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成就孩子一生的66种好习惯
2814000000017

第17章 做事的习惯(1)

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高尔基

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陶铸

要工作、要勤劳,劳动是最可靠的财富。——拉封丹

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第22种习惯 计划

问题解决之前,尽可能地全力思考,但是事情决定了,就压根儿再不要去忧虑。——卡耐基

我们必须作为思索的人而行动;作为行动的人而思索。——析格森

谁不用脑子去思索,到头来他除了感觉之外将一无所有。——歌德

当我想要考虑一个特殊的问题时,我便打开某一个抽屉,等我在脑海里解决了这个问题时,我就关上那个抽屉并打开另一个,我想要睡觉时,则把所有的抽屉都关上。——拿破仑

教青蛙学飞行有一个名叫张梦金的人,他养了一只青蛙。张梦金在一家跨国公司里上班,虽然生活无忧,但是他总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够暴富起来。

一天,张梦金灵机一动,对青蛙说:“我们就要发财了,我将教会你飞!”

“等一等,我不会飞呀!我是一只青蛙,而不是一只麻雀!”

张梦金非常失望:“你这种消极态度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我要为你报一个培训班。”

于是青蛙就上了三天培训班,它学习了战略制定、时间管理,以及高效沟通等课程,但关于飞行方面却什么也没有学。

第一天飞行训练,张梦金异常兴奋,但是青蛙却很害怕。

可怜的青蛙请求张梦金考虑一下它的性命,但是张梦金根本听不进去:“这只青蛙根本就不理解青蛙会飞的意义,它更看不到我的宏图大略。”因此,张梦金毫不犹豫地打开第一层楼的窗户,把青蛙扔了出去。

第二天,准备第二次飞行训练的时候,青蛙再次恳求张梦金不要把自己扔出去。但是,只听见“啪”的一声,青蛙又被扔了出来。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尽管青蛙努力训练飞行,但是依然毫无进展。到了第七天,它瞄着楼下的一个石头角落跳下去,结果被摔得像一片叶子一样瘪。

干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找准方向,切忌盲目向前。方向不对,任何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

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要想获取财富,首先应该看到哪些财富离你最近,哪些财富最易争取。只有握在你手里的钱才算你的财富,不在你的手里,只能算是理想。理想和财富所不同的就是:理想也许人人都有,财富不是人人都有。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具有正确的判断力呢?

建议:协助孩子作判断有些关于孩子的重大问题,切忌盲动,要帮助孩子全面收集资料,了解清楚各种情况,和孩子一起作出判断和选择,若孩子自己选择力薄弱,父母要给孩子详细解释选择的理由;若孩子自主选择力强,可放手让他进得自由选择。

没有目标,就会浪费人生步伐楚国朝廷中突然跑来一只白色的猿猴,身手十分矫健,把宫里搞得鸡飞狗跳,楚国善于射箭的人没有一人能射中它。

楚王请射箭好手养由基来帮忙。养由基矫正好弓、拿着箭,就进入宫内,他还没有把箭射出去前,就感觉箭头已经射中了白猿,等到箭一射出,白猿就应声倒下。

原来养由基在射中目标之前,就已经在意念里射中了。

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心中构思,然后付诸实现。正因如此,认定目标才显得如此重要。

以建筑为例,在拿起工具建造之前,必须先有详尽的设计图;而绘出设计图之前,必须先在脑海中构思每一细节。有了设计图,然后有施工计划,如此按部就班,才能完成建筑。假使设计稍有缺失,弥补起来,可能就花费代价很大。设计蓝图代表目标,整个建筑过程均以它为准绳,因此宁可事先追求尽善尽美,以免亡羊补牢。

创办企业也是同样道理。要想经营成功,必须先确定产品或服务可达到的营运目标,然后综合资金、研究发展、生产作业、行销、人事、厂房设备等各方面资源,朝目标努力前进。

许多企业都败在事先规划不周,以致资金不足,或对市场认识不清。

教养子女也要有目标。想调教出既懂事又有责任感的子女,日常与子女相处时,就得谨守这个目标,不可作出相违背的举动。

先构思而后行动的原则适用范围极广。比方出门旅行,要先决定目的地与路线;上台演讲,应先预备讲稿。明白这个道理,把制定目标看得与行为本身同样重要,就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不过,“目标”不见得都是有意识的产物。有些人自我意识薄弱,只知遵循家庭、社会或环境所赋予的目标前进。这类目标多半出于个人主观好恶,不符合客观原则。它之所以被接受,乃由于有些人依赖心过重,生怕不顺从别人的要求便会失去爱,因而必须靠别人来肯定自我价值。

目标,是一个人未来生活的蓝图,又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支柱。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先构思而后行动的良好习惯呢?

