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101个故事读懂亚洲文明
2985700000038

第38章 现代亚洲(4)

1925年12月15日,印度尼西亚共产党成立起义委员会,作出于1926年6月20日发动武装起义的决定。但是由于领导人丹马拉卡但建立了印度尼西亚共和党,从共产党队伍中分裂出去,起义只好推迟。1926年11月12日,全国性的武装起义爆发。12月上旬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中央多数领导人即被捕,起义渐渐被镇压下去。这次起义给荷兰殖民统治以沉重打击。荷兰殖民当局宣布印度尼西亚共产党被宣布为“非法”政党,取缔组织,杀害大批党派领袖。一时间,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遭受严重损失,被迫转入地下。

然而,即使荷兰殖民者再如何镇压,印尼人民抗争荷兰殖民者的决心却被唤醒了。1927年7月4日,代表印度尼西亚民族资产阶级的印度尼西亚民族联盟成立,翌年改名“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引导者是苏加诺。

苏加诺出身上层家庭,父亲是封建贵族出身的小学教师,母亲是巴利岛的婆罗门。如此良好的家庭背景让苏加诺得以接触到当时许多这名人士。1916年,苏加诺在泗水荷兰中学读书,寄宿在父亲的好友、著名的民族主义者佐克罗阿米诺托家中。当其他中学生还在懵懂而迷茫地憧憬生活的时候,苏加诺已经认识了当时领导印度尼西亚民族运动的一些重要政治领袖,并且阅读大量伟人传记和他们的著作,头脑中已经开始形成了鲜明的政治思想了。

1921年,苏加诺进入万隆工学院学习。在这一时期,苏加诺专心研究了各种政治理论,积极投身民族运动中。1927年,苏加诺成立印度尼西亚民族联盟,提出了“取消政治上的依赖,结束荷兰政权”等要求民族独立的纲领,同年12月,苏加诺又建立了包括印度尼西亚各个民族政治团体协商委员会,至此,反抗殖民者,争取民族独立的印度尼西亚人民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见到印尼人民在苏加诺的带领下抗争越来越激烈,荷兰殖民当局非常惊恐,下令严厉镇压,逮捕了苏加诺等领导人。1930年8月18日至9月29日,苏加诺被殖民法庭审讯。在法庭上,苏加诺发表了题为《印度尼西亚控诉》的辩护词,用大量的事实揭露和谴责荷兰殖民统治的罪恶,表达了印度尼西亚人民要求独立的坚强信念。1931年12月31日,苏加诺被提前释放出狱时,受到人民群众热烈的欢迎。这时,苏加诺成为印度尼西亚民族运动著名的领袖,他的政治思想成为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者从事民族运动的思想武器。

苏加诺民族主义思想的核心理论——“纳沙贡”思想,即民族主义者、宗教信仰者、共产主义者联合,其政治思想的目标是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在处理各种政治力量的关系上,他一贯主张平衡和协调。苏加诺虽然代表民主资产阶级,但提出了“马尔哈恩”思想,即贫民主义。他用一个自耕农的名字马尔哈恩来代表印度尼西亚的贫民大众,主张依靠贫民来实现印度尼西亚的革命。

1933年,荷兰当局连年降低水兵工资,引起水兵的反抗。1933年1月,泗水港的海员罢工,被调往苏门答腊的“七省号”军舰水兵在海上宣布起义,印度尼西亚水兵联络部分荷兰军官夺取舰只,返航泗水。殖民当局派飞机轰炸,调遣舰队围攻阻截,水兵起义被残酷镇压。1933年8月,苏加诺再次被捕,未经审讯即被流放到小巽他群岛的佛罗列斯岛。1939年12月,印度尼西亚政治联盟召开了印度尼西亚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以印度尼西亚语为国语,红白旗为国旗,《大印度尼西亚歌》为国歌。要求成立国民议会。但是,荷兰政府拒绝了印度尼西亚人民的这个要求。印度尼西亚人将目光投向了其他国家。

1942年3月,日军入侵印度尼西亚。苏加诺将他们误认为是国家的解放者,于是决定支持日本。1945年6月,苏加诺宣布印尼独立,他发表“潘查希拉”,即印尼独立的五项原则(民族主义、国际主义、民主、社会繁荣和信奉真主),并任总统,带领人民继续抗争荷兰殖民者。终于四年之后,荷兰承认印度尼西亚独立,但是此时苏加诺被个人英雄主义冲昏头脑,解散了议会,开始了长达32年的独裁专制统治,最终在1965年引发政变,被苏哈托等人扳倒,离开了总统之位。

边栏:

