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爱他(她),就劝他(她)去做股票,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她),就也劝他(她)去做股票,因为那里也是地狱。
一、炒股要有计划性
对于企业来说,没有计划的生产经营是不可想象的,但对于许多股民来说,缺少投资计划似乎是很正常的。许多股民在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投资行为时往往很注意投资策略和技巧方面的得失,其实,制订与调整投资计划才是炒股的首要任务。
一般而言,投资者宜将一年的收益计划定在30%~50%。虽然股市中也有石开这样的神话制造者,但更多的股民是处于亏损状态。因此一个股民如果年年都赚30%的收益,就很不错了。当前的股指所处的位置相对较高,在这样的指数位还想指数急速攀升是显然不现实的。如果一个股民每年都能保持30%以上的获利,积小胜为大胜,那么他就是一位成功的投资家,毕竟这样的增长速度对任何一样投资来说都算得上是高增长、高回报的了。
对于股民来说,制订一份投资计划并不难,难的是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按计划实行。现实中常有这种情况:一个股民在上半年的操作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但他不想退出来,而是想赚更多的钱。结果在下半年中,他不但将利润吐了出来,甚至连本都赔了,这就是没有投资计划,或者不能严格执行投资计划的结果。
其实,一些机构大户们常常就很注意计划的执行情况的。散户们不是常常在下半年股市低迷时咒骂机构完成任务后消极怠工吗?这实际上就是机构在完成任务后的一种确保利润安全的操作手法。因为没有人愿意做无用功,更没有人愿意增加亏损,因此对于机构来说自然也就可以“不减少获利、不制造亏损”为最高准则了。
因此,在新年的投资过程中,散户不妨向机构大户们好好学习,也为自己编制一份投资计划,并在实际中严格按计划实行。
二、学会制定自己的目标价
投资者制定目标价,可以减少我们投资的盲目性,避免投资的冲动性。制定目标价,第一步是预测公司未来的盈利,第二步是选择一种或多种适合你自己的投资风格的估值方法。目标价和估值基本属于同一概念。投资者在对公司股票进行估值研究后,都会基于此制定出相应的目标价,这一目标价被认为是符合公司当前价值的合理股价。有了目标价做参照,就可以知道当前股票交易价格是高还是低,该买入还是等待或卖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同样需要了解目标价是如何得来的。自己该如何制定目标价。因为有了目标价,才会减少投资的盲目性,避免投资的冲动性,有了目标价,不论是做短线波段,还是长期投资,操作起来就有了方向感。否则,投资者就没有了参照价,无法正确操作。
投资者经常可以在市场研究机构,主要是券商的个股研究报告中看到目标价,这代表了这家机构对某一只股票的投资观点。我们这里强调投资者应该拥有自己的目标价,也就是自己的判断力。这只股票的现价以目标价衡量究竟是高估了还是低估了,高估或低估了多少,都应当有一套自主分析的逻辑基础。
从方法上来看,制定自己的目标价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只需两个步骤:第一步,预测公司的未来盈利,一般是预测未来1~3年的每股收益。大多数投资者目前还无力对公司业绩进行全面的预测,这个阶段仍可使用券商或独立机构的预测结果。只是为了边际安全和公允起见,我们要加总各家机构的预测值,取一个平均数(算术平均值或中位数均可)。目前市场上有些机构可以提供券商的平均预测,投资者也可以去找自己所投资或关注公司的券商研究报告,自己动手计算预测的平均值。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来预测,在全面了解公司基本面后对未来的EPS走向作出判断。
第二步,选择一种或多种适合你自己投资风格的估值方法,如常见的市盈率、市净率等。这些估值方法被称为相对估值方法,通过比较得出合理的估值水平。以市盈率为例,可以通过这只股票的历史市盈率区间,结合业绩预期来判断未来12个月合理的市盈率应该是多少倍。如预期未来12个月里公司将进入盈利周期上升阶段,那么,就可选用历史上相同盈利周期时的市盈率倍数作为预测值;如果盈利前景不佳,就要采用历史上同样业绩不佳时期市场的市盈率倍数。动态的市盈率预测也可采用行业平均水平或同类可比公司的市盈率。这样,当我们有了未来12个月的预测EPS,又有了合理的预期市盈率倍数,把两个数乘起来就得到目标价了。如果目前股价距目标价还有上升空间,自然是好的买入品种;如果股价达到或超过目标价,就要考虑卖出了,除非你的假设或判断需要调整。用市盈率(PE)进行区间估值的方法如图2-1所示。当我们预测未来一年公司的业绩增长会较快时,可以选择历史上较高的PE水平来定价,如图里的15倍;反之,则取历史低位,如10倍。这就叫做历史区间相对估值法。此外,像PB(市净率)、PS(市销率)、EV(公司价值)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等估值指标的合理位置都可由此而来。