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分裂型人格障碍不易觉察,因此千万不能被一些表象所蒙蔽。应针对具体的症状,作出正确的判断,从心理方面施予治疗。对于轻度分裂型人格的人,可采用自我疗法,较重的则需通过心理治疗,主要可采用社交训练法、代偿迁移法、兴趣培养法、实践脱敏疗法。认知领悟疗法及宣泄疏导法等治疗。必要时还可使用抗忧虑性的药物等进行治疗。同时还应注意,分裂型人格障碍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中较为明显,尤其应该注意纠正,否则可能发展为精神分裂症。
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症
反社会型人格也称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悖德狂人格等,是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最为重视的一种心理障碍。“悖德狂”这一诊断名称由德国人皮沙尔特在1835年首先提出。指患者出现本能欲望、兴趣嗜好。性情脾气、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异常改变,但没有智能、认识或推理能力方面的障碍,亦无妄想或幻觉。后来“悖德狂”的名称便逐渐被“反社会型人格”所代替,如今狭义的人格障碍,即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征
①智力不存在问题。外表迷人,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智力水平。初次相识给人很好的印象,能帮助别人消除烦忧、解决困难。
②无明显的精神疾患。没有通常被认为是精神病症状的非理性和其他表现,没有幻觉。妄想和其他思维障碍。也无真正企图自杀的历史。
③焦虑情绪不强。没有神经症性焦虑,对一般人心神不宁的情感不敏感。
④无责任心。他们是不可靠的人,对朋友无信义,对妻子(丈夫)不忠实。无后悔之心,也无羞耻之感。
⑤有极强的掩饰能力。有反社会行为但缺乏契合的动机;叙述事实真相时态度随便,即使诺言将被识破也是泰然自若。
⑥鉴别能力差。他们不能从经验中吸取教训,常常不能吃一堑长一智。
⑦病态的自我中心。他们极为自私,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爱和依恋能力。
⑧麻木不仁。他们对重要事件的情感反应淡漠。
⑨)缺乏真正的洞察力。遇到事缺乏理智,不能自知问题的性质。
⑩对一般的人际关系无反应。他们常做出幻想性的或使人讨厌的行为。对他人给予的关心和善意无动于衷。
性生活轻浮、随便。其方式与对象都与本人不相称。有性顺应障碍。
生活无规律,无稳定的生活目的。他们的犯罪行为并非在严密计划和准备下进行,而是突然迸发的。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出现的时间一般都在青年时期,最晚也不迟于二十五岁。这是我们应该特别留意的。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成因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形成,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曾做过大量研究,发现有如下原因。
①家庭因素。一般认为,家庭破裂、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从小缺乏父母亲在生活和情感上的照顾和爱护,是反社会型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②社会因素。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对他人的引诱缺乏抵抗力、对过错缺乏内疚感等现象,都是由于他人赏罚的不一致性,本人善恶价值的判断自相矛盾所造成。
十五岁的骊某是某初中二年级学生,由父母亲带来咨询所咨询。母亲叙述如下:
“女儿本来是个惹人喜爱的孩子,在家排行老二,小哥哥二岁。平时性格虽较倔犟,但成绩一向不错。父母也没操多少心。
前些时,她哥生病住院,我和她父亲的心思便大多放在了她哥哥身上。一天,我和她父亲都去了医院,她放学回家见家里没有煮饭,就大发脾气,把碗也摔了,冰箱里的东西被她有意搞得乌七八糟。我们回来后批评她,她却置之不理,还说我们不喜欢她,当初就不该把她生下来。这是哪里的话,自己的孩子怎么会不喜欢呢?只是她哥哥病了,我们这段时间关心得更多一些罢了。后来,她哥哥病情刚好,她父亲又病倒在床,我本来就够劳累的了,白天还要上班,自然心情烦躁。她却对家里的人漠不关心,有事无事还故意添麻烦,我多次骂她不懂事,她却说我还不是因为不喜欢她。上周二忽然没见回家,只道是去了同学家,岂料第二天某同学捎来一信,信的内容只有两句话:‘你们从来就不喜欢我。我是一个多余的人,我已服了毒药。’真急人。我只好动员所有熟人去找,岂知当找到她时,她却正在同学家悠闲自得地看电视,不愿意与我们一道回家,还说我们找她是多事。
我一个同事让我带她来看心理医生,我觉得她只是性格犟一些,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但后来,她的所作所为更是不合情理了,我感到特别恼火,所以就带她来了。医生,她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呢?”
