围;汁内加入味精,用湿淀粉着芡,再淋50克热猪油,最后把汁浇在海参和鸽蛋上即成。

功效本方枸杞、海参、鸽蛋均能补肾养肝,烹调时加入浓鸡汤气血双补,增添营养。四者相合,具有滋阴补肾,养肝明目,营养健身的功效。适用于肝肾不足之身体素弱患者,症见五迟、遗尿、发育不良,均有一定疗效。

注意事项本膳用量(食物较大,家庭制作可适当减少食物用量,尤其给婴儿制作,药物用量亦可相应减少。

羊骨粥

用料羊骨一付,陈皮6克,良姜6克,草果2个,生姜30克,盐适量,粳米或小米)50克。

制法服法将羊骨全捶碎,放锅内加水熬煮,放入佐料,慢火熬成汁,滤出澄清,用此汁煮粥食之,亦可做羹汤食之。常服有效。

功效本膳不但“以形取形”,而且“以物类形”,因羊胫强而善行。故本膳具有补肾、强腰、健骨的作用。适宜五迟之症,尤宜站立行走迟缓、骨软乏力的患儿常服。

注意事项羊骨熬煮应用文火缓炖,时间宜长,超过2小时以上。汁成后应过滤,以去油膜。也可先用高压锅煮压15~20分钟,再用沙锅慢熬。

13.假性近视

所谓假性近视,包括了幼儿期的可调节性近视,也包括了弱视。前者可通过佩戴眼镜矫正视力,后者则不能通过戴眼镜矫正视力。由于婴儿眼肌及眼球调节系统发育尚未臻完善,所以如不注意生活卫生,养成不良的看书及写字姿势,则容易出现近视及弱视。当然,幼儿期的近视、弱视,只要不是遗传因素导致,一般可以通过矫治而提高或恢复视力。食疗对于幼儿期的这些视力功能障碍,有一定的辅助治疗功效,不妨一试。

菊花枸杞猪肝粥

用料蟹爪白菊花2朵、枸杞15克、猪肝60克、大米60克。

制法服法菊花去蒂,猪肝切片。先将菊花、枸杞与大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猪肝,稍煮数沸,猪肝刚熟调味即成。

早晚食用,可间隔服食一段时间。

功效白菊花清肝明目,为治眼疾的常用药物。枸杞子滋养肝肾,养血明目。猪肝能补肝养血,起到明目滋补作用,且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维生素A,对维护眼睛的视力有重要作用。本粥清肝养血,滋阴明目。

用于假性近视,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疳疾上目,视力下降,夜视不明等。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目赤尿短,眼眦较多的肝火目疾不宜选用。

桑葚粥

用料桑葚子30克、糯米60克、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先将桑葚子浸泡片刻,洗净后与大米同煮为粥,粥成后加冰糖,稍煮即成。

每天服食,15天为1疗程。

功效桑葚味甘、酸,性微寒。有补血滋阴作用。含有葡萄糖、蔗糖、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等成分。糯米暖中健胃,益气养血。本粥主要起滋阴养血和胃的作用。

用于肝血不足,视力下降,大便干结者。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肾虚无热者不宜用。

黄精瘦肉汁

用料黄精15~30克,猪瘦肉100克。

制法服法将黄精稍洗、猪瘦肉切片。先以黄精煮汁,取药汁与瘦肉置碗内,隔水炖约1小时。

每晚食用,3~5天为1疗程。喝汤食肉。黄精煮后也可食用。

功效黄精味甘性平,主要补脾胃,润心肺。含黏液质、淀粉和糖分,有良好的滋阴润燥作用。猪瘦肉能益阴养血,为常用的食疗滋补品。本汤汁有滋阴养血、明目作用。

用于血虚疳疾,视力下降,面色萎黄,胃纳不佳。

注意事项口粘,舌苔厚腻,大便溏烂者不宜选用。食用后,如出现胸满腹胀,饮食顿减则应停服。

鹌鹑炖杞子

用料鹌鹑1只、杞子10克。

制法服法将鹌鹑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与杞子同置盅内,隔水炖1~2小时。

调味服食,饮汁及吃肉。

功效鹌鹑味甘、性平,补脾益气。营养价值高,有动物人参之称。主要含大量蛋白质(较鸡肉为多),脂肪较少。杞子滋补肝肾,养血明目。同用则有健脾益血、养肝明目的功效。

用于营养不良,疳疾上目,视力下降。

注意事项肝热或肝火旺者不宜用。另外,亦可以鹌鹑蛋食用,每天1~2只,也可收到相同效果。

鲍鱼决明汤

用料鲍鱼30克、石决明30克(打碎、枸杞子15克、白菊花10克。

制法服法先将石决明煎沸煮20分钟,然后下枸杞子、白菊花及鲍鱼,同煮为汤。

饮汤吃鲍。

功效鲍鱼味甘、咸,性平,能滋阴清热,补肝明目,故有明目鱼之称。石决明即鲍鱼之外壳,前人谓鲍鱼“肉与壳(石决明)两可用,……然皆治目”。配以枸杞子、菊花能补肝益精而明目。

用治肝虚目暗,视力下降,眼干目涩。

注意事项本汤尚可清肝之虚热,但对肝火实热,目赤肿痛则非所宜。

14.缺铁性贫血

儿科常见的贫血主要是缺铁性贫血。其成因多见于早产未成熟儿、多胎儿及人工喂养儿,某些疾病引起的慢性失血、慢性消化不良、胃肠道病变影响吸收等病症。一般可见患儿食欲减退,或有嗜异症,烦躁哭闹,精神不振,生长发育迟缓,较大的幼儿可有心慌、气短、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一般到医院查验则血色素降低。属中医的虚劳范畴,为气虚血弱的表现。治疗上主要是调整改善饮食,补充铁剂,益气养血,健脾补肾为主。本病症食疗效果颇佳。

鸡汁粥

用料母鸡1只(约1000克)、粳米60克。

制法服法将鸡宰杀洗净,煎煮鸡汁,以原汁鸡汤分次同粳米煮粥。先用旺火煮沸,改用微火煎煮成粥。

早晚餐食用。

功效鸡肉味甘、微温,能温中补脾,益气养血,补肾益精,母鸡性温和,偏于补阴血。鸡肉含蛋白质、脂肪、钙、7、铁、镁、钾、钠、维生素等。其中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以鸡煎汁,同粳米用则有补脾益阴,养血强体作用。

主治年幼体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

注意事项凡实证、热证或邪毒未清,新感外邪者不宜选用。前人有“多食生热动风”之诫,应加以注意。

鹿角胶粥

用料鹿角胶5~15克、粳米60克、生姜3片。

制法服法先将粳米煮成粥,待沸时加入鹿角胶,生姜一同煮为稀粥。

宜冬季服食,3~5天为1疗程。

功效鹿角胶为鹿角煎熬浓缩而成的胶体物,味咸,性微温,有补肾阳,益阴血和止血的作用。为血肉有情之品,为补血益髓的良药。

用治气血两亏,病后体弱的虚寒证者。

注意事项脾虚湿盛,食少便溏的患儿忌用。感冒发热不能选用。

脊肉粥

用料猪脊肉100克、粳米100克、食盐、香油、川椒粉各少许。

制法服法先将猪脊瘦肉洗净,切成小块,用香油炒一下,然后加入粳米煮粥,待粥成时,加入调味品,再煮沸即可。

可作早餐食用,量不限。

功效脊肉是指猪脊背上的精肉,古代医家把他作为药用。味甘咸,性平。《本草逢原》认为猪肉“精者补肝益血”。猪瘦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高达17%,并含较多的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因此用猪瘦肉同米煮粥,加入调味品,不但其味鲜美,而且补益人体。

