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成就孩子一生的66种好习惯
2814000000010

第10章 做人的习惯(2)

有幅漫画特别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画中有几个孩子在一起玩,另一个孩子被冷落,老师问:“你们为什么不和他玩呢?”回答说:“他家没有彩电。”这说明怎样使孩子正确对待金钱和财物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教育孩子不要以为金钱能解决一切问题,钱并不神通。有些孩子看到钱在物质交换中的作用,又听有些成人总说没钱什么事也干不了,就容易产生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错觉。要纠正这种错觉,就要让孩子在与人们的交往中看到和感到钱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另外教育孩子认识到劳动是取得金钱的正当渠道,不通过辛勤劳动得到的钱是不正当的,也是肮脏的。如果孩子以为不劳动照样可以搞到钱,那必定产生懒惰、贪婪的恶习,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只有把金钱和劳动联系起来,才能够净化孩子的价值观念。再有,要教育孩子认识到,社会上除了金钱和物质之外,还有更为珍贵的东西,即人们之间的真挚感情,这是金钱所买不到的。妈妈对孩子的母子之情,朋友间的友好之情,老师对小朋友的师生之情,都比金钱更珍贵。孩子只有在这些对比中才能够更正确地了解金钱的价值和作用,才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懂得怎样对待金钱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

将心比心一位母亲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年轻妇女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进去后才松手。当她道谢的时候,那位妇女对她说:“我的妈妈也和你的年纪差不多,我只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这件小事,会让我们的心温暖许久。

一日,她患病去医院输液。年轻的小护士为她扎两针,也没有把针扎进血管。眼见着针眼处泛起了青包。疼痛之时,她正想抱怨几句,却抬头看到了小护士额头上布满了密密的汗珠,那一刻她突然想起了她的女儿。

于是她安慰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小护士终于叹了口气,连声说:“阿姨,对不起。我真该感谢您让我扎了三次。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我太紧张了,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给您扎了。”

她告诉那个护士:“我也有个和你差不多大的女儿,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有她的第一位患者,我真希望女儿的第一次扎针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将心比心,这是老百姓常说的一句善解人意的俗语。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多点将心比心的感悟,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怀有一份怜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计较和猜疑。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良好习惯呢?

建议一:重视说服教育,帮助孩子分清是非,启发孩子自觉关心他人。

说服教育可以提高孩子对行为是非的认识,使他们分清善恶、是非,并形成相应的行为动机,推动孩子行动。

如:有的孩子看见别人上公共汽车抢座位就跟着学,家长可以告诉他这样不对,应该给老人、抱小孩子的人让座,孩子以后就不去抢座位了。

建议二:善于发现孩子关心他人的萌芽,使其无意识的举动,变为有意识的行动。

家长要善于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如果有时孩子是无意识地或者是在成人的暗示下帮助他人,就应及时给予表扬、肯定,激发孩子继续关心他人的愿望。经过不断训练,使其无意识的行动,变为有意识的行为。

海滩上发生的事天热了,学校离海不远,老师把学生带到海边去玩。他们不太敢让学生下水,怕出事,校长却不怕,他自己站在水深处,规定学生以他为界,只准在水浅处玩。

小孩都乐疯了,连极胆小的也下了水,终于,大家都玩得尽兴了,学生纷纷上岸。

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把校长吓得目瞪口呆。

原来,那些一二年级的小女孩上得岸来,觉得衣服湿了不舒服,便当众把衣裤脱了,在那里拧起水来。光天化日之下,她们竟然造成了一小圈天体营。

校长第一个冲动便是想冲上前去喝止——但,好在,凭着一个教育家的直觉,他等了几秒钟。这一等,太好了,于是,他发现四下里其实并没有任何人在大惊小怪。高年级的同学也没有人投来异样的眼光,傻傻的小男生更不知道他们的女同学不够淑女,海滩上一片天真欢乐。小女孩做的事不曾骚扰任何人,她们很快拧干了衣服,重新穿上——像船过水无痕,什么麻烦都没有留下。

人类拥有同一片蓝天,共载同一块大地。蓝天无私,任飞鸟高翔,任白云抒卷;大地有情,让万物生长,让江河奔腾。其实,每人心中自有一片蓝天,脚下自有一块大地。心中的蓝天如果无私,则风雨无损于它的明静,阴晦无损于它的高阔,雷电无损于它的晴丽;脚下的大地如果有情,则崎岖坎坷无奈于它的宽厚,艰难险阻无奈于它的广袤,荆棘丛生无奈于它的深沉。保持心中的一片蓝天,不要使它污染,不要使它暗淡;坚守脚下的一块大地,不要使它缩小,不要使它沦陷。蓝天和大地构造成偌大的乾坤。乾坤之大,囊括宇宙;心有乾坤,胸中自能容纳世界。

大哉,人也;美哉,人也;乐哉,人也。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具有纯净无瑕的好品质呢?

