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说为人
2820500000035

第35章 知足常乐

知足,能使人维护心理的平衡,保持心情的宁静,在物质享受上不至于过分奢侈,而是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一切量力而行。知足,更会有助于个人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事业中去。知足才能常乐。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语出《论语·子路》)

孔子谈论卫公子荆时说:“他善于居家过日子。他刚有一点家产时,说:‘差不多够了。’稍稍增加一点,又说:‘差不多完备了。’当他富有时,说:‘差不多已经完美了。’”

毫无疑问,孔子是在赞扬卫公子荆懂得知足。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说,最大的祸害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灾难莫过于贪得无厌。老子又说:“故知足之足,常足。”所以,只有知道满足而满足,才会永远地富足。

知足才能常乐。心里不知足,就想去占有,一山望着一山高,这样的人对什么都不会感到满足,所以整天只能生活在对各种事的不满之中。

有个故事叫做《贫与富》:

从前,一个农夫,在山中挖到一座价值连城的金罗汉,这个金罗汉的分量足有一百多斤重。他的家人和亲友都为他高兴,家人高兴地说:“这一生我们就吃穿不愁了!”可是农夫却闷闷不乐,整天愁眉苦脸地坐着沉思,家里人和亲朋都劝他说:“你已经成为富翁了,还有什么好忧愁的呢?”他说:“我的愁是有原因的,你想,通常是十八个罗汉在一起的,我现在只挖到一个,剩下那十七个罗汉究竟在什么地方呢?”

这个《贫与富》的故事典型地勾画了一个贪心不足的农夫形象和其被困扰的内心世界状态。下面,再让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一日,师傅让两个弟子进入一个桃园摘桃子,条件是一个人只摘一个,不论大小。第一个弟子进入桃园后一直都在紧张地搜寻,但每当他看到一个大桃子时就想:“这个还不够大,前面还有更大的。”结果他放过了很多大桃子,等到快要出桃园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机会选择了,所以只好匆忙摘了一个并不很大的桃子。第二个弟子则不然,进桃园后不久他就发现了一个很大的桃子,并将其摘了下来,然后一路悠闲地欣赏桃园风光,直到走出桃园。出桃园后两个人一比,第二个人摘的桃子比第一个人的大多了。

《忍经》云:“猛兽易伏,人心难降;溪壑易填,人心难满。知足者,身贫而心富;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猛兽容易制伏,但人的心却难以降服;溪壑容易填埋,但人的心却难以满足。知道满足的人,虽然贫穷但他的内心却很富足、无忧无虑、快快乐乐;贪得无厌的人,虽然富有但他的内心却很贫穷、庸人自扰、悲观痛苦。

由此可见,知足实在是一种聪明的生活方式,我们应学会知足。

智者慧语

不知足的人,对本不可强求的东西有太多的奢望,因为不可寻,自然只能是空想。不知足的人,在追求事业、名利、地位、财富时,往往因各种因素与自己愿望有很大出入,对金钱财富之类心存过高欲望,那就是贪心,贪心常常是自掘坟墓。

孔子最喜欢知足的颜回

古人云:“爽口之味,皆烂肠腐骨之药,五分便无殃;快心之事,悉败身丧德之媒,五分便无悔。”

意思是说,美味可口的佳肴,都可能是伤害肠胃筋骨的毒药,只有掌握分寸,只吃到五成饱才无危害;令人身心愉悦的事,都可能是导致身败名裂的媒介,只要不放纵自己,限定在五成便不会有大的过失。

“知足常乐,便无殃悔。”知道满足就会常常快乐,而没有什么使自己遭殃后悔的事。

链接解读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论语·子路篇》第八章)

孔子谈论卫公子荆时说:“他善于居家过日子。他刚有一点家产时,说:‘差不多够了。’稍稍增加一点,又说:‘差不多完备了。’当他富有时,说:‘差不多已经完美了。’”

知足常乐

从根本上说,知足心理所折射出来的,往往是小生产者狭隘的目光、毫无希望的企求,他们满足于“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庸生活。这当然是我们不屑不取,更不应该效仿的。然而,知足又有其现实的意义,毫无疑问,知足者比贪得无厌者更容易得到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