治体质亏损,脾虚血弱。

注意事项本粥性味平和,一般均可服食,但不宜选用肥肉。

大枣炖血藤

用料鸡血藤膏10克、大枣10枚、猪瘦肉100克。

制法服法鸡血藤膏如买不到,可用鸡血藤250克,加水浓煎取汁。将猪瘦肉用开水泡去血腥味,切小块,加入鸡血藤膏或鸡血藤浓汁及大枣,共炖约1小时。

吃肉喝汤,睡前服食。

功效鸡血藤味甘性辛温,有补血养血,行血活血功效。临床应用鸡血藤对放射线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效果很好,并应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亦有不同程度的效果,主要成分为鸡血藤醇。大枣亦为补血养血益气的常用药物。猪瘦肉益阴血。三味同用可起益阴血、健脾胃的作用。

用于血虚面白,神倦少气,或少女初潮头晕眼花。

注意事项本膳养血之中尚有行血之效,但膏及大枣均较滋腻,因此,对脾虚纳呆,内有湿滞,便溏不实者,不宜选用。

当归生姜羊肉汤

用料当归15~30克,生姜10~15克、羊肉250克、桂皮少许。

制法服法当归应选用原支,不用切片;将羊肉洗净切块,起油锅翻炒片刻,加黄酒三匙、生姜,烧焖5分钟。然后入当归、桂皮,以文火炖2小时,至羊肉酥烂,离火,去当归,调味。

饭前饮汤,每日2次,每次1小碗。羊肉作佐餐食用。

功效本膳仿古方例,见于《伤寒杂病论》。取当归补血行气作用,并含维生素B1、B12类物质,具有抗恶性贫血作用。羊肉味甘性温,能补血益气,温中暖肾,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磷、铁、钙、胆甾醇及维生素B1、B2、B12等。可起到补血温中的效果。

用治顽固性贫血,婴儿发育迟缓,肾阳不足,有独到的疗效。

注意事项外感病邪,素体有热,或阴虚有火者不宜选用。

韭菜炒羊肝

用料韭菜100克、羊肝120克。

制法服法将韭菜、羊肝洗净,韭菜切小段,羊肝去筋膜,切片。起锅加油,调料旺火急炒,至熟即可。佐餐食用,间食之。

功效羊肝性味甘平,善于补血益肝明目。韭菜味甘辛,性温,能补肾助阳,温中开胃,故俗有“草钟乳”之名,主要含挥发油、硫化物、甙类、蛋白质及钙、7、铁等成分。本膳可收益肝温肾、养血明目的功效。

治血虚面色萎黄,肝虚血少,视力减退。

注意事项本膳不宜久炒,患疱疹、皮癣、奶癣患儿不宜选用。

乌鸡参芪汤

用料乌鸡肉150克,党参、北芪各30克。

制法服法乌鸡肉洗净,沸水稍浸,除去血腥味,然后开块。将党参、北芪洗后用纱布装好,加调料与鸡肉置炖盅,隔水清炖。

饮汤食肉,晚餐后用。

功效乌鸡补益气,清代袁枚说“鸡功最巨,诸菜赖之”,是指鸡为食疗的上品。与党参同用可益气之阴,与北芪同用可补气之阳,因此本膳可益气补血,填精滋肾。

治气血双亏,脾胃不健,食少便溏,肾弱发育不佳。

注意事项感冒发热,痈疽初发,皮肤湿毒不宜选用。

蛇脏粥

用料取蛇品种不论的心、肝、肾、肠等内脏1~2副,粳米60克。

制法服法将蛇内脏翻洗干净,用姜葱起油锅爆炒稍许,下沙锅与粳米同煮成粥。

空腹食用,宜作早晚餐。

功效蛇脏味咸性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1、B12,铁及微量元素锌等。具有滋阴养血之功,与粳米同用,则健胃养血,相得益彰。

用治缺铁性贫血,巨幼红血球型贫血,脾虚血弱,同时还可预防须发枯萎,智力降低。

注意事项本粥平和,对缺铁性贫血有独到食疗作用,但需一定的治疗时间,因此,最好能连续食用。味道鲜美,一般婴儿不会拒食。

黄豆皂矾丸

用料炒黄豆60克、煅皂矾30克、大枣60枚。

制法服法将炒黄豆、皂矾研为细末。大枣煎汁。取枣汁与豆、矾细末捣和均匀,揉为小药丸,晾干备用。

每次服5~10克,日服2次。

功效黄豆含丰富的蛋白质及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钙、磷、铁及维生素B族,有健脾利湿,益血补虚作用。皂矾主要含有硫酸亚铁,专用于补充铁质。

用治营养不良、肠虫病、病后体弱等导致的缺铁性贫血。

注意事项因皂矾有收涩作用,大便干结者慎用。

参芪鸭条

用料党参、北芪各15克,陈皮10克,猪瘦肉100克,老鸭1只。

制法服法将老鸭宰杀,除毛及内脏,洗净,以酱油将鸭皮抹匀,用菜油炸至皮色金黄,捞出控油,用温水洗去表面油腻。取一瓦碟置于沙锅底免锅内东西煮焦),加适量水。猪瘦肉用沸水稍浸后切块,与鸭同置沙锅内;再放党参、北芪、陈皮及调味料,以文火焖至老鸭熟烂,取出。原汤滤净待用。将鸭除去大骨,切成条块,放大汤碗中摆好,倒入原汁即成。

佐餐食用。

功效老鸭不但营养丰富,并以滋阴益血见长,与参、芪同用,则气血并补,益气和血。有较强的滋补扶弱作用,并能强壮体魄。是较佳的食疗滋补品。

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亏虚,发育迟缓,面色苍白的贫血症儿。

注意事项腹泻便溏,外感未清不宜用。

15.汗症

汗症在儿科亦属常见。但一般婴儿较成人易出汗,出汗也较多,是由于婴儿好动,加上肌肤稍疏所致,不作病症看。病理性的汗症分自汗和盗汗。自汗是不用发汗药和其他刺激因素而自然出汗,一般多为内伤杂症引起,是婴儿卫气不固、津液外泄的表现,所以汗出后有形寒、疲乏的现象。婴儿纯阳,病多易伤阴,阴伤过久则累及阳气,故婴儿常见自汗。盗汗是指睡时汗液窃出,醒后即收,收后不觉恶寒,反觉烦热,故又称“寝汗”。盗汗多因阴虚热扰,心液不能敛藏,所以夜睡阴盛之时汗出。婴儿盗汗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慢性肝炎、病后失调等。

汗为心液,故汗症每因汗出过多而损耗心液,所以,别以为不是大病。不可等闲,应及早治疗。自汗以固表为主,盗汗以养阴清热为重。食疗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小麦大枣粥

用料浮小麦50克、大枣6枚、糯米60克。

制法服法将上料洗净,加水适量同煮为稀粥。

趁温热服,早晚1次。

功效浮小麦即小麦未成熟的颖果,以水淘之,浮起者为佳。性味甘凉,有止汗作用,用治自汗、盗汗。主要含有多量淀粉及维生素B等。糯米味甘、性微温,能补脾胃,益脾气。大枣益气和血,养心安神。本粥可起到固表敛汗,养胃和营的功效。

用于病后表虚,自汗恶寒,尤适于病后胃纳不佳的婴儿。

注意事项感冒患儿勿服食。

北芪杞子炖乳鸽

用料北芪15克、杞子15克、乳鸽1只。

制法服法将乳鸽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与北芪、杞子同放盅内,并加适量的生姜、盐等,隔水炖熟。

晚饭后吃鸽肉及喝汤。

功效北芪甘温,是补气固表的要药。实验证明,本药具有双向性作用,既能闭塞皮肤分泌孔,抑制发汗而止汗,也能扩张全身末梢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而发汗。前人认为“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此外,药理表明能增强肌体抗病能力,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杞子甘平,有较好的滋阴补血作用。鸽肉味甘、咸,性平,能补肝肾,益气血,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成分。本膳有益气固表,养阴滋阴功效。

婴儿久病,病后欠补,动则汗出,体倦神疲。

注意事项阴虚内热,感冒发热,脾虚湿重不宜选用。

北芪龙眼羊肉汤

用料北芪15克、龙眼肉10克、羊肉100克。

制法服法将羊肉用开水稍烫,与北芪、龙眼肉同置沙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炖至羊肉软烂,成浓稠汤汁。

