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路决定出路
2849400000026

第26章 挑战决定突破,拆掉思维之墙,点燃内心小宇宙(1)

一个人如果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扬弃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跨越心中的藩篱,解放自己的思想,执著而坚韧地追寻。做到了这些,成功自然就不远了。

人总是被自己“套牢”

很多时候,也许你已经习惯了坐着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去上班、开会。习惯于上班的时候看报纸,喝咖啡。这个时候,很多动作都已经成了习惯,你已经不能区分例行公事与习以为常之间的差别了。对许多人来说,喝咖啡看早报表示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一个有用的例行公事什么时候变成了漫不经心的习惯?

而更多的时候,你并没意识到你这样的习惯已经慢慢变成了一种“怪物”,这种“怪物”在你的内心一天一天地成长,它在左右你的思维,让你的行为不再有其他的任何变化!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同事的工作比自己做得好,情绪比你好,你一定会觉得人家天生如此,而自己本来就是现在的样子。你不会觉得这是因为你一直以来养成的习惯,左右着你的思维,不叫你去尝试新的方法。

比如,你已经习惯了坐着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去上班、开会。可是,这天你没赶上公交车,或自行车丢了,你必须步行去上班。你也许会因此起了个大早,然后你享受了清晨的大好空气,然后你会感觉自己精神饱满,一整天都神清气爽的!或者,你起晚了,搭乘了一辆出租车,通过和司机的聊天,你才发现其实司机比自己还要辛苦很多。于是,你开始珍惜你的工作,开始用心地去做出点成就来!这样的一个微小的改变,会让你突然发现,并不是自己天生如此,而是你养成的习惯阻碍了你的积极性。你一直懒惰着,不想追求新的方法……

如果,生活像音乐一样,那么例行公事与习惯就像五线谱,你得去提供相应的主旋律与结构,在纷乱中理出头绪来。或者开发新的方法,用新的方法去获取新的成就。而你的习惯,却会在你的行为中不知不觉渗进来,不再能激发你的创造力。冒险的意愿跟你突破例行公事、另辟蹊径的次数有关,也跟生活习惯影响你日常生活品质的幅度与深度有关。生活中的一些小模式总让人以为你的生活就是如此,但若你喜欢突破这些小模式,那么你或许就具备冒大险的潜力。

李峰是一个非常好强的孩子,他第一次爬瑞士阿尔卑斯山脉著名的马特洪峰的时候,虽然很多人提醒他这座山上有许多的险峰,可是他都不听,他决心已定,一定要翻山越岭、取得成功!

爬山之前,他还向向导炫耀自己的登山鞋,向导却警告他:爬这座山其实相当简单,但对他这样的初学者而言,爬这座山可是太冒险了。一定要跟着向导走,不然会非常危险。李峰才听不进去呢,平时什么山没爬过?这山也就是危险了点,但不还是山吗?他急于爬这座让人无法抗拒的山,从底下往上看,它能吸引他的目光,简直就像个大磁铁一样。到了山脚却不上山,是令人无法按捺住的。

很快,李峰发现在爬山的过程中,他的脚已经起泡了,也开始不断地摔倒。他开始把自己绑在绳子上,可是还感觉自己在摇摇欲坠。

李峰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登山习惯不能用在这里,这里有这里的不同。他开始凭借自己的毅力和这座山叫劲。一直坚持着,他终于得以靠在峰顶下的山边,望着雄伟的阿尔卑斯山,他想: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

他的耐力终于得到了收获。更惊人的是,整个场景的壮观,加上体力挑战的强度,使他不禁用心倾听,在山顶上有绝对的安静,其中有某种虔敬的特性,那种特性是他在别的地方找不到的,它纯净而充实。他爬上峰顶之后,才觉得自己了解那种驱使登山家冒险犯难的动力,体验、感受到那股热情。

但是,他也明白,自己之所以能站在这里欣赏风景,没有遇到危险,是因为他及时改变了方法,听取了向导的意见。

常有人提醒我们,成功在于过程,不在于目的。也许你会不同意这个观点。但是当你站在山下,你想山是个什么样子的时候,这只是一个开端,你还必须马上行动。这就是许多冒险家行动的开始,他们希望自己可以有新的经验,新的体会。

