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否定的现代性:理解阿多诺
3070300000003

第3章 同一性哲学的消解:(1)

阿多诺批判理论的初始地平

第一节传统认识论与哲学同一性

一、传统认识论与同一性

阿多诺认为,要回答哲学的现实性问题,必须回到同一性哲学的理论基础,即传统本体论的内在性。为此他专门写了一本名为《反对认识论:一种元批判》的书。在这本书里,阿多诺是以胡塞尔的早期现象学理论为依据展开的,但他同时声明,自己的批判并不局限于胡塞尔现象学,对阿多诺来说,传统认识论包括唯心主义和实证主义在内。

首先,阿多诺对认识论的内在批判作了方法论的说明,他说,对认识论的元批判需要把认识论当作罪与罚、必然的错误与徒劳的纠错之统一体来加以建构性的反思。同时,认识论的内在批判是需要辩证法的,它是一种内在性批判,而不是从认识论之外来旁观它。假如说,传统认识论是一种内在性哲学,那么,哲学的内在性只能被内在地打破,内在的批判必须先验地在开始的时候认识这种不真实性。黑格尔曾经从他的立场对康德的认识论作过同样性质的批判,即内在性批判,它抛弃了康德把本质与现象分开的错误。通过被动地跟着概念的运动和主动地引导这一运动,改造了客体。在这里,内在性批判首先要批判内在性的设定,什么是哲学内在性呢?阿多诺举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断言是用它的假设来衡量的,那么它的程序就是内在的。例如,一个结论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则,思想也就AT自己的规范,但它并不是在分析存在概念过程中思想所必需的。这种内在性必须被停止,因为这种内在性的最后依托正是总体性,即“在意识和逻辑的内在性之间的模棱两可这种意义上,内在性就是总体。所以,辩证法否定内在性,也否定总体。”只要认识论说明自己开端,即内在性的不可能性,并且让自己在每一个发展阶段被自己对于事物本身的那种不充分性所推动,那么认识论就会是真实的。但是,当它主张成功在握或者认为事态会简单地对应自己的结构和概念的时候,它是不真的。也就是说,当它认为它的标准是自己设定的科学性的时候,它是不真的。可见,简单地说,认识论的内在性就是主观设定的理论逻辑及其整体性结构。

阿多诺所要批判的认识论具有这样的本质,即主体通过同一性原则主观地把客体逻辑还原到主观内在性,因此认识论批判的首先目的在于消解这种同一性。对同一性原则纯粹现实化的探索要消解传统认识论,这样做就必须清理这样一种幻觉:“无矛盾性、意识的总体是世界本身,而不是知识的自我沉思。”在阿多诺看来,曾经有过认识论批判,但传统的认识论批判并不合理,因为以往的批判往往会转入对无中介的客观主义的崇拜,即认识论基础从精神第一转为物质第一,但都是主体第一性。从这个角度看,同一性思维必然是归根到底的主体同一性,这种主体同一性,在阿多诺那里,是与无中介的客观主义相一致的,而且与历史现实相协调:“认识论批判——它的教规是概念的调解——最后被假定要做的事是声明未中介的客观主义。这是当代本体论或者是东方国家官僚主阿多诺的认识论批判确实与传统认识论批判相去甚远,这也体现了阿多诺认识论批判的历史维度:美国学者马丁‘杰曾认为,阿多诺把对认识论的批判称为一种元批判,是因为,这种批判超越了哲学本身的范围而进入了其社会与历史的基础结构②,从内容分析来看,这一判断是适当的。

