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启迪智慧的金钥匙:逻辑思维方法纵横谈
2668600000025

第25章 推理要合乎逻辑(下)(3)

逻辑分析 美国人为什么闹了个笑话,以为墨西哥人的驴子会报时呢?原因是他犯了一个“以先后为因果”的逻辑错误:他把墨西哥人托起驴子的尾巴,然后告诉他准确的时间之间的先后关系误认为是因果关系了。

理论探讨 因果联系是世界万物之间普遍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若干现象的产生会引起另外现象的产生,那么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后者就是前者的结果。判断两个现象之间有无因果联系,关键要看它们有没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因果联系普遍性,即任何现象都有它产生的原因,也有它所产生的结果,原因和结果如影随形,恒常伴随的——若两个现象之间不存在恒常伴随性,则可断定它们不具有因果联系。

(2)因果联系的先后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前因后果”。一般地说,原因先于结果而发生,但是先发生的未必是原因,后发生的未必就是结果;否则,会犯“以先后为因果”的逻辑错误。

(3)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即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之间本身固有的联系。因此,要实事求是地探索这个客观联系,而不能“想当然”,用主观臆想的“因果”联系代替事物本身固有的因果联系,否则会犯“强加因果”的逻辑错误。

(4)因果联系的确定性。在特定条件下,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如果把原因误认为是结果,或把结果误认为是原因,就犯了“因果倒置”的逻辑错误。例如,在19世纪的英国,勤劳的农民至少有两头牛,而好吃懒做的人通常没有牛。于是,某改革家建议给每位没有牛的农民两头牛,以便使他们勤劳起来,这就犯了“倒果为因”的逻辑错误。事实上,是因为勤劳才添置了两头牛,而不是有了两头牛才勤劳起来。

18.天狗食日说

在原始人的部落里,原始人对“日食”现象提出了一个假定性解释:日食是天狗把太阳吞了,即“天狗食日说”。基于这样的假设,在发生日食后,原始人推断:若敲锣打鼓,则天狗惧怕;若天狗惧怕,则把它吐出来;若吐出来,则太阳渐渐回复原状。现正在日食,而我们正在敲锣打鼓。所以,太阳在渐渐回复原状。数千年来,初民们每次看到日食,经过敲锣打鼓之后,太阳都真的渐渐回复原状。既然千百次预测都应验了,就确信“天狗食日说”为真了。

逻辑分析 科学的发展证明,“天狗食日说”是荒谬的。从逻辑方面看,原始人犯了“以先后为因果”的错误:“敲锣打鼓”和“太阳渐渐回复原状”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

19.儿子的先见之明

有一位老人,在人潮来往的热闹街口,摆设卖香肠的摊子。由于地点选得好,很多人喜欢吃他烤的香肠,他的收入十分稳定。

老人不识字,也从来不听新闻报道,对于社会时事根本一无所知。但他读大学的儿子可是博古通今,几乎称得上是无所不知。

有一天,他的儿子来到父亲的香肠摊子,见到父亲摊子上挂着大批香肠,儿子吃惊地问:“爸爸,你没听说,现在到处都不景气吗?你还去批发这么多的香肠,难道你不怕卖不完会坏掉?”

老人听了儿子的话,认为读过书的人,见识和眼光果然不同。于是从第二天开始,便减少香肠的进货量。同时,心里也不断地翻腾着不景气的想法,认为大家的日子都不会过得很好的话,有闲钱来买烤香肠吃的人,也一定会相应地随之减少,因而老人的吆喝声也就变小了,不再像以前那么地卖力了。

随着老人自身的改变,每天香肠的进货量逐次递减。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老人只希望能够早早将摊子上少得可怜的香肠赶紧卖完,以免造成自己囤货的压力。对客人的态度,也就难免变得急躁与不耐烦。

终于,这个小摊子前的客人越来越少,几乎没有什么买卖了。老人渐渐出现了入不敷出的窘境,他不禁摇头长叹:“唉!儿子真是有先见之明,不景气的情况,真的很严重啊!”

