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导购员金口才全书
2849200000003

第3章 导购语言基本功(3)

有一次,中国政法大学的几个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到司法部去联系工作安置。接待他们的一位六十来岁的局长解释说,个别的可以考虑吸收,几个人都来不好安排,因为部机关的许多部门编制有限,没有名额安排。听了这番话,一位女研究生大发感慨,说什么有些老家伙早该离退休了,就是赖着不走,阻碍青年人走上工作岗位这么一说,那位局长的脸色变得难看了。事后,他们听说,这位局长整天为即将离休的事情犯愁呢。这样说话怎么会不把事办砸呢?其实,如果他们注意观察,局长的心态是不难看出来的。

第三点,看说话双方彼此之间的关系。

人际交流中经常会有"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情况。说话不注意对方与你之间是何种关系,往往会发生意外的问题。《红楼耋嗡中第83回写到大观园中一个婆子教训自己的外孙女:"你这不成人的小蹄子!

你是个什么东西,来这园子里头混搅!"这话恰好被林黛玉听到,她却误认为婆子是在骂她,于是大叫一声道:"这里住不得了!"直气得"两眼反插上去"。婆子的话本意是不让外孙女到大观园中来,外孙女也是这样理解的,但林黛玉怎么会误认为这是撵她走呢?显然,这是由林黛玉那种寄人篱下的特定处境和关系造成的。对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听来感受完全不同。

所以,吕叔湘先生说:"语言的地面是坎坷不平的,"过往行人,小心在意"。说话的人和写文章的人,要处处为听者和读者着想,竭力把话说清楚,不要等人家反复推敲。"这番话告诫我们:说话一定要看对象,看对方的心态,而且还要看人物关系。

综上所述,说话看对象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性别的差异。对男性,需要采取较强有力的劝说语言;对女性,则可以温和一些。

(2)根据年龄的差异。对年轻人,应采用煽动的语言;对中年人,应讲明利害,供他们斟酌;对老年人,应以商量的口吻,尽量表示尊重的态度。

(3)根据地域的差异。对于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所采用的劝说方式也应有所差别。比如,对于我国北方人,可采用粗犷的态度;对于南方人,则应细腻一些。

(4)根据职业的差异。不论遇到从事何种职业的人,都要运用与对方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关联较紧的语言与之交谈,对方对你的信任感就会大大增强。

(5)根据性格的差异。若对方性格直爽,便可以单刀直人;若对方性格迟缓,则要"慢工出细活";若对方生性多疑,切忌处处表白,应该不动声色,使其疑惑自消。

(6)根据文化程度的差异。一般来说,对文化程度低的人所采用的方法应简单明确,多使用一些具体的数字和例子;对于文化程度高的人,则可以采取抽象的说理方法。

(7)根据兴趣爱好的差异。凡是有兴趣爱好的人,当你谈起有关他的爱好这方面的事情时,对方都会兴致盎然,同时,对你无形中也会产生好感。因此,如果你能从此人手,就会为下一步的劝说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多备几手,随机应变

说话时不仅要会"看",还要善"变"。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有的菜看它的样子,有时候和它味道对不上;有的顾客从他的外表上看,与要对他说的话不相符。这时候如果我们没有多准备几手,又不会随机应变,那就会陷入困境。

随机应变是指在与顾客交往中,自己或他人的语言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够灵活、迅速、恰当地动用口才进行处理,尽量避免或减少意外情况带来的损失。其作用具有三个方面:一是弥补语言失误,避免造成尴尬;二是应付意外情况,维护自我的声誉;三是坚持正确观点,挫败无理刁难。在各种情况下应付自如,避免不良影响,赢得顾客的敬重。

(1)以智改错,巧补疏漏

在与顾客交往时,应尽量言语谨慎,避免说错话。但个别时候也有可能用错词语说错话。如果不及时补救,就会使错话固定下来,被人抓住把柄,造成尴尬局面,影响自己的形象。这里有三个补救办法可供参考:

其一是移植法,就是把错话移植到他人头上。如说:"这是某些人的观点,我认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这就把自己已出口的某句错误纠正过来了。对方虽有某种感觉,但是无法认定是你说错了。

其二是引伸法,迅速将错误言词引开,避免在错中纠缠。就是接着那句话说:"然而正确说法应是"或者说:"我刚才那句话还应作如下补充"这样就可将错话抹掉。

其三是改义法,巧改错误的意义。当意识到自己讲了错话时,干脆重复肯定,将错就错,然后巧妙地改变错话的含义,将明显的错误变成正确的说法。

例如:有所中专学校在一次智力竞赛中,主持人问:"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什么?"一名女生抢答道:"臣为君纲,子为父纲,妻为夫纲。"恰好颠倒了三者关系,引起哄堂大笑。当这名女生意识到答错后,她将错就错,立刻大声说道:"笑什么,解放这么多年了,封建的旧"三纲"早已不存在,我说的是新"三纲"。"主持人问:"什么叫做新"三纲"?"她说:"现在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上级要为下级服务,领导者是人民的公仆,岂不是臣为君纲?当前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小皇帝,家里大小事都依着他,岂不是子为父纲?在许多家庭中,妻子的权力远超过了丈夫,"妻管严"比比皆是,岂不是妻为夫纲吗?"她的话音一落,场上掌声四起。大家为她的言论创新叫绝,为她的应变能力叫好。

