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十八岁时,我是高中三年级学生。我的学习成绩相当好。平常,我虽然常与人交往,也很喜欢与同学交谈,但我总觉得他们嫉妒我的才能,总是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我,他们也常常否定对我的嫉妒,但我觉得他们说的不是真话,是在为自己辩解。有的人因此不主动亲近我,这说明了什么呢?还不是嫉妒我的才能。还有,那时我爱顶撞班主任,我觉得他的想法经常是错误的,反而说我是错的,你看多可笑。我一向我行我素,说话办事全凭个人意愿,因为我具有比他们更强的能力和智慧。当然,有时结果不理想,但那并不是因为我的能力存在什么问题,而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我才不管别人的喜怒哀乐。我认为我在他们的眼中属于人见人恨那种人。他们也一定认为我思想简单,最好欺负。后来,我就懒得与他们交往了,我更乐于自己独处。但我对别人的怀疑却丝毫没有减少。
“在读书时,我对任何人、包括班里任何同学,甚至自己的父亲,不管他们做什么事,说什么话,我都从心里怀疑。我为什么要信任他们呢?如果信任他们,说不定哪天他们就会利用我的信任加害于我。这不是,最近我就被人利用了,可以说是毫无理由的,我被调离机关去一个下属公司当了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为什么要调离我?我断定有人搞鬼,他们肯定嫉妒我的才干,我为此感到愤愤不平,我觉得领导这样对我实在是很不公平。机关领导说我一直搞不好同事关系,给我安排工作我的异议总是很多。我为什么要理那些人呢?我已给上级部门写信,直述了我所蒙受的耻辱,并且直述了我对那个领导的看法,我非把他搞垮不可。我女朋友还不让我这样做呢!她劝我算了,我不听,她就说我有病,我有什么问题,我看是她变心了。我一直都注意到,她每次来单位,对我的那位领导的眼神都很特殊。如果他们俩真有什么,我就更是与他们没完。”
从刘某的自述可以看出,刘某敏感多疑,对任何人都不信任,经常感到自己被人轻视,受到别人的攻击。从刘某与其女友的关系中,医生也不难发现,刘某虽然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都不失为强者,但总也免不了无端自卑。因此,基本上可以断定,刘某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现在虽然程度并不太重,但却有向严重发展的明显倾向。
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轻的,一般以认知提高法和自我疗法为主,即使其首先认识到自身人格障碍的性质、特点。危害性,使其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逐步在施治者(如心理医生、医护人员、家长)的循序渐进的引导下慢慢克服,是可以得到纠正的。但对于一些病情较重者,由于已发展至极端,甚至有妄想倾向,则要针对其具体情况辅之以较长时间的具体的心理治疗方法了。
2.分裂型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和医学心理咨询门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据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资料显示,分裂型人格障碍占人格障碍患者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九左右,且男性多于女性。
周某是大学二年级学生,英语专业,高挑身材,腰肢纤细。下面是她的自述:
“我今年二十岁,是校模特队的主力队员。一年前,有家服装公司因看中了我的秀丽气质,聘我为业余表演模特。我的周围因此很快招惹了一批才子和大款,我觉得很惬意,还私下盘算找个确有高资格又有雄厚经济实力的老板做对象,并毫不隐讳地天真地暴露了自己的想法。这时,一个自称某名牌大学的博士生,现任对俄某贸易公司副总经理的冯某出现在了我眼前。论仪表,他是没挑的,我对他一见钟情。半个月后,我们同居了。随后,我再也无法安心念书,成绩也直线下降,于是索性休了学随他前往漠河游逛,谁能意料到呢?”