早晚食肉喝汤汁,冬季适用。

功效羊肉味甘性温,补血益气,温中暖肾。含丰富的蛋白质,有较好的滋补强壮作用。与益气固表的北芪,滋阴养血益心的龙眼肉同用,起到补气固表,益精养血的功效。

用于体弱易感冒,自汗时出,形寒肢冷的婴儿。

注意事项当已感冒和素体有热者不宜选用。

山萸肉粥

用料山萸肉15~2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制法服法先将山萸肉洗净,去核,与粳米同入沙锅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

早晚温服,3~5天为1疗程。

功效山萸肉味酸,性涩,微温,为滋补肝肾,收敛固涩的要药,含有没食子酸、苹果酸、酒石酸、山菜萸苷及维生素A类等物质。与粥同用,有补益肝肾,健胃敛汗的功效。

用于肝肾不足,发育迟缓,体弱多病,虚汗不止的患儿。

注意事项本粥酸甜可口,最适合婴儿口味。疾病愈后,可间断服食一个时期,以资巩固。但在发热期间,或小便淋涩时,均不宜服食。

虫草炖胎盘

用料冬虫夏草10克、鲜胎盘半个。

制法服法将鲜胎盘洗净除衣,用沸水稍烫,除去血腥味。冬虫夏草洗净后用水浸泡约半小时以上,连水放于盅内,与胎盘隔水炖熟。

吃渣饮汁,睡前半小时食。

功效冬虫夏草甘温,为平补肺肾的要药,民间多用于病后虚损,神疲食少诸症。含有虫草酸约7%,蛋白质25%,脂肪约84%,药理研究能增强肾上腺的作用,有镇静、催眠的作用,能减慢心率。所以近世被崇为调补食疗的佳品,但物少价昂,万勿浪用。胎盘药称紫河车,味甘、咸,性温,有很好的补肾益精,益气养血功效,纯为血肉有情之品。用于潮热盗汗之症,特别是对结核毒素引起的症候有独到的疗效。其中主要含雌性激素,胎盘绒毛膜促性腺素,并含球蛋白、多种氨基酸及酶等,因此有免疫及抗过敏作用。本膳属强滋养性补品,填精养血,滋阴除烦。

用于病后气血不足,阴虚内热,潮热盗汗,尤适因肺结核、淋巴结核的盗汗症。

注意事项有表邪感冒发热的慎用。

龙眼膏

用料龙眼肉30克,白糖30克。

制法服法将龙眼肉与白糖同用碗盛,拌匀后置锅中,隔水蒸约1小时备用。

每次用开水适量冲服约1匙,每日2~3次。

功效龙眼肉味甘性平,主要补脾益胃,养血安神。含有葡萄糖、蔗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C等成分。本膏来源于《随息居饮食谱》,谓“大补气血,力胜参芪”,故又称“代参膏”。本法适用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滋补。

治疗慢性疾病、婴儿结核所致的气血两虚,潮热盗汗,食欲不振等。

注意事项脾虚湿盛,感冒发热不宜用。

天门冬粥

用料天门冬15~20克、粳米30~60克、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先将天门冬浓煎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沸后加入冰糖,再文火煮成粥。

午晚服食,3~5天为1疗程,间隔3天再服。

功效天门冬味甘微苦,性寒微滑,无毒,为中医养肺肾之阴,治肺肾虚热的常用主药。天门冬含有天门冬酰胺、葡萄糖、果糖粘液质等,药理试验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及镇咳祛痰作用。用天门冬与粳米同用,则更能健胃培土,土能生金,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土”就是脾,“金”就是肺,所以增强了两药的作用。加入冰糖,可纠正微苦之味,又可增加滋养作用。本粥可滋阴除烦,生津止汗。

用于肺阴不足,虚烦内热,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痰中带血等。

注意事项天门冬属甘寒清润药物,因此对虚寒腹泻、外感风寒咳嗽的患儿,不宜选用。

沙参粥

用料沙参15~30克、粳米30~60克、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先将沙参煎取浓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熟后加入冰糖同煮为稀薄粥。

随意服食,3~5天为1疗程。

功效沙参性味甘凉,是中医常用的养阴药物之一。《粥谱》中载:“沙参粥,补藏阴,疗肺热。”所谓“补藏阴”,主要是指补肺胃之阴。热病之后,往往会出现肺胃阴伤,津少口渴之症,食用沙参粥,确可清余热,润肺胃。所谓“疗肺热”,指肺燥肺痨的病儿,肺阴不足,虚火灼肺,阴虚火旺,低热盗汗,服食沙参粥,有清热止咳,生津润肺的效果。加入冰糖,既可调味,又可增强疗效。

用于肺热肺燥,潮热盗汗,口干咽燥等。

注意事项煮粥不宜稠厚,宜稀烂清薄。对受凉感冒的咳嗽患儿忌食。

16.夏季热

本病又称暑热症,为盛夏期间婴儿发热经久不退,常待秋凉后自愈。病因未肯定,一般认为是炎热气候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所致。多见于6个月~5岁的婴儿。临床其主要表现为入夏后长期低热不退,形体消瘦,神疲乏力,烦躁无汗,多饮多尿。中医认为本症主要由于脾胃阴虚,暑热外侵。所以治疗以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为主。本症食疗药膳效果较好,其取药之性,用食之味,食借药力,药助食威,相辅相成而收到疗效。

黄瓜蜜条

用料黄瓜1500克、蜂蜜100克。

制法服法将黄瓜洗净,去瓤切成条状,放锅内加少许水,煮沸后去掉汤汁,趁热加入蜂蜜调匀,煮沸即成。

随意食用,可作水果,每日数次。

功效黄瓜味甘性凉,能清热止渴,利水消肿,清火解毒。含有糖类、苷类、咖啡酸,绿原酸、多种氨基酸、维生素B1、C及挥发油苦味成分、葫芦素等成分。蜂蜜润燥解毒,并起到调味作用。

用于婴儿夏季热见烦热口渴,小便不利,亦可用于湿热泻痢较轻者。

注意事项里寒或虚证不宜服食。《滇南本草》说:“动寒痰、胃冷者食之,腹痛吐泻。”应予注意。

西瓜蜜条

用料西瓜1500克、蜂蜜100克。

制法服法将西瓜皮除去内瓤层及绿色表皮,留取瓜皮的肉质,洗净切条。制法如黄瓜蜜条。

随意食用。

功效西瓜皮入药称西瓜翠衣,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暑,止渴利小便的功效。药理试验证明有较好的利尿作用。主要含有苹果酸、7酸、果糖、维生素B、C和钙、7、铁等成分。与蜂蜜同用,可减轻西瓜皮的寒滑之性,而增强润燥养阴作用。

用于夏季热暑热较重,心烦口渴,大便干燥,小便短赤。

注意事项素体脾胃虚寒或兼见大便溏泻的病儿不宜。

荷叶饮

用料鲜荷叶100克,蜂蜜或白糖100克。

制法服法将荷叶洗净加水适量煎煮,煮成后加蜂蜜或白糖,稍沸即成。

作饮料用,每日1剂,连用数天。

功效荷叶味苦性宁,其气芳香,新鲜者善清夏季暑热。含有荷叶碱、莲碱等成分,药理证明其浸剂和煎剂在动物实验中能直接扩张血管,从而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加糖调味,起到解暑清热,养阴醒胃的作用。

用于夏季热见神疲乏力,饮食不思,口渴不止,胸闷苔厚者。

注意事项以用鲜荷叶效果较好,干者效果稍逊。可将荷叶饮放冰箱冷冻后饮用,增强解暑清热之效。但脾胃虚弱者不宜。

冬瓜荷叶汤

用料冬瓜500克,嫩荷叶1张。

制法服法冬瓜洗净,连皮切块;荷叶剪碎,加水煮汤,汤成去荷叶,加盐调味。

饮汤食瓜,每日2次。

功效冬瓜味甘、淡,性微寒,有清热化痰、除烦止渴,利尿消肿等功效,含有蛋白质、糖类、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等成分。荷叶清热解暑。两物同用,相得益彰,起到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功效。