对于骊某的所作所为,也许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她在心理方面存在问题,这种情况现实生活中确实偶尔有之,它既不同于其它心理疾病有明显的表现特征,又未危及个体的生活和学习,只属于人的心理素质问题,但从心理医学角度看,它至少表现出了一种区别于常态的处理和应对别人和环境的方式,是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因此心理医生诊断骊某患有轻度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针对骊某的具体表现和她并不觉察自己心理有什么不适,也不觉得自己确有过错的情况,心理医生除耐心讲解这样做的危害以提高其认识外,还试图通过深层次的谈话来进一步了解其性格形成的原因,而采用了认知领悟疗法。
通过细心观察,心理医生发现,骊某的性格的确倔犟,还有许多不近情理的方面,如说话时嗓门特大、常常有发怒的迹象等。心理医生激怒她,终使她把心中想说的话一股脑儿全说出来:“我就是不被疼爱,他们(父母)偏心,哥哥从小体弱多病,我也一样,可他却得到那么好的照顾,吃的穿的都比我强……”说完竟愤恨地哭了起来。心理医生因此发现她是因受到家庭的冷遇,觉得自己没正常地分享到父母的爱,长期积蓄在内心的逆反心理导致了她采用“威吓父母”这一极端的做法。等她情绪发泄得差不多了,心理医生才从这种行为对社会、对家庭的危害及有关法律、道德意识问题谈起,让她知道父母并不是真的不喜欢她,而是因工作忙碌和体弱多病的哥哥确实需要照顾,父母某些时候关心得多一些也应理解,并鼓励她应该建立起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多多体贴父母和爱护哥哥,常常回忆父母的爱,认真体会家庭的温暖,不能将父母对她一时的疏忽看作父母不喜欢自己的依据等等。骊某开始有些领悟,表示改正。但医生还是要求她一周来一次电话,若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医生尽量解答。一个月后,骊某来电话说;兄妹关系如今变得很好,父亲虽然还在医院,但这并不影响一家人的生活,母亲脸上也有了笑容。
李某是个无业游民,只读过中学。他一来到咨询所,医生便发觉他有点流氓习气。他说:
“小时候我很调皮,经常挨父亲打骂,母亲也不管我。八岁时读小学一年级,成绩列班上倒数第一,老师来到家找父母谈话,母亲说我还小不懂事,现在成绩差了不一定今后没出息。在学校我还经常打架,有一次还用水果刀刺伤了别人,学校勒令我退学。父母找校长求情并送了礼物才让我继续读书,但我无心读书,成天在外面打电子游戏和麻将。十五岁那年,通过关系我进了初中,我仍无心念书,成天到处玩,夜不归宿,同一帮与我年龄差不多的朋友常在一起。其间,我还同一个女青年有了性关系,使她怀了孕,她打胎后我不愿和她在一起,她却服毒自杀,想以此威胁我。她没有死,其实她也并非真的想死。”
说到这里,李某的小眼睛里表现出一丝歉疚。
“后来,我和那帮哥们儿开始了扒窃,经常出人于车站和拥挤的商场,摸别人的钱包。有一次被当场抓着,我们中有三个进了少管所,呆了二年。十八岁又因偷窃被送去劳动教养一年,二十岁因报复行凶,致人受伤而被判有期徒刑四年。
“我在狱中不服管教,常与其他犯人斗殴、辱骂管理人员,劳动也不遵守操作程序,曾使一台刨床严重损坏,造成停产。一天挖土时,一个犯人顶撞了我,我随手操起镢头将他击倒,造成颧骨骨折。当晚,我知道问题搞严重了,于是拿了二袋方便面去向他赔礼道歉,但别人已将这事上报了,我遭到了审讯。我否认了我的打人致伤行为。第三次提审时大骂审案人员,并威胁他们说,就是这次加了刑,出去还有见面的时候。第二天我绝食,缄默,还裸体呆在牢房,用头碰打铁门。我还偷吃过其他犯人的东西,要同监犯人证明说管教干部打过我,给家中母亲写遗书,扬言要自杀。一
“我小时候的一个同学,现在大学毕业已几年了,我最近与他见过几次面,他知道我的情况后,劝我来看看心理医生。我才不相信什么心理医生呢!我会有什么问题吗?我今天闭着无聊,想起这事,所以来看看,看你们搞心理医生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说完,他嘿嘿一笑。
李某虽读过中学,但其学习一贯不认真,几乎是一位没受过任何正规教育的心理疾病患者。他的到来似乎也并非为了求治,仿佛是他无聊时取乐的一种方式,但既然他来了,就说明他也隐约感到了自己的问题。因此,心理医生首先因势利导地与他交谈,使他改变对心理医生的敌意,让他获得明确的求治欲望。大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他同意了,并且愿意试试。
李某表现出的近似疯狂的反社会行为,理应受到法律的严厉处罚。但心理医生有责任从心理上给与帮助,以减轻他的反社会倾向。在对他进行脑电、心电检查后,我们排除了他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因此,除通过交谈,让其明白他的问题有很深的社会危害性,而且对自己也很不利外,心理医生决定用厌恶疗法对其进行治疗。
厌恶疗法,又叫对抗性条件反射疗法,是应用惩罚的厌恶性刺激,即通过直接或间接想象,以消除或减少某种适应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