说到这里,她停了一下,显得格外悲伤。
“谁能料到,一过边境,这个‘博士’便溜之大吉了,我自然被遣送回国,这才知道他一直都在骗我,我恨、我悔,我整日整夜地哭泣,如此持续了两个月。后来我复了学,还通过了一次中期考试。可是不久,我又感到极度的郁闷和烦躁,这个社会怎么会骗我?我在这个社会上真的找不到立足点吗?我来你们这里,就是想让你们看一下,我是不是一个心理有毛病的人。”
由于青春分裂症是分裂型人格障碍中较为特殊的一种,且近年来青春分裂症在青年中尤为常见,往往给家长甚至医生造成错觉。一般常识认为,恐惧感和被恋感是患者的内心感受,行为怪异、思维奇特是患者的外化表征,而一切情感危机,如失恋。失身、受屈、受辱,对一个心理状态正常的人来说,是能通过自我调节取得平衡的,但对一个如周小姐这样的心理素质较差的人来说,却可能是一个诱发人格障碍的关键因素。周小姐就是因为被那个“博士”骗后,失身又毁灭了梦想,才发现自己与这个社会格格不人的。她的想法本质上就是心理上的不正常现象。为此,心理医生针对周小姐的特殊症状做了代偿迁移的心理治疗。
代偿迁移法是通过参加或开展一项有意义的活动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以弥补患者曾遭受的某种挫折,努力使其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进而增强自信心的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咨询与治疗:心理医生首先表明周小姐应该进行心理治疗。向她讲解青春分裂症的一般症状,应了解的一些心理学常识及加强危害性认识。要她放弃顾虑,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
第一步,逐步恢复她原有的爱好和兴趣。从谈话中得知,最近她所在的高校有一次时装模特大赛,也正因有了这件事才使她变得更加灰心丧气,校领导不知原委对她的不参予大加责备,更损伤了她的自尊心。鉴于此,心理医生诚恳地道明了校领导的初衷,肯定是为了学校的荣誉才会找她,既然学校里那么多人信任自己的能力,有这么好的机会,为何要错过呢?通过近三个小时的耐心开导,她终于觉得自己理亏而答应回去考虑一下。不出一周她打电话告诉心理医生,校领导对她的转变大加赞赏,并决定再争取一个名额,她显然十分兴奋。心理医生又向她讲解了一些交际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她表示首肯。末了,她又说,近来学习较紧张,课余又要排练,心里反倒踏实了一些,但夜里总会想起“那人”对她的欺骗,而觉身在梦境。
心理医生因此选择了第二步,即告诉她,如果确实不能自我调控,可向最亲近的伙伴倾诉一切,以求得对方理解和帮助。对周小姐的病程分析,医生告诉她这不奇怪,过去的某段人生经历总会折射到现实生活中来,只要慢慢疏导,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注意力的转移,会逐步遗忘这段经历的。但关键是要有一种坦然的心理。并鼓励她认真学习和抓紧时间进行排练,争取拿得好名次。
两个月后,周小姐打来电话,说她后来找班主任谈了好几次心。开始还担心班主任会责备她,但她的诚恳赢得了班主任的谅解,并鼓励她好好学习,并以一个大姐姐的身份讲了许多社会中的实例,她的心理素质大大强于以前,并告诉医生她获得了这次时装模特比赛第二名,为学校和班级争得了荣誉,还说最近已有了新的打算,不再为以前的经历所困挠,已从那家公司辞职回到了学校,将来毕业后回去开一家自己的时装店。显然她的心理障碍状况得到了极大改观。
13岁的强某由母亲带来心理咨询所,以下是他母亲的叙说。
“强某都读初一了,还表现得像个小孩。平时不爱说话,听老师说在学校也沉默寡言,从不主动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一般。喜欢独自静坐,放学回家也不与别的孩子一起玩。家里来了客人、从不主动打招呼,在客人面前表现迟钝,怕说错话而言语显得十分噜嗦,有时还不肯出来见面。看了几次医生都说没病,大人批评他多次也不见效果。只好来求助心理医生了。”
一般说来,一个人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具备一定的心理气质性因素后,如能与社会环境相适应,那么他就具备有正常的人格,这占社会中的大多数。但也有极少数人,他们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待人接物等总是与世格格不人或不相协调,这就叫偏常的人格。分裂型人格属偏常人格的一种。由于强某已到了一定的年龄段,应该表现出与之相适应的行为特征,但其表现出的行为特征明显偏离了常态。因此基本上可诊断强某患有分裂型人格障碍。
施治方案:根据强某的上述表现和具体分析,尤其这种人格障碍在中学生中较为明显,心理医生决定施用社交训练法,以纠正其孤独不合群性、情感淡漠和与周围环境的分离性。母亲对此也表示赞同。
咨询与治疗:首先,医生通过交谈,以提高强某的认知能力,使其懂得孤独不合群、严重内向的危害,帮助其自觉投人心理训练。并且向强某和他母亲详细讲解了训练的具体方法。步骤、目的和注意事项,并要求积极配合实施,每一周末带来心理咨询所测试。
第一阶段,针对强某的严重不合群性,心理医生给他制订了社交训练评分表,并给I她母亲一个评分标准:
0分训练无变化。
l分稍有进步。愿意参加社交,与人接触交谈,但接触交谈仍比较勉强和刻板。
2分明显进步。能够主动与人接触交谈,孤独不合群的倾向改变程度在百分之五十以上。
3分基本消失。
要求他母亲评分,每天小结,每周总结。由心理医生每周核对记录,作出评价。
