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孔子说为人
2820500000034

第34章 好好先生未必真好

好好先生四处讨好,八面玲珑,无论在什么事情上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不得罪人,结果使道德原则得不到伸张。又由于他是以老好人出现,不像那些公开的坏人,因此败坏了道德大家还不知道,所以说好好先生是偷道德的贼。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语出《论语·阳货》)

孔子微言大义,一言以蔽之。倒是孟子对“乡原”的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在《孟子·尽心下》里,孟子引述了孔子在这里所说的“乡原,德之贼也。”

学生子章问:“什么样的人可以叫做乡原呢?”

孟子回答:“乡原就是那种一味讨好别人的人。”

子章并没有理解,于是又问:“一乡人都称他为老好人,他自己也到处表现得像个老好人,孔子为什么还要说他是偷道德的贼呢?”

孟子说:“是啊!这种人,要指摘他,举不出具体的事;要责骂他,也没什么可责骂的;他顺从流行的风潮,迎合污浊的社会,为人好像忠诚老实,做事好像公正无私,大家都喜欢他,他也认为自己很好,但实际上他的行为并不符合尧舜之道,所以说他是偷道德的贼。”

乡原的问题在于缺乏真诚,以致丧失行善的动力与热忱,一切只求迎合大家的需求,变成不辨是非的好好先生,实在太可惜了。乡原表面看来是善人,其实不然。

孟子说:“孔子说过:‘要厌恶似是而非的东西:厌恶莠苗,是担心它混淆了禾苗;厌恶卖弄聪明,是担心它混淆了义行;厌恶犀利的口才,是担心它混淆了真实;厌恶郑国的乐曲,是担心它混淆了雅乐;厌恶紫色,是担心它混淆了正红色;厌恶乡原,是担心他混淆了道德。’君子要使一切事物回复到恒常的正道罢了。正道确立了,百姓就会振作起来,百姓振作起来了,就不会出现邪恶的事了。”

孟子是孔子的继承人,被誉为“亚圣”,他深解孔子之意,他的这番话反复说明了乡原之害。可见,好好先生未必真好,值得我们警惕。

智者慧语

做个好好先生,确实没有什么大的危害,但却有致命的弱点——没有独立的人格。李白那“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狂放,至今被人称道;陶渊明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度,仍然熏陶着一代代人;孔子也说,如果交不了中庸的朋友,就和“狂狷”之士为伍。这些人虽不是完人,甚至毛病很多,但他们有个性,有性情,有真气,他们才真正可爱。

孔子看不起好好先生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乡里那些没有是非的先生,是偷道德的贼。

真正的君子,总有一种凛然不可犯的气概。他的存在,如同照妖镜一般,假扮的有德之人免不了要现出原形。仔细看看孔子生平言行就会知道,他的耿介与随和,甜美和尊严,有着怎样完美的匹配,这绝不是“乡原”之流可以比拟的。

链接解读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论语·阳货篇》第十三章)

孔子说:“乡里那些没有是非的先生,是偷道德的贼。”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论语·子路篇》第二十四章)

子贡问孔子说:“乡里人都喜欢的人怎么样?”孔子说:“不怎么样。”子贡又问:“乡里人都厌恶的人怎么样?”孔子说:“不怎么样,不如乡里的好人喜欢他,乡里的坏人厌恶他。”

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

(《孟子·尽心下》)

孔子说:“要厌恶似是而非的东西:厌恶莠苗,是担心它混淆了禾苗;厌恶卖弄聪明,是担心它混淆了义行;厌恶犀利的口才,是担心它混淆了真实;厌恶郑国的乐曲,是担心它混淆了雅乐;厌恶紫色,是担心它混淆了正红色;厌恶乡原,是担心他混淆了道德。”

乡原德之贼也

——孔子·《论语·阳货》

什么是“乡原”?就是好也说好,坏也说好;没有是非,没有气骨;貌似憨厚,实则圆滑;表面利人,实则自私的那一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