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百年浙商
2958700000044

第44章 创新时代的典范(5)

公司资金不足,原先准备出国的4000美元兑换成了3.8万元人民币,权作启动资金。总经理郭广昌是过惯了苦日子的,霉干菜下饭曾伴他度过了大学前的求学生涯。他在公司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霉干菜”精神,并带头身体力行。公司没有像样的办公条件,大家因陋就简,郭广昌和副总经理合用一张办公桌。业务开支紧,大家就节俭办事,吃的是方便面,进进出出全靠自行车,没有人随意打的。直到今天公司资产达几百亿元了,仍然坚持着“霉干菜”精神。广信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市场调查和咨询。1993年3月,公司为刚刚进入上海市场的台湾元祖食品公司做市场调查。郭广昌带头到鲁迅公园门口向游客发放调查问卷,他不停地询问、解释。从早到晚,他只啃过一块面包,喝了一瓶矿泉水,发放了整整1万份问卷。回到公司后顾不得休息,他又和从其他调查点上回来的同事坐在电脑旁,开始统计分析。当这份资料翔实、分析独到的调查报告送到元祖公司后,得到了公司老总的高度评价。就这样,郭广昌和伙伴们为公司竖起了诚信、优质的服务品牌,赢得了太阳神、乐凯胶卷、天使冰王等诸多品牌的客服。广信科技成立仅10个月,就赚到了第一个100万元。

初下商海,不熟悉市场,也不熟悉商场规则,郭广昌就勤奋地学习市场知识。在公司流传着一个郭广昌“偷师学艺”的故事:1993年,他发现上海房地产开发有着广大的需求和市场前景,但碍于公司的实力,决定从低投入的业务代销入手进入房地产市场。当时公司谁也不懂房地产开发和市场营销的诀窍,郭广昌亲自到一家著名的外资房地产公司应聘打工,学艺半年后便开办了自己的房地产代销公司,当年赚了1000万元。随后公司又开发房地产业,以正在崛起的中产阶层为目标主攻房地产中端市场。现在,旗下的“复地”公司已是国内最大的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之一。

1993年,广信就已更名为复星,从房地产业赚来的主要资金,郭广昌也都投入到了复星公司的另一个主项——基因工程检测产品的开发上。

两年之后,郭广昌靠着新开发的一个测试肝病的医疗产品——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为复星赚取了上亿元。高科技成了郭广昌事业上最好的伙伴,其魅力也日益彰显。他把高起点、高投入开发与中国人相关疑难杂症的基因工程新药,作为企业发展高科技产业和产品的追求。

经过6年的努力,复星公司先后研发了链激酶、克隆伽玛、克隆怡宝等一系列基因工程新药,成为国家一、二类基因工程新药和检测产品生产权证最多的企业,多数产品已达到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核酸检测产品已成功开发出肿瘤诊断、肝炎传染病检测、优生优育等六大系列78种产品,技术产品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复星还先后与上海华山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等大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全国300多家中心医院设立了基因诊断中心。

1998年,改制后的复星实业上市,一次即募集资金3.5亿元。由此,郭广昌开始了运用资本手段来实现产业化和多元化的历程——

2001年涉足商业零售业:当年年底,刚刚成立不到一个月的复兴投资与豫园商城签署了控股权转让托管协议,复兴投资成为豫园商城新的第一大股东。之后,郭广昌用同一手法,运作了对友谊股份的收购。

2003年初,南钢集团公司与郭广昌的复星集团公司、复星产业投资、广信科技合办了南钢联合公司。复星集团公司出资8.25亿元,占股30%;复星产业投资出资5.5亿元,占股20%;广信科技出资2.75亿元,占股10%。当年,郭广昌还投资了邦德证券。

此后的2004年及2007年,郭广昌又以眼花缭乱的招式屯兵黄金产业和投资矿业。进入新世纪以来,复星更是不断地以参股或控股方式投资于企业这个“产品”,加速实施其多元化扩张战略。今天的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复星),已是中国最大的综合类民营企业。主要拥有医药、房地产开发、钢铁、矿业、零售、服务业及战略投资业务,拥有多家资产关联的上市公司及100多家关联企业。复星已稳居中国企业前一百强,并连续数年名列中国民营企业纳税总额首位。

学哲学出身的郭广昌,把“修身齐家助天下”定为复星集团的企业文化。他认为产业报国、为社会作贡献更能体现当今知识分子的价值,他要让自己和复星同仁通过“吾日三省吾身”、“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修炼,提高自身的素质,培养社会责任感,共同推进复星之业,实现“助天下”的价值目标。