逻辑分析 显然,真实的情况是:老人的做法导致了老人生意的“不景气”,而不是预测到“不景气”导致老人那样做!老人陷入了“因果倒置”的谬误。

20.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港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号的也是一对夫妇。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长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小。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船民给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她总是说,这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船民们也理解,几个人就掏几张票的钱,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不过,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的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车的人很少。由此可见,一点点人情味比十足的精明更容易得到回报。

逻辑分析 显然,102号女主任陷入了“因果倒置”的谬误:是太“精明、抠门”才导致干不下去,而不是预测到干不下去才“精明、抠门”啊!女主人的错误思维导致了错误行为,错误行为最终走向了失败,这样的教训是多么深刻啊!

21.没有公鸡打鸣,就没有清晨?

“咕咕咕——咕咕咕——”。每天破晓时分,公鸡就开始打鸣了。这时,农场的工人们就开始起床,打扫卫生,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啊呀,好困啊!又到了该起床的清晨了,要是没有清晨存在该多好,那我就可以睡个够了!”一个非常懒惰的工人嘟囔道,“难道就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清晨不要出现吗?”

他扫地扫到一半,突然瞅了一下公鸡,心里骂道:“公鸡,你这个可恶的家伙!每天清晨都是你最早醒来打鸣的。”

这时,他的脑海里竟然浮现出一个歪点子。“我看看……如果把它杀死,就不会有清晨了吧?”他突然兴奋起来。

当天晚上,那个懒惰的工人就把公鸡带到森林里。“我最讨厌清晨的来临啦!可是,你这家伙每天总是把清晨唤来,真是该死啊!”

公鸡听了这话,吓了一跳:“清晨不是我唤来的,我不过是比别人勤快罢了。”

“闭嘴!”这个工人就很残忍地把公鸡掐死了。“这么一来,就不会有清晨了吧?现在总该可以好好睡个觉!”

这个工人就进屋里去睡觉了。

第二天清晨,农场里没有公鸡的啼叫声。大家都觉得有点奇怪,不过还是起了个大早,开始工作。但是,那个懒惰的工人依然呼呼大睡。因为他相信杀了公鸡就不会有清晨了。大家没看到这个懒惰的工人,就来到他的房间查。

“你这懒虫,太阳都晒到屁股啦!你还在睡呀!赶快起床啦。”大家把这懒惰工人摇醒。

他睡眼惺忪地看着大家,觉得奇怪:“噢?天亮了吗?奇怪啊,公鸡已经不在了,怎么还有清晨呢?”这位懒惰工人嘴里嘀咕着。

农场的人听到这话,才恍然大悟:“什么?就是你,是你这懒虫把公鸡杀了?难怪今天没有听到公鸡的啼叫声啊!哎呀!这家伙真可恶!”

农场里的人就把这位懒惰的工人痛打一顿。懒惰工人哭着说:“哎呀!即使公鸡不打鸣,天还是会亮啊……”

逻辑分析 显然,这位懒惰工人的判断:“因为公鸡啼叫,所以才有清晨”属于“强加因果”。因为,“公鸡是否打鸣”与“清晨是否来临”没有因果关系。事实上,是因为地球旋转的缘故,清晨才会来临,而不是因为公鸡啼叫。另外,“因为公鸡啼叫,所以才有清晨”也有“因果倒置”的错误:是“因为有清晨才有公鸡打鸣”,而不是相反。

22.情场失意与赌场得意

有一则小品文说,某人购得福利彩票数张,有可能得到500万元的奖金。他盼星星,盼月亮,梦想得这个大奖。眼看开奖日期临近,他坐立不安,竟想出个“绝招”来。他对谈了三年多的恋人说:“我们分手吧!”恋人莫名其妙,此人却一本正经解释说:“情场失意,赌场就会得意。所以,这次肯定能中大奖。”女友见他并非儿戏,一怒之下拂袖而去。谁知开奖后,奖券却是废纸一张,连个末等奖也没有,耳边却响起了你一言我一语的讥笑声:“荒唐!”“神经病!”“傻子!”……

