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之道,只有输得起才能赢得起。股民在股市里炒股只能投入自己输得起的钱,从而保持心智的充分自由。任凭大盘涨跌,我自岿然不动,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该怎样生活还是怎样生活。如此一来,相信你炒股的业绩一定不会做得太差,而像本文开头所提及的那位炒股者自缢身亡的悲剧也就不会发生了。
六、不要借钱炒股
进入股市,股民都是带着发财的梦想来炒股的。正因如此,股民都希望有更多的钱来炒股,都恨不能将一分钱当两分钱来用。于是,借钱炒股,也便成了一些股市聪明人的生财之道,他们把借钱炒股当成了借鸡下蛋的美事。
不排除有极少数的股民靠借钱炒股发财了的。但本人对借钱炒股之举却并不赞同,借钱炒股被本人列入到炒股“八戒”之首位。虽然股市上涨之时,本钱越多赚得也越多,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一旦股市下跌之时,那同样也是本钱越多亏得也越多的。我是1993年底进入股市的,当时,我与所有的股民一样,也是带着发大财的梦想进入股市的。为此,我感觉到自己当时入市的1万元本钱太小,于是,我又借了几万元炒股。谁料当时的股市一路阴跌不止,从我入市时的900余点的位置,一直跌到325点。而更加让人心寒的是,随着股指的一路下跌,那当初借钱给自己炒股的债主们也上门讨债来了,不得已,我只能割肉还钱,直到最后自己全部亏空为止。而我的一位在大户室里的朋友,命运比我还惨,虽然他没有向外人借钱,但他却向证券公司“借”了钱,他是透支炒股。结果股票下跌了,他买的股票被强行平仓,10万本金亏空一尽不说,还被证券公司扫地出门,“请”出了大户室。因为这些亲身的经历与活生生的教训,从此,我便将不借钱炒股与不透支炒股列为自己炒股的第一原则。
其实,仔细想来,“借钱炒股”实际上是投资者贪婪的一种表现。由于股民们脑海里想的都是股票上涨时的赚钱效应,而对股市的风险却认识不足,因此,股民们总希望用更多的钱来赚钱,就是借钱炒股也在所不惜。然而,股市偏偏是一个让大多数股民亏损的地方,“一盈二平七亏本”的事实,决定了借钱炒股者更多地只能是以失败而告终。因此,股民炒股只能是量力而行,要以自己所能承受的风险来决定自己对股市的投入。
结合当前的股市,如今股市里有人主张开办个人股票质押贷款业务,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借钱炒股”。对于股民个人来说,股票质押贷款与原来券商开办的透支炒股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账户都在严格的监控之下,都设置有警戒线、都有强行平仓的规定。所不同的是股票质押贷款还要承担利息开支,并且,股票质押贷款在执行平仓的时候更加“法不容情”,只要你持有的股票一旦下跌到警戒线,就会立即被强行平仓,银行当即可将贷款连本带利分文不少地收回,至于那刚刚平仓的股票,随即调头向上,直扑涨停板,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也是无力回天了,原本可以赚大钱的股票因为这强制平仓而亏了大本。可见,对于股民来说,这种“股票质押贷款”的借款方式,较之于通常的借钱炒股来说,风险还要大得多。因此,这“个人股票质押贷款业务”一旦银行真的推出了,股民们还需谨慎对待才是。
当然,对于那些坚持“借钱炒股”的股民,本人也在此留下三点忠告,还望这些股民们好自为之:其一,只可偶尔为之。常在河边走,不能不湿鞋,一旦有朝一日,你“湿鞋”了,你所有的心血也就白费了,特别是“个人股票质押贷款业务”更是如此;其二,只可在你持有的股票股价进入历史低位时才用。其三,只可在大盘经过暴跌,市场开始转暖之时使用。
七、多进行长期投资
著名的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曾说过:“不考虑那些偶然因素,股票的表现在10~20年的时间里是可以预见的,至于想知道它们是否在今后2~3年内走高或者走低,不如掷个硬币看看。”这样的言论听上去似乎不像出自普遍只关注股价短期回报的华尔街人士之口,但林奇有这样的理念也正是他能脱颖而出的关键。他从不去考虑所谓买入时点或试图预测经济走势,只要所投资的公司基本面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他就不会卖出股票。事实上,林奇曾对寻找买入时点是否是有效的投资策略做过研究。根据其研究结果,如果一名投资者在1965~1995年这30年中每年投资1000美元,但很“不幸”地是都赶在每年的高点建仓,那么这30年的投资回报年复合增长率为10.6%。如果另一名投资者在同样时间段内“有幸”在每年的最低点建仓1000美元,那么,他在这30年中的投资回报年复合增长率为11.7%。可见,即便是在最糟糕的时点买入股票,在30年的时间里,“不幸”的投资者每年的回报率只比“有幸”的投资者少11个百分点。这个结果让林奇相信费心去捕捉买点是没必要的。只要这个公司很优秀,它能给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那么这家公司的股票价值就会不断提升。因此,林奇的投资工作就变得很单纯——去寻找伟大的公司。这些伟大的公司股票被林奇称为“tenbagger”,指的是那种股价可以翻十倍的牛股,而实现这样惊人的回报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长期持有,即便它很快就涨了40%甚至100%也不考虑卖出。但大多数投资者包括许多基金经理在内却在卖出或减持这些可以持续盈利的股票,反而对亏损的股票不断增仓,期望能拉低成本,这种行为被林奇戏称为“拔掉鲜花却给杂草施肥”。尽管彼得.林奇的有些做法也不适合于绝大多数投资者,甚至是机构投资者,比如他曾同时持有过上千只股票,有些过于分散化,但这就是适合他的投资方法,是林奇诠释他认知的投资环境的最好方式。
通过学习彼得.林奇那些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结合我们自己所在的环境,可以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投资之道,像林奇那样把投资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既可以积累财富又能充满乐趣。在全球最著名的个人投资者交流网站TheMotelyFool上,彼得.林奇的追随者们根据林氏投资风格总结出了在挑选上市公司时要回答的13个问题,这可以为国内投资者学习彼得.林奇投资理论提供一些启发,尤其适合于培养投资者的逆向思维,挑选出冷门牛股:
1.这家公司听上去很无聊甚至有些可笑吗?
