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坛风云录
2686800000031

第31章 1982年(7)

上午去人民日报社,在文艺部见到了解波、吴培华、袁茂余、蒋荫安、郑荣来、丁宏新、武培真、徐刚、姜德明和缪俊杰。丁宏新约写军区话剧团《彭大将军》剧组进京的消息,我当即写了交给他。蒋荫安谈剧评文章的要求。

去解放军文艺社,见到了丁临一、张俊南、李晓桦、刘成华、李大我、张忠、韩瑞亭、范咏戈、袁厚春、陶泰忠、程步涛、李培森和王颖,分别与他们谈了各自的近况。社长李瑛正在办公室整理要搬家的书、材料、纸笔,在打捆。他将于9月14日赴美访问,冯牧、吴强带队,成员还有蒋子龙(原来是欧阳山)和李凖。下周二集中,听外交部门报告,这是美方官方邀请的,1979年就邀请了,一直拖,人员定不下来,现在美对台出售武器问题也解决了。大约去两个月,还要讲学,讲诗歌方面的是李瑛。他说,我们要在美国过我们的国庆节了。我说仅这一点就可以写一首诗。李瑛说,他几次打报告,要下部队,都没批。在他桌子上就有一份给刘白羽部长和胡、张副部长的报告,个人署名的,说党委几个人研究过了,文艺社的工作可以安排,要去兰州军区看看作者,走一走,时间一个月,不影响工作。请批准。我看见那落款是5月22日,当天批回,胡可副部长批的:似可在8、9月再走为宜。白羽部长和张副部长圈阅过。李瑛一直有扑向沸腾生活的愿望,但他是身不由己啊!

1982年9月5日

去空政,与李松涛谈了一个上午。中午,我们一起在招待所进餐。李松涛新写了一组战士探家的诗,很是有味儿;我的诗,他喜欢《俯瞰原始森林》和《题试金石》。

我打电话给佘开国,他不在家。后来竟然在电车上遇到他和卢晓渤。真是太巧了!上千万人口的一个首都,想找一个人没找到,竟在电车上碰上了,不是缘分是什么?

下午去看张志民的夫人傅雅文大姐和李叔方大姐。

在臧克家家,克家几次要给我倒水,我没让倒。克家说他和郑曼大姐7月8日去青岛等地,9月1日回来。说光年夫妇和白羽夫妇也去了。他说天太热,人情也太热。他在外面共写字五十幅,回来又补了六幅。要字的有大学同学,现在当教授的,有党委书记,有亲戚,有司机和招待员等。在那里会见了当代文学学习班的几百学员。刘知侠、苗得雨也在那里。克家说,在那儿录像,录录就病了。太热情了,房钱都不要了。这次克家还看了闻一多、王统照的故居,住在海滨公寓。青岛这个地方,住过五年,解放后也去过。群众热情得受不了。

克家说,在那里不到二十天,赶写了两万字,给《诗刊》纪念李白的八百字,有给《人民文学》纪念吴伯箫的,为老舍新诗选写的序言,老舍夫人看了很感动,交给了《人民日报》。为湖北出版社编选的九十万字小说散文集写了两千字的文章。另外,华中师院编的新诗,让他写序。《文史知识》来人要写《唐诗新骚》。晚上来四位,有两位是四川学生,有修四川一大桥的总管。广东要出五十三万字的臧克家集外集,一百三十六篇,调查了三年。找到了失散多年的没收到集子里的诗文。克家说,《光明日报》约写庆祝十二大的诗,原不想写,后来还是写了,但不会贴标签。有所感还是应该写的。克家有一自题条幅:“搔痒不着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板桥手书楹联甚好,甚是,余心为之折。克家庚申初秋”。

我告辞,克家和正在院内浇花的郑曼大姐一起送我出了大门。

到红星胡同看望了李景峰和孟伟哉。

1982年9月6日

去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见到田藏申和刘炳增、姚爱伦、吕爱国、李士民。我当战士时给《北京晚报》投搞,是姚爱伦几次编发了我的诗,我一直没见到过这位编辑。今天见到了非常高兴,我向他表达了感激的心情。田藏申是解放军文艺社张文苑副社长的夫人,也是浩然最早发表作品特别是发表专栏作品的责任编辑,自然很熟了。我把军区话剧团进京演出的消息给了他们,他们都痛快地答应照登,并且要了演出剧照。北京日报的吕国庆还让我摘了《彭大将军》的精彩台词几十字给他。

