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导购员金口才全书
2849200000002

第2章 导购语言基本功(2)

沟通时看着别人的眼睛而不是前额或肩膀,会表明你很看重他。这样做能使听者深感满意,也能防止他走神,但更重要的是,你树立了自己的可信度。如果某人与你交谈时不看着你的眼睛,你就会有这么一个印象:这家伙对我所说的话不感兴趣,或者根本就不喜欢我!

(2)使用你的面部和双手

谈话的过程中你一直都在发出信号--尤其是用面部和双手。使用面部和双手如能随机应变,恰到好处,能大大改善影响他人的效果。

面部:延续时间少于0.4秒的细微面部表情也能显露一个人的情感,立即被他人所拾获。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面部的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如面带微笑使人们觉得你和蔼可亲。真心的微笑(与之相对的是刻板的微笑,根本没有在眼神里反映出来)能从本质上改变大脑的运作,使自己身心舒畅起来。这种情感能随语言信息一起传达给对方。

双手:"能说会道"的双手能抓住听众,是最重要的无声语言。手势语是通过手和手指的动作来传情达意的,不同的手势传递不同的信息,体现着人们的内心话。

(3)使用你的身体

视线的接触和表情构成了沟通效果的大部分,但是使用身体其他部分也能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印象。

利用身体来表情达意的方法有多种多样,直接影响着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首语:就是通过头部活动来传递信息。主要包括点头语和摇头语。

头为六阳之首,首语的地位同样也不容忽视。

在表现形式上,有点头、摇头、偏头、回头、仰头、低头、垂头7种,所含意思各不相同。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点头,表示赞同、肯定、鼓励;摇头,表示反对、否定、怀疑;偏头,表示诧异、犹豫、不解;回头,表示欣赏、拒绝、回避;仰头,表示景仰、傲慢、坚强;低头,表示娇羞、顺从、沉思;垂头,表示无奈、沮丧。

头部如何动,对说话者来说,是情感的表达;对接受者来说,则可由此获得信息。如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小诗衔夜月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没有奇特想象,没有华美词藻,一个"举头",一个"低头",就把诗人旅途中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举头",触发了思念;"低头",陷入了沉思。一"举"一"低",动作简单,却含义深刻。

身体姿势:必要时,坐着或站立时挺直腰板给人以威严之感。耷拉着双肩或翘着二郎腿可能会使某个正式场合的庄严气氛荡然无存,但也可能使非正式场合更加轻松友善。

不由自主地抖动或移动双腿,能泄露从漠不关心到焦虑担忧等一系列的情绪。无论面部和躯干是多么平静,只要叉着双臂,或抖动着双膝,都会明白无误地显露内心的不安。

身体距离:站得太近能给人以入侵或威胁之感。如果与人的距离不足一米,较大声讲话时,听者会本能地往后移,这就是当对方过分靠近时产生的那种局促不安的感觉。反之,如果距离达两米或更远,听者就会觉得你不在乎他,并产生一种与你隔绝的感觉。

不同的身体姿势能使沟通的内容增色或减色。只要意识到上述事实,就能轻而易举地对自己的身体语言加以控制。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一种或多种手势以加强自己的表达效果,你保证能用合适的视觉信号强化自己的语言信息。

二、让说话中意

1.口才功夫在言外

说话中意不一定是尽赶好话说,而是要保持与说话对象心理一致,说到对方的心里去。

古人说:"人生唯有说话是第一难事"。乍听之下,便会觉得奇怪:

从婴儿的咿呀学语开始,人生几十年,天天离不开说话,说话难道是什么难事?实际上,说话是为人处世的一件难事。说话难,难在恰到好处。

该说话时不能沉默,该沉默时不能说话,也就是说要话语得当,这是恰到好处的第一条。其次,该说话时,并非一切话都能说或说得正确。例如,在别人忧伤的时候,你不要去说高兴的话;别人高兴时候,不要去说丧气的话;批评别人时,说话要委婉柔顺,不能说尽道绝;表态发表建议时,要谨慎谦虚,不能高谈阔论,口沫横飞。当然更不能说愤世嫉俗的牢骚话,或者是挑拨是非的话总之,说话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而是一件大难事。

我国古代早有"人言可畏"、"众口铄金"的说法。先看这一史例: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叫庞葱的重臣,奉命陪世子到赵国都城邯郸作人质。出发前,庞葱对魏王说:

"今有家臣言于王日"市有一虎。"王相信吗?"虽然,古代中国多老虎,但公然招摇过市者,闻所未闻。王不解其意,便回答:

"怎么可能有这样的事,寡人不信!"庞葱又说:"若有他人言于王,"市果有一虎,"那大王信吗?""嗯,这值得考虑。"王答道。

"如果再有一个说同样的话呢?""如果三人都这么说,那应该是真的!"这时,庞葱道出了说此话的真意,他说:

"事实上,街上并没有虎,而是以讹传讹而已,现在我与世子,去赵国作人质,我们在那里的情况大王未必掌握,说不定会有人传出"市有一虎"般的谣言,大王难道要相信吗?为保证世子将来能顺利回国继大统,请大王派人传言大众,说我只是离开都城,并不是去赵。"魏王不以为然。庞葱陪世子去赵国作人质不久,便有人中伤庞葱,说他拥世子,怀有二心,欲图不轨。说的人多了,魏王信以为真,命世子归国,而庞葱不再被重用了。

虽庞葱事先给魏王打了"预防针",也难逃"众口铄金"的命运。这个故事,说明了人言可畏。多年来人们习惯于"少数服从多数"、"群众意见",被"众口"铄化了的"金"何止千万!

所以,一个人说什么,信什么,怎么说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说话的工夫,不仅仅只在修炼语言,还要注意言外之事和言外之人。研究和掌握人情世故。

所谓人情世故,就是指人情关系、社会活动、人际交往。每个人与社会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没有基本为人处世之道,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要想使自己的言语达到彼此交流沟通的目的。就必须掌握交际应酬的起码知识,这样,才能说出与当时的情境适宜的言辞。如果不懂得这些知识,在当众讲话过程中,就会因某一细微疏忽讲错话而造成不良后果,导致讲话失败。曹雪芹认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不谙世事的人,所发言辞要么造成笑话,要么酿成苦酒。

三国时期,曹操出兵汉中,与刘备相持不下,进退维谷。夏侯敦夜入营帐问夜间号令,时曹操正喝鸡肋汤,便随口道:"鸡肋。"杨修听传"鸡肋"号令,便叫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敦不解,问何故。他说:"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于是各营军士皆打点起行装来。曹操闻之大惊,斥责杨修道:"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令斩之。

曹操杀杨修,后人多有评说。清初毛宗岗说:"杨修之死,在于"不善处人骨肉。"夫以正直忤操,则罪在操;以不正不直忤操,则罪在修。故修之死,君子于操无责焉。"他认为杨修是自取其祸,根子就在不善处世,乱说话。这应当说是中肯的。作为一个下属,忘了自家身份,随意揣测主帅之意而擅自散布,当然是不应该的。

世事知识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但有时对某些世事知识,人们却没有实践的机会或可能。比如你从甲地到乙地,对甲地的世事知识,你可能具备,而对乙地,你可能就不具备了。但你却不能没有言辞的表达。

怎么办呢?这就得学、得问。我国历来也有"人乡随俗"之说,到哪个地方,就要了解哪个地方的世事。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交际效果。

清洋务大臣李鸿章一次出访美国,在一家饭店宴请美方人士。

开席前,他按中国世俗习惯讲了一番客套话:"这里条件差,没有什么可口的东西招待各位,粗茶淡饭,谨表寸心。"不想饭店老板却火冒三丈,认为李鸿章诋毁了饭店的声誉,非要其公开赔礼道歉不可。

这些话在中国本无可厚非,但不同地域有不同世事知识,美国人的习俗与中国人大不相同,这说明一定要尊重当地人的风俗习惯,不可想当然,信口开河。

处世学问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诸如称呼、访友、求职、待客、赴宴、送礼、赠物、寒暄、探病、致歉、打招呼、打电话、问候、介绍别人、自我介绍、拒绝、祝贺、吊丧等等。所有这些,都各有自己的一套成文或不成文的习惯说法。而这种说法,一般是自然形成或约定俗成,只有不脱离社会生活、耳濡目染,才可把握。若想提高说话水平,就必须积极投人社会生活,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言辞。这也就是所谓说话的另一种功夫--意在言外。

2.看菜吃饭,看人说话

导购员说话办事,要做到不卑不亢,圆滑中有直率,直率中有圆滑,做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让你的话合乎人心,给人如沐春风之感,自然柔和亲近,言听计从;同时,还要记住老人们常说的俗语"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办事要善于洞察人心,尤其是当你向他人推销商品时,更要见机行事,刚柔并济,才能逢凶化吉,转难为易,从而促使你办事水到渠成。

社会上的人有民族、地域、年龄、性别、经历、文化程度、生活习惯、性格特征、职业职务、心理状态和所处环境、兴趣爱好等等各种差异,而且每个人都有两种属性,一是群体的社会性,二是个体的独立性。