2.这家公司的业务是当前的热门行业吗?
3.这家公司的业务会让人感到不愉快吗?
4.它是一家从集团公司剥离出来独立上市的公司吗?
5.它是被市场忽视因而不在机构投资者及分析师的关注范围内吗?
6.它在受某些谣言困扰吗?
7.有什么阴影或压力笼罩在这家公司头上吗?
8.它所在的行业已不再增长了吗?
9.它有什么特长吗?
10.它的产品或服务是人们必须不断购买的吗?
11.它是技术的使用者而非开发者吗?
12.公司内部人士在买入公司股票吗?
13.这家公司在回购它的股票吗?
如果对于某家公司的这13个问题,你的回答大多都是“Yes”,恭喜你,你很有可能找到了一只彼得.林奇式的大黑马股。以下对其中一些国内投资者可能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做一下解释:它是一家从集团公司剥离出来独立上市的公司吗?通常一家从集团公司剥离出来独立上市的公司在上市后的业绩和股价表现要好于以往,像朗讯从AT&T剥离出来和安捷伦从惠普剥离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公司价值都有显著的提升。这背后的原因很多,例如独立后的管理层拥有更大的权力和利益,从而更有动力把公司业务做好。它所在的行业已不再增长了吗?这里的不增长多数情况下是指低增长,具有这种表现的行业一般已较为成熟,虽然不增长或低增长,但其产品或服务有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份额,处于这些行业的公司很有可能是“现金牛”,收益稳定,财务健康,只是业绩短期内缺乏成长性。因此容易失去投资者关照,成为冷门股,但价钱(估值)往往很便宜。像巴菲特收购的很多公司就是这种类型,业绩成长性平平,但现金流充沛,日后可以有很多提升股东价值(股价)的办法,如回购股票、加大分红,或再投入其他项目等。它是技术的使用者而非开发者吗?纯做技术开发的公司很难做大,但最先使用和善于使用这些技术、能够提高生产力的公司则很容易成功,最典型的代表是沃尔玛。这家零售商和技术开发一点不沾边,但它是最早使用条形码、最早使用POS机和最早通过计算机技术管理物流的零售商,这使得它在20世纪60年代成立后只用了20年时间就一一超过了其他竞争对手,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这家公司在回购它的股票吗?公司回购股票说明公司认为其股价的市场估值水平太便宜了,只有公司自身才最了解自己的经营情况和增长能力,所以公司回购股票的行为就是在给市场提醒:“你们低估我们了。”而且回购股票的直接影响是每一股份享有的权益更大了,这和发行股票的摊薄效应正好相反,所以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其实仔细想想这些问题,背后都有很强的商业和投资逻辑,而且适用于任何市场。像国内股市曾经有过的一只牛股瑞贝卡(600439)似乎就符合上面的许多条件。这家全球最大的假发生产商在其上市两年多时间里默默无闻,不被国内投资者关注,但在刚刚进入A股市场的QFII眼里却是个宝,因为这些境外机构已经聆听了16年彼得.林奇的教诲了。
八、手中有股,心中无股
下午刚开盘不大一会儿,中户室进来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穿着打扮很普通。坐在门口的波段高手老张问中年妇女找谁。
“我想卖股票,可我把密码忘了。”中年妇女不安地说。
中年妇女好像认出了老张,兴奋地说,“你是张老师,我姓王,我原来也是在这屋坐的,已经好长时间没来了,我买的股票还是你推荐的呢。”
老张问中年妇女买的啥股票。因为他给别人推荐的股票多啦,时间长了记不起。
“我买的是驰宏锌锗。”中户室的人一听,都呼呼呼啦啦地围过来,像看怪物一样地盯着中年妇女。
“你多少钱买的?”大家七嘴八舌地问。
“好像八、九块吧。05年8月底买的,都快两年了。”
“你买了多少股?”
