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甘肃文史精萃2:学术卷
2914400000047

第47章 论近代陇上诗人王权的诗歌创作(2)

王权素有大志,他在《送陈磻溪刺史之任阶州》中曾云:“我昔年少心胆豪,睥睨卿相同儿曹”。他对历史上有作为的名臣良将十分仰慕钦佩,曾多次拜谒过一些英雄人物的陵墓祠庙,并在《留侯祠》、《马伏波祠》、《王景略墓》、《汤阴岳忠武王庙》等诗作中,对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诸如张良、马援、诸葛亮、王猛、岳飞等人表达了深挚的敬意。以这些功臣名将为榜样,王权渴望能尽其所学来建功立业、匡时济世,在知县任上也的确显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但腐败黑暗的现实不容他这个卑微的七品县令大展鸿鹄之志。举步维艰的清官生涯,使他对宦途极为厌恶;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更是让他时时产生归隐田园的愿望。既然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无从实现,剩下的就只能是独善其身这条仄径了。因而反映对宦途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成为王权诗歌思想内容的重要部分,如《放歌行寄友樵肃州》有句云:“陇坂之西朱圉南,径幽水僻桃源路。与子相携归去来,典衣倾囊买田具。芒屩试耕青草湾,衰衣学钓垂扬渡”,就已明确表达了其归隐之志。又如:

寒泉啮石波无痕,流过松根始作涡。

尚在山中清自好,不须奔涌附洪河。

——《山行杂咏》其三

踯躅山丹各笑风,覆崖临山半成丛。

自开自落无拘束,肯向豪门篱下红。

——《山行杂咏》其四

这两首诗藉歌咏寒泉之不附洪河、山丹花之不恋豪门,托物言志,表明了诗人自己不愿同腐朽的统治阶级同流合污、守志不阿的高洁品格。又如《闻任士言农部奉母西归,已过青门,率赋追寄》其三有云:“石门麦积富云烟,绝境清腴好置田。子去试栽沿涧药,我来拟补半池莲”;《抵家》其五有云:“阿弟锄禾返,南宿一卷披。宦途无此乐,如我悔真迟”。这些诗句都流露出对官宦生活的厌恶和向往归隐的志趣。而这一志趣一旦实现,他又是何其喜悦:“羁鸟喜出笼,疲马欣脱绊”(《告田得归,留别西屏兼呈黄小鲁观察暨毛子林、子静、李云生、赵乾生、万诚斋諸友》)。读这些诗,极易让人觉有陶渊明诗之情韵,但它们决不是对陶诗的简单摹拟,而是诗人发自内心的真实心迹的表露。他厌恶官宦生活、向往归隐、不愿同腐朽势力同流合污的志趣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实质是一脉相承的,这也正是历史上一切正直文人在黑暗现实中傲岸不屈的崇高人品的必然体观。

五、描摹家乡山川形胜,歌咏关陇自然风物

王权热爱生活,亲近自然。他所熟悉的家乡乃至整个关陇地区的山川形胜、风土人情,常常成为其笔下描摹歌咏的对象,其中颇多出色的描绘。《游老君山》尽情描绘了雄奇秀丽的宁远(今武山)老君山之胜景;《分水岭》中则描写文县分水岭的秀美景色是“众岭争高各竦肩,不知何谷住神仙。四周铁壁如无径,万树松梢忽有烟”;《自文县赴阶州道中书见》有句云:“谷边无夕照,午后即黄昏”、“到眼皆图画,行行翠染眉”,读之仿佛高耸入云的山峦和令人留连忘返的美景如在眼前;《陇山晓行》更以清新、柔婉的笔调描摹陇山的秀丽风光,其一云:

“云开露峰雪,岚气晓侵霞。

细路经泉蚀,飞流避磴斜。扪岩半百里,嵌石两三家。羡尔林边屋,墙根放菊花。”

此外,如《金城遇云章》《秦州寓所喜晤任士言农部》《重别萍社诸友》及《哭大儿念祖》《梦亡弟楷》等诗叙写亲情友谊,情深意长,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正兴书院劝学诗》则劝勉后学,鼓励上进,循循善诱,令人奋发;《洮水行》等则歌咏真挚爱情,深情邈远,缠绵悱恻,含蓄隽永。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陵谷》《大学》《书陶渊明传后》等富于时代气息的一些诗作,如《陵谷》云:“黄海迤西冰海东,陵迁谷变太匆匆。洋洲雪岭压华境,鲁国尼山隔地中。拖线與尘驱电母,悬空弹火吓天公。老愚难得藏踪处,且把残经授书童。”诗中充溢着山雨欲来风满楼、时代即将剧变的讯息,末二句更是旧派知识分子在新旧交替之际无奈、失落的普遍心态的艺术概括。