我们经常说生活如同登山,其实就是说生活中的你也需要开辟新的方法。《底特律自由报》曾经做过这样的调查:他们愿意付钱给观众,条件是让观众关掉电视。但是,很快他就得到了观众的回答,他们不愿意关掉电视!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每天看电视的日子,如果让他们关掉电视,他们将不知道如何是好,将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电视的魅力就那么大吗?电视的节目就那么好看吗?观众们又回答,其实倒不是节目很好看,主要是习惯了。节目不好看的时候,电视就有催眠的作用,电视好看的时候,就让你娱乐,让你镇定。总之,人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情绪跟着电视走,他们不知道以后如果没有了电视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这种习惯,也许你可以理解。也许你也有这样的习惯,也许你离开了电视也无法适应。可是为什么就不能将这个习惯换一种方式呢?比如,接触一下大自然,找几个风景点去旅游一番等等。如果一个星期不看电视,可能会为你的生活多加一层刺激、利益与技巧,那么等你回去看电视的时候,你处理看电视时间的方式就会更明智。

所以,尝试新的方法未必不好,新的方法可以驱除你内心的懒惰,让已经形成习惯的怪物尽量远离你!我们就从这一刻开始转变,那么该如何做呢?

1. 事先计划好

如果你有一个登山的计划,首先应该考察一下此山的特点,空气如何,险要到怎样的程度,然后你根据这种程度做出怎样的准备和行动。

如果你是一个比较上瘾的电视迷,你就要做出一个计算来,估算你一个星期内花多少小时坐在电视机前面。做这件事本身就是个转折点,用看电视所花费的相同时间,事先拟定计划,安排时间去见你要碰面的人、要做的事、购物或是修理需要修的东西。

2. 避免拖拉,做事果断

如果你决心登上此山,那么在登山的过程中要坚持到底!充满毅力,充满战斗力地开发适合地形的新方法来解决你的登山任务。

如果你不看电视、不听收音机,那么关上开关,立刻走人。然后你可以去看看报纸,完成一些还没有完成的计划等等。

同时,你需要考虑:一生中有多少时间是坐在电视机前面,你又从中得到什么;如果不看电视,你会吃什么东西,会吃多少东西;你与子女会发明什么故事与游戏;没有大屏幕或小电视的话,你的客厅摆设会是什么样子。

还有,不论你上班的方式有多平常,请改变你的例行程序……上班的路线;坐车的方法;如果你搭便车或跟别人共乘,你跟别人说话的方式可以改变;如果是你独自一人,也可以常常换换不同的想法。你可以先做一天的改变,然后是一整个星期的改变,甚至你能整个月都有些改变。

总之,你如果不学会用新的方法,那么你将来会冒更大的险!

挑战自我,突破思维的定势

有一天,一个美国人的儿子从幼儿园回来,郑重其事地拿出水果刀和一只苹果,说:“您知道苹果里藏着什么吗?”做父亲的不以为意:“除了果核还能有什么?”儿子就把苹果横切成两半,兴奋地说:“看哪,里面有一颗星星。”果然,苹果切面显示出一个清晰的“五角星”图案。这位美国人沉默了,他已吃过多少苹果,却从未发现苹果里还有“星星”这样一个秘密。

这个故事可以让我们领悟到一个道理:只有敢于突破思维定势,才会有质的飞跃和创造性的发现。突破思维定势,我们才可以取得成功,才会有创新的思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才能够得到巨大的利益,才能够不断走向成功。

突破思维定势,勇于出奇制胜,必将有助于开创事业,从而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据载,足球鞋早在1895年就制造出来了,当时每双重585克。直到20世纪50年代阿迪达斯公司对此作了专门研究,发现鞋重与运动员体力消耗关系成正比,从而限制了足球业的突破。而鞋重减不下来的主要是因为始终保留了金属鞋头。于是他们大胆摒弃了金属鞋头,设计出重量仅为原来一半的足球鞋。新产品一投放市场,就颇受青睐,供不应求。那么阿迪达斯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它突破了人们头脑中无形的思维框架:鞋重无足轻重。打破了习惯性思维的束缚,也就领先一步,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迅速占领了市场。这对于今天我们企业求创新、求发展是很好的借鉴。

突破思维定势,善于独辟蹊径,同样能在学习中提高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从1加到100,怎么算?老老实实“1+2+3+…”的演算,当然也能得出结果,但有没有简便方法呢?只要动一下脑筋就不难发现其中有50个101,这样很快就准确地算出答案是5050了。所以,我们解题时可以试用一些新的方法,它可能更简便,更合理。在观察问题时,不妨问一下自己:为什么是这样的?原来就是这样的吗?将来又会怎样?读书时也不一定完全顺着作者的思路走,可以想一下:有没有相反的情况呢?有没有作者未说明白的道理?这样不断独立思考,逐步培养创造欲、探索欲,就能体会到创造的欢乐,提高学习的实效。