图2-1市盈率(PE)区间估值法演示资料来源:投资百科网除了基于盈利的相对估值法外,还有一些绝对估值方法如现金流折现等也是常用的目标价制定方法。制定目标价格的步骤,总体上说还是简单的,但究竟下一年公司的EPS会是多少、用几倍的市盈率来估值就要靠投资者自己的判断了。相对于估值倍数的选取,预测下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公司业绩才是正确投资的难度所在和工作重点,需要投资者对公司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以及行业和宏观经济状况有全面的了解。要成为一名专业的股票投资者,研究公司业绩变化才是最值得我们投入精力的地方。只有准确把握了公司业绩的增长前景,才能制定出符合公司价值的目标价。
三、炒股不是赌博
赌性因诱惑而起,赌可以用任何方式、任何物件作赌注,不管男女老少,它可以出现在任何人的身上。不管赌注是多少,少则几元几角,多则上亿,可以小赌,也可以拿自己的身家性命作赌注,不管你是富豪还是贫民,赌性一旦抬头,驾驭不好会把人带入深渊之中。
有人说股市是个赌场,股市是不是赌场,我不是专家也不是学者,一个普通的散户不敢妄加评论,这样的断言不在散户讨论的范围之内。其实,任何人说什么只代表了他自己的观点,不是什么标准,更不是什么真理。
股票市场是不是赌场与我等关系不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句古语说出了人类追逐利益的天性,散户来到股市是想用自己的智慧赚钱的,能不能用自己手中的资金取得最安全最丰厚的回报,才是散户最应该关心的。
股票的迷惑性在于它给炒股者提供了幻想,使人时刻面临着选择,有选择就有“赌”的成分存在。所谓的赌预期,就是空头在赌股市下跌,以空仓等待赚钱;多头是在赌股市上升,加大买入股票的力度来赚钱,这就是选择,也算是赌性罢。
赌性较强的炒股者总希望一朝能发大财,恨不得捉住几只大牛股,让自己一下子赚个够。有的散户在股市中有了一定的获利,会被胜利冲昏头脑,赌性大增,加大资金的投入,恨不得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押到股票上,赌性的增强往往会使你输得很惨。
为什么赌博总能吸引这么多的人呢?这就须从“人性的弱点”中去找原因了。毋庸讳言,赌性人人有之,只是表现强弱不同而已,客观现实也能诱发人性中的赌性。股市涨跌盈亏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预知性极大地刺激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在某种情境的刺激下会由弱转强,并且会越来越强,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赌徒”。赌徒的特征是越输越赌,溺而不返,这就是一些股民亏损累累而不甘心离开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新的股民明明知道老股民亏损累累仍要进入股市发梦想财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炒股失利时,有时会陷入一种困境之中,想摆脱困境,就要继续做下去,想“扳本”是一种很自然的想法,“扳本”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当幻想着自己一定会赢,一定会发财,一定能把过去投进去的钱都赢回来并大大地赚上一笔。在“扳本”思想的驱使下容易使人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把全部资金都押在某只股票上。
炒股不能生气,更不能赌气。炒股需要冷静,错了认输先出局,控制进一步的损失,总结经验,以利再战。好赌气的人买卖时容易失去理智,大家细想一下,在每一波行情中,开始有盈利,到行情结束时变成了亏损,“扳本”的“诱惑”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股票是人操纵的,股性就带上了人性,依人性的特征去演绎,股市中就充满了贪婪和恐惧、幻想和赌性。理解了人性,有助于你理解股性,一只股票的股性与这只股票的基本面有一定的关系,但与主力的活动有更大的关系。炒股的人必须要懂得“股性”,准确地说必须懂得人性的弱点才行。股票市场的许多特点都是人性弱点折射出来的结果,两者相依相存,要战胜股市,首先要战胜自己,战胜自己人性中的弱点。
四、用自己的资金炒股
根据证监会下发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的规定,从2006年8月1日起,投资者就可以通过向券商融资融券来进行股票投资了。融资融券业务在不少投资者看来这是一项“借鸡下蛋”的好事,而且从证监会将这一政策安排在中行A股上市前夕发布的时机来看,证监会同样是将其视为利好政策出台的。但尽管如此,作为一名中小投资者来说,我以为,还是安心地用自己的资金炒股为好。
