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都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自1992年建立以来,已在中国大陆设立了多家分公司,并在香港、美国设立了分支机构,是中国大陆发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IT企业之一。
在这十几年中,人才的开发、利用及管理对佳都国际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佳都国际尤其强调对员工的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佳都把培训放在首位。
1.无处不在的“培训”
佳都国际每个部门的职责明确,即使这样,组织如此庞大的员工队伍的培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并不是所有的培训都由培训经理来完成,佳都国际首先把专业培训分到各个部门。比如销售人员有自己的销售任务,产品经理要想帮助销售人员完成销售任务、达到目标,就要对他的成员进行销售技能的传授,这个过程就是个培训的过程,所以这个部门经理就是培训师。而培训经理主要负责员工的入门培训、企业文化的传播等大的方面,同时对整个培训进行统筹、协调、实施、跟进和评估。因此,佳都国际要求每个管理者都要成为培训师,从这个意义来讲,佳都国际的培训无处不在。
2.完备的“外训”系统
佳都国际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外训系统,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佳都国际会定时请一些高级培训师来授课,比如对员工的企业忠诚度、职业操守和领导的艺术等的培训。这种“请进来”的方式效果显著,尤其对企业难以解决的一些内部矛盾很有帮助,因为,企业管理者在不少时候都是“当局者迷”的。
其次,公司会根据员工的需要送员工到外面的培训机构去进行专门的培训,比如去进行短期的课程培训或是到大学接受再教育等,这种切合员工需求的培训是最受员工欢迎的。
3.培训的艺术
员工最好的培训师就是他的直接上司。国外有一分钟的管理艺术之说,它包括一分钟目标、一分钟批评、一分钟表扬,这其实比任何一种培训都重要。举个简单的例子,员工完成了一项方案,作为他们的上司能立即给予表扬,这样员工不仅知道了这件事该这样做,而且下次做得会更有热情;如果方案不完善,上司的提醒会使他改进,从而改变错误的行为方式,这种方法在培训中是最直接有效的。不管是内训还是外训,佳都国际的最终目标都是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在这种培训下成为行业里最棒的。
旧M:做完美的旧M人
IBM是信息产业中有代表性的企业,人们称它为“教育产业”。这是一个自员工进公司到离开公司都要经常反复进行教育的公司。其教育方法也不同于一般公司的那种马马虎虎的教育。他们是彻底地将公司的方针灌输到人们的心里,以期培育成完美的IBM人,这点正是与其他公司的不同之处。
公司认为,通过对员工的反复教育,不仅可以提高IBM员工的能力,也可以使员工具备作为一般市民的修养。如果IBM的员工被评价为优秀市民,这也就是对公司的高度评价,其结果也与公司事业的发展相联系。
因而,在IBM,对临近退休的员工,也要进行教育进修。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教育主要是一般修养方面的教育,而不是人事管理或加强营业方面的教育。说得更准确一些,是为了提高作为IBM的员工或作为曾在IBMI作过的员工所必须具备的教养和知识而举办的学习活动。
若在一般的公司,就会认为“退了休的人,就没事了”,恐怕不再考虑退休后的事。而IBM则希望得到“该人不愧曾是IBM的人,各方面都很干练”的评价。
IBM的退休人员确实在不断增加。这些从IBM退休的人们分别去各地度晚年,在步人人生第二阶段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就会宣传对IBM的信赖和表现出其所具有的智慧。也就是说,把长期无偿宣传IBM的种子撒在全国各地。IBM公司就是能看到这么远。
这种学习活动常常邀请各界权威人士前来参加。因此,出席这种学习活动的除了要退休的员工外,还有各部门的管理人员,有时甚至董事、经理等也要出席。
IBM教育的特征在于,不仅是在职人员,甚至连已经离开公司的人也作为对象。员工在进公司的同时,首先必须接受新员工教育。新员工教育涉及IBM各工种的大致情况,一般大约要进行三个月。
进入公司后,从第一年到第三年之间,要实行一种称之为入厂教育的再教育,为造就IBM人而逐步地“加工”。五年后,还要接受骨干员工教育。
这样虽然经过了充分训练,但是在此期间,还要随时参加很多讨论会、学习活动、讲演会等,所以,如果认为在入厂教育后就“不会再有进修了”,那就大错特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