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讲过,学习的策略和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和探究的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策略都有其存在伪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传统学习策略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习纯粹成了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转变学习的策略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呈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什么是体验性学习。一般地,接受性学习中是以听讲和做题为主,在发现性学习中则以体验和探究为主。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和理解。体验就是一种心智活动,或者说,是一切心智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体验是用全部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只有通过体验,学生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客观存在。探究是最能体现人之本性的心智活动。
什么是探究式学习。探究是指在体验过程中敏锐地捕捉问题,紧紧地追问、探寻问题的结果。它按照一定的猜想、推测、假设、甚至是朦胧的直觉,对所接触对象的事实、数据、观念、材料,进行观察、调查、分析、切割、组合、连接,从而证明一种假设,制作一件东西,形成一种思想或观点。探究永远是学生主动的捕捉和疑问,而不是由教师给学生一个问题或强迫学生解决一个问题,是猜想先于行动,学生在与问题的接触、碰撞中,首先形成对问题结论的直觉,而不是被动的等待老师给予结论或表演性地证明一个在证明之前就早已知道的结论。探究活动的信念是:只要可能,就去证实。体验与探究的学习策略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世界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事实与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逐步地产生对知识对智慧的爱。这就是我们所期望的充满人性和智慧美德的学习。
探究是人类与生俱来就有的本能,探究的过程是由一个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或要理解观察到的内容、解决一个问题的热情所驱动的。新的课程改革其目标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实现这样三位一体的功能,探究性学习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载体。好的探究性学习活动,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能激起问题的事物或现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收集事实证据,提出或求证假说,做出解释等建构知识的活动,通过交流、辩论,使学生不仅能扩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提高质疑、推理和批判性地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通过“做”科学,学生既能学到科学知识。又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来自人们对学生如何学习的科学的认识。对于不少科学知识内容,亲历探究是真正体验科学魅力的最好途径。
要实现探究性学习需要一个重要条件——教师的支持。如果认为课堂的一切都要在教师的掌握之中,教师失去对课堂的控制就意味着教学的失败,这就涉及教师观念的转变问题了。既然探究性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理解和发现世界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就应该是这种过程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探究性教学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如果我们承认学生是有思想有头脑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由教师操纵的机器,那么课堂上刻意谋求的就不是控制课堂,而是如何引领学生探索知识的奥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是向导,而不是“看守”。
课堂是最应该具有活力的地方,课堂同时也可能是最缺少生命活力的地方。学生被动地盲目地走进教室,麻木地等待老师讲解,等待老师提出问题,等待老师布置作业;教师重复着教材,或者把主要内容从教材移至黑板,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帮助学生应付考试,这样的课堂,在培养学生顺从、听话的性格,记忆、理解的能力,以及应试技巧方面,确实功不可没,但无从谈生命活力。课堂的生命力来自对事件、事实的感受、体验,来自对问题的敏感、好奇,来自情不,自禁的丰富活跃的猜想、假设、直觉,来自不同观点的碰撞、辩证、启迪、认同,来自探究过程中的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的惊险、喜悦,来自对昨日文明成就的赞叹和对未来文明进程的憧憬。这样的课堂,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当然,任何一个做过学生或做过教师的人都知道,枯燥的记忆与训练永远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问题的关键在于它是惟一的还是部分的,是最好的还是不可缺少的。此如,在历史课上,是让学生感受、体验人物与事件,从理解历史的基础上形成评价与认识呢?还是让学生死记繁琐的人名、时间以及不知所云的“意义”、“关系”呢?在文学与艺术课上,是让学生感悟、欣赏作品,从而在爱或恨、赞叹或遗憾的感受中升华呢,还是在一番分解离析之后塞给学生一堆只有低水平试题才会考到的知识呢?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从自身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门新型课程,旨在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提供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和实践的机会,从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的人。
研究性学习本身是开放式的,它在很大方面是对学生综合知识的锻炼,没有扎实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的基础,想做出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那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说它开辟了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条新渠道。从长远看,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素质,这对他们未来进入大学学习或走入社会有很大的帮助。研究性学习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新的、促进其自身发展的课程载体。它有助于教师改变对学生的看法,重新认识学生;有助于教师改变以往习惯了的单一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教师自身形成问题意识并获得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筹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教师拓展自己的文化结构和素质。
研究性学习的确立利设置,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学校的课程内容和结构,使得学校课程对于人的整体发展的促进功能得到体现并使得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大大增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还增强了学校内部教师的。团队合作以及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了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研究性学习本身提供给不同学生启示学习的空间和平台,在这个空间内,学生可以不受任何人的强行指令,他们可以自己提出学习任务、选择学习伙伴、考虑学习时间、设计学习过程,还可以自由地将自己的发现、想法和结论进行交流与共享。教师的角色也由控制者转变为学习者,由一个学习的预设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合作者,由一个学习的权威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引导者。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变为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