用于夏季热烦渴不止,小便不利。

注意事项冬瓜要连皮,可增强利尿的功效。脾胃虚寒,阳气不足,阴虚消瘦者不宜选用。

麦冬粥

用料麦冬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先将麦冬洗净,煎汤取汁,粳米煮粥至半成品,加入麦冬汁及冰糖,至煮成稀粥。

早晚当点心服食。

功效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有润肺止咳,益胃清心等作用,含有沿阶草皂甙、多量葡萄糖、果糖、蔗糖及多量低聚糠、维生素A样物质等。药理研究有解热、消炎、镇咳、强心等作用;能明显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与米同煮粥,则明显增强其益胃养阴、清热除烦的功效。

用于夏季热久不消退,胃阴不足,不思饮食,形体消瘦者。

五味枸杞饮

用料五味子、枸杞子、冰糖各50克。

制法服法将五味子用纱布袋装好,与枸杞子加水1000毫升,慢火煎取800毫升药液。加冰糖煎沸至糖溶化。

代茶饮用,随意饮之。

功效五味子性味酸温,主要有宁心补肾,养心益气,收敛固涩等作用。主要成分为五味子素等,药理研究有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有强心作用,并有较好的保护肝细胞作用。枸杞子甘平,有滋阴补血,益精明目等功效。两药同用,加冰糖,起调味而增强清润作用,起到敛阴止渴、养血安神的作用。

用治夏季热,久治不愈,患儿贫血,真阴已伤,烦渴而反饮水不多,形体日渐消瘦。

注意事项有实热,表邪外感,脾虚湿滞及泄泻者不宜选用。

葛根粥

用料鲜葛根40克、粳米100克。

制法服法将葛根洗净切片,与水同磨,待沉淀后取粉。粳米另煮粥,粥至半成时,加入葛粉,同煮成稀粥。

早晚做点心食。

功效葛根性味辛、甘、平,有解肌清热,生津止渴作用。主要含有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黄酮等成分,药理研究其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与米同用,可减轻其寒滑作用,延缓药效。起到清胃养阴,生津止渴的作用。

用于夏季热,胃热作渴,多饮多食,大便不畅。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无胃热作渴者不宜选用。

苦瓜粥

用料苦瓜100克、粳米60克、冰糖100克。

制法服法将苦瓜洗净切块,与米同煮成粥,粥至半熟时加入冰糖。

供早晚食用。

功效苦瓜味苦性寒,能清热解暑,含有苦瓜甙,5-羟基色胺、谷氨酸、丙氨酸、瓜氨酸、牛乳糖醛酸、果胶等成分。选用时以色青白、质脆嫩者为宜。与米及冰糖同用,可减轻苦味,加强健胃作用。起到清热解暑、养阴健胃的功效。

用于夏季热,烦渴不止,少食多饮,或伴有目赤尿短者。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大便溏烂,不宜选用。

洋参麦冬粥

用料西洋参3克,麦冬15克,粳米100克。

制法服法先将麦冬煎汁,去渣入粳米煎煮成粥。洋参另炖,将参汤加入粥中,稍煮至沸即可。

早晚食用,或随意食用。

功效西洋参即花旗参,性味甘、微苦、凉,能补肺降火,养胃生津。麦冬为养阴清热的常用药,与粳米同用又可健胃。本粥有养阴清热,除烦健胃的功效。

用治夏季热,病久气阴两虚,烦渴消瘦,胃纳不佳者。

注意事项新有感冒,壮热便结者不宜选用。

17.五软

婴儿五软,指头软、项软、四肢软、肌肉软、口软。表现为头项软弱倾斜,不能抬举;口软唇弛,嘴嚼无力;手软下垂,不能握拳;足软不能站立;肌肉软而不坚,皮宽肉削,同时智力也较迟钝。多见于3岁以下的幼儿。大概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缺钙、缺锌、营养不良、发育欠佳等病症。主要由于脾肾脏气虚弱或先天禀赋不足,不能滋养骨肉所致。治疗上除加强营养,治疗原发病外,可配合药膳食疗,对加速疾病痊愈,促进婴儿生长发育,有重要的意义。

羊肉粥

用料取新鲜羊肉100~150克、萝卜1个、粳米30克。

制法服法羊肉洗净切碎,最好用开水稍烫后,去其血腥味。与去皮萝卜同炖,待肉将熟时,取出萝卜,放粳米同煮成粥。

调味后食用,可于早晚温热食。最好是在秋冬季节食用。

功效羊肉味甘性温,助亢阳、补精血,为强壮类食品。羊肉甘热,能补血之虚,有形之物也,能补有形肌肉之气。

用治肾虚骨弱,肌肉萎软,足膝无力。

注意事项此粥性较温热,适于冬季,以5~7天为一疗程。夏季不宜服食。阴虚有火的婴儿不宜选用。

狗肉粥

用料狗肉250克、肉苁蓉10~15克、生姜数片、粳米50~100克。

制法服法将狗肉切块洗净,起油锅,入生姜,将狗肉爆炒至香味出,盛于煲内。另将肉苁蓉用适量水煎煮,取汁去渣。将药汁入狗肉、粳米同煮成粥。

早晚温热服食,秋冬季食用。

功效狗肉具有温补脾肾,去寒助阳之功。《食疗本草》载:“狗肉补五劳七伤,益阳事,补血脉,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肉苁蓉味甘咸,性温无毒,《神农本草经》说:“主五劳七伤,补中,养五脏,强阴,益精气,久服轻身。”两物同用,增强温补益气之力,更合粳米益中厚胃。

治肾亏阳虚,先天不足,四肢酸软,头囟迟合的婴儿。肠燥便结者更宜。

注意事项肉苁蓉有润肠通便作用,因此大便溏薄者忌用。其他事项同羊肉粥条。适于冬季,以5~7天为一疗程。夏季不宜服食。阴虚有火的小儿不宜选用。

菟丝子粥

用料菟丝子15~30克、粳米30~60克、白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菟丝子洗净捣碎,加水煎汁,去渣留汁,入米煮粥,粥成后加入白糖。