建议:在家庭中形成有利于孩子个性发展的良好民主氛围父母作出榜样,言行一致,方法恰当,培养孩子协力的、独立的、坦率的、社交的好习性。

第13种习惯 诚信

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毛泽东

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冯雪峰

虚假永远无聊乏味,令人生厌。——波瓦洛

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列宁

煮熟的花籽一位贤明的国王,决定从王国的众多孩子中挑选一个,培养成自己的大臣。

国王的方法很独特,他给每个孩子发一些花种,并宣布谁能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谁就能够成为丞相。

孩子们得到种子后,开始了精心地培育,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谁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位幸运者。

有一个出身贫穷的小男孩也分到了一些花种,虽然尽心尽力地培育,但是花盆里的种子始终没有发芽。

最后,比赛的日子到了。富人家的孩子穿着漂亮衣服走上街头,他们捧着盛开的鲜花,盼望国王的垂青。国王乘着马车缓缓地巡视在花海里,但是,面对着朵朵争奇斗艳的鲜花,他一点都不兴奋,直到他看到那个捧着空花盆的小男孩儿,脸上才露出微笑。

当然,小男孩儿成了最后的幸运儿。因为国王发的花种全部是煮过的,根本就不能够发芽开花。

诚实就如埋藏在泥土里面的果实,谎言犹如枝头上妖艳的花朵。虽然谎言能给人暂时的美感,但它的枯萎是不可避免的,而诚实会在那里生根发芽。

从前有个人,他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耐,濒临死亡。可他仍然迈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终于找到了一间废弃的小屋。这间屋子已久不住人,风吹日晒摇摇欲坠。在屋前,他发现了一个汲水器,于是使尽全力抽水,可滴水全无,他气恼至极。忽又发现旁边有一个水壶,壶口被木塞塞住,壶上有一张纸条。他好奇地打开纸条,上面写着:“你先要把这壶水灌到汲水器里,才能打水。但是。

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水壶塞,果然里面有一壶水。

这个人面临着艰难抉择,是不是该按纸条上所说的,把这壶水倒进汲水器里?如果倒进去之后汲水器不出水,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性命。

但是,他稍加考虑之后,诚实无欺地把水倒进汲水器中。果真吸水器中涌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够。休息一会儿,他把水壶装满,塞上壶塞。他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只有信任人,并诚实无欺者才可能得到诚实的回报!

在必要时,你甚至应该把生命置之度外。”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呢?

建议:

要经常地、严密地观察孩子是否有不诚实的表现,同时分析其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孩子不诚实的行为比较隐蔽,家长如不重视是不易发现的。如有的孩子偷偷地拿别人或集体的东西,有的孩子说了假话,这些现象未经严密观察就不可能被发现,从而错过了教育机会。教师和家长发现孩子有不诚实行为后,应该按照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分析其原因,然后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

乌鸦和财神一只乌鸦陷在捕鸟网里,它祈求阿波罗神救它,并许愿得救后一定在神座前供香。可是乌鸦被救出了之后,便忘了所许下的愿。不久,它又陷在捕鸟网里,它又许同样的愿,祈求财神赫耳墨斯救它。财神出现了,向乌鸦说:“你这个食言的家伙!你曾亏待第一次的恩人,像这样子,我怎能相信你呢?”

食言而肥的人只能骗人一次,此后他将永远不受人信任。“信”是人与人相处的根本,言而有信,此后便一言九鼎,人人相信。不管是忘了曾许下的承诺也好,不愿意履行承诺也好,背信者终将要为他的背信付出代价。

与此相反,在人际交往中,“信任”都会散发出一种温馨的气息。

它是无形的,它不求助于相貌、年龄,装饰和身份之类;它几乎不可能一望即知;人们不可以触摸它,却可以感觉它。

它又是有形的,一个目光,一个微笑,紧紧地一握,短短的一语,关键时刻的态度言行,更可用于日常交往的细事琐语中。

犹如花香招引蜂蝶,“信任”所招引的是人们的好感和亲近感,以及重大的使命感。心理学家说过:“感到魅力,是对对方抱有好感的心理状态。”虽然并不是一切的“好感”

全等同于魅力,但至少也是通往魅力幽径的台阶。

与好感相对立的厌烦感乃至恶感,则难以令人感到魅力,起码会使魅力感大为减损。设想一下:你正赞赏一个美人儿的魅力,她却忽然怀疑你“居心不良”,甚至诬你有“非礼的行为”,你还会觉得她魅力依旧吗?

由信任而唤起的魅力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应,它的能源是真诚。缺乏真诚,“信任”就会迷惑视听、蒙蔽心灵的假象,一旦被觉察,它引来的魅力感随即烟消云散。

有个浪迹天涯的香港青年,有一次在火车上与一位异国妇人同座;当火车中途停站的时候,那位妇人从手包里抽出一张钞票,牵着孩子下车去买东西,手包就搁在座位上;妇人买好东西归座后,青年忍不住问她:“你的手包里有不少钱,可是您刚才却把它留在这儿,对我这个外国人,您真的放心吗?”