王权诗歌的艺术成就

王权诗歌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而且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他的诗歌艺术风格异彩纷呈,有些长于比兴,委婉含蓄;有些则气势奔放、感情充沛、变化多端、笔力刚键;有些则风格雄浑、感情激越、格调苍凉;有些则感情沉郁,描述详尽,表现手法沉着蕴藉。在其写景抒情的诗作中,摹写物景情态,往往摇曳多姿,具有清新凄婉的意境,如《山丹河夜行》语言秀美,情景交融,音律谐婉,韵味悠长,读之令人回味不尽;《秋声》则以宛转流畅的笔调描写凄迷的景色,烘托出一派萧条肃杀的秋天景象,格调凄婉。

王权的一些诗作还富有幽默、诙谐的情趣。如《玉山招饮,以剃工失手落须不得往,戏作》云:“梦中忽发少年狂,坡竹离离惨被伐。镜里眉孤愁失伴,风前齿冷缺难藏。剃髭及第心知幻,斫垩矜能鼻竟伤。君倘见邀姑少侍,先祈赐我种须方。”全诗对胡须被误剃这一事情没有正面提及一字,而是运用比喻、对比及用典等手法,以幽默、诙谐的笔调侧面写出,读之令人哑然失笑。在一些诗作中,还表现出他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运用自然质朴的语言,展开丰富新颖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加以描写,使之生动而饶有幽默情趣,这以《感物八首》为代表,如说喜鹊是“报喜媚时贵,呼晴焦旱禾”(《喜鹊》);面对蚊子的肆虐,他说“让尔三旬恣,凉飙转瞬来”(《昼蚊》)。

王权诗作的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其中五古、七古艺术成就尤为突出,但律绝也毫不逊色,颇多佳作。另外,王权诗作中还有大量杂言诗及其他形式的古体诗,在艺术上颇有独特之处。如《毙狼》云:“蹇人蹇人杨越臣,手毙封狼三百斤。凶族堕胆皆狂奔,行行勿顾彼有人。人力不到得非神,呜呼!人力不到得非神!”此诗首句叠用“蹇人”二字以强调毙狼者杨越臣的腿脚不便、先天不足,而就是这样一个跛足男子,竟能徒手搏杀三百斤的巨狼,真令人惊骇不已,疑非人力之所为;末尾“人力不到得非神”两句一唱三叹,循环往复,和前面首尾呼应,在艺术形式上别出心裁,自具特色。又如《豫让桥》一诗大量运用叠字和三字句式,正是由于形式上的这一特色,全诗显得音韵铿锵有力,节奏急缓多变,从而便于表达深沉而又激越的思想感情,达到了内容与形式协谐交融的艺术效果。又如《题寿春李节母柏太恭人行述后》,全诗句句入韵,每三句一转韵,音韵谐和自然,形似柏梁体而又不同于柏梁体的一韵到底,这种形式是比较独特的。

王权诗歌的影响、评介及流播

王权生前就已享誉关陇诗坛,广泛受人赞誉,作品被“远近抄传,久奉为法。”④时人任其昌即称赏其诗格是“追锋飞马足,入握炼珠光。势捷生廉悍,神来动激昂。”任承允即称赏其诗是“琅琅唐音。”⑤由于他的遗稿长期未能整理刊行,故而流播不广,其诗名也不为世人所广知。但因其诗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突出的艺术成就,还是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和重视,也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如陈声聪先生认为其诗“郁勃詄荡,咏叹风谕,有杜工部之概焉。集中如《愤诗四首》、《乡农歌》及《述怀》诸作,皆可作诗史读。”钱仲联先生撰《道咸诗坛点将录》,将王权并于龚自珍、魏源等诗人之列予以评价。

王权的诗作,徐世昌《晚晴簃诗汇》收录9首;阿英《鸦片战争文学集》收入《愤诗》4首;路志霄、王干一编《陇右近代诗钞》收入140首;《近代诗歌鉴赏辞典》选入4首;《中国近代文学作品系列·诗歌卷》所选56家,王权即居其一,也是唯一入选的甘肃诗人;管林、钟贤培编《中国近代文学作品选》收入《乡农歌》1首;《甘肃历代诗词选注》收入10首;《历代咏陇诗选》也有诗作入选。另外,《中国文学大辞典》(八卷本)、《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和《中国近代文学大辞典》均收录“王权”和“笠云山房诗文集”两个辞条。1990年《笠云山房诗文集》经西北师大古籍所整理,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这给研究王权的诗文提供了极大便利。

正如龚喜平先生所言,“时至今日,王权诗名已不限于关陇一隅,而渐为学术界所广知”⑥。在王权逝世一百余年之后,这正是我们可以告慰其英灵之所在。

注释:

①路志霄、王干一《陇右近代诗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

②钱仲联《道咸诗坛点将录》,苏州大学学报,1989,[4]。

③李鼎文《读王权<笠云山房诗文集>》,西北师院学报,1988。

④清·王权《笠云山房诗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

⑤民国·任承允《秦州直隶州新志续编》。

⑥龚喜平《近代五位甘肃作家述论》;熊向东《首届中国近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甘肃文史》200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