第二阶段,心理医生给强某增加了由简到繁,从易到难的训练内容。开始由心理医生和他一位熟悉的同班同学分别与之进行交谈,时间为五分钟,内容和方式不定。第二周后孩子的沉默态度有所改变。又两周后孩子表现得较主动,开始向医生询问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交谈时间也有所延长。医生发觉他有了进步,并鼓励他与班主任老师和同学接触。又两周后医生发现强某变了一个人,见了医生也不再那么拘谨,而是主动谈及班上的事。但医生还是要求他父母除了平时多给予孩子关心外,还要多多交谈,多参加一些集会等或到人多的场合参加集体劳动,改变训练内容,巩固取得的效果,纠正其不合群的个性。
从训练过程看,最初一周,强某变化不大。以八周为一疗程,每周18分,每日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3分,最初一周仅得了4分。对他的进步微小医生没有责备,仍给予了表扬,并要求父母对他的每一点滴进步都应加以肯定,并给予强化,以鼓励其建立自信心。第二、三周后开始有了好转,分值升至8分和11分。于是建议辅以现金。代币、喜欢的学习用具。许诺定期外出旅游等奖励方式进一步肯定其进步。以后的几周分值又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王女士,三十岁,已婚。由母亲带来心理咨询所,她母亲讲道:
“我女儿发病,是在一年前偶然发现丈夫与她的表妹有暖昧关系后开始的。起先她是大发雷霆,又哭又闹,不思饮食,逼着丈夫承认与表妹的不正当关系,以及其时间和次数,并要求他写出检查和保证;以后整日情绪低沉,经常抱着孩子哭泣,也不去单位上班,还不时地寻死觅活。我们带她到医院,经医生检查,说她患的是‘反应性忧虑’,可用阿米替林和安乃静等进行治疗。接连治疗了近三个月,不见效果,于是也就疏忽了,没有再治。岂知她的病情愈来愈重,还数次吃药企图自杀,都因发现和抢救及时而幸免一死。医生,我只有一个宝贝女儿,还望你们一定要想法救救她。”
为查明王女士发病的真正原因,医生一面安慰,一面询问了有关她一些情况,以下是医生与王母的对话。
医生:“对你女儿的病情,我们十分同情,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来治好她的病的。但有些情况还需要了解,以便明确诊断,希望你们能密切配合。”
王母:“医生,我相信你,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只要是我知道的。”
医生:“你女儿与你女婿平时的关系如何?”
王母:“他们是自由恋爱的,结婚已五年多了,平时夫妻关系很好。我女儿经常说她丈夫很体贴,脑子也活络,赞赏之言常挂在她嘴边。”
医生:“事情发生后你女婿是什么态度?”
王母:“事后他也很后悔,一个劲儿地承认有错,保证今后一定改正,可我女儿就是不接受他的认错。”
医生:“近来你女儿和你女婿的关系怎样?”
王母:“我女儿一直不肯原谅她丈夫,不愿吃他烧的饭菜,说饭菜里有毒,要害死她等等。”
医生:“这段时间来,你们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
王母:“自从女儿发病以来,做父母的跟着吃了许多苦也不用提了。看到她的病越发严重,我们试图通过离婚来看看有没有效果。当我和女婿谈及此事时,他说从内心讲是不愿离婚的,但如果离婚后真能缓解她的病情,那他也就只有认了。谁知我把这意见转达给我女儿时,她竟死活不答应。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医生:“你女儿发病前的脾气性格怎么样?”
王母:‘“她的性格历来就较固执,凡事都喜欢钻牛角尖,又是多愁善感的,自尊心也特别强。”
医生:“发病前她的工作情况如何?”
王母:“她是学会计的,平时工作认真负责,上进心强,曾多次被评为单位的先进。”
医生:“小王的性格特征具有易感性素质,这与她平时对自己的职业、社会、家庭等固定的价值观念,以及对丈夫寄予很大的希望有关。所以当得知丈夫对她不忠时,其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由于现实与希望的失衡,强烈的精神刺激,使得她无法忍受。进而感到无地自容,出现精神崩溃。这种由精神因素诱发的心理障碍,只有从病因着手,排除其发病的首发因素,并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才能达到治愈目的。”
王母(焦急地):“那我女儿的病应该怎样治呢?”
医生:“在我们施用一定量的药物的同时,首先还得让你们多做思想工作,以及他丈夫的体贴,让她了解病因、性质和预后,逐步治疗;其次要让你女儿在医院住下来,女婿请假作陪。”
王母:“行,只要能治好女儿的病,让我们干什么都愿意。”
医生:“那好,现在你们先去办有关手续,让你女婿明天一早先来一下……”
第二天,王某的丈夫张某早早地来到了咨询所。话题转到了他妻子的病上。医生重复了对他岳父母所讲的话,接着说:“你妻子的病是因你而引起,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要治好你妻子的病,你得加紧配合,多作她的思想工作,你能明白这个意思吗?”
张某:“我明白,为了这事我一直在受到良心的谴责。以前我妻子不听我解释,岳父母又不肯原谅我,感谢医生给我这次机会,只要能治好我妻子的病,让我干什么都行。”
医生:“有你这句话就放心了。现在你的任务是在医院里日夜陪护你妻子,短则十天,多则二十天她就可以出院了。”
通过医生对王某的耐心疏导,并辅以一定量的药物治疗和施用音乐疗法,一段时间后,王某的情绪有了好转,不再拒绝丈夫的陪伴。由于丈夫的日夜陪护和处处体贴关心。半个月后王某的病情完全好转。出院那天,全家人对医生千谢万谢。据事后得知,王某出院后,仅休息了一个月就开始上班了,各方面都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