(2)以柔克刚,暗藏锋芒

很多人爱玩一个类似猜拳的游戏,叫做"石头、剪子、布"。石头可以砸剪子,剪子可以剪布,布又可以包石头。

这个简单的游戏包含了软能胜硬的道理。在人际沟通中,有时由于双方身份不同或处境不同,可能使一方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当势力强大的一方故意发难时,弱方用硬碰硬的办法与之争斗是会吃亏的,要想坚持原则又能获取胜利,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软击硬,绵里藏针,用含而不露的口才去战胜对手。

在实际交往中,随机应变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移花接木,李代桃僵。

"李代桃僵"是互相顶替的意思。在说话时,有时会碰到一些不便或不必回答的问题。但是,缄默是不允许的,使用"无可奉告"的外交辞令有时也并不礼貌。此时,不妨"偷换概念",故意曲解对方的原意,这就叫"移花接木"、"李代桃僵"。

例如,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外国记者别有用心地问王蒙:

"请问,50年代的你与80年代的你有何相同与不同?"这里,这位记者的用意是路人皆知的,是想借机让他谈一谈对中国国内形势改变的感受。王蒙当然也清楚,他不慌不忙地抬起头,从容不迫地回答道:"50年代的我叫王蒙,80年代的我也叫王蒙,这是相同之处;不同的是,那时我20来岁,而现在我则有50多岁了。

记者的提问只给出了年代限定的范围,王蒙虽然知道对方的用意,但是却故意曲解其本意,只从自己年龄变化的角度作答。但实际上没有给对方任何真正有用信息。

②妙用"模糊语言"。

模糊语言也是实际表达中需要的,常用于不必要、不可能或不便于把话说得太实太死的情况,这时就要求助于表意上具有"弹性"的模糊语言。随机应变,尤其需要模糊语言。

1962年中国在自己的领空击落美国高空侦察机后,在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突然问外交部长陈毅:"请问中国是用什么武器打下U-B2型高空侦察机的?"这个问题涉及国家机密,当然不能说,更不能乱说。但对记者的提问,又不能不答。于是陈毅来了个闪避:"嗨,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呀!"用竹竿当然不可能捅下来,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哈哈大笑一阵便罢了。

(3)以谬治谬,以毒攻毒

谈话中对方若故设"陷阱",以谬论相刁难,其用意无非是企图造成一种进退两难的局面:答则显示无知,不答则表明无能,这种情况用"以谬治谬"最为恰当。

隋朝时,有一善辩者。一次,有人问他:"腊月时,家人被蛇所伤,怎样医治?"他应声答道:"取五月五日南墙下雪涂之,即愈。"那人反唇相讥:"五月哪里得雪?"这位善辩者笑道:

"腊月何处有蛇?"由于提问者的话本身是荒谬的,对于荒谬的回答,自然就丧失了指责的权利,刁难别人也就成了自我出丑,陷阱也不攻自破。

(4)借物联想,谐音双关

联想手法由此及彼,也可应用于随机应变,还可借助谐音双关,即使面对十分艰难的局面也能睿智巧答从容应付。

相传,古时候有个叫薛登的人,其父身居宰相之位,奸臣金盛为了加害于他,设计从薛登身上开刀,用激将法引诱薛登砸坏了皇门边的一只木桶。皇帝大怒,立即向薛登父亲问罪:"大胆薛登,为什么砸碎皇门之桶?"薛登略一思忖,反问:"皇上,你说一桶(统)天下好,还是两桶(乡勇)天下好?"皇帝说:"当然是一统天下好!"薛登高兴得拍起手来:"皇上说得好!一统天下好,所以,我便把那只多余的桶砸了。"皇帝转怒为喜,连连夸奖薛登聪明和薛父教子有方。一场弥天大祸,由于薛登巧用谐音,随机应变,消除于口舌之间。

(5)幽默俏皮,以笑解围

幽默是最好的润滑剂,即使遇到十分棘手的难题,或遇到意外的抢白、嘲讽,甚至不怀好意的侮辱或挑衅,机智的幽默语言也能帮助人摆脱窘境,使尴尬或严峻的局面消失在笑声中。譬如,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指责:"你说的这种话真叫人莫名其妙。"叫人当众下不了台。

如果听后付诸一笑,幽默地说:"哦,我还以为你听不出我是根本不懂这个问题呢。"一句自我解嘲的戏言,就可以帮助你走出窘境。总之,插科打诨往往有利于绕过实质性问题的礁石,达到应变的目的。

应变是对导购员综合能力的考验,全面检查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的大小,都离不开以下几点:

第一,阅历、知识、气质等是影响应变能力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智慧高并且具有虚怀若谷、从容镇定气质的人,反应更敏捷,对付突然情况的反应更快,能在交谈中应付各种突如其来的意外变化。

第二,思维方式也影响人的应变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培养应变能力要着眼于思维训练,古人说"慧于心秀于口"就是这个意思。导购员只要加强思维训练,就能使自己在语言感受的敏锐性、思维的敏捷性、判断的准确性、表达的即时陛等方面前进一步。

让说话生动深刻怎样把话说得生动而深刻说话是一门艺术,不同的人说同一话题,表达效果会大相径庭。那么,与人谈话怎样才能既将意思表达清楚又给人以深刻印象呢?