分早晚2次服食,入冬即食,须坚持长期食用。一般7~10天为1疗程,每隔3~5天再服。

功效菟丝子味甘性平,入肝、肾经。《神农本草经》说其“补不足,益气力,肥健人。久服明目,轻身延年”。由于其性柔润而多液,不温不燥,补而不腻,为平补阴阳的药物。

用治肝肾不足,体弱虚衰,发育不良的婴儿。

注意事项菟丝子粥是和缓的补养强壮性药粥,若要达到预期效果,须坚持长期食用,必能收效。感冒期间停服。

胡萝卜排骨汤

用料胡萝卜、猪排骨各约250克,生姜2片。

制法服法将上料洗净切块,加水适量同炖2小时左右即成。

调味后食物喝汤,佐餐亦可。

功效胡萝卜除含有丰富维生素A外,还含有一定的糖、蛋白质等,还可促进血红蛋白的生成,故有补血作用。猪排骨可益精髓,强骨。此外此汤有润燥滋阴,养筋强骨之功效。

用治行动迟缓的婴儿,筋骨发育欠佳,症见唇干,口燥,形体消瘦者。

注意事项本膳可作一般佐餐之用,常宜食用,无拘时日,随婴儿兴趣而食之。

鳝鱼栗子

用料黄鳝1条、板栗100克、牛蹄筋(熟品50克。

制法服法将鳝鱼去内脏及骨,切段,板栗切片,牛蹄筋切小块,一同入油锅中爆炒,下酱油、料酒、糖、姜、葱、精汤,焖煮即成。

佐餐食用。

功效鳝鱼益肝补血,板栗滋肾强骨,本膳可收补虚损,强筋骨的作用。

婴儿缺钙,见四肢软弱,头囟迟合,无力者食之。

注意事项鳝鱼应选购黄鳝,患有肝炎的婴儿勿食本膳。

蛇骨淮山汤

用料蛇骨1~2条,淮山30~60克、红枣5枚。

制法服法将蛇骨洗净,开水浸泡剔除血腥味,起油锅加生姜2片爆炒,入沙锅与淮山、红枣同炖1~2小时。

调味后饮汤吃淮山。

功效本膳取蛇骨的强骨通经作用,配以淮山健脾益胃之功,起到健脾强骨的效果。

治疗婴儿佝偻病,发育迟缓症。

注意事项吃时注意捞净蛇骨,以免小孩梗骨。如大便溏薄,纳食呆滞者,则不入红枣。

丝瓜虾皮猪肝汤

用料丝瓜250克、虾皮30克、猪肝50克,葱花、姜丝适量。

制法服法将丝瓜去棱洗净切段,猪肝洗净切片,虾皮用水浸泡。起油锅,入姜丝、葱花和猪肝,略炒,倒入虾皮,清水适量,煮沸后投入丝瓜,再炖3~5分钟即成。

佐餐食用,吃物喝汤。连吃数天。

功效虾皮中含钙每百克高达2000毫克,猪肝含丰富的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丝瓜性凉而有通络作用。合用可起到通络行血,补钙强骨之功效。味道鲜美,婴儿爱吃。

主治婴儿缺钙,佝偻病,发育迟钝,牙齿迟长等。

注意事项不可同吃菠菜和竹笋。

栗子糕

用料栗子500克、白糖250克。

制法服法将栗子放锅内煮30分钟,待冷却后,剥3及皮。用碗盛后上笼蒸30分钟,出锅,加白糖拌成泥,倒入搪瓷盘内,弄平切块即可。

当点心吃用,随意吃用。

功效栗子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类、维生素B1、脂肪酶等。《食疗本草》认为其可“主治肾气虚亏,腰脚无力,便溏腹泻,久泻不止或便血”。

凡婴儿筋骨不健,四肢软弱,发育不良等均适用。

注意事项大便干结的婴儿不宜多吃。

18.遗尿

小便不能控制称为“遗溺”。小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3岁以前,多于熟睡后遗尿,一般不视为疾病。如果3岁以后还遗尿频繁的,应作病症对待。此症极为顽固,有至10余岁不愈,俗称“尿床”。古代医家认为“膀胱不约为遗溺”,一般属于虚证。因膀胱属肾所主,肾脏虚寒则不能制约膀胱,膀胱不能约束,水失所主。治疗以益肾固摄为主。

肉苁蓉粥

用料肉苁蓉10~30克,精羊肉30~60克,粳米30~60克,姜葱少许。

制法服法先将肉苁蓉置沙锅煮烂,留汁去渣,再入羊肉、粳米慢火煮成稀粥。粥成后入姜葱,再煮沸即成。调味后作晚餐食用。

功效肉苁蓉味甘咸,入肾,性温无毒。《神农本草经》载:“味甘微温,主五劳七伤,养五脏、益精气,久服轻身。”羊肉填精益肾,性温,粳米健胃。此粥多服则有温肾暖胃,益精养血的功效。可治肾虚不足,阳虚便秘,遗尿诸症。

注意事项大便溏烂,阴虚火旺者不宜服食。

猪肾粥

用料猪肾腰子2枚、粳米50克,姜、葱适量。

制法服法将猪肾洗净,用开水稍烫浸去除腥异味,与粳米合煮成粥,将熟时入姜葱。调味后适宜晨起作早餐食用。

功效本粥取中医“以形补形”的用药原则,有补肾强腰、健脾和胃的作用。可治遗尿诸症,常食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麻雀粥

用料麻雀2只、粳米30克、黄酒1杯、葱适量。

制法服法将麻雀去毛和内脏,洗净晾干水,切块后起锅炒熟,用黄酒稍煮,约15分钟后加水,下米,文火煮成粥,将熟时入葱。调味后晨起作早餐服用。

功效本粥补肾助阳,用于遗尿,症见形寒怕冷,面色苍白或有浮肿的婴儿。

注意事项阴虚内热者慎服。

沙虫瘦肉汤

用料沙虫海产品,海味食品店有售)30克,葱适量,瘦肉30克。

制法服法先将沙虫浸泡除净泥沙,晾干待用;瘦猪肉切丝腌好待用。将沙虫起锅爆炒,然后加水适量,约煮沸后20分钟,汤水呈奶白色,加入瘦肉丝,稍煮,肉熟后入葱花,调味即成。食肉及沙虫,喝汤;可作佐餐食用。

功效沙虫含丰富的蛋白质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具有固肾益精作用,与瘦肉同用,加强滋补强壮的功效。可长期食用,对婴儿尿床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猪脬糯米饭

用料猪脬即猪膀胱1个,糯米适量,荔枝肉30克。

制法服法将猪脬切开洗净,糯米、荔枝肉塞入猪膀胱内煮熟。分次食用,或每日食干荔枝10个。

功效本膳能补肺益脾、固脬缩尿。适宜婴儿尿床,并见体虚多汗,容易感冒,纳差便溏等。

黄芪膏

用料生黄芪120克,蜂蜜30克,甘草6克,淮山药10克,鲜茅根12克。

制法服法先将黄芪、茅根煎沸,去渣,取汁2杯,甘草、山药研末后调入同煎,煎时用筷子搅之。勿令二末沉锅底,一沸其膏即成,再调入蜂蜜,令微似沸。分多次饮服。

功效本膳能补肺益脾,益气利湿,主治同猪脬糯米饭、并见气虚轻度浮肿等。

注意事项本品原方有石膏,本膳不用。

19.尿频、尿急、尿痛

婴儿常见有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的病症,有的还伴有发热。医学上称为泌尿道感染,是指肾脏、肾盂、膀胱、尿道的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炎症病变。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女孩多于男孩,孩子常在排尿时哭闹,并惧怕小便,有时可查见孩子的尿道口充血稍红肿,有的可见异常的分泌物。本病属于中医“淋证”的热淋范畴,多因湿热蕴结下焦,治疗以清利湿热为主,慢性者健脾补肾,辅以渗湿。一般本病可以治愈,较少留有后遗症,但应在急性期彻底治疗,避免转为慢性。平时应让小孩穿干净的裤子,特别是在地下玩时,避免感染。食疗对本症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对解除排尿时的痛苦,恢复排尿通畅有特殊的疗效。

金钱草饮

用料金钱草30~50克、甘草3克、大枣3枚。

制法服法将三物加水同煎,代茶饮用,随时频饮。连饮3~7天。

功效金钱草味微咸,性平,能除湿退黄,利水通淋。含黄酮类、甙类、挥发油、氨基酸、胆碱及钾盐等成分,其煎剂有利胆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金钱草与清热解毒的甘草,和中益气的大枣同用,攻邪而不伤正,有清热通淋,利尿除湿的作用。

用于尿频尿痛,排尿不畅。

注意事项脾虚体弱者慎用。无尿痛者不宜选用。

赤小豆汤

用料赤小豆100克,红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赤小豆洗净,加水适量煎汤,汤成加红糖。

随意饮用。

功效赤小豆味甘性平,能健脾利湿,散血解毒。用汤加红糖,能补中缓急,和血行瘀,起到利尿除湿,和血止痛的功效。

用于尿急尿痛,小便不利。

注意事项脾虚者慎用。有发热则不必加糖。

二鲜饮

用料鲜藕120克、鲜茅根120克。

制法服法将藕切片,茅根切碎(无鲜品也可用干品30克),同煎代茶饮,不拘时频饮。

功效藕能清暑生津,利尿除湿;茅根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本饮有很好的清热利尿、解毒止血的功效。