心理医生仍首先给予了他药物催眠,让他尽量放松,回忆事情的来龙去脉,当出现有明显犯罪冲动的呓语时,给了他狠狠的一次电击,并要求他立即中止想象。休息三至五分钟后,再进行第二次,也在其产生犯罪冲动时则给予电击,并询问心中的感受,同时依据冲动的程度确定电击强度。在他的攻击性冲动有明显减弱时,逐渐减弱电击的强度。每次治疗时间为二十至三十分钟,依据冲动产生的次数,反复电击多次。治疗次数从每日六次到每二个星期一次。四个星期后,其表现有了明显的好转。心理医生又要求他在自己手上套一根橡皮筋,每当有想动手的冲动时,即予以弹击,阻止自己的行为。半年后随访调查,监护人员说他表现得较好。
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情况看,其致病因素相当复杂且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对于轻度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可通过认知领悟疗法予以治疗,帮助患者提高认识,了解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社会危害,逐步培养起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增强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对于严重威胁家庭和社会安全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则应当用法律手段予以惩处。
4.攻击型人格障碍症
攻击型人格分主动攻击型人格与被动攻击型人格二种,是青年期和中青年期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
攻击型人格障碍的特征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患者以被动的方式表现其强烈的攻击倾向。这类人外表表现得被动和服从、百依百顺,内心却充满敌意和攻击性。例如,故意晚到,故意不回电话或回信,故意拆台使工作无法进行;顽固执拗,不听调动,拖延时间,暗地里破坏或阻扰。他们的仇视情感与攻击倾向十分强烈,但又不敢直接表露于外,他们虽然牢骚满腹,但心里又很依赖权威。
攻击型人格障碍的成因
①生理原因。大量动物实验与临床资料表明,攻击行为有其生理基础。一些生理学家指出,小脑成熟延迟,传递快感的神经发育受阻,因而难于感受和体验愉快与安全,可能是攻击行为产生的因素。
②心理原因。Ⅰ角色的认同攻击性。进入青春期的男孩,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了,而且特别热衷于坚毅男子汉角色的认同和片面理解,强调男子汉的刚毅、果敢、义气、力量。善攻击等特征,因此,他们会在同龄人面前,特别是有异性在场时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以证明自己是一个男子汉。Ⅱ自卑与补偿。每个人都可因自己身体状况、家庭出身、生活条件、工作性质等产生自卑心理的补偿方式。当以冲动、好斗来作为补偿的方式时,其行为就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Ⅲ自尊心受挫。青年男子的自尊心特别强,如果经受挫折,往往反应特别敏感、强烈。挫折是导致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挫折攻击”理论提醒我们: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挫折,因而每个人都有攻击性;挫折越大,越可能出现攻击行为,甚至使用暴力。
③家庭原因。一般说来,攻击性与家庭教育有较大关系。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往往个人意识太强,受到限制就容易采取“还击”;专制型的家庭,儿童常遭打骂,心理受到压抑,长期郁结于内心的不满情绪一旦爆发出来,往往会选择较为激烈的行为来宣泄积怨。
④社会原因。武打、凶杀的小说和电影使缺乏分析能力的青年人容易产生模仿和认同。另外,社会上流行“老实人吃亏”的观念也易使青年人产生攻击性行为。
张某是某中学初中三年级学生,父母离异,随外婆生活。他是独自前来心理诊所求助,以下是他的自述:
“三个月前,我看了一场电影,这之后,电影中的一个情节一直萦绕在我的脑中,那便是儿子杀了亲生父亲。哦,是这样的,儿子的父亲在他很小时就抛弃了家庭,后来儿子大了,加入了一个黑帮,一次他受命去追杀一位仇人,在他把一切都干完了之后,他发现被他杀死的那人正是他日夜思念的亲生父亲。我害怕想起电影中的这个情节,我想忘掉它,可恰恰相反,每天早晨一睁开眼,我又想起了这件事。我现在越来越害怕了,有时一些可怕的念头也会紧跟而来,我真害怕我会做出那样的事来,我怀疑我肯定疯了。我仿佛置身于到处是凶手、黑暗和鬼怪的世界之中。甚至一声狗叫也让我浑身颤抖。我感到四周只有浓缩了的悲哀与恐惧。
“真的,我心理一直强压着一股莫明的冲动,我想攻击每一我所见到的人。我知道这种冲动是危险的。但昨天,我莫明其妙地把外婆的猫给打死了,那是外婆很宠爱的一对小花猫中的一只。但当时我根本就没有想到那些,我只感到它太讨厌了。
“近来,在学校,或是在外婆家的周围,如果谁对我稍有冒犯,我都会与之大打出手。我有时写作业,如果外婆的那只猫来烦我,我也决不轻饶,如果不是外婆制止,至少有二次我差点把仅剩的那只猫结果了。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我会告诉你该怎么做的,但在此前,我想知道你对你父母的看法是怎样的。”心理医生说。他并没有多想,便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