(1)简明扼要,一语中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说话亦如此,话不在多,简要则明;语不在华,中的则灵。听话人一般厌恶空话、大话,而简明扼要的话较受欢迎。

(2)因事明理,话丑理端

一些事理如果用一般道理说,虽然能说清楚,但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能用一些民间俗语说,也许就能让人永志难忘。有一次在猪肉市场上,一买肉者问猪蹄多少钱一斤,卖肉者说了价钱,这个顾客嫌贵。他的理由是,猪蹄净是骨头没有肉,希望能降一些价。卖肉者见顾客执意要降价,也做了些让步。收了钱以后,他很风趣地对顾客说:

"今后你如果要买猪蹄,千万别嫌猪蹄骨头多。俗话说:"有钱不买猪的脚,狗吃的多,人吃的少"。"这话的确很妙,所以别人一下子就记住了。

卖肉人的话是不太雅,但话丑理端,倒也别有一番趣味。

(3)旧语新用,增加内涵

一些取得较好表达效果的语言格式,能被人们广泛接受,如果我们用旧瓶装新酒的方法,便能借助旧格式而使新内容产生新鲜感,从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中国古代对妇女有"三从四德"之说,"三从"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言、妇德、妇容、妇功。相传胡适由于多少有些惧内,便在朋友面前宣传他对夫人的新"三从四得"。"三从"是: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说错了要盲从。"四得"是: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打骂要忍得,太太花钱要舍得。当然,这不过是笑话,胡适也未必真正惧内。但由于他借用了人们熟知的语言格式,使这种奇谈怪论产生了特殊的表达效果,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4)牵强比附,增大反差

按说,语言表达应当合情合理,不能牵强附会。可是在生活中,把一些不能放在一起比较的内容,用仅有的一点儿相似点结合起来,故意增大相比附内容的反差,却能让人觉得妙趣横生。赵本山曾在一个小品中扮演了一个车把式,在晚上回家的路上,被一个陷入泥坑的汽车挡住了回家的路。由于汽车司机对他不礼貌,他便说你神气什么,不就是跟我同行吗?汽车司机说,我怎么能和你是同行?他说,咱们不都是车老板儿吗?后来,汽车司机想用他的驴把车拉上来,让他把方向。汽车司机说,你知道怎样转向吗?他说,这有什么,不和我赶驴车一样吗?他边说边做手势说,喔、喔,就是朝右;里、里就是朝左;驾,就是前进;捎,就是倒档;吁,就是刹车。赵本山把赶驴车的一套术语和开汽车搅和在一起,虽然是牵强比附,倒也让人觉得别有一番趣味。

(5)真知灼见,不同凡响

上面我们所说的都是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实际上,仅靠技巧不一定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要想给人以深刻印象,最重要的还是你的语言有比较深刻的思想,有超人的见解。有了不同凡响的真知灼见,才能真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6)巧比妙说,生动形象

有人说话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就是因为他们善于运用比喻。

比喻的特点是生动形象,自然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曾有一位外国女子问辜鸿铭,为什么可以一夫多妻,却不能一妻多夫。辜鸿铭说:"见过一个茶壶配几个茶杯,哪里见过一个茶杯配几个茶壶。"这话虽然是强词夺理,但巧妙的比喻使之显得振振有词。有学生问芝诺说:"老师,你的学问那么渊博,为什么还那样谦虚?"芝诺回答说:"知识就好像一个圆,已知的在圆内,未知的在圆外,知道得越多,这个圆越大,圆越大,未知的就越多。"这些话就是因为说话人巧比妙说,才取得了良好的表达效果。

(7)自我解嘲,幽默风趣

有哲人说过,认识自己的可笑其实是一种智慧。因为自我解嘲往往是把自己的短处、缺点由自己展示并加以夸大和突出,通过这种展露,表现出你与众不同的智慧和坦荡广阔的襟怀。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乘火车旅行,中途列车员过来检票,马克·吐温翻遍身上所有口袋,就连座席和地板也仔细搜寻了一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车票。这时列车员已认出这位大作家,便安慰说:"算了,先生,别找了,您回来时把车票让我看一下就行了。如果实在找不到,那也无妨。"马克·吐温却十分焦急地说:"怎么无妨呢?要是找不到这张车票,我怎么会知道今天我是上哪儿去呢?"马克·吐温丢了车票不假,为此也挺难为情,可他怎么也不至于连自己去哪里都忘得一干二净。面对列车员的宽慰,他灵机一动,干脆嘲弄自己一番,简直把自己夸大成一个白痴。这样一来,不仅机智地解除了眼前尴尬,还通过幽默的调侃暗示列车员,自己确实有票,只是一时间找不到罢了。

2.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