用于膀胱炎之尿痛、尿急、尿血。

注意事项气虚面白者不宜选用。

滑石粥

用料滑石15~30克、瞿麦10克、粳米30~60克。

制法服法先把滑石用布包扎,然后与瞿麦同入沙锅煎汁,去渣留汁,入粳米煮为稀薄粥。

早晚食用,连用3~5天。

功效滑石为硅酸盐类矿物,主要成分为硅酸镁。其甘淡性寒,具有利水渗湿,清热解暑的作用;滑利通窍,专用于利小便。《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因热小便不利者,滑石最为要药。”瞿麦也是一味清热、利尿、通淋的药物,主治“热淋”;小便不通,淋漓不爽,以及尿道刺痛,与米同煮为粥,可以增强疗效。

用于急性尿路感染,尿频、尿急、尿痛。

注意事项本粥滑利破血,平素如有遗尿的患儿,最好不用。若食用时,不可多服。粥要稀薄勿稠。

车前叶粥

用料新鲜车前草叶30~60克、葱白1茎、粳米30~60克。

制法服法将车前叶洗净,切碎,同葱白煎汁,去渣后入粳米煮成稀粥。

日服2次,3~5天1疗程。

功效车前草的叶和子均能入药,功用相同,可以利水清热、祛痰止咳。车前叶味甘、性寒、无毒。近代研究报道,车前不仅有显著利尿作用,增加水分的排泄,还有明显的祛痰、抗菌效果。用车前叶煮粥食,对体质虚弱者,更为适宜。

用于急性或慢性泌尿道感染,见尿频、尿急、尿痛者。也可治疗急性肠炎,大便水泻以及菌痢。

注意事项车前属“甘滑通利”之品,有遗尿习惯的患儿慎用。

牵牛子粥

用料牵牛子末0.5~1克、粳米30~60克、生姜2片。

制法服法先用粳米煮粥,待煮沸后放入牵牛子粉及生姜,煮成稀粥服食。

日服2次,温凉时服。3~5天1疗程。

功效牵牛子入药称“黑丑”或“白丑”,主要根据其子表面颜色而别。味苦辛、性寒,有泄水、下气、杀虫的作用。药理试验,牵牛子所含的树脂性物质,在肠内遇到胆汁及肠液,就分解出牵牛子素,他对肠道有强烈刺激,增加肠蠕动,引起肠粘膜充血,分泌增加,故可导致水泻。在泻下的同时,还能加强肾的活动而利尿。牵牛子是峻下逐水药,同粳米生姜煮粥用,既可缓和牵牛子猛烈之性,又可借粳米的补益作用,保护脾胃。

用于小便不利,尿频不畅,大便秘结。亦可试用于婴儿神经性尿频症。

注意事项牵牛子粥只能短暂食用,配合临床治疗,不可长久服食。对便溏脾弱者,不宜选用。用后如出现大便有粘液带血,伴有腹痛时,则应停用。

竹叶灯芯粥

用料淡竹叶20~30克、灯芯草4扎、粳米30~60克。

制法服法先将竹叶、灯芯草用水煎液,去渣入粳米,煮成稀粥。

每日服2次。

功效淡竹叶甘淡而寒,可清热利尿导心火;灯芯草亦属甘淡性平之品,同样可利尿导心火。与米煮粥,可起到清凉解热,利尿的作用。

用于热病口渴,小便涩痛,口腔糜烂。

注意事项本粥亦可作为夏天预防中暑用,婴儿吃奶粉致便结口疮时,亦可食用。煮粥宜稀薄。

绿豆前仁汤

用料绿豆60克、车前子30克。

制法服法将车前子用纱布包好,与绿豆加水同煎汤。可加糖调味。

随时饮用。暑天可作饮料。

功效绿豆味甘性凉,能清热除烦,利小便,解毒。车前子为清热利尿的常用药。两药配合,意在增强清热、利尿和除湿的作用。

用于热淋尿涩,小便不利;亦可用于湿热腹泻。

注意事项可试用于婴儿神经性尿频症,可缓解症状。脾胃虚寒者不宜选用。

马齿车前煎

用料鲜马齿苋60~20克、车前草30克。

制法服法将马齿苋洗净,与车前草加水同煎汁。

随时饮用,连用5~7天。

功效马齿苋有除湿清热,凉血解毒作用;车前草清热利尿。两物同用,起到清热利尿,凉血止痛的功效。

用于小便短涩,尿色黄赤,或色红有血,伴心烦不寐。

注意事项脾肾阳虚,水肿小便不利者不宜选用。

芡实粥

用料芡实60克。

制法服法将芡实米按常法煮成粥。日服2次。

功效芡实味甘、涩,性平,能补脾胃和涩精,止泻作用。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钙、7、铁等成分。

用于肾虚不固,小便频数,或淋漓不尽,尿色无异常。也可用于婴儿神经性尿频症。

注意事项芡实收涩结便,因此,大便秘结不畅者不宜食用。

金樱子粥

用料金樱子30克、粳米30~60克。

制法服法将金樱子洗净,与米同煮成粥,可加糖调味。

日服2次。7~10天为1疗程。

功效金樱子味酸、涩,性平,能固精缩尿,涩肠止泻。其含苹果酸、枸橼酸、鞣质、糖分、维生素C等。近代药理研究其口服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能使肠粘膜收缩,分泌减少而止泻,对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本粥能健脾固肾,缩尿止泻。

用于肾虚尿频,尿色清淡,频频入厕的婴儿神经性尿频症;也可用于脾肾两虚的泄泻。

注意事项膀胱湿热的小便不利,大便秘结者不宜选用。

20.夜惊

婴儿夜间惊哭,又称为“夜啼”。以心、肝两经蕴热为多,一般多由喂养不当,食积有热,或受惊吓而引起。婴儿为纯阳之体,多易心、肝蕴热。此症轻时失治,往往易成顽症,称“夜啼郎”。如因各种疾病(如疳积、虫症、营养不良等引起的夜啼症,则要治疗原发病。一般治疗以清泄心、肝积热,安神镇惊为主。可试用饮食疗法配合治疗。

蝉麦大枣汤

用料蝉蜕2克、浮小麦6克、钩藤3克、大枣3枚、甘草2克。

制法服法上药同置锅中,加水适量煎成1小杯。

加白糖调服,每日1剂,分次服完。

功效蝉蜕甘平,疏风定惊,为婴儿常用药物;钩藤、浮小麦平肝镇惊,养心安神;配合大枣养血益脾;甘草清心火,调和诸药。本汤起到平肝养心,镇定安神的作用。

用于受惊后夜啼不止的婴幼儿。

注意事项营养不良,脾虚有湿,大便如鸭粪,或有未消化奶瓣者不宜选用。

灯芯竹叶钩藤饮

用料灯芯2扎、竹叶6克、钩藤6克。

制法服法将上物加水同煎为1小杯。

每日1剂,分次服完,可加白糖。

功效灯芯草为清心火的常用药,有清心安神,导火下行的作用;竹叶为甘淡利尿药,清心利尿,可使心中积热自小便中排除;钩藤平肝息风,安神定志。此饮有清心利尿,宁心安神的功效。

用于心肝积热,夜啼不睡,唇赤舌干,尿赤而短,大便干结。

注意事项脾肾两虚,小便清长,形体瘦弱,哭声无力者忌用。

龙眼粥

用料龙眼肉10克、红枣3枚、粳米50克。

制法服法将各物洗净,同置沙锅内,加水适量,煮成稀粥。

定时喂食,作辅助食品。

功效龙眼肉甘、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类,并能抑制使人衰老的一种酶的活性,所以中医认为龙眼肉“主五脏邪气,安志,久服强魂魄,聪明”。为中药补品中之上品。与大枣、粳米同用,起到安神定惊,和中理脾的作用。