“为什么对您不放心?”妇人微笑着说,“在我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告诉他要信任人,我自己怎么能随便怀疑人呢?”

妇人的这番言行,使这位青年受到强烈的心灵感应,因为她的信任源于真诚;而她的魅力也从此深镌在他的记忆中,永不磨灭。

作个假说:那妇人把手包放在座位上,显示对青年的“信任”,同时又去嘱咐乘警,让他悄悄地监视着青年;而青年如果察觉了那“信任”背后的伎俩,那么,在他的心目中,那妇人又将会是怎样的形象呢?

乔装的“信任”,源于虚伪的“信任”,它的后果不仅仅是魅力感的幻灭,伴随着幻灭的还有其他有价值的东西。

信任,真诚的信任,之所以富有魅力感,也许正因为它在人世间并不太富有,而渴求得到他的人却很多很多;正如有人所说的: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最孤寂的,每个人都渴望理解”;而真正的相互理解却并不易得,真诚的信任在同事、朋友乃至共枕的夫妻间悄悄淡化或流失,而不信任感却无孔不入地弥漫着;人们摩肩接踵,或工作、生活在同一个屋顶下,心与心却相隔得那么远,但人们内心也有另一种企求:让生活也能稍稍地适应“我”,而无须煞费苦心地考虑“社会角色”问题,这就需要理解并接纳这种企求的人,而谁一旦幸遇了这样的人,那么,恰如莫洛亚所言:

“我们得到了一种美好的感情:信任。至少在这个人面前,我们可以每天有几分钟的时候,掀去脸上沉重的面具,自由自在地呼吸,无所畏惧,开诚布公做人”。

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具有“诚信”的好习惯呢?

建议一:家长树立榜样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许诺一定要算数,自己做到守信,如果父母不守信,孩子就会效仿。

建议二:加强对孩子的“诚信教育”

教育孩子诚信是做人之本,教孩子做一个守信用,负责的人,可以给孩子讲述一些名人的诚信故事,对社会上的拐骗欺诈行为,家长要立场鲜明地表示反对态度,让孩子辨明是非、美丑。

第14种习惯 自律

如果说身体要注意卫生,那么头脑和性格也是要注意卫生的。——皮萨列夫

金玉不琢,美珠不画。——桓宽

以人为镜,可明得失。——魏征

居心要宽,持身要严。——申居郧

控制自我居里夫人从她发现镭的那一天起,曾获10项奖金,16枚奖章,107个名誉头衔,2项诺贝尔大奖,誉满全球。而居里夫人却把自己的奖牌当作玩具让孩子玩,目的是让孩子知道奖牌和玩具没有什么不同。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惟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可见,面对成就、名利,保持心灵的平衡是难能可贵的。

在现实中,我们常常会因一点小事而使心灵失去平衡,原因是烦恼和骄傲。我们不论处于何种情况,都应保持心灵的平衡,勇敢平静地生活。因失败或某些困难而自暴自弃,是心灵失衡的表现;因升迁、成名而目中无人,也是心灵失衡的表现。

为避免使心灵失去平衡,平时就要培养坚定的意志,避免受到任何事物的影响,成为一个能够自我控制的人。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呢?

建议一:教育孩子遵守家庭各种制度在家庭日常活动中,训练孩子遵守家庭道德规范和各种制度,帮助家长做些家务,已被证明是培养自制力品质的一条途径。如让孩子打扫房间,偶尔一两次可以,但经常干,孩子可能就会偷懒,如果要求孩子能经常坚持做下去,这就是培养其自制力的很好的手段。

建议二:适时引导当孩子做出了一些缺乏自制力的事情时,如打坏东西,弄脏了衣服等,父母应当允许孩子的这种过错。不要以粗暴的方式对待有过错的孩子,使孩子产生反抗情绪;不要用体罚作为教育孩子的方法,使孩子想当然地认为动用武力是教训自己不喜欢的人最好方法。

鸟、兽和蝙蝠鸟和兽打仗,双方各有胜负。一只蝙蝠看到战事的不可预测,因此老是依附在得胜的一方。当双方和解时,双方都发现了蝙蝠欺骗的行为,因此都定它叛逆的罪,把它赶出有阳光的世界。从此之后,蝙蝠藏身在黑暗的地方,只能在夜间独自飞出来。

依附在强权之下,本也是求生的一种方法,但这只蝙蝠是看谁胜就依附谁,毫无立场,所以遭到驱逐的命运。

如果一个人任由冲动和激情支配,那么,从那一刻起,他就会随波逐流,成为追赶强烈欲望的奴隶。

人类之所以能抵制本能的冲动,就是因为人类具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正是这种自我控制能力才真正区分了物质生活和道德生活,也正是这种自我控制能力构成了品格的主要基础。

意志坚强的人,能自觉地对其思想、言论和行为施加有效的控制。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时刻注意净化自己的心灵,你就会日渐成为一个高尚的、有道德的、懂得自我节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