阿多诺认为,在现实中,不掺杂任何思想和形象性的想象中的客体,是抽象主观性的直接反映:只有抽象才能使他物跟自身一样。同还原论的不确定的基质不同,不折不扣的经验客体比那种基质更客观。阿多诺批判理论正需要这种经验的中介。但是,在这里,我们不是要重新确立一种第一性,即客观经验的第一性,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因素。以往对知识的批判,以为是对社会实证的客观认识,从而排除了现实主体性,事实是这种批判本身需要得到批判:对知识的传统批判从客体中排除出,随而归之于主体,这种特性,应归因于主观经验中客体的首要性;而我们受统治的间接知觉所欺骗的正是这一点。这种传统的知识批判延续下来,发展到对已认识到本身历史局限性的经验的批判,并最终地发展到对社会的批判。因为社会是内在于经验中的,不是另外一个世界。只有社会对知识的自我反思才能为知识获得客观性,如果知识继续服从对它持有的种种社会强制而又意识不到这些强制,这种客观性将会丧失殆尽。“社会的批判是对知识的批判,而知识的批判也是对社会的批判。”阿多诺那里,认识论的批判、社会的批判与对知识的在阿多诺的界定中,传统认识论问题的核心正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在不同时期以不同的理论形态出现,有时表现为主体与客体关系,有时则表现为思维与存在关系。甚至,从哲学史看,柏拉图就已经在思考主体精神程序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但他不像后来的本体论者,一开始就把客体编入到他所设定好的精神程序,他曾经想维持精神程序与客体的关系,保持它们之间的一种现实的张力。但后来的哲学家们越来越忘了这一点,以一种“自我暗示和诉求于自我把握的主体”当做哲学的基本方法,通过把主体性赋予给概念这一方法,传统认识论无意识的初始形式便开始形成了。因为,这种方法初始地设定了主体的第一性,所以它并不消解和结束主体的独断,相反,它认同了现实主体的支配性。同时,这种方法从一开始就阻止客体说话的欲望,以这种方法设计的程序就排除了外在于主体的现实客体的干扰:“方法必然会对与自己不同的事物施暴,它必然以自己的模式来支配它物。”方法的这种无条件性是纯逻辑同一性,这样它就替代了事物他者而成为绝对了,同时,也就承认主体性存在的不可对抗性。

在阿多诺看来,启蒙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把个别的知识汇集为体系”,让思维形成为统一的科学秩序,并且从原理中推导出对事实的认识,从而可以按照主体意愿得出公理、先天的观念或极端的抽象。从启蒙的角度看,认识是一种分析体系的判断。理性的作用不过是形成具有系统的统一性观念,形成具有牢固概念联系的形式因素。这与康德等人对理性的阐明是一致的,康德曾认为,纯粹悟性的模式保证了普遍和特殊之间的同质性。悟性表明了主观判断在事物身上所发现的事物的可理解性,当事物还没有进入自我以前,判断就已经发现了作为客观质的事物的可理解性。在康德那里对事物的认识已经是预设的了,主观判断甚至在面对事物之前已经设定了事物的特性,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思维的统一性与概念体系、主观认识模式早就统一起来了。然而,这是不符合实际的认识模式,因为,事实属于实践;事实到处都表明了各个主体与作为社会客体的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经验总是实在的活动和受动。由此,也就产生了理性概念的困难,“因为理性的主体,同一理性的承担者是处于实在的对立面中的。”①也就是说,在这里,认识主体并不现实地接触实际的客体。

实现统一性的困难总是存在于现实的存在那一边,为了把自己投射到对象上去,以制造一致的假象,主体必然要改装自己:为了让所有的存在能够继续下去,主体必须建构自己的原则,即主体必须提升自己,从柏拉图、前期苏格拉底到胡塞尔止,这种情形几乎没有变化。我们知道,胡塞尔曾经认为,通过对康德哲学的分析,我们将进入一个内在的转变过程,通过这一转变,我们将真正面对面地、直接地经验到那个早就被感觉到的、但一直隐藏着的“超验的东西”的领域。在这个基础性领域里,胡塞尔相信,方法已经在孕育其中了:那个在其无限性中向我们开放的经验的基础将立即成为一种方法上的工作哲学的沃土,并且它具有这样一种自明性,即一切可设想的过去的哲学的和科学的问题应从这个基础出发来提出和作出决定。可以说,胡塞尔是20世纪传统认识论的最大制造商,他相信他所建构的现象学将是解开世界之谜的可靠的、科学的方法。

