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华鉴人术(大全集)
3036300000014

第14章 声音鉴人——以音观识,以声观形(2)

有一次,阮籍出去寻访一位真人,用治国之法、养生之道来作话头,对方都没有反应。最后他以长啸对之,在离开之后,听到对方声震长空,明显是个高深莫测的人。

通过后天的学习和修养,可以增长我们的修为,调节我们的声,使其变得抑扬顿挫,同时也可以润饰我们的音色,使其变得悦耳动听。一个人的品味的高下,大脑的智慧或者愚钝,命运的富贵与贫贱等,都可以从声与音中显现出来。

声的喜怒哀乐

如何听一个人的声相?曾国藩说:“辨声之法,必辨喜怒哀乐。”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都可以从声中听出来。心境不同,发出的“声”也会有很大差异。

曾国藩奉命兴办团练时,招揽人才,当时的情形是:“湘乡奇伟非常之士,争自创磨立功名,肩相摩,指相望。”当时每天都有几百人到营中报名,曾国藩亲自一一召见,询长问短,力求招到一批有才之士。

有一天,曾国藩正在卧房中午睡,忽然听到外面有吵闹声,他起身向窗外一看,只见一位身材不高、只穿一件单衣的青年人正与守门人纠缠相争,吵吵着非要见到曾国藩。

曾国藩听来人的声音:“爽朗圆润,隔山相闻,必是内沉重气,才质非凡之人。”于是就将他让到上宾之位叙谈了起来。这人便是罗萱。

经过一番交谈之后,曾国藩决定让罗萱掌管书记,把日常文牍往来也一并交给了他。从此罗萱开始了自己随同曾国藩的行程。

咸丰五年,曾国藩带兵客居江西,军饷不足,又受太平军石达开部队的不时攻袭,常常是停泊船上,不用说安生休息,性命有时也不保。为了取得朝廷的信任,还必须经常奏报军中缓急。

在这个时候,罗萱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上马操剑,下马走笔,兼俱文武,形影不离。曾国藩每有上疏,罗萱都操笔如流。有时骤然响起了警报,情势危急,罗萱也甘心同命,他时常调解诸将之间的矛盾,使各自都称心满意而去。

咸丰六年(1856年),石达开进入江西,攻陷了很多地方,省城危在旦夕。罗萱率领3000名湘军攻打建昌,城刚被攻破,太平军援军就赶到了,建昌城得而复失。这样罗萱又去攻打瑞州。在瑞州,罗萱与太平军展开殊死激战,他身先士卒,勇猛异常,终于取得了胜利。

瑞州一役,罗萱声名远播。不久,巡抚骆秉章召罗萱办湘潭团练,刘培元招罗萱到衢州共商军事。但他所到各地皆不肯长留,他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文人不能放弃科举,于是屡应省试,都没有考中,但他仍然专心学问。

罗萱喜欢贡献才智,但他不愿沽名钓誉,很多地方大员召其入幕的请帖从来就没有断过。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罗萱的同乡挚友黄润昌奉命进入贵州镇压当地的起义。黄润昌再三请求,罗萱才随行掌管文案兼管理营务处。罗萱每天出外领兵作战,晚上撰写奏章,每件事都处理得很妥当。

后来,黄润昌奉命围剿贵州,当时贵州气候极为寒冷,罗萱到了军营后随即开赴清溪。清溪原来是邓子垣的军治,当黄润昌和罗萱在清溪安营扎寨后,二人分开设立水师,做好守城的准备,同时也准备大举进攻。湘军进入贵州境内后,先后攻克了铜仁、遵义等五个郡,但是在南路进攻时却遭到了顽强抵抗。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三月,罗萱、黄润昌遭到伏兵突袭战死,当时罗萱年仅43岁。

罗萱这个人,温文尔雅,喜欢淡泊,生性比较沉稳,在军中待了十多年,却没有为自己谋取任何私利;拥有不凡的战功,但在官场上始终没有多大升迁,战死时仅是个知府。

咸丰五年(1855年)四月,罗萱随同曾国藩经吴城进入南康。在这里,曾国藩又发现了一个人才,这个人叫塔齐布。曾国藩用戚继光法训练士卒,塔齐布每次都身穿短衣,腿上插着短刀跟着士兵一块儿训练,一边训练还一边大声喝喊,声音宏亮,能传出去老远。