中小投资者之所以应该安心地用自己的资金炒股,这首先是由中小投资者的弱势地位决定了的。根据《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目前能够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券商数量极少,仅为3~5家。而作为广大的投资者来说,绝大多数都不在这几家试点券商那里开户,因此,这种融资融券的政策阳光,不可能照在绝大多数的投资者身上。而且,就是投资者有意将证券账户转到这几家券商那里,也需要等半年之后才有资格参与到这项业务中来,这是其一。其二,作为极少数的拥有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券商来说,由于它们自身的实力总是有限度的,因此它们能够提供出来开展融资融券活动的资金与证券也是相对有限的,这与投资者的需求相比,不过是杯水车薪。其三,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券商在挑选开展融资融券业务活动服务的对象时,显然更愿意选择实力强大、且抗风险能力强的机构投资者。而作为个人投资者来说,除了少数的大户外,绝大多数的个人投资者将会与融资融券业务无缘。因此,融资融券固然可以给投资者的投资活动带来方便,但政策的阳光雨露却很难惠顾到中小投资者的身上。所以,尽管一些中小投资者对融资融券业务充满了期盼,但到最后还是只能依靠自己的资金来炒股。
正所谓“祸兮福之所依”。以我之见,中小投资者最终无法参与融资融券业务,这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如此一来,投资者就可以安心地用自己的资金来炒股票,从而使自己的投资风险处于一种可以自我控制的掌握之中。融资融券固然便利了投资者,但它却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放大收益,也可以放大风险。因此,一旦投资者出现方向性的投资错误,那么投资者的风险就会加倍,以至最后强制平仓,扫地出门,1994年的时候,当时的一些大户投资者就是这样被消灭的。因此,用自己的资金炒股,是有利于控制风险的,它至少可以确保投资者不会被消灭。而在股市里这无疑是最重要的事情。因为一旦投资者无法在股市里生存下去的时候,赚钱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当然,作为投资者来说,如果能够融资打新的话,这倒是一件低风险的事情。问题是作为中小投资者来说,这种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好事情什么时候能够真正降临到他们的身上来呢?因此,对于这种“融资打新”的事情虽然是中小投资者人人都期盼,但到最后仍然还只能是靠自己的那份自有资金来申购。
五、只投入自己输得起的钱
据报道,南京一百万富翁在家中自缢身亡。据其妻介绍,死者在股市上的投入高达120万元,近期损失颇巨;因此,警方初步断定,死者的死因可能与其炒股失利有关。读罢这一消息,我深感震惊。震惊之余遂提醒如我一样还活着的股民朋友,炒股当量力而行,炒股只能投入自己输得起的钱,千万不要倾己之所有,更不要借钱炒股。
古人曾说:“凡人之患,偏伤之患也,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不欲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其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隐,为则必辱。”其实,股民在股市里炒股又何尝不是这样?
股民进入股市炒股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利,但股市是有风险的,而对于这种风险人们往往认识不足。特别是在赚钱效应的影响下,有些股民的风险意识非常淡薄。有的股民生活非常节俭,买衣物时总要货比三家,进菜场时常常要为了几分钱而讨价还价,为的是节省几角、块把钱。然而在购买股票时,股民们却往往很少作详细研究,又凭着模糊不清的发财欲望,凭着一些道听途说,甚至是一时冲动就做出决定,结果都是几百上千甚至上万地亏损。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贪婪”蒙蔽了心智,想赚大钱,想一本万利,唯恐发财的机会溜走。
当你投入全部资金入市时,你会渴望每一分钱都能为你带来赢利,尤其是当你借钱炒股时,你满怀的希望就会转化为对成功的焦虑和对失败的恐惧。这些巨大的心理负担迫使你的心理陷入困境,被绷得紧紧的,完全没有独立思考的可能。因为你输不起,输的后果不堪设想,这时“贪婪”就被“恐惧”所替代,主宰了你整个身心。如果股市形势对你不利,每一分钟都在遭受损失,资金不断减少,你满脑子都只有股价继续下跌、大难临头的阴影。此时此刻你怎么能看清大势,看清行情的本质呢?即使是再精明的人也会心烦意乱,根本无法正确估计形势。只有悔恨为何买入这种股票,一种灭顶的感觉淹没了所有的精明,于是急急忙忙卖出,结果即使骑上了黑马也要被震落下来,钱只赚了一点点。更有甚者,如果回调深而不甘心出局,继续等下去,最后市场转势了,你还以为是调整,以致越陷越深,最后陷入上述的恐惧之中,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