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多诺看来,就哲学史来说,康德比较早地认识到哲学第一性的问题,他从认识的可能性问题人手,在《纯粹理性批判》这一自相矛盾的学说里,开始意识到了哲学内在性本身的矛盾,即其中主体与客体两者的等级化、同一性无法抹杀的对抗。(由主体设定的)给定性这个概念——唯心主义中不可还原的最后避难所——是与作为有完全还原性的精神的概念,即与唯心主义自己相冲突的。自相矛盾破除了体系,这种体系的唯一理想是一种获得的同一性、一种预期的同一性,作为无限的界限,它是不一致的。诉求于主观内在性仅仅是为了升级而没有包含于第一性之中的东西。否则,内在性哲学就会丧失其存在的理由。但是,内在性哲学的自身的进程,即对意识的分析表明,离开了它的物质的和适合于意识的东西,它就不含有绝对的第一。通过区分形式和内容,康德明智和人为地帮助自己逃脱了这一难题。康德以形式(如时间空间等认识形式)与内容来对付第一哲学的矛盾,当然没有实质性地解决这一矛盾。作为第一哲学的辩护者,康德后来倡导形式的优先性。对形式和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康德已经达到这一步——并不能接触到体系的肇始。作为自成一体的给定性的形式,对康德来说,已经成为了绝对的第一性。康德努力要解开秘密,推演出形式的有些荒谬的给定性。这样,他到达了纯粹的同一性、纯粹的思想本身、纯粹的主体,即脱离了内容的主体成了简单的非实体并且被具体化了,通过退回到形式主义,退回到形式与内容的区分,康德向非同一性表示了敬意。他没有使非同一性陷于脱离了剩余物的主体的同一性。但是,结果是,他缩小了真理的概念,真理不再奢望比用秩序的概念去整理异类更多的东西。康德以先验的知识形式来整理与规定现存事物。
我们也知道,康德把经验主体与先验主体区别开来,并使它们之间关系等级化。费希特、黑格尔等人则以意识的发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黑格尔就认为意识只是经过不同阶段布局,并不存在经验与先验之间的、意识与意识之间的鸿沟。后来胡塞尔重新开始思考了这一问题,他重新回到了康德的原初问题,并把这个问题还原到抽象的主体原则。
胡塞尔以沉思的形式恢复了第一哲学,其本质是在唯名论条件下实现概念的还原。这种还原拒绝了辩证分析和黑格尔否定性中介论,从而放弃了概念的辩证过程。胡塞尔以被繁琐论述的现象学的名义诉诸笛卡儿的幻想,他想以沉思的名义复活第一哲学。恰当地表征着初始纪元的形而上学的概念以升华与释疑的方式在末尾再一次出现。“结果是,这种形而上学的概念以更加不可避免的坚固与赤裸的形式出现:在唯名论条件下存在学说的发展和向思想主体的概念还原。”嘲塞尔发展的这种现象学概念是拒绝了辩证的分析和黑格尔的否定性的,甚至把黑格尔的否定性当作敌人。黑格尔的怀疑主义被推定为是把哲学扔进了深渊。这里并不是指胡塞尔没有对以往的认识论的批判,而是指他在批判与建构认识论的时候,没有对概念与事实之间关系的中介性思考。这也是第一哲学原则下所犯的一种错误。
我们看到,唯名论在许多文本中都受到了阿多诺的批判,唯名论之所以受到严肃的批判,是因为,在阿多诺看来,现时代有关本源的哲学都带有唯名论的特征。实际上,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已经站在这一门槛上了。因为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否每一个第一性哲学都会遵循它在反思一一在其中它从思想中设定自己的基础,即概念的建构程序中所反对的唯名论。而转向主体则使概念成了它的思想产物。对自己纯粹性的坚持使自己成了为它者而存在的东西。唯名论一度作为为科学确立基础的理论,不可避免地转化成了存在的统治者。自从与科学以及大学派,包括那些从不值得信任的群体中衍生出来的学派胜利融合到一块,其中的推动力偏离了方向。一旦唯名论向给定性,也向主观内在性及其相应部分发誓效忠,它就陷入了因为自己说了A就不得不说B的窘境,虽然这样做时,它违背了自己的愿望。作为为科学确立基础的理论,唯名论转变成了“极端的经验论”者。可见,在阿多诺看来,唯名论是在科学范式上战胜了哲学并与形而上学“胜利”结合到一块才走向经验论的。在唯名论那里,事物与概念被分割开来,把事物当作绝对的真。但是,就像胡塞尔清楚地认识到的,极端的经验论与自身的概念相矛盾。新近的经验论者,自从休谟,更不用说逻辑实证主义者了,在涉及绝对确定性的标准和基本原则的时候,就已经打出了绝对主义形而上学这一张王牌。相反地,对绝对的顺从——这正是唯名论与经验论者的倾向性主张一一对绝对主义形而上学来说并不陌生。
事实上,并不存在作为主体的抽象对立面的纯粹客体,同样也不存在一个作为客体的抽象对立主体。唯心主义所阐述的主体更不是一个“实有”的主体,因为在唯心主义哲学中,主体的内容是客体的,它是从客体属性借来的特性。在唯心主义看来,主体的定义包括被断定为跟它相反的东西绝不是仅仅因为作为一种构成物需以一种被构成物为先决条件。就唯心主义关于世界构成的学说所暗指的存在来说,即这种存在也必定是从真实性的领域借用来的,主体本身就是一个客体。传统认识论的纯主观形式,总是作为某种客观事物的形式而存在的,这是它的客观性。主体的这种客观性是怎样产生的呢?阿多诺认为,它是模仿客体的经验而存在的,“认识论上的我的可行性,即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显然是仿造持续同一的客体的未反思的经验制作成的……由于客体是不可解释的、给定的、外在于主体的,所以它的内容——就是康德说的认识的质料,也是主体中的某种客体的东西。”