逻辑分析 此人为什么被人们讥笑呢?从逻辑上说,他陷入了“强加因果”的谬误:“情场失意”与“赌场得意”本无因果关系,此人却以为它们具有因果关系,因而是错误的。

八、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上)——求同法和求异法

23.做梦的原因

梦是怎样引起的呢?古人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是对梦产生的原因的一种解释。现代人则解释得更为详细:

外部的刺激能引起梦。睡觉时阳光照脸,就可能梦见熊熊大火;双足露在被外,也许会做在冰雪中奔跑的梦。有人这样试验:在睡着的人的床前放一瓶香水,那人醒后说,他梦中到了大花园,觉得到处都是花香。一本古老的著作也提到:轻轻加热熟睡者的手,他在梦中觉得自己穿过火丛。

身体内部的刺激也会产生梦。正在发育的人,可能会梦见自己凌空飞行。有的气喘病人说,当他呼吸通畅后,也会做飞行的梦。如果睡着后,膀胱胀满要小便,就可能在梦中到处找厕所,小朋友或许就会把小便尿在床上。

人们的年龄、体质、习性、饮食及其他生活条件大多不同,但当承受外部或内部的刺激时,都会引起与该刺激相应的梦。所以,刺激是产生梦的原因。

逻辑分析 人们的年龄、体质、习性、饮食及其他生活条件大都有差异,但是“异中有同”:那就是当人们做梦的时候,他们总是受到了外部或内部的某种相应刺激!也就是说,刺激是产生梦的原因。这个结论是利用求同法——“畀中求同”——得出的。

理论探讨 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它具有一系列的特点。而我们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实际上就是根据因果联系的特点而设计的,它主要有四种方法: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和共变法。

求同法说:如果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若干场合中,只有一个情况是共同的,那么该共同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求同法得出的结论不是必然的,而是或然的,这根源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的复杂性:先行现象中表面的“同”,可能掩盖着本质的“异”,表面的“异”可能掩盖着本质的“同”,并且相同的先行现象可能不止一个,而有好多个等等。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使求同法的结论受到质疑。

24.失眠的原因

一天晚上,某人看了两小时书,喝了大量浓茶,结果整夜失眠;第二天晚上,他又看了两小时书,抽了许多烟,结果又失眠了;第三天晚上,他又看了两小时书,喝了大量咖啡,结果再次失眠。于是,此人运用求同法得出结论说:“看两小时书是引起我失眠的原因。所以,晚上我再也不看两小时书了,这样就可以睡个好觉。当然,烟、酒或咖啡还是不能少。

逻辑分析 此人推理显然错误,今夜仍难入眠。因为浓茶、香烟、咖啡表面上的不同掩盖了其中真正的相同:它们都是具有兴奋作用妁物质,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25.鬼倒路

你听说过“鬼倒路”的故事吗?在迷信盛行的时代,它是人们夏夜纳凉的“热门”话题之一。所谓“鬼倒路”,是指走夜路的人,经过一夜的奔波之后,突然发现自己不但没有到达目的地,反而转回到原地。这是怎么回事?信鬼神的人们说,这是鬼使神差,遇见鬼了。按迷信说法,鬼属阴类,是夜行物,它通常出现于月色惨淡、阴风凄凄之时。因而,白日见鬼的事不大有人编。

下面这类故事用“鬼倒路”来解释,就连信鬼神的人也难于相信。在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之中,征途漫漫,旅行者白日跋涉,尽管是成群结队,在迷失方向、不辨东西时,走啊,走啊,兜了一大圈之后,又回到了原地。如此反复数次,终因跳不出这迂回的圈子而葬身于茫茫沙漠之中。

鲁迅说过,科学能教人思路清楚,能教人道理明白。在科学昌明的今天,人们不仅能合理地解释这种兜圈子的现象,而且还能利用这种现象来为自己服务。朋友,也许你没有夜行的经验,也没有体验过沙漠旅行,但你一定见到过儿童玩的带发条的小汽车。发条上紧之后,走不多远,它们就会往左或往右偏,如果发条够长的话,它们还能返回原地。这就是兜圈子原理的简单应用。