中午,与我一起在人民日报学习过的刘炳增请我在报社食堂吃饭。田藏申大姐过来给我加了菜。

下午,在诗刊社,与杨金亭、张新枝、吴家瑾、丁国成诸同志,谈得很尽兴。

回到住处,王德英告诉我,人民日报来过电话,叫我明天一早去谈剧评稿子事。另,二炮的朱春雨也来过电话找我。晚10点,朱春雨来电话,说他将去赣南,将去三个月。他心情苦闷,苦于写不出东西。他说《解放军文艺》七月号上有一篇小说,竟一点反应也没有。

傅雅文大姐来电话,让我等到志民出访归来,一定要到她家做客。

话剧团邹士福干事回来说,卸车的战士现在要求高了,给点心不吃,要下馆子。

1982年9月7日

一早去人民日报。在大门口遇见早上来上班的缪俊杰和郑荣来。在文艺部又见到了袁鹰、姜德明、叶幼琴、曾岛、徐刚等人。蒋荫安和缪俊杰与我谈剧评稿子。归来路上,到戏剧电影报,见到苏雷、杨晓雄二位编辑。到解放军报,见到了纪学、曾凡华、黄连城、柴全径等,麦辛不在。在光明日报见到了黄永涛。都是谈《彭大将军》的宣传问题。

晚上回到招待所,向李树楷副部长、田丹团长和靳洪组长汇报了报纸宣传的落实情况。

1982年9月8日

与王德英一起跑新闻单位送票,落实晚上来看戏的人员。

在二炮礼堂首演。离朱春雨家近,我约他来看戏。他说他在安徽练了三个月,读了五百万字的书,每天读到深夜1点。我到他家一看,住房条件实在太差了,我见到了他夫人及两个孩子。

彭老总的夫人浦安修来看戏,总政文艺处魏风处长来看戏。人民日报来了一位秘书长、一位部主任,缪俊杰和英韬也来了。孟伟哉和他的儿子骑自行车来了,他们到时序幕刚开演,我陪他看到剧终。

1982年9月9日

全天赶写给《人民日报》的评论稿子。

晚在二炮礼堂演出。总部首长伍修权、迟浩田、甘渭汉、华楠等,在军区司令员李德生和政委廖汉生的陪同下,观看了演出。演员特别紧张,出了不少的纰漏,但首长很是满意,上台接见了演员,一一握手,还合了影。大家一块石头落了地。

夜餐后,我抄稿子抄到后半夜也没抄完,太困了!

1982年9月10日

早起接着抄稿。邹士福干事的汽车等我一起进城。我先去中央电视台,把票送给马曾超;后去人民日报,见到易凯、王必胜和缪俊杰。易凯当场看了稿子,说可以了,他把稿子交给了缪俊杰。缪俊杰翻了翻,没再细看,说,就这样了。他们约我一起吃午饭,我谢绝了。只要稿子过关就行了。我一个人在报社外的一家小店,要了三两包子,喝了两杯啤酒。接着去了北京电视台,谈节目录制和宣传的事。谈得太晚,晚上在外面一小馆,随便地喝了两碗稀粥。

今晚是在二炮礼堂的最后一场演出。张文苑、田藏申夫妇来了,他们很高兴地观看了这个戏。

1982年9月11日

一早给前进报的刘万胜打电话传稿子。

我写了军区罗舜初将军的长诗《标本》后,罗舜初的夫人胡静几次约我到家做客。我找到罗副司令家,不巧,胡静大姐到机关去了,她在劳动服务总局工作,看文件去了。在家的公务员和保姆非常客气。胡静回来,我们亲切地交谈,她热情挽留我吃了晚饭再走,我谢绝了。