苏加诺(公元1901~1970年)印度尼西亚独立运动领袖,第一任印尼总统(1945~1967年)。

82. 伟大的越南解放领导人,胡志明

越南领袖胡志明

19世纪中叶,法国在越南建立殖民统治,将越南的封建传统秩序彻底打破。于此同时,越南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从19世纪到20世纪,尽管法国殖民者建立种种禁锢民族发展的新秩序,但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一大批拥有了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寻找着改变国家命运的武器,要求民族独立的呼声遇见高涨。

越南中部义安省坛区金莲村居住着一位爱国绅士,名叫阮生色。他因早年不满傀儡政府和法国殖民当局辞官回家,闭门读书,专心研究汉学。他的儿子阮必成受到父亲影响,爱国热情非常强烈。阮必成在父亲指导下学习了四书五经,随后到顺化的国学读书。1910年,越南学生爆发了反法学生运动,眼见顺化国学呆不下去了,阮必成就来到南越平顺省当了一名教师。

1912年夏天,阮必成以厨师助理的身份搭乘法国商船出海远航。在此后几年里,他到过亚、欧、非、美的不少港口城市,看到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也看到了殖民地国家的悲惨境遇。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暂居伦敦,后来移居巴黎,以修描照片等业为生。在那里,他化名阮爱国,向法国首脑请愿,要求恢复法属印度支那人民自由权利,结果请愿书当然是石沉大海。1920年夏,阮必成接触到了共产主义理论,他精心研读了列宁《论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一文,成为他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1921年,阮爱国建立和领导了旅法的法属各殖民地革命人士团体——殖民地各民族联合会,编辑周刊《穷苦人报》。1923年,他被调往莫斯科共产国际总部。1924年12月,胡志明作为鲍罗庭的翻译来到广州。他同旅居中国南方的越南革命者广泛联系,于1925年6 月建立了“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从此以后,阮爱国逐渐成为了越南反帝爱国的一面旗帜。

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后,胡志明从中国返回苏联,在共产国际担任重要职务,支持过多个国家的共产运动,后来又到泰国协助其组织地下党。1930年1月,受共产国际委派,胡志明于从泰国赴香港,召集印支共和安南共代表开会,要求各共产主义组织统一为越南唯一的共产党,定名为越南共产党。但是这个政党成立之初并不是一帆风顺,胡志明也一度受到怀疑和冷落。

1940年春,胡志明化名胡光到中国南方桂林等地区,不久后在昆明找到了范文同和武元甲。长征和黄国越等人也来到这里与他们会合,一个以胡志明为中心的稳定的越南共产党领导核心成立了。

此时,越南国内的情况已经发生重大改变。1940年6月,法国殖民统治在日本的进攻下宣布解体,9月,日本北印度支那。越南的形势已经变为从抗击法国殖民者到日本帝国主义上来。1940年12底,胡志明在越中边境举办干部训练班,1941年5月10~19日,他主持的印支共一届八中全会在越中边境南侧高平省北坡村举行。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大战造成的世界和远东形势及其为越南革命创造的条件。游击队整编为“救国军”,让农村根据地的游击战成为夺取政权的冲锋号。

1942年8月13日,阮必成化名胡志明,去联系在中国境内的越南抗日力量。谁知一到广西靖西县就被蒋介石政府逮捕,囚禁了十三个月之久。在这十三个月中,胡志明受尽折磨,牙齿脱落,头发灰白。1943年9月10日从柳州监狱获释后马上同当地的越南各民族主义救国组织取得联系,回国继续领导革。

1945年8月中旬,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走后,越南建立起一个临时建立的保大政府。此时,胡志明明确指出,能否获得最后的胜利,建立起人民政权在此一举。8月16日, 越盟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批准举行总起义,并选举胡志明为主席的民族解放委员会,拟作为全民选举前的越南临时政府。胡志明最后一次用阮爱国之名向全国同胞号召:“决定我们民族命运的时刻已经到来。让我们站起来,自己解放自己!”

越南人民在胡志明领导下胜利地发动了八月革命,解放了越南全国。9月2日在巴亭广场,胡志明向50万群众宣读了下述言辞结尾的越南独立宣言:

越南享有自由和独立的权利,而且事实上已经成了一个自由和独立的国家。越南全全民族坚决地用全部精力、生命和财产来维护这个自由、独立的权利!

在20世纪60年代,这位伟大的领导者又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抗美救国战争。但是,长期的艰苦生活和战争严重损害了这位革命者的健康。1969年9月3日,胡志明因严重的心脏病不幸逝世,享年七十九岁。

边栏:

胡志明(公元1890~1969年)原名阮必成,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越南劳动党(今越南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公元1951~1969年)。越南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有着深厚的友谊。