用于慢性疾病引起的夜啼不睡,心脾两虚,受惊导致的夜睡不宁等。

注意事项心肝蕴热,大便燥结的不宜选用。

三七炖鸡

用料田七6克、鸡肉100克。

制法服法将鸡肉洗净切块,田七即三七)切片,同置瓷盅内,加少量水。隔水文火炖2~4小时,待鸡肉及田七均熟烂,汤液起胶粘状时,调味即成。

晚餐后食用,每周1次或2次,连服3~5次。乳儿则喝汤汁。

功效鸡肉味甘微温,能温中补脾,益气养血,含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田七性味甘、微苦,温,主要是用于散瘀止血,消肿定痛。近年对三七的功效,更有用于抗衰老、强体魄方面的研究,认为三七在保健防病方面有很大潜力。鸡与三七炖烂后,能产生许多粘稠胶质,内含多种营养素和胶性纤维,较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充分发挥其疗效。本膳可收益气养血,定惊熄风的功效。

用于心肝蕴热日久,夜啼经数月不愈,婴儿烦躁,易发脾气,青筋隐现者。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夜尿清长不宜用。

百合粥

用料百合50克、莲子带芯30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百合、莲子洗净,同置锅中,加水适量,与糯米同煮成粥。粥成加红糖稍煮沸即成。

睡前食粥。或分早午晚食用。

功效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其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生物碱、钙、7、铁等成分。与粳米同煮作粥,则有润肺清心,安神和中的功效。

用于心阴不足,心烦夜啼之症。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大便滑泻者不宜选用。

21.热暑烦渴

口渴是常见症状,暑天及热病后口渴,饮水不得尽解,往往饮后又索饮者,统称为暑热烦渴。婴儿体属纯阳,暑天不知避热趋凉,玩耍活动较多,消耗水分相对较大;热病后也因阴液消耗过多,更易出现烦渴引饮的症候。一般来说,因病而致烦渴的,医生用药都会加以兼顾。但以口渴为主的“上消”症,是“消渴”病的一种症型,则不属本文范畴,但也可应用下面介绍的方法配合治疗。解决口渴的根本办法,是去除导致口渴的原因。在治疗过程中,配合食疗,对改善症状,加速病愈有很好的效果。

香菇菊花饮

用料香菇100克、全脂奶粉60克、白菊花100克、白糖200克。

制法服法将香菇、菊花用冷水浸泡15分钟,洗净泥沙,剪去菇脚。把洗净后的香菇、菊花及滤去泥沙的浸液倒入锅内,加冷水约1500克,煮沸20分钟。另用1000克水冲化奶粉,倒入锅中,同时加入白糖,煮沸1分钟。

放通风处自然冷却,装瓶随时饮用。亦可放入电冰箱中冷藏后饮用。

功效香菇味甘、性平,能补脾益气,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粗纤维、维生素B1、B2、C、B5及钙、7、铁等成分。香菇中的麦角醇无论日光或紫外线照射,皆可转变为维生素D2,故为抗佝偻病的食物之一。白菊花味甘、微苦,性凉,有清热解暑,清肝明目的作用。本饮富有营养,香甜可口,可起健脾益气、清热解暑的作用。

用于夏季暑热烦渴难止,亦可用于热病后伤阴口干。

注意事项由于婴儿只知可口味鲜,每次饮用,饮量不要过多,尤其是冷藏后,以免反致损伤脾胃。

麦梅汤

用料麦冬60克、乌梅30克、白糖100克。

制法服法将麦冬、乌梅洗净后加水1000克,煎煮20分钟,去渣留汁,加白糖,稍沸后即可。

冷却后或冷藏后随时饮用。

功效麦冬甘寒,能滋阴清热;乌梅生津止渴,故流传有“望梅止渴”的典故。本汤生津止渴,清心除烦。

用于热病后伤阴,烦渴不止。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不宜饮用。

花粉淮地汤

用料天花粉15克、淮山30克、生地15克。

制法服法将三药洗净后,加水2000克煎水,煎约40分钟。

代茶频频饮服。

功效天花粉味苦,微甘,性寒,能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用于肺燥胃热,热病后期,余热未清,烦热口渴;淮山健脾益胃阴;生地滋阴清热。淮山、生地均有降血糖的作用,糖尿病者可多用。本汤可健脾生津,除烦止渴。

用于热病后余热未清,心烦口渴者。亦可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以及疮疡烦渴者。

注意事项脾弱便溏,阳虚尿清长者不宜选用。

冬瓜粥

用料冬瓜(带皮、瓤仁)1000克、苡米90克、粳米适量、鲜荷叶1张。

制法服法冬瓜洗净切块,加入苡米、粳米、荷叶同煮成粥,放少许盐调味。

分次服食。

功效冬瓜味甘、淡,性微寒,能清热化痰,除烦止渴。苡米味甘、淡,性微寒,能健脾清热除湿。荷叶为清暑去湿的常用药。本粥解暑清热,和中除烦。

用于暑夏汗多纳差,小便短赤,烦渴难解;或发热后口干饮食不进。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阳气不足,阴虚消瘦者不宜服食。冬瓜选老熟者为佳。

乌梅粥

用料乌梅15~20克、粳米100克。

制法服法先将乌梅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去渣,入粳米,煮成稀粥。

分次服食。

功效乌梅酸平,能生津止渴,敛肺。与米同用,要起到健中生津,止渴除烦的作用。

用于暑热汗多烦渴。

注意事项有火热实邪者忌用。另亦可将乌梅煎汁,加糖,以代茶饮。

雪梨浆

用料大雪梨500克。

制法服法将雪梨洗净,切片,放干净冷水中浸泡4小时,然后用干净纱布绞汁。

每次1小杯,日数次。

功效雪梨甘、性凉,有清热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并含有丰富的糖类及维生素类,暑天消耗过多,可作补充养分用。

用于热病后烦渴不止。

注意事项大便溏薄者不用。

西瓜翠衣饮

用料西瓜翠衣500克、白糖150克、白菊花15克。

制法服法将西瓜翠衣切成块状,与白菊花用水约1000克,煎沸20分钟,将液滤出;然后再加水1000克煎第2遍。将2次煎液混合共约2000克,加白糖,煮开即成。

自然冷却后,随意饮用;或放入电冰箱冰冻后饮用。

功效西瓜翠衣即西瓜皮,性凉味甘,能清热解暑,止渴利小便。白菊花味甘性凉,能清肝明目,清热解毒。本饮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作用。

用于暑热烦渴,热病伤阴,余热未清。

注意事项素体脾胃虚寒或兼见便溏腹泻的患儿不宜选用。

22.疔疮痈肿

婴幼儿肌肤娇嫩,抵抗力低,又不知保护,所以容易发生皮肤感染性疾患。婴儿体属纯阳,容易生热动火,饮食稍不注意,也易发生疔疮痈肿。这些外科体表感染性疾患,形式多样。一般认为,漫肿无头谓之痈,特点是头部多见,边界不清,局部红肿热痛,严重的可伴见发热。漫肿有头谓之疽,特点是初起时皮肤上有粟粒样脓头,渐见周边红肿。疔好发于颜面手足,特点是顶突根深坚硬,婴儿不多见。疖是发生于皮肤的浅表性化脓性疾患,相当于毛囊炎感染化脓,但也可扩大至皮下组织,特点是突起根浅,肿势局限。总的治疗原则以消炎解毒,清热消肿散结为主。婴儿的此类感染易并发败血症,脓毒血症,相当于“疔疮走黄”,应加以重视,并争取早期治疗,用药使其消散。脓成之后,则托毒排脓;脓溃后又要注意扶正解毒,以防余毒未清。食疗不单起辅助治疗作用,更重要的是补充婴儿因感染性疾患所消耗的营养,扶持正气,抵御病邪。

公英地丁绿豆汤

用料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绿豆60克。

制法服法将蒲公英、紫花地丁洗净切碎,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约1大碗,同绿豆同炖即成。

吃豆饮汤,每日1剂,连用7~10天。

功效蒲公英清热解毒,紫花地丁也是清热解毒的常用药,还具有凉血作用。两药是中医治疗疮疡的要方“五味消毒饮”中的主要药物。绿豆清热凉血消肿,可解多种中毒。本汤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