1982年9月12日

今天是周日,赶写了队伍到八宝山革命公墓悼念彭老总活动的扫墓词。今天晚上给党的十二大代表演出,值得纪念。

1982年9月13日

到解放军报社,见到元辉、麦辛、纪学、杜志民、曾凡华、喻晓等人,把魏传统看《彭大将军》后写的一首诗交给他们,希望能在军报上发表一下。然后,我去了中央电视台,与张华山谈全剧录像的事。晚上公演,军报的洪炉、乔天富都来了,乔拍了些剧照。

1982年9月14日

到中宣部文艺局,与成志伟谈请贺敬之同志看戏的事。

中午在解放军文艺社吃午饭时,见到了张澄寰、王传洪等。在他们那里,我用军线给陈广生科长汇报了这边对咱们的戏宣传的情况。

晚上到二炮礼堂观看了广州军区的话剧《祖国屏风》。

1982年9月15日

上午,与靳洪、邹士福等乘车出去送票,分别到了中宣部、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社等。

《人民日报》在很显著的头题位置发表了我写的《舞台上一个活的彭老总》的文章,篇幅不小,这对进京的军区话剧团是一个鼓舞,对首都其他报纸进一步发表有关《彭大将军》的消息和评论是一个推动。

1982年9月16日

上午去后勤学院观看电影《小金鱼》和《冰山探险记》。

下午到剧场,江枫来,与他同去看望端木蕻良及其夫人钟耀群大姐。因他们家距离剧场很近,就请他们观看《彭大将军》,钟耀群大姐让我代她向军区副政委张午的夫人、她一个文工团的战友赵炎问候。端木蕻良送我一本他的小说选,还为《彭大将军》一剧题诗一首。

1982年9月17日

下午到北太平庄,见到了总政话剧团创作组组长沈福庆,我们1965年在全国青年业余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大会上相识,后来我在解放军文艺社帮助工作时,他在戏剧曲艺组编稿。他的小戏创作曾红极一时。我请他观看《彭大将军》。

晚上,贺敬之、柯岩坐车来看戏,柯岩对我说:我还替你请来了于雁军。于雁军是《中国戏剧》还是《剧本》杂志的主编。同来的还有成志伟。成志伟和我曾在人民日报一起学习了一年。那时他在一所中学任教,擅写文艺评论。我陪着他们观看。贺敬之看到高兴时,就俯在前席椅背上,柯岩和于雁军也看得进了戏,他们猜测人物要说什么。第四场幕一落,敬之同志带头鼓起掌来。第七场开始,我问柯岩上台见见大家面如何,柯岩示意问贺。敬之听了点点头说:见见。我马上去后台告诉李副部长等。李让我到时候介绍一下来宾。纪鹏在七排左侧过道等着,他告诉我《花城》诗增刊事。我请柯岩和于雁军,她们说什么也不上台。总政宣传部长吕村夫先于贺敬之上台与演员一一握手。敬之谦虚,让吕村夫先讲。吕没有客气,先讲起来。怎样先看了剧本,后又看戏,印象如何。贺敬之既是中宣部副部长,又是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他热情洋溢地说:“这是一出闪耀着共产主义光辉的好戏。是很激动人心的,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对我们是非常需要的。演出非常成功!这个戏给十二大代表演出是合适的,十二大代表反映是很好的。有些具体的小的地方,还可以进一步推敲修改。我向大家祝贺,谢谢同志们!”敬之应邀与大家合影留念。

晚上回来,我给《辽宁日报》、《沈阳日报》、《前进报》各写一稿,至后半夜两点上,便于靳洪明日回沈带走。

晚上都去观看电影《勿忘我》,我和王德英没有去,研究后期宣传的事。

1982年9月18日

上午在总政话剧团排练场召开《彭大将军》座谈会。由总政文化部副部长胡可主持,驻京各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作家艺术家们热情地给予鼓励。参与写《白毛女》的丁毅和魏风、麦辛、鲁威、王贵等到会并发了言。

下午去解放军画报社,遇陈德通,说了会儿话。董辰生给我画了一幅《火把节之歌》,放在家里了,他领我到家取了来,我展看一下,一盛装白族(还是傣族)少女,极令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