由于传统力量和思维定势的作用,不少人容易对生活的各种现象习以为常,从而不会去打破那些思维的定势。而我们只有时时刻刻树立问题意识,这样才能不断有所发现,从而找到创新的入口,得到巨大的收获,相信这些会比发现苹果中的“星星”有价值得多。

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毋庸置疑,人们的观念、思维和认识往往会受到原有知识、经验的影响。这些已知的东西,有时会使解决常规问题方便、快捷、准确、有效,但在面临新问题、新矛盾时,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有时却派不上用场,而当人们一直陷于那种思维中时,那么那些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反而会成为创新的羁绊和阻力,以至于使我们陷入思维误区,掉入思维定势之中,对新问题、新矛盾一筹莫展。

而人的思维受阻,往往是太遵守常规和逻辑,总是太墨守成规,害怕触犯规则,不敢越雷池一步,把自己的观念与思维囚禁在旧模式的框架中。但是所谓的创新就是要学会放弃,突破常规,跳出框外去求新、求异、求变,放弃已知的东西,把心智的杯子空出来,好装进新的东西,用新的观点新的角度去看待事物,那就是你自己独有的、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正如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所说:“构成我们学习的最大障碍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如果哥白尼执著于托勒梅的“地心说”,就不会有“日心说”的产生;如果伽利略迷信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就不会有伽利略“落体学说”的诞生;如果爱因斯坦把自己框定在牛顿的经典力学框架中,就不会有“相对论”的问世。

因此,当我们陷于已有知识的束缚中时,如果我们能够跳出框外,摆脱传统习俗和经验规则的约束,进行另一番思考,就会有一片更灿烂的天空。如同鸟儿飞出了鸟笼,飞船挣脱了引力……此时我们就可以突破思维定势,纵横联想、发散思维,进行创新,那么我们就无所而不能至了。

相反,假如我们陷入了思维定势,把思维定在那儿了,让思维进了牛角尖,出不来,那我们的创新思维也就不可能展现出来。这个思维定势产生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社会存在着一个权威,权威说过了,我们就没法再说了,于是思维就定在那儿,而这个权威有时候则会把我们引入一个误区。

突破思维定势,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一切“死结”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就能迎来柳暗花明的全新天地。司马光打破常规,用砸缸的方式成功地救出落水玩伴;哥伦布磕破蛋壳成功地把鸡蛋竖在桌子上;美国小男孩横切苹果“意外”地发现神奇而美丽的五星图案;袁隆平不迷信科学界所谓杂交水稻是天方夜谭的定论,坚持进行水稻杂交试验,最终研制出水稻的杂交品种,让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填饱了肚子,他也由此成为“杂交水稻之父”……所有的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只要我们敢于去打破常规,另辟思维的新径,我们必然可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让我们不断获得进步,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对自己的脑子进行洗礼,装进许多新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不断朝成功迈去。

解放自我,跨越心中的藩篱

人生之路上,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必须跨越一个个的艰难险阻之后,才可能得到我们所想得到的。从小的时候,想得到大人手中的零食到长大了在职场上想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在我们达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必然会碰到许许多多的阻碍,而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在面对这些阻挡我们的藩篱时,有没有想着要去跨越那些障碍物。而这些障碍物,如果是我们肉眼所能看到的话,也许还比较容易跨越,但大部分时候,我们所面对的只是我们自己的心灵障碍。这些障碍只有靠我们自己的意志,靠我们的思维才能战胜,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突破现状,有所创新,最终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一个村庄来了一个奇特的老人,他点燃了一把火,并且用一根棍子在碗里不停地搅拌,竟然从碗中掉出金块来,老人说这就是炼金术。村长请求老人告诉他们秘诀。老人答应了,说:“不过在炼金的过程中,千万不可以想树上的猴子,否则就炼不出金块来。”等老人走了以后,村长就开始炼金,他一直告诉自己,不可想树上的猴子,可是越不想,偏偏猴子越是不断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他只好交给另一个人,并一再叮咛不可想树上的猴子。就这样,全村的人都试过了,却没有一人能炼出金子,因为树上的猴子,总是会从他们心中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