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做人真经
2894100000062

第62章 不必每件事都问心无愧

孔子在卫国不得已去见卫灵公的老婆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对天发誓。此事见孔子中庸之道:1.清者自清,浊者自浊。2.做人不怕误会。3.事情与我无关,我不掺和。

据《史记·孔子世家》:

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璎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

又据《论语·雍也》: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孔子在卫国做官,对卫灵公这个老板忠心耿耿。他有个老板娘叫南子,是个大美人。老板娘差一个朝廷里的伙计对孔子说:“四面八方来我们卫国的人,如果想要与我们的国君做兄弟,先要见见我这个‘寡小君’(‘寡小君’就是小国王,南子戏称自己是小国王,戏弄孔子)。现在,‘寡小君’想见孔先生。”

孔子当然推辞了。

南子催着要见孔子,孔子不得已去见她。

孔子进门行礼,南子在布帘子后面回拜,只听得她身上的佩玉轻声作响,想必盛妆以待。

孔子出来以后,子路不高兴。

孔子解释说:“我本来不见她的,见了面也不过是行礼。”

子路还是不高兴。

孔子就发誓说:“要是我说谎,老天爷惩罚我!”

孔子中庸之道

1.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南子之浊,不能污孔子之清。其实南子本质也是清的,孔子才会去见她。所以孔子将天下人一视同仁,不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而是“清者自清,浊者也自清”。这才是基于大道的认识。子路未获道,不懂孔子,孔子少不得又是解释又是发誓。

2.做人不怕误会。

接上面讲。孔子见南子后,子路怀疑他与南子有特殊关系,孔子又是解释又是发誓,但子路还是不信。不信就不信,孔子没有进一步解释,而是任由他误会。

当误会已产生,千万别解释,越解释越误会,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两个字:随便!

误会不是因为沟通而消除,而是双方没劲了,自然就消除了。

《庄子》中讲一个故事:有个人怀疑他的邻居偷了他的斧子,于是看这个人走路说话都像小偷。过两天他自己找到了斧子,于是又怎么看这个人都不像小偷。当此人怀疑邻人时,你说能解释吗?

有的人更绝,你误会我,我就做给你看。你怀疑我偷了你家的斧子,我偏要亮出自家的斧子让你疑神疑鬼,神魂不宁,气死你。这种做法也没多大意思。子路怀疑孔子与南子偷情,孔子当然不会真的就与南子偷情。那样就不是孔子了。

《红楼梦》中晴雯因为长得像林黛玉,被裘人嫉妒,到王夫人面前乱说。工夫人怀疑晴雯与宝玉有私情,就将晴雯逐出贾府。晴雯又气又悔,竟香消玉殒了。晴雯死之前,宝玉去看她。晴雯说:“今日既已担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这就痴了不是?晴雯死了还是个糊涂鬼,别人误会你,你就索性做给他看,你把自己当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