“一万股吧。”中年妇女轻描淡写地说。
“哇——,复权一股都一百多啦!”大家异口同声地惊叹。
“一百多啦?”这次轮到中年妇女惊叹了。
中年妇女说,她是和中户室里好多人一块儿买的驰宏锌锗,后来因为家里有事就没有来,现在闺女买房钱不够,就想卖掉一部分。
驰宏锌锗当天又是个涨停。有人快速的调出驰宏锌锗的K线图,05年8月底——,这时大家都记起来,05年8月29日,因为老张推荐,说驰宏锌锗是次新股,业绩好,中户室里好几个人包括老张都买了,买入价好像是8.90元左右,到05年10月24日老张说该股要调整,大家都在11.70元卖掉了。不到两个月,赚了将近30%,大家都说老张“神”,卖出后驰宏锌锗果然调整了,股价从卖出时的11.70元,跌至9.71元,调了一个多月。当时大家还后悔中年妇女没卖,少赚两三万元呢。卖出驰宏锌锗后,大家在老张的指导下又买卖了好多股票。
可现在中年妇女买了一万股,加上股改送了2500股,哇,总市值将近200万呢。
中年妇女出去后,往日叽叽喳喳的中户室一下子变得异常安静,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驰宏锌锗曲曲弯弯的K线图,连平时最喜欢发号施令的老张,也像霜打的茄子,低着头,一根接一根地抽烟。
中年妇女的炒股经历,也许是对“手中有股,心中无股”最好的诠释吧。
一般说来,炒股有两种境界:一是手上无股,心中有股;二是手上有股,心中无股。就前者而言,手上的股票都卖出了,但人在股市,为了下一步的买入,因此而继续关心股市,关心自己关注的股票,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而对于后者来说,许多股民就难以做到了。明明自己的手上有股,却要心中无股,特别是当自己手上的股票是套牢时,股民们日夜都是牵肠挂肚的,能“心中无股”得了吗?
其实,要做到“心中无股”并不难。首先,不要把炒股看成自己的唯一,股民还应有其他的寄托。如此一来,股民也就没有必要为那几分钱、几毛钱的涨涨跌跌而烦心了。就算自己的股票被套了,股民也不会因此而“想不开”,毕竟在自己的生活中还有另外的太阳在升起,也许自己会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寻找到快乐。其次,股民要洒脱地炒股,就算自己的股票套牢了,也要看得开一些。反正那股票已经套牢了,不论自己的心中再怎么有股,你自己也不可能把股价拉升上去解套,就算你寝食不安,也是于事无补,所以,股民们还不如洒脱一些。再次,要有发展的眼光,要有对大势的分析能力。纵然自己手中的股票套牢了,也还有解套与赚钱的机会,所以也就没有必要过于计较短线的套牢。相反,如果是大盘处于高位,获利盘众多,回调压力大,因此,当时就不应是“心中无股”,而是要做到“手中无股”才行。
九、理智的监控自己的行为
提起监管,人们常常以为这是管理层的事情。确实,为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管理层是应该强化股市监管工作,使每一年都成为“监管年”,每一天都成为“监管日”。不过监管并非是管理层的专利,作为广大的中小投资者来说,为了规范自己的投资行为,在争取投资收益的同时能较好地回避股市风险,投资者同样需要加强对自己投资行为的监管工作。具体说来,这种自我监管工作,起码应该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
1.持筹仓位的监管
虽然股民都是带着赚钱的愿望而来到股市的,但股市毕竟是一个充满了风险的场所。股民们在追求投资收益最大化的同时,往往也就意味着投资风险的最大化。体现在追求赚钱而满仓操作。如果行情看好时,满仓操作或许能为你带来更多的收益,一旦行情下跌或走熊时,那满仓操作所带来的损失同样将是最大化的。因此,投资者一定要加强对自己仓位的监管,除了大牛市之外,一般不宜满仓操作,强势之中,有2/3的仓位即可,调整市中有1/2甚至是1/3的仓位就足够了,而遇熊市时,当然以空仓最好。
2.股票安全性的监管
股民买进股票后,一定要对股票的安全性负责。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买入股票是大盘与个股所处的位置情况,如高位、中位、低位。如果是高位就要果断出局,中位则可保持观望,视
大盘走势再决定去与留,低位则可大胆持有;二是所买入股票的基本面情况。自己所买进的股票一定要是公司基本面偏好的,或者是公司基本面转暖的个股。对于那些公司基本面不明朗的股票,或者是基本面恶化的股票,股民们一定要敬而远之。
3.投资收益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