同时,在阿多诺看来,概念本身就具有对同一性的要求,“概念的内在要求是它想始终不变地建立秩序,并以这种不变性来反对它包含的东西的变化。”概念渴望抹杀事物的变动性以统治相异于自己的事物。就此而言,谢林哲学是哲学概念趋于同一性的代表。

但是,一旦主体放弃了现实对象,传统认识论便开始陷入了困境,概念也失去了自己的安全感,“在反对实事的禁忌背景下,这些概念同时也完全是如履薄冰。于是把实体的因素赋予这些概念,这些因素被标榜为‘纯粹的’,‘纯粹的’意识或纯粹本体论。”有关具体的幻觉是建立在结果的物化基础上的,就像肯定性的社会科学,它们把社会过程的产品当作最终的事实来接受并记录下来。这种形而上学的感伤在远离事实的地方——即精神性,这种精神性在本体论的唯心主义(这普遍地适用于德国唯心主义)里头,是在事实之前就预先规定了的,它预先主观地获取了虚假的具体化。

但是,精神的掩盖物越多,作为一个主宰,精神就变得越异化,这种情况在数那里也是一样,甚至在埃利亚学派的概念中,被假设的那个独立的“一”只有与“多”联系在一起才可以被理解和具体化。而数的反面正是组织起来与保留着的精神:开始时精神把它还原到不确定性,以使它成为与自己一样的东西,而后把它确定为“多”,作为一个统一体,“多”丧失了自己的特质,直到它把自己当作抽象的核心与复制品。

于是,同一性产生了。思维同一性因为客体的不可分解性、不可规定性(即思维同一性无法真正把握客体),所以,索性不去实际地触动客体,于是顺从了现实。这样,“主体非理性主义地或唯科学地自我满足,不去接触任何和它不同一的东西。它是要向流行的认识理想投降,甚至表示效忠。”在阿多诺看来,实证主义与唯心主义都是同一性坚持者,实证主义漠视自然,把它仅当作操纵的对象来把握,唯心主义则主观地设定世界(包括自然)为同一化的精神产物。

从阿多诺的阐述可以看出,同一性按其本意有四层含义。其一,唯心主义哲学所主张或设定的虚假主体对客体的支配即同一性思维。其二,作为规定性而存在的概念抽象化即同一化,没有概念的这种同一化,人们无法思维;这种同一性是中性的,是概念的一般特性,有了概念的这种同一化规定性才可以认识客体。其三,从具体存在(个体性)与抽象存在(概念)关系看,同一性是事物具体存在的多样性。具体存在的要多于抽象存在的。这个“多”不是强加于具体存在的,在这种意义上,非同一物就是事物自身的、反对它的同一化物的同一性。每个具体事物都是它自身的多样性的同“一”,即是它自己。从认识的角度看,非同一性是概念同一化的目标,人们要认识事物必然就需要概念对客体进行分门别类;同一性思维的错误在于把同一性当作目标,不管客体有无概念分给它的规定性。就此我们看到了,同一性与非同一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在那种认为事物不应与概念相统一的指责中也存在着概念想和事物相同一的渴望。非同一性的意识就是这样包含了同一性。”以自由概念为例,当我们说某人是自由的时候,这个自由是一般性规定,它也可以规定别人,这就是它的普遍性与一般性。但同时,这个某人又有其他规定性,如不诚实等等,在此,某人作为特殊,他实际上又超出了普遍规定性“自由”。所以,我们看到,客观的矛盾性并不只是标志在我们的判断之外存在的存在物,它还标志着在被判断的东西之中的某种东西。因为,我们在判断中所意指的东西是应超越那种被包括在判断中的特殊的所判断的存在物。其四,批判理论所追求的“同一性的理想”,即主体对客体规定性的成功认识,即达到了“对象的同一性”(这里指客体所具有的内在规定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的与客体平等和谐的关系,主体间的平等自由关系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