用于一切痈疽发背,疖肿恶疮,尤适于初起未溃时。

注意事项正气不足,疽疮内陷,体弱气虚者慎用。

公英银花汤

用料蒲公英30克、金银花50克、白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蒲公英、银花同煎,取汁去渣,加入白糖调匀即成。

每日1剂,连服5~7日。

功效蒲公英、金银花均有清热解毒散结的作用,药性轻清,药理研究两药对多种病菌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用于痈疮起初,热毒初成。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大便溏泻不宜用。

栀子仁粥

用料栀子仁3~6克、粳米60克。

制法服法将栀子仁稍炒,研成细末;粳米先煮粥,半成时加入栀子仁末,再煮成稀粥。早晚食用。

功效栀子仁有清热解毒作用,可清泻三焦火毒,与粥同用,有健胃扶正,清热解毒的功效。

用于痈肿疔疮,溃后或消散后余毒未清。

注意事项忌食辛辣刺激之物。粥宜稀。

苦瓜绿豆汤

用料苦瓜100克、绿豆50克、白糖50克。

制法服法苦瓜切开,除瓤切条,与绿豆同熬成汤,加白糖。

饮汤吃豆及瓜。

功效苦瓜有良好的清热解暑作用,绿豆清热解毒消肿凉血。本汤有清热解毒,消暑除肿的功效。

用于暑天疖肿、痱毒等。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者慎用。另可用苦瓜与粳米煮粥,也同样收到效果,可用于暑天疖肿,脾胃稍弱的婴儿。

苦瓜豆腐瘦肉汤

用料苦瓜250克、猪瘦肉125克、豆腐250克。

制法服法苦瓜洗净切块,猪瘦肉切片用精盐、料酒拌稍腌。豆腐稍煎加水煮汤,水开后入苦瓜,稍煮片刻,入腌好的瘦肉片。

饮汤吃物。可佐餐用,连服5~7天。

功效苦瓜清热解暑;豆腐清热泻火,并富营养。与猪瘦肉滋阴养血同用,起到清火解暑、滋阴养血的功效。

用于体弱婴儿暑疖、痱子。

注意事项气虚面白儿不宜选用。

绿豆银花汤

用料绿豆60克、银花15克。

制法服法绿豆先加水煮至熟后,将银花用纱布包后放入,一同煮沸,以汤色碧绿而不浑浊为佳(绿豆刚开而未致熟烂)。

去银花,连豆吃服。用3~7天。

功效绿豆清热解毒除烦,利小便;银花清热解毒消暑。本汤主要为清暑解毒,利尿除烦。

用于暑热痱子,疱疹疖肿。

注意事项本汤可作暑天饮料,有预防痱子生成的作用。素体脾虚便溏则少用。

丝瓜香菇汤

用料丝瓜250克、香菇100克、葱姜适量。

制法服法丝瓜如食法洗净切段,香菇水发后洗净。起油锅将香菇略炒,加清水适量煮沸3~5分钟,入丝瓜稍煮,调味即成。

饮汤吃瓜。

功效丝瓜清热消暑,香菇解毒清暑,两者可相互加强药用。本汤清香,有清热解暑除毒的功效。

用于痈疮初起或溃后余毒未清。

注意事项湿盛脾弱者慎用。痈疮溃后亦可用丝瓜与米煮粥食用,效果更佳。

马齿苋汁

用料取新鲜马齿苋500克、蜂蜜30克。

制法服法将马齿苋洗净,切碎,用干净纱布绞汁。取汁后加入蜂蜜调匀,隔水蒸10分钟。

每次服1~2匙,连服7~10天。

功效马齿苋味甘、酸,性寒,能清热解毒,利尿通淋。药理试验其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与蜂蜜同用,取其润燥解毒之功,同时还可调味易服。

用于痈肿恶疮、肠痈等。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肠滑腹泻者不用。

黄芪炖山甲

用料黄芪30克、穿山甲肉150克。

制法服法将穿山甲肉洗净切成小块,黄芪用水稍浸。将两物同置炖盅内,可加红枣2枚。隔水炖透。

吃肉喝汁。

功效黄芪益气补中,托里排脓生肌;穿山甲肉滋阴养血,解毒生肌。本膳有托里排脓,去腐生新的功效。

用于气虚体弱,痈疮内陷,迁延不愈,脓毒不尽者。

注意事项实热及痈疮初起不宜选用。

23.小儿湿疹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是婴儿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多见于2~3个月的小婴儿,冬春季节多见。皮疹常见于头面部,或遍及全身。初起皮肤发红,继而出现较密集的红色丘疹或小水疱,水疱破后流黄水糜烂,水干后结黄痂。患者瘙痒异常,喜用手搔抓而破溃,甚或继发感染。本病与婴儿体质及喂奶有关。中医认为因内生湿毒,外受风邪引起,如不注意喂养,湿疹可长期反复发作或不愈。如喂养得当,断奶后湿疹亦可逐渐自愈。正如明代医家陈实功所述:“奶癣,儿在胎中,母食五辛,遗热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脂成片,睡卧不安,搔痒不绝。”

饮食注意:无论喂母奶或是牛奶,都要定时定量。对牛奶过敏的婴儿应改人奶、羊奶或代奶粉喂养,或将牛奶多煮一会儿,少加糖,或牛奶加1/3或1/2的米汤,以后根据孩子消化吸收情况逐渐由稀到浓增加奶量。母乳哺养的婴儿要缩短喂奶时间,2次母奶之间可喂淡菜水或淡果汁。母亲应少食蛋奶制品及辛辣、海味、腥味食品。要注意保持婴儿大便通畅。便秘者常服些蜂蜜水,大便次数多者用神曲或谷麦芽适量煎水服,以助消化。稍大孩子忌食荤腥发物,如蛋、奶、海味食品等。

薏苡仁饮

用料薏苡仁30克,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苡仁(粒大饱满色白者佳用水浸泡1夜,以去除薏苡仁特有的难闻气味。次日,把水滗干,加8倍水,用沙锅置文火上,煮至快软时,加入适量冰糖即可。连仁带汤,分数次喂食婴儿,每日1剂。

功效本饮有清热利湿,健脾和中的作用,适宜于湿疹常服。本饮亦可加粳米煮粥食用,功用同上,更适宜脾虚食欲不振者。

绿豆粥

用料绿豆30克、粳米适量。

制法服法以上二味同煮,熟后可加冰糖适量调服。亦可单用绿豆煎水服,以绿豆煮烂为度,每日1次。

功效绿豆性凉味甘,有较强的药力,故本粥能清热凉血,利湿去毒。适宜湿疹热甚者,见疹红水多,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较明显。

苦参鸡蛋

用料鸡蛋1个、苦参30克、红糖30克。

制法服法先将苦参浓煎取汁,去渣将打散的鸡蛋及红糖同时加入,煮熟即可。

饮汤,每日1次,连用6天。

功效苦参可清热解毒,燥湿杀虫;鸡蛋润燥和胃,解毒。本汤可收清热除湿,解毒润燥的作用。

用于婴幼儿湿疹,奶癣等。

注意事项本汤虽有苦味,但有糖和蛋香,婴儿亦不会拒食。对于脾胃虚寒的患儿则宜慎用。

将军蛋

用料鸡蛋1个、生大黄末15克。

制法服法先将鸡蛋顶端敲出一个小孔,放入大黄细末,然后用草纸封闭小孔,煮熟即成。

空服食用,每日1~2个,连服4天。

功效大黄味苦性寒,性趋下行,古有“将军”之称,功能清热解毒,燥湿。鸡蛋可和中调味。

用于胃热湿疹,大便干结或臭秽者。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血虚体弱者忌用。

绿豆蛋清糊

用料绿豆50克、鸡蛋1个。

制法服法将绿豆研成细末,取鸡蛋清,与豆末调成糊状。

外敷患处,每日一换,至愈为度。

功效绿豆清热解毒,鸡蛋清含有溶菌酶,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用于局部的湿疹,或痱子,尤适宜合并有轻微感染者。

注意事项有化脓或渗液过多时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