曾国藩对这位身材高大、面红耳赤的满族军官很好奇,听他的声音就觉得他不是平庸之辈。后经过和他交谈,曾国藩对塔齐布大为赞赏,认为他不同于一般的八旗子弟,当即决定到他军中视察。到了军中,只见士兵训练精严,曾国藩非常诧异绿营兵中还有这样的将领和士兵。塔齐布平时看上去有点儿愚憨、无能,到了战场上,他时常摩拳擦掌,说话唾沫星儿横飞,一副要把对方生吞活剥的架势;尤其喜欢一个人单枪匹马到对方军营堡垒打探虚实,几次都非常危险,但都转危为安。

但是,这样一个人才却英年早逝。曾国藩派遣李元度率平江勇渡河攻湖口,约定第二天塔齐布攻九江,使太平军腹背受敌。清晨,塔齐布突然心肌梗塞而死,年仅35岁。塔齐布的去世,让曾国藩痛心不已。

曾国藩听罗萱声音爽朗圆润便知其才智不凡,听塔齐布声音之雄壮便知其为人勇猛,听音辨人之准,确实令人叹服。

人的声音本质上有差别,通过辨析人的喜怒哀乐之声可以知其为人。一般而言,质佳之声具有以下的特点:

欢喜之声宛如青竹折裂时一样清脆悦耳,有天然柔和协美之动感,这样的声音是大自然中最清纯的声音,不虚伪做作,是真性情的表露,自然大方,不俗不媚。

愤怒的声音,如同平地一声炸雷,震耳欲聋,其情致豪壮而强烈。但以“阴”盖头,则没有暴躁戾气,反而呈容涵大度之态,不是带破坏性五雷轰顶之势。

当人哀恸时,声音如同击破薄冰,清脆响亮,其情致破碎而凄切。虽然是悲凄苦楚之象,但不峻不急,不厉不烈,有“发乎情,止乎礼”之势。这样的态度也是雍容华贵、无小家子气的。

欢乐的声音,宛如雪花在疾风刮来之前在空中飞舞,轻灵而不散漫,飘逸而不狂放,其情致宁静轻婉。

以上这四种声音,它们都由于一个共同的特点——轻扬而清朗,从声相角度上讲,这是声音中比较佳的。

声音有喜怒哀乐的区别,也有贵贱之分。曾国藩认为,如果是刚健激越的阳刚之声,像钟声一样宏亮沉雄,就高贵;像锣声一样轻薄浮泛,就卑贱;如果是温润文秀的阴柔之声,像鸡鸣一样清朗悠扬,就高贵;像蛙鸣一样喧嚣空洞,就卑贱。远远听去,刚健激越,充满了阳刚之气;而近处听来,却温润悠扬,充满了阴柔之美;起的时候如乘风悄动,悦耳愉心;止的时候却如琴师拍琴,雍容自如,这乃是声中之最佳者。俗话说,“高声畅言却不大张其口,低声细语牙齿却含而不露”,这乃是声中之较佳者。发出之后,散漫虚浮,缺乏余韵,像荒郊旷野中的孤牛之鸣;急急切切,咯咯吱吱,断续无节,像夜深人静的时候老鼠在偷吃东西;说话的时候,一句紧接一句,语无伦次,没完没了,而且嘴快气促;说话的时候,口齿不清,吞吞吐吐,含含糊糊,这几种说话声,都属于市井之人的粗鄙俗陋之声,有什么值得跟以上各种声音相比的地方呢?

从声气中认识人

声来自发音器官的启动,可以在发音器官启动的时候听到它;音来自发音器官的闭合,可以在发音器官闭合的时候听到它。辨别声气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辨别人抒发喜怒哀乐之情时的声音的情状。

人类的声音包含各种要素,声调是很重要的要素之一,大的声音,可以让别人沉默下来。然而,小的声音有时候更能发挥效果,这是因为人们会注意去听的缘故。当然,声大声小都需要姿势辅助,效果才更好。

发声法对音质有很大的影响。若以鼻子产生共鸣,声音像是如泣如诉,也会给人傲慢的印象。但是,如果是以胸腔来产生共鸣的话,发声法亦随之改变,变得丰富、强力,响度也够。

讲话的速度也影响到会话。说话速度太快的人,一方面容易给人好像有某种急事、戏剧性的事件或热心投入的印象;另一方面会让对方感觉焦躁、混乱以及些许的粗鲁。说话缓慢的人,虽然给人深思熟虑、诚恳的印象,但太慢也会变成犹豫不决或漫不经心,甚至还会呈现消极性的含义。