陈天桥大梦先觉

陈天桥曾做过“中国首富”,而且是“玩”出来的超级富豪。

1990年,17岁的浙江新昌人陈天桥考入复旦大学经济系,曾任校团委组织部长;1993年,陈天桥以上海市唯一的“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称号从复旦大学提前一年毕业,进入了著名的上市公司——上海陆家嘴集团。由于他的努力,他很快升任为董事长秘书。正当前程一片大好之际,他却放弃投身仕途而转至一家证券公司。也就是在这里,陈天桥发现了网络的巨大潜力。

陈天桥属于中国第一批接触互联网的人。“直觉告诉我互联网是非常有前途的,”他回忆道,“但以往的工作经验让我觉得,一个公司要赢利需要的是资金流和物流,而物流是比资金流更难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电话线不能代替物流与配送,只有数码娱乐产品比如卡通、游戏才可以通过电话线来传输。”

于是在1999年11月,陈天桥靠着50万元的启动资金,招了二十几个人,办起了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先是做图形化的虚拟社区,社区内分白天黑夜,如果饿了就要种地,然后把收获的东西做成食品卖钱。很快,陈天桥拿到了中华网300万美元的投资,但中华网认为,虚拟社区并不能带来浏览量,而当时的网站是要凭浏览量向VC要钱的,他们要求盛大改变经营方向。

“面对投资方的意愿,我们很迷茫,最后提出了一鱼四吃的做法。”陈天桥说。一条鱼可以分为头、身子、尾巴和鳍,然后有不同的做法,比如娱乐产业中围绕着一个品牌——樱桃小丸子,可以运作有关她的动画、书籍、游戏甚至服装等诸多周边产业。陈天桥试着吃起了鱼身上的另一部位。“不做游戏了,做动画网站,既可以带来投资方所需要的浏览量,又离网络游戏不很远。”

2000年盛大做了一年的动画,购买了《黑猫警长》版权,在网上拍《黑猫警长》续集,并逐渐拿到了为奥迪、飘柔等厂商做网上动画广告的单子。此时的盛大还在卡通、漫画以及相关领域齐头并进,可谓盛况空前,直接为中华网带来了300多万的浏览量,一个月的收入达到了几十万。

但到了年底,互联网的冬天很快来临,一个个互联网公司相继陷入低潮,盛大向何处去呢?陈天桥开始反思盛大的商业模式,觉得自己以动画作为切入点的想法存在误区:“动画是一个投入期长回报期也很长的产业,像迪斯尼对米老鼠的投入需要20年,一旦成功就可以赚70、80年的钱。网络虽然能把20年缩短为七八年,但这还是超过了一个网络公司的承受期。”

春节刚过,陈天桥再一次作出选择,决定放弃动画网站,转向大型网络游戏。

恰巧,此时韩国上市公司ACTOZ来到中国,寻找网络游戏《传奇》的代理运营商。通过动画协会的介绍,ACTOZ找到了陈天桥,并发现盛大曾经做过的虚拟社区正是网络游戏的雏形。

拿着签下的合约,陈天桥兴高采烈地告诉中华网,盛大要转型向网络游戏发展,却遭到了一口拒绝:“现在一切以削减开支为主,动画网站不是做得好好的吗,干吗要转?”陈天桥说:“这不是我的理想,盛大再这样下去还不如去做系统集成公司,但如果是那样,我当时根本不用要你几千万的投资,50万就够了。”

争执的结果是分手,而此时的陈天桥已经处在破釜沉舟的境地。放弃做了一年的动画意味着盛大必须从零开始。盛大当时只剩下100万美元,除去给韩国厂商的30万,再从中华网手中购回股权,剩下的钱只够给员工开两个月的工资。

不得已,陈天桥拿着和ACTOZ签下的合约,转而找到浪潮、戴尔等服务器厂商以及中国电信,告诉他们,我们要运作网络游戏,申请试用机器两个月。对方很快将他定为潜在的大客户,极力给予配合。就这样,陈天桥让盛大撑过了两个月的游戏测试期。

代理韩国开发的网络游戏《传奇》,让盛大公司赚取了近4亿元的收入,并以68%的市场份额、近65万的即时在线人数远远领先其他竞争对手,成为网络游戏中最成功的运营商。

到2003年9月底,盛大网络的注册用户近1.5亿人,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0万人,拥有中国65%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互动娱乐产业的领跑者,并且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同时在线用户数的网络游戏运营商,成为世界三大网络游戏运营企业之一。

2004年5月16日,对于陈天桥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日子,当天,陈天桥担任董事长的上海盛大网络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市,一周后,股票交易价从11美元冲上17美元高位,陈天桥以90亿元身价一跃而为中国首富。

尽管如此,陈天桥并没有丝毫满足。“现在的盛大市值20多亿美元,迪斯尼市值400多亿美元。如果盛大每年利润翻一番,那么五年后盛大就超过迪斯尼的市值了,这是我的梦想!”

陈天桥不甘心仅仅做一个运营商,他为盛大网络战略制定了明确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