人与人的各种差异和两种属性在交往中有其和谐的一面,也有其排斥的一面。这样的两重性,再加上人际交流中的语言环境的不同和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说话不仅要看场合,还要看对象。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得好:"此时此地对此人说此事,这样的说法最好;对另外的人,就应该用另一种说法。"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是不是"看碟下菜"、"曲意逢迎"、"逢场作戏"呢?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可以庸俗化,歪曲为虚情假意,也可以实事求是,把它理解为人际沟通的科学态度。我们主张说话一定要看场合和对象是为了遵循交际规律,进行有效的交流,根本不同于虚伪和圆滑。"看碟下菜"、"逢场作戏",虽然也有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灵活应变性,但它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把表现自我与适应他人统一起来,不是为了直接交流,沟通心灵,而是为了依附讨好对方,或是蒙蔽诱骗对方。这种人性的扭曲和虚伪的丑态与谈话一定要看不同对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应当也能够划清这两者的界限,在真诚待人、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来看对象说话,以科学的态度来掌握人际沟通的艺术。

说话要看对象的道理,是众人皆知的。但许多人往往不够重视,往往看得不够深入细致。所以在这里强调:看对象要看对方的基本情况,要看对方的心理态度及其变化,还要看与交际双方有关的人物关系。

第一点,要看对方的基本情况,就是要看对方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身份、职务等。

如,有个孩子吃苹果时突然问:"爸爸,我的苹果怎么变成褐色了?"如果爸爸解释说:"因为你把苹果皮啃掉后,苹果肉与空气接触,苹果发生氧化,从而改变了果肉的分子结构"那么,幼小的孩子会听不懂这些话,这就是说话不看对象。有位教师教小学生写"美"字,他说:"王家大姐的头上戴了两朵大红花,你们说美不美?"大人听了这话会觉得可笑,但小学生们听了却感到生动形象,新鲜有趣。这不仅会使他们很快掌握"美"字的形体结构,或许还会使他们没齿难忘呢!这就是说话看对象的妙处。

再如"老"字,对男人讲"你显得老了",一般没多大关系;若对女性讲,十有八九会得罪人的。刘心武的小说位体交叉桥》中就有这么一段:

有一回蔡伯都来找侯锐,遇上侯莹。这位虽有点名气但不懂人情世故的剧作家,当着侯家父母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小莹看上去有30岁了,真快呀,记得我头一回来你们家的时候,她才这么高,像朵花似的"这话令作父母的候锐夫妇非常不悦。

冬天大西北的电影院里,常有年轻的女观众入场后不肯摘帽子,影响后面观众的视线。为此,放映员多次打出字幕:"影片放映时请勿戴帽子。"但许多人不予理睬。后来电影院出了绝招,打出字幕通告:"本影院为了照顾年老体衰的女观众,允许她们照常戴帽,不必摘下。"结果,所有戴帽子的年轻女观众全都摘下了帽子,因为她们谁都不要成为衰老之人。

说话看对象,还要看对方的文化程度。人口普查员填写人口登记表,问一位没有文化的老太太:"你有配偶吗?"老太太很可能听不懂,还会以为你是问她"买藕了没有?"容易闹笑话。

1954年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为了向外国人宣传中国人并不好战,决定为外国记者举行电影招待会,放映越剧艺术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为此,工作人员准备了一份长达16页的说明书。周恩来看了批评说:"这是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说:"给洋人看这部电影,才是对牛弹琴呢!"周恩来说:"这就要看你怎么弹法,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那是乱弹。我换个弹法,只要你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你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果然一句话奏效,赢得了外国人的赞赏。

说话看对象还要看对方的身份职务。身份是指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角色、辈分和职务。身份职务不同并不妨碍人际交流。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普通人对于有名气有地位的人,以及男士对女士等等,不必要也不应当表现得屈从、奉迎、低三下四,但在言谈举止上有必要也应当表现得更加尊重一些,不要过于随便。如学生与老师之间发生矛盾,该怎么办?应该像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一样自由平等地交流、沟通。

一般来说,如果不是十分严肃隆重的场合,身份较高的人对身份较低的人说话越随和风趣越好,而身份较低的人对身份较高的人说话就不宜过于随便,尤其是当众讲话更需要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自己与听众的身份差别。

看身份不仅是指身份较低的人对身份较高的人应多几分敬重之情,而且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身份职务,这是为了说话得体。比如你请朋友到一家饭店吃饭,在点菜时问服务员:"你们这儿的红烧鲤鱼好不好?"服务员的身份职务分明只能说好,这样提问就不恰当。你可以问:"今天有什么海鲜?"或是问,"你们这儿什么鱼最好?"这样问话便于服务员为你当参谋。

第二点,说话看对象尤其要注意看对方的心理状态。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心态,而且有时候未必会从外部表现上明显地表露出来,那么作为表达者应当洞察对方的心理,以便进行有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