可见,预先设定一者为本原,致使产生两级化的方法是不正确的,实际上,第一性和从第一性衍生出来的其他方面之间所形成的这种等级性之设定是没有合法性的。任何想予以有优先特权的范畴以合法性的努力都会被自相矛盾所纠缠。这并不是要反对那种并不迎合还原性规范的程序(过程),而是要反对遵循这种还原性教规的方法。如果对第一性的批判不去尽力对绝对的第一性提出问题,那么,它必然不可能因为为先验的存在提供一个内在的哲学基础而去对质现象学,但是,为先验的存在提供一个内在的哲学基础,是现象学及其后继者们所固有的观念。对阿多诺来说,对第一性方法的消解更为重要,所以,“问题正是这个概念以及这种基础——虽然这种基础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合法性,而不是它所谈的内容主题。”
阿多诺肯定地说,“第一性和直接性——作为概念——总是被中介的,所以就不是第一性。”可见,严格地讲。认知的等级化情形是不可能的,第一性问题也是不可能的。不仅不存在第一性,而且也不存在绝对的“新”。阿多诺认为,第一性概念同样使绝对新的东西崩溃了,现象学曾在这种“新”之中存在,但现象学没有拿出什么新主题,它像千变万化的一道风景。第一性和绝对的新是互相补充的,辩证的思想必须摈弃两者。
阿多诺认为,在主观性中,主体与客体的重新返回和‘一’的两元性在两种认识论类型中被论述,即在唯理论者和经验论者两类认识论类型中被一再重复着。认识论的原批判应该对付这两者。虽然,经验主义从来没有像唯理论和它的唯心主义继承者那样防卫过绝对第一和绝对同一性的观念。看起来,好像放弃了把自己捆绑于内在性自身的范围。但在经验主义认识论那里,批判性的思想却过早和过于无抵抗地向经验主义投降了。通过卑下地顺从于纯粹的存在,思想无从把握存在,这样,也放弃了自由瞬间和自发性。就此而言,经验主义的实证特点更需要批判。
现在我们知道,阿多诺为何要批判认识论了,因为本原哲学本质地说就是一种认识论:本原哲学作为认识论是历史地形成的,哲学家们希望把绝对第一性提升为绝对的确定性,这样做是通过反思主体而不是从第一性概念中排除主体。走向同一性的动力在这一反思过程中得到了加强。思想把自己从不是导源于自己及其权限(主体的内在性)的东西分离开来并自我封锁起来。在内在性领域,世界是被产生的,或者说对世界的判断的合法性是被检验了的,这样的事实不再成为问题,就像无中介性的判断一样。“所以,这是在反思的过程中逐渐地被建立起来的原则。”是对一种绝对的第一本源的追求最后导向了传统认识论,所以,在阿多诺那里,对第一性的批判就是对传统认识论的批判,因为这种认识论是排除非同一性以制造同一性的,因此,它同时意味着对同一性思维的批判。
二、第一性哲学批判的过渡
从阿多诺的论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传统哲学的错误在于想在哲学思想的体系范围内解决现实的问题,而且是一劳永逸地做到这一点,所以,这种哲学又表现为体系。马克思是非常清楚传统哲学的弱点的,所以,他根本不想建构一个体系哲学,而是对主体和客体、自然和历史及其关系的历史性诠释。而且,马克思还严肃地指出,在理论上预先地完成一种现实的解决是不可能的。阿多诺再次对这个问题做了回答,表明了自己反体系的决心。
然而,阿多诺对唯物辩证法所作的说明,即把唯物辩证法也贴上同一性哲学的标签则是不正确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目标是把意识哲学立于头顶上,但是这种批判会退化为同样的教条,因为唯物主义辩证法把意识哲学以判决的形式打发掉,而这样做时,并没有接触到事实本身的逻辑。在批判成功之前,唯心主义将再次复活。”在此,我们想对阿多诺有关第一性哲学的批判的过渡性作个说明。
(一)恩格斯提出哲学基本问题的真实意图
众所周知,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但很少有人仔细分析其真实意图。我认为,恩格斯提出哲学基本问题的目的,并不纯粹为了对哲学史上的各哲学派别作个简单的归类,更重要的是为了扬弃它们从而进到唯物主义的更高层面。
以往我们判断唯物主义与否,直接的文本依据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除此之外,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就没有任何别的意思。”
首先要清楚,恩格斯提到的“本原”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这里的“本原”有两层含义:其一,先于人类的外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唯物主义认为,前者是后者产生的前提与基础;其二,人类产生后出现的精神与物质是谁产生谁?恩格斯说,“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却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这自然是纯粹的唯物主义。”如果我们没有忘记,《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理论努力的结晶,那么恩格斯的这一判断就是不言而喻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发生学角度解剖了意识,更重要的是,他们从社会分工人手看到了意识超出现实去“想象”,从而走向“唯心主义怪想”的必然性。当时他们得出的总的结论是:“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