建议:要有长计划和短安排在时间安排上如果缺乏长远计划,做起事来必然盲目、被动、成效不高、但光有长远计划还不够,还须有短时间内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天的目标、甚至一小时的目标。

第23种习惯 目标

应该做的事情,并不是远方摸清的事物,而是在你眼前可以看得十分清楚的事物。——汤玛斯·卡拉尔

一个人做事不专,这样弄一点,那样弄一点,既要翻译,又要做小说,还要做批评,并且也要做诗,这怎么弄得好呢?。——鲁迅

明日得到的一只母鸡,不如今日已到手的一枚鸡蛋。——弗勒

不以小事为轻,而后可以成大事。——拿破仑

没有一张完美的弓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檀木做成的的弓。

这张弓射箭又远又准,他非常珍惜它。

有一次,这个人仔细观察它时想:还是有些笨重,外观也无特色,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就好了。他去了,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

这个人拿着这张完美的弓心中充满了喜悦:“你终于变得完美了,我亲爱的弓!”这个人一面想着一面拉紧了弓,这时,弓“咔”的一声断了。

因为你太完美,所以到最后连你应该得到的都即将失去。世界万物皆不之美。人生总有缺憾,当你凡事苛求时,结果可能只会让自己因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下快乐。

“知足者,常乐也。”这是一句古训,是说我们应该知道满足,杜绝贪婪,这样才会有快乐的人生。的确如此,曾经有一位西方人类学家说:人类最不能满足的是欲望。贪婪是每一个人的共性,贪婪时刻给我们带来烦恼。所谓知足常乐,并非是叫我们安于现状,而是要求我们正确权衡与处理自己的需求,不要让过分的需求扰乱我们的心情,影响人生的快乐。

有很多人没有领悟到“知足常乐”的真谛。他们总是哀叹自己没有得到这样,没得到那样,他们总是哀叹自己的条件如何差劲,他们总是哀叹自己的命运如何坎坷,但他们不知道,还有很多人却远远不如他们。他们实在没有必要自寻烦恼。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遇事不苛求的好习惯呢?

建议一:让孩子保持心理发展的平衡家长和学校都要注意孩子在各个成长阶段的心理发展情况,既要发展智力因素,也要发展非智力因素,既要注重理性思维的训练,也要注意非理性思维的培养,要使他们保持心理发展的平衡。

建议二:让孩子释放压力要注意多与孩子沟通,尽量让他把自己受到的压力释放出来,让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性的文娱活动和一定量紧张的体力劳动,改善心理环境,提高认知水平。

捞鱼的哲学在集市上,有一个老人摆了个捞鱼的摊子,向有意捞鱼者提供渔网,人们可以随意地从盆中捞鱼,而捞起来的鱼归捞鱼人所有。当然世界上没有如此便宜的事情,那个渔网很容易就破碎了。

有一天,一个年轻的大学生来到这里,也蹲下去捞起鱼来,他一连捞碎了3只网,一条小鱼也未捞到,心中十分懊恼。

他见老人眯着眼看自己,似乎在窃笑自己的愚蠢,便不耐烦地说:“老板,你这网子做得太薄了,几乎一碰到水就破了,那些鱼怎么捞得起来呢?”

老人回答说:“年轻人,你怎么不想想?当你想要捞起鱼时,你打量过你手中的渔网是否真有那能耐吗?有追求不是件坏事,但是也要懂得了解你自己有没有那个实力!”

“可是我还是觉得你的网太薄,根本就捞不起鱼。”

老人没有说话,接过大学生手中的渔网,一会儿就捞起来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

“年轻人,你还不懂得捞鱼的哲学!这和人们追求事业、爱情和金钱是同一个道理。当沉迷于一个目标的时候,要衡量自己的实力!不要好高骛远。”

目标越大,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多,人生之苦皆由此生。

让我们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准确地衡量和评估自己吧!

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正确地衡量自己,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从而制定适于自己的恰当目标,从而提高实现目标的成功率,增加继续奋斗的信心和勇气。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正确评价自己的好习惯呢?