无论是在战场上、商场上,还是别的什么“场”上,领导从声气识人,都是很重要的。

一、和声细气者

人们在请求、询问、安慰、陈述意见时常使用和声细气。它可以弘扬男性的文雅大度和女性的阴柔之美。尤其是在抒发情感时,和声细气的运用,更具有一种迷人的魅力。由于语音学中音素、音位的原理和人们说话时用声用气的心理状态及规律的不同,和声细气,这种声和气宛如柔和的月光与涓涓的细流,由人的心底流出,轻松自然,和蔼亲切,不紧不慢,能给听者以舒适、安逸、细腻、亲密、友好、温馨的感觉。和声细气地说话的男人,为人必定厚道、宽容、襟怀开阔;和声细气地说话的女人,为人必定温柔、善良、善解人意。

二、轻声小气者

轻声小气表现说话者的尊敬、谦恭、谨慎和文雅,在和别人交谈时,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距离,密切双方之间的关系。有时,它还能避免一些可能会招致的麻烦。但用它来公开坚持意见、反驳别人、维护正义和尊严或表示强调是不可取的。

三、高声大气者

高声大气是人们用来召唤、鼓动、说理、强调和表达自己激动心情的声和气。它可以表现说话者的激情和粗犷豪放的性格。它通常用来表示极度的欢喜或慷慨激昂的情绪。张飞是《三国演义》中群众最喜爱的人物之一,他以粗豪、勇猛、爽直和坚贞的品质深深地吸引着历代读者。这个人物说话声音响如洪钟,具有浓烈的草莽英雄气质。从其外表便可以看到这一点,他:“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在长坂坡一役,曹操率众军追赶张飞。张飞立马桥头,圆睁环眼,厉声大喝:“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吼声如雷,将曹军部将夏侯杰惊吓得肝胆俱裂,跌于马下。曹操等人也不敢妄进,只好回马便走。这段有声有色的传奇故事,凸显了张飞粗犷的草莽英雄气质。

四、唉声叹气者

这种人心理承受能力弱,自信心不强,缺乏勇气,一旦遭到失败,便灰心丧气,沮丧颓唐,乃至一蹶不振。《孔子家语》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轶事:

有一次,孔子出外巡游。在返还齐国的途中,听到一阵非常哀切的哭声,他于是对弟子们讲:“这个哭声虽然很悲伤,但不是悼念死人的哀声。”孔子随后快速前行。碰到那个哀哭的人之后,孔子仔细地询问了他的名字,才知道他叫丘吾子,又问其痛哭的原因,丘吾子长叹一声,回答说:“我一生有三大过错,至今年老才深深觉悟到,追悔莫及,因此痛哭。”孔子不明其意,再次询问。丘吾子说:“我少年时喜欢学习,周游天下。然而当父母离去的时候,我竟不能为父母双亲送终,这是一大过失。我为齐君做了多年的臣子,齐君骄横奢侈,失掉了天下人心,我多次劝谏不被采纳,这是第二大过失。我一生交友无数,深情厚谊,不料后来我都和他们绝交了,这是第三大过失。我为人子不孝,为人臣不忠,为人友不诚,有这三过,还有什么脸面活在这个世上?”说完便投水而死。

人到了这种悲伤而自杀的地步,他的哀情可想而知。而孔子从声气识别出丘吾子的哭声不是为死者,而是有其他的原因,足见孔子的识人之能非一般人可比。

从音色中辨人

声与音是不同的概念。音是声的余波、余韵,两者之间相差不远,但二者有些细微的差别还是可以辨别出来的。

普通人说话,只不过是声响散布在空中而已,并无音可言。如果说话的时候,“开谈多含情,话终有余响”,一开口就情动于衷,声中含情,则可以称得上是社会名流了。如果说话的时候,虽然口阔嘴大,却声未发而气先出;口齿伶俐,又不矫造轻佻,这不仅表明其人自身内在素养深厚,而且还预示着会获得盛名隆誉。

人的喜怒哀乐,必在音色中表现出来,即使人为极力掩饰和控制,也都会不由自主地有所流露。因此,通过这种方式来观察人的内心世界,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一、刚毅坚强者

这种人说话语气斩钉截铁,声音铿锵有力。这种人办事坚持原则、公正无私、是非分明,但是因原则性太强而显得不善变通,让人没有商量的余地。不过,他还是因为肯主持公道而得到了别人的尊敬。这种人在评判他人的价值时,不因个人恩怨而产生偏见,依然能做到公正无私、扬善除恶、光明磊落、实事求是、主持正义。

二、凝重深沉者

这种人才高八斗,语气慎重,说起话来言辞隽永,对人情事理理解得深刻而准确,对社会、对他人较负责任,有一定的可靠性。但由于人情事理的复杂性,这种人往往得不到重用,抱负无法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