83. 日本“二?二六”兵变

二二六事件

1936年(昭和11年)2月26日上午5时,突然有一支军容整齐的部队向首相官邸府包围过去。带领这支队伍的是日本皇军皇道派的野中四郎大尉和安藤辉三大尉,他们先后动员近卫师团、第一师团、野战重炮军团等一千四百多名士兵加入了政变队伍。到6点钟的时候,包括首相官邸、陆军大臣官邸、陆军省、国会议事堂等重要机构都被士兵包围。不仅如此,声言恢复天皇亲政的士兵还采取了血腥手段翦除重臣。在短短几个小时中,多名中央重要官员遭到杀害:内大臣齐藤实,藏相高桥是清,陆军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大将等,侍从长铃木贯太郎重伤,首相冈田启介失踪。一时间,日本国内朝廷之上人心惶惶,这些往日里呼风唤雨的大臣谁不知道下一秒的自己是否还有性命在。

由于这起事件实在太过突然,日本的帝都警备根本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皇道派就几乎将朝廷重臣一网打尽了。同日下午3点,在极度震惊中终于回过神来的东京警备总司令部终于下达战时警备令,大批军队调进东京,海军第一、第二舰队返航警备东京湾,同时精锐的横须贺警备战队也驰援东京。其实,这次反叛事件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实力强大,只是一时事发突然才让这1483名陆军青年军官发动的军事叛变取得了“骇人的成绩”。

2月27日下午4点,奉命而来的海军第一舰队主力战舰长门号已经将主炮校准国会议室堂。随后,警备司令部将叛军团团包围。然而,警备司令部没有再进一步对其剿灭,原因就在于,在日本的传统中是不能出现背叛天皇的乱臣贼子的。如果自己开始清剿,就表示着野中大尉等人是犯上作乱,这对于日本皇军来说,是莫大的耻辱。想当年,连建立幕府两百多年的德川家族都不敢公开反叛天皇,现在这个情形真是给日本皇军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劝降的军队出动飞机空投劝降文件,不住地动摇叛军的立场。但是野中大尉等人显然不为所动,他们在等待着内廷把情愿要求传递到皇宫内院里去。这些青年军官与围剿军队一直对峙着,到了2月28日下去,终于有消息传了回来。

原来,天皇在得知他们的行动声明后,权衡利弊之下决定答应他们的请求。然而,要想让这群“乱党”投降,竟然还要天皇颁布赐死的诏书,这一点让天皇无比震怒:野中等人本来就应该自杀谢罪,怎么还敢要求敕令?

随后,一纸征讨令飞也似地到了警备司令部,说如果警备司令部不前去围剿叛逆,那么天皇就要率领近卫师团御驾亲征。其实,在这张言辞强烈的敕令到达之前,天皇已经接连下大了好几次征讨的命令,但警备司令部就是迟迟不肯行动。天皇对这种公然的忤逆已经忍无可忍,才会做出御驾亲征的决断。

2月29日上午9点,警备司令部不得已发出公告,宣布此次事件为叛军作乱,并下命让部队进行武装清剿,最后,野中等叛军首领相继在陆相官邸自杀。下午2点30分,整个叛乱被平息,这场只持续了4天的反叛事件,就此告一段落。

这次由1483名陆军青年军官发动的叛乱事件,实际上是一次军事政变。在二二六事件爆发之前,日本军政界内部斗争激烈,各种势力纷繁复杂。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日本军队内部分成了“皇道派”与“统制派”。“皇道派”认为天皇久居宫中,已经被周围的人所蒙蔽、所包围,根本不知道民间疾苦,只有联合起来“清君侧”废除内阁,将天皇直接推到台前来统治国家,才能够让日本政治清明。同时,皇道派希望天皇直接成为希特勒这种军事独裁者。而统制派则认为应该不使用武力,经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进行战略扩张,并且要求建立总体战的体制,加强对军队的统治。虽然两派政治理想不同,但殊途同归,他们的目的却都是想要将日本进一步转型为法西斯战争机器国家。

这场由皇道派军人发动的未遂军事政变,给了东条英机和他的统治派一个绝佳的清理政敌的机会。野中大尉失败自杀替统制派清理敌对的皇道派陆军军人政治势力,从此以后,没有什么太大的势力能够阻止统制派将日本推向军国主义和对外全面侵略的方针了。

84. 艰苦卓绝的中国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爆发,历时4年3个月,席卷了欧、亚、非三大洲的34个国家,是一场波及人口15亿以上的灾难性战争。中国因加入协约国一方,成为战胜国之一。然而,在战争结束后的1918年11月开始的帝国主义间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完全无视中国作为战胜国收回已经被德国占领的胶州湾的合理要求,而是把胶州湾又分给了日本,导致次年中国爆发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自此,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种新的领导力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得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环境。但法西斯主义却在世界范围内不可遏制地产生出来。在德国,希特勒煽动民众要为获得无限“生存空间”战斗;在意大利,墨索里尼宣称要对人类进行“最高统治”;在日本,更是坚定了首先征服中国,以中国为踏板进而称霸世界的目标。当1929年美国资本主义危机席卷全世界后,法西斯主义终于变成残酷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