建议:在实践中引导家长在教孩子正确评价自己时,首先,应丰富孩子的感性认识,设计具体的情景来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应经常带孩子到公共场所,让孩子接触一些人物个性鲜明的电影、电视、故事、图书等,并抽时间与孩子一起评价里边的人物。其次,要客观地评价孩子的行为,一定要说明为什么这样评价他。

有时也可让孩子分析自己,家长再对他的评价给以补充、纠正。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行为动机来评价自己。当孩子想帮你把碗放到桌上却不小心摔在地上时,你不要发火,而要告诉孩子:“你是在帮我们的忙,我知道你不是存心摔碎碗的,下一次不要拿那么多……”。第三,对孩子确实没有能力做的事要及时提醒,以防孩子产生挫折心理,影响他对自己的评价。一般来说,孩子总认为家长让他做的事是他能做并且能够做好的。如果家长事先未经考虑,让孩子做力不能及的事,势必使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产生失败感,影响他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插秧有个从城市搬来的富豪,在乡下新买的别墅附近散步时,第一次看到农夫插栽禾苗。农夫的手法纯熟而迅速,所有的禾苗一行行排列得整整齐齐,井然有序,如同丈量过一般,富豪十分惊奇,问农夫是如何办到的。

农夫没有回答的问题,只是拿了一把禾苗要他先插插看,这位富豪觉得十分新奇,就下到田里,当他插完数排之后,禾苗参差不齐,杂乱无章。

这时农夫告诉他,插禾苗时要抬头用目光紧盯住一件东西,然后朝着那个目标笔直前进,就能插得漂亮而整齐,但是当这人依言而行时,禾苗却变成了一道弯曲的弧线。

他再次请教农夫,农夫问他是否紧紧盯住了一个目标。

“有啊!我紧盯着那一只正在吃草的水牛。”

“水牛边吃草边移动,难怪你插的禾苗变成了弧形”,农夫觉得很好笑,回答他说。

在做一件事之前,要设立一个目标,沿着这个目标,将会引导你向成功之路迈进,并最终到达目的地。

有几个人问商界的一位成功人士:“什么是成功?”

成功人士说:“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某地发现了一座金矿,人们都争着开采,可有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你们怎么办?”

有人说:“我要想一切办法尽快地绕过河去。”

另有人说:“我想用最快的速度游过河去。”

成功人士说:“如果换了我,我就买几条船开展营运,先马上赚取你们的过河费,开发金矿是大家都争着去做的事,但我想这毕竟是后面的事。”

成功之道就是在他人不曾想起的,或是没有人去从事的地方获取则富。财富无论多少,只要能先得到它,就算成功了。以后可能属于你的再多,也不如现在有一样真正属于你的好。无论大财与小财,只要能马上争取到手,就不要放过,不要因小而不求。大财富的主要形成是靠小财富的不断积累。发横财的人永远是少数。当你只对钻石感兴趣时,很可能连一块本应属于你的石头都得不到。人似乎都有点儿贱毛病,轻易能得到的东西,一点儿也不重视,反而对那些渺茫的希望,却工作得非常认真。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对生活目标进行准确判断呢?

建议:培养孩子的鉴别力孩子的鉴别力应从呱呱落地起培养。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其鉴别力高低关系密切,我们抓紧培养孩子识别好、坏、真、假,对他将来有敏锐的判断力、坚定的信念,从而对成为敢想、善做、有为的人帮助很大。

孩子极富探索性,对什么都觉得新鲜,不时地摸这动那,他们的鉴别力在大人的态度中发展着。如果家长能经常抚爱、关怀、引导,那么孩子心灵上就会充溢着温暖之情,就会主动配合大人做事,甚至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相反,一味放纵、惯养、恫吓、强制,孩子便会逐步丧失自信心,淡漠了兴趣培养,或者不勤于思索,这样,孩子的鉴别力是难以提高的。

家长对孩子日常知识的灌输对提高其鉴别力是很有好处的。除了一般性的启发、引导外,还要培养孩子对事物的集中、归纳能力,产生经验感,提高判断能力。家长要培养孩子既能集中注意力听完别人的意见,又敢于提出各种疑问,勇于争论、善于归纳,同时对自己有更高的更远的目标要求。

许多事情必须由孩子自己去做,小则洗手帕、洗自己的碗筷,大则如何问清来人的姓名、来意后才决定是否应该开门等等。如果孩子凡事总是依赖大人或看大人的眼色行事,那么,当他身处特殊情况必须只身一人对事情作出决定并要自己动手去做时,那后果将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让孩子自己做十分重要。当然,我们的家长不是要做完全的旁观者,而应适时地给予启发、引导,重点放在对孩子鉴别力的培养上。

从设定目标开始比赛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旅游者来到这里。可是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而落后的地方。

这里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据说不是因为他们不愿离开这块贫瘠的土地,而是他们尝试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

肯·莱文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里的人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转回出发的地方。”

为了证实这种说法,他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

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半个月的水,牵了两峰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拄一根木棍跟在后面。

十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八百英里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沙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斗星。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一定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不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