通过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及与国际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此次课程改革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这一改变,自然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有人说,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对未来教师最大的挑战。比如研究性学习,学生要进行有效的研究,就要求作为“参与者与指导者”的教师首先应该是研究者,而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是有差距的。比如,课程标准不仅有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还增加了体验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分为经历(感受)、反映(认同)、领悟(内化),每个阶段都有具体要求,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呢?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当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时,他的基本做法是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而在未来的探究性课程中,情形就大不一样了。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预测。⑧收集事实依据。④得出结论与解释。⑤反思评价。⑥报告与交流。这就是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步骤。探究式学习是从学科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的职责是什么呢?很显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新课程还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以数学课程为例,在学习《生活中的数据》一节时,让学生设计一个调查表、记录自己家庭一周内每天丢弃的塑料袋数量;统计本小组一周内每个家庭每天丢弃的塑料袋的总数量;根据统计数据制作统计图,并根据收集的数据,估计全校同学的家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数量,一年内丢弃的塑料袋数量,让学生计算,如果将全班同学的家庭在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全部铺开,大约占多大面积?可以铺满一间教室吗?这样的数学学习,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掌握了学习方法,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知识学习和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新课程的显著特征,这一特征在各科教材中得到充分体现。比如,生物、化学、物理、地理课程,许多内容本身就是由问题引出,让学生边学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设想,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每一部分知识学习之后,都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向课外拓展。由此看来,怎样帮助学生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师是要下番功夫的。
(此文由靖远煤业公司教育处贠法勤执笔)
五、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辅导
一、辅导的地位和意义
(一)辅导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
我们知道,教学有五大基本环节,就是备、讲、批、辅、考、备,就是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讲,就是讲课,准确一点说,是上课批,就是布置、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不仅仅是批阅和改正作业,还包含对学生学习态度、质量、效果、情感、价值观等的评价和鉴定;辅,就是辅导,一般属于课外教学活动,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课外教学的主要形式;考就是考试、考查和检查,一般指对学生学业成绩和教学质量的检查和评定。
(二)辅导的发展变化
辅导作为五大环节之一,自古有之。准确地讲,在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创立之前,教学只是口传身授,个体单传,这种形式限定了“教学活动”不可能系统地讲授事物的原理体系,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在解决疑难问题时,由有经验的长者予以指导,实际上就是现在所说的辅导,而问题的真正解决还要靠个体自己去研究解决。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改造自然的经验有了积累的方式和传播的方式,“教学活动”这才由辅导演变成了系统地原理讲授和知识传授,解决问题才有了离开辅导而自主开展的基础。我为什么认为这种原始的“教学方式”为辅导而不是指导或主导、引导呢?指导、主导、引导有教育者主动帮助被教育者的含义,而辅导则是被教育者遇到难题时主动地去请教长者或者能者,长者或能者不是去系统地讲授原理,而只是简单的指点而已,当然这是人类科学、文化的初始阶段,那时候生产力相当低下,人类的生存能力也相当脆弱。由于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教学活动由辅导而逐渐到了辅导与主导并举,但是随着主导占据教学活动的主要地位,特别随着班级授课制(约产生于17世纪)的产生,人才才开始“批量生产”,而人的本性又是遗传和变异并存,每一个人都是各不相同,各有特长和爱好,同时又各有不同发展前途的,作为人才,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的。因而,教学的个体化、异步化、人性化越来越显得突出,与此同时,教学活动也随之要变化,要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兴趣的培养和每一个(所有的)学生的发展,辅导这一原先并不太重要的教学环节,地位就日益突出了。
(三)辅导地位的提升
新的教学观念,正在摒弃“满堂灌”、“注入式”、“师道尊严”、“严师出高徒”等,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支持者、“平等中的首席”、“学习共同体”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显然,辅导和引导的教学方式也由过去的屈居次位,逐渐地登堂入室了。
(四)师生关系优化与辅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新课改十分强调的一个观念。既然学生是主人,那么教师就不再是主人,教师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支持者。学生积极主动地充满好奇与兴趣地学习,教师当然就以辅导为主,不然,就“喧宾夺主”了。在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时候,我们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就是忽视教师的作用,使教师成为一个旁观者,那么教师的核心任务是什么呢?就是彻底地改变旧的教学方法,积极主动地辅导学生,在辅导层面上,教师要处于非常主动的地位。观念的变化重在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而不是降低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这只是下种关系上的变化面已,这种变化无疑会更加有利于教师高效地高质量地为社会培养更为